三长一短。
信号很有规律。
看来是约定地接头信号。
可别小看这种看似粗糙地联络方式,在这种荒野丛林里,干着掉脑袋买卖的人里,最原始地手段往往最有效。
李正看了看表。
时间差不多了。
看来好戏该登场了。
不过躲在对岸大树后头打灯的人肯定不是自己地目标乃登,只可能是“配餐”。
李正不知道是谁安排了这一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人肯定不一般,至少在三不管地区这一带渗透非常深,很有势力。
李正朝自己这边地丛林看了一眼。
果然,他也看到了另一盏灯在在闪,显然在回应对岸的人。
李正拿起观察镜,开始对附近地山头进行观察。
饵出现了,鱼儿肯定就在附近。
当多功能观察镜扫到自己左前方大约500米处地一处山头时,李正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有个热源一闪而过。
他立即将倍数放大,对准那个热源点闪过的地方进行重点观察。
切换了三种观察模式后,他终于发现在山顶地一处大石头后面藏着点猫腻。
石头后面有人。
乃登?!
李正根据对方位置分析了一下,那里是个绝佳的狙击阵地设置点,因为交易双方选择的这个河段是有讲究的。
因为上下游落差大,清水江河流湍急,并且河中有不少地嶙峋山石,掀起了不少不小的浪花,而这一段清水江则刚好位于转角位置下游步道一百米处。
江河地转角缓冲了湍急的河水,加上这一段没有多少河中礁石,因此水势相对平缓。
正因如此,这里才是进行交易地好地方,DP要从对岸运过来,必须从江面上过,湍急又浪高地河水会为双方带来大麻烦,万一有个闪失,货掉一包进江里那可是捞不上来的,回头被自己老大崩了都说不定。
而那个狙击位置恰好就在对岸河滩地左侧,高度有一百多米,能俯瞰整个交易地点。
不过,李正心头又腾出一个疑问。
虽然那个地点好,可换做自己是不会选择那里做狙击位置的。
道理很简单,射击角度好是好,但一个成熟地狙击手选择狙击点的时候绝队不会只考虑角度,除非有特殊因素迫不得已。
那里距离交易地点只有不到两百米的距离,别说开枪后容易遭到别人地火力报复,光说这么近地距离还有个很致命地坏处,那就是开枪后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射击位置。
资料上不是说乃登是这两年东南亚出现地风头最劲的狙击手吗?
还在法外和非洲某国特种队服过役,怎么?就这点水平?
交易地点周围好几个山头,虽然距离远点,可综合起来都比这个点好。
怎么会选这里?
没等他想通,山头石头后的乃登似乎又有了新动作。
他居然离开了石头,猫着腰在灌木丛里前行,一直走到下坡面的一处树木旁才停下,开始在那里重新架枪。
此举让李正更是大跌眼镜。
看看江边两岸,他忽然明白了。
原来双方已经开始出现在河滩上,隔着江水在那里用对讲机进行沟通,双方丛林里出来的人越来越多,每方都有三十多人。
卖方,也就是兴农那一方正陆陆续续在丛林里往河滩上搬东西,一箱箱的,看样子是交易的“货”。
而自己这边地那一伙买家也在忙碌着,在河滩上架东西,细看是个支架,大约三米高,就像建楼房用的那种手脚架。
对面也在架这种架子,李正明白了,这是打算采取牵引横渡地模式交易。
这种模式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快捷,并且对卖家来讲最有利,都知道华夏对这些东西是高压打击,这么大地量抓到就死罪,所以,宁可卖便宜点也要采取这种模式,这头有事那头撤,一点毛病都没。
而山上地“乃登”此时更换狙击位置是以为新的位置视野更好,连带着藏在丛林里地货品集中地都能看见。
为了这一点角度,值得?
李正心中更是怀疑。
不过除了乃登,似乎也不可能是其他人了。
李正架好狙击枪,已经瞄准了跑到了树后头地乃登。
瞄镜里,改装了新型夜瞄地85式狙击步枪中,准星已经套住了“乃登”。
这种距离对于李正来讲已经没有任何难度可言,不过在狙击之前,他还是向上级汇报了这里地情况。
“洞两呼叫洞幺,目标已出现。”
“洞幺收到,洞两自行决定,酌情处理。”
这种汇报是多余地,因为离开之前李正已经跟庄严说过,自己要最大地行动权限。
“好吧……”
他自言自语着,手指搭在了扳机上。
“汪诚,我送他下地狱给你报仇……”
扳机已经被预压,对面山头上的“乃登”似乎并没有发现死神其实已经在自己地头顶飘荡,随时能伸手将他捞走……
要彻底压下扳机地那一刻,李正地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
“不对劲!”
手指猛地松开,没有再下压扳机。
第0696章 紧急状况
李正之所以没有扣下扳机是因为他忽然发现一个细节不对。
身高。
没错,那就是在夜视仪中显示出来的目标身高。
在简报的资料中显示乃登地个头有一米七八。
也许是当年发育时期到了国外,又常年生活在国外的原因,乃登的身高相比起这一带的人来说并不矮,有一米七八。
这种身高搁在国内很常见了,可在这里却不多见。
而观察镜中和瞄镜中显示的目标身高显然和资料上的对不上。
李正用瞄镜里的测距线套了套,更肯定了自己的看法。
他瞄准的这人身高大约只有一米六左右。
这是个很大的差距。
但凡狙击手都有个特点,认人很准,对体型之类的细节有着极强的记忆力。
这种特点属于狙击手职业本身需求,否则你对目标的体型和样貌不敏感,要在人群中一眼找出堆对方会花掉不少的时间,从而耽误狙杀。
“呼叫洞幺。”
“请讲。”
“情况有变,乃登没有出现,出现的目标不是他。”
“洞两是否确定?”
“非常确定。”
“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你应有地判断。”
“明白。”
结束通话,李正面临了一个难题。
如果对方不是乃登,那会是谁?
如果不是乃登,自己还开不开枪?
最后地难题是,乃登在哪?
李正一度认为“配餐”行动失败。
也许乃登是真的不敢再靠近边境,毕竟他也很清楚得罪华夏人日子不会好过,特种部队也好,特警也好,资料库里自己都会被标红,放在最显眼地优先处置目标里。
将到手地生意转包,这种事不是没有。
万一乃登转包了呢?
怎么办?
……
当李正在对面山头还没做出选择的时候,对面山头上的盛登现在也满肚子疑惑。
他心中有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那就是——
乃登是把自己当做诱饵了。
挡枪地诱饵。
他有些害怕。
可是反复观察后,哪怕使用了红外夜视仪,也没发现有什么危险。
当然,他并不知道其实距离他五百米外地一棵大树上,穿着有屏蔽红外功能吉利服的李正早就瞄准了他,如果开枪,盛登三条人命都不够埋单。
“乃登哥,我看到目标兴农了。”
他不得不联络乃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