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很冷,天空已经开始飘起了毛毛雨,天色更阴沉了。
这片海域俩人熟悉,水深大约在40米左右,目标海域的水深也不超过50米。
这一带是海湾区,天然的避风港,浪不大,否则前面的水面骑行环节难度会增加。
“检查装备!”
冲锋舟上的蛟龙老兵向两人发出了命令。
两人迅速检查自己的潜水装备,还有水下推进器,最后又查验了炸药。
这玩意是重点,别小看水下爆破,不是潜到那里装个炸弹然后轰一下起爆那么简单。
关键在于寻找和确定目标。
一旦出错,茫茫大海上你连目标船在哪都找不到。
很快,一切检查完毕。
三个小组在命令声中同时翻身下水。
前面800米海面骑行是开胃小菜,比的是速度和推进器操控能力。
张建负责操控推进器,魏胖子负责方位纠正和距离计算。
魏胖子没说错。
从开始一出发,2组就直接落后于其他两个小组足足十几米远。
这种微型推进器操控就跟开摩托似的,但在开的过程中要不断盯着推进器上面的指北针,对准正确的方向,一旦偏差再纠正,意味着小组会落后。
2组一开始就被抛在后头应该是对推进器的操作不太熟练,导致起步落后。
张建是军官,这个科目他熟悉,前面800米几乎没有任何困难,需要的只是和魏胖子保持两人前后一致的形态,将阻力最小化就行,增加速度就行。
3组果然也是老手,毕竟是侦察营出身的兵。一开始和张建俩人并驾齐驱,速度一致。
但开出四百米后,3组忽然慢下来几秒钟。
魏胖子哈哈大笑:“他们肯定发现自己的方位角出现偏差了!”
和陆上方位角行进一个道理。
魏胖子的工作就是不断监督方位角是否出错,一旦出错,就要纠正张建朝哪修正。
3组慢下来,俩名队员在那里显然在交谈争论。
不过很快达成了共识,往右修正了一点,继续追赶。
三个小组的目标船只是不同位置上的,各自相差两百多米,所以大家走的路线各不相同。
800米骑行第一个转折点是张建小组先到。
“慢一下!”
魏胖子大喊:“向右修正30度!”
张建飞快地做出了反应,推进型在稍稍停顿了不到三秒后旋即做出了正确的转向,朝着下潜位置赶去。
按照科目设置,再开400米,如果俩人的定位没错,会找到下潜点,那里会有蛟龙老兵驾驶的冲锋舟,他们并不会下达命令,只会冷眼旁观,记录着小组的表现,是否遵守规则在指定的下潜位置下潜,没有越线,没有错位。
任何瑕疵都会被记录,然后作为扣分的理由。
张建把推进型的档位推到最高速,魏胖子感觉自己就像骑在了一条海豚身上,在海面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海风凌厉,雨点渐渐变大,打在脸上刮在脸上,魏胖子大呼过瘾的同时连头也没敢抬——因为此时必须裸眼盯着定位装置,发生偏移需要随时纠正,抬头海水和雨水会扑进双眼里,并且将定位装置的屏幕打湿,令上面的指针和数值模糊不清。
所以,魏胖子只能勾着脑袋让双眼不至于被泼到海水,还要用身体护着定位装置。
终于,张建小组第一个到达下潜点。
那里附近果然有一艘冲锋舟飘在海面上,舟上两名蛟龙的老兵其中一人挂着望远镜,俩人面无表情看着张建和魏胖子。
“位置对不对!?”
张建问为魏胖子。
魏胖子迅速核对方位角和定位器,最后点头:“没错,是这里。”
“下潜!”
张建二话不说,扣上目镜,戴上呼吸器咬嘴,立即下潜。
渐渐的,随着水下的压力增大,水温降低,张建感到自己的身体血压升高,呼吸压在加快。
如果是新兵,这时候就会产生恐慌情绪,但张建和魏胖子都是老油条了,已经下潜过无数次,内心毫无波澜。
不过,低温和极大增加了水下定位的难度。因为水下没有任何参照物,周围都是水,看不见远景的水,没有树,没有山,也看不到海底,每一个海特队员都是方向感极强的人,那些没有方向感的人到了水底立马就懵一逼,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更遑论说要找对方向潜行800米去找一艘目标船只了。
魏胖子这个负责定位的家伙对定位器材太过熟悉,确定方向对他来讲毫无难度。
到了6米深度后,他朝张建做了个手势,指了指一个左前方,示意前进。
之后,他凑过来,抓住张建的潜水腰带,张建再次拧动档位阀门,微型推进器喷出水柱,朝前窜去。
水下800米是漫长的,世界仿佛被隔绝在海水之外。
俩人一切交流仅限于手语。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世界好像只剩下张建和魏胖子彼此二人。
为了获得正确指向迅速靠近目标船,魏胖子示意应该尽量贴近水面前行,保持在水下5-6米的水深。
毕竟现在是阴天,还下蒙蒙雨,没有阳光的海水里视线太差,前面忽然出现了一团灰蒙蒙的东西,运载器突然撞到了什么,接着,魏胖子看到张建整个人卷成一团,在水中挣扎起来。
出事!
魏胖子毛孔一下子倒竖起来。
第0806章 惊魂一刻
如果一个经验老到的潜水员,你问他最怕什么,他会告诉你,水底缠绕。
一旦发生这种狗屁倒灶的事,那肯定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张建被段大约两米多长的破网给缠住了。
渔网。
这种东西在近海总是防不胜防,谁倒霉谁遇上。
一般近海的废弃渔网网线不算粗,和深海里的的废弃渔网不同,相对来讲好对付多了。
深海渔网由于捕的都是大鱼,网线粗,被它缠上别说是人,潜艇都要上浮。
不过那种大渔网很容易发现,一看就能看到,远远就能做出规避。
而这种小鱼网,尤其是面积不大的破网,网线细幼,飘在海中如果时间不长还没长海藻,是很难被发现的。
魏胖子第一反应是抽出潜水刀上去割渔网,因为蛙人在水底被渔网缠绕是十分危险的,这玩意别看线不粗,可是韧性不是一般的好,只能割断解脱才能算完事。
不过,魏胖子很快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摸到了张建身旁,抽出潜水刀抓住一缕渔网就是一刀,渔网被锋利的潜水刀瞬间割开。
但张建似乎还在挣扎,危机并没有接触。
魏胖子仔细一看,发现这张渔网上下缠住了张建的手脚不说,还缠住了推进器。
这一下事儿可就大了。
“倒霉!”
人被缠越久,越容易出事。
按照水下危机处置原则,此时应该上浮。
但是,俩人这么一纠缠,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如果上浮,等同使用一次上浮机会,意味着他们第二次上浮就会被扣5分综合分。
这是一道选择题。
一般来说,上浮的机会是留给最后寻找目标船只时候使用的。
到达指定海域之后,必须进行一次上浮,从水面开始对附近海域进行侦察。
否则在水里你只能看到船底,看不到船体,更看不到船的吨位、型号、舷号、颜色等等特征。
没有这些对照就无法和简报里的资料对上号,总不能随便找一艘船给炸了。
蛟龙那帮教官在这里设置了不少假目标,就是用来扰乱队员们的侦察,提高难度。
魏胖子几乎没有犹豫,伸手指指水面。
张建看到他的手语,明白这是在让自己放松,魏胖子会带着俩人付出水面进行处置。
无奈之下,张建虽然知道目前情况不利于自己的小组,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俩人快速浮出水面,到了水面上,一切都好处置了。
魏胖子三下五除二,挥舞着潜水刀将张建浑身上下的渔网都割断,然后清理了推进器上的缠绕物。
“我拖累你了。”
张建有些内疚。
魏胖子如果不是跟自己搭档,他是非常有可能熬到最后并且顺利通过选训。
选择了受伤的自己,现在还要因为自己的倒霉被拖累到,他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说这种屌话!”魏胖子骂粗话了:“咱们是战友!”
这话是脱口而出的,带着粗鄙,却无比温暖。
张建双眼不争气地热了起来。
他忽然发现,魏胖子以前让自己非常讨厌的那张大盘脸和小眼睛,忽然变得那么眉清目秀起来,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觉得忠厚老实和蔼可亲。
时间是彻底耽误了,别的组肯定追上来了,能进这里的都不是什么水货,哪怕有一点点优秀,也只是一点点,一个疏忽,优势就会不复存在。
“到达目标海域后,我还还要上浮一次,估计要扣分。”张建说。
他一边检查着推进器,准备重新咬上呼吸嘴快速下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