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彭潭涨红了脸,怒声道:“纵然是打不过金军,都巡依然是开封都巡检!你们如此做,不怕都巡怪罪?还有,你收留都巡军中余欢等人,都巡岂会饶过你!”
  王宵猎淡淡地道:“都巡有什么话,让他到我营中找我!其他废话,你闭了嘴好!”


第25章 居大不易
  王宵猎的话出口,一边韩世忠的手下一起叫好。骂彭潭等人的话,欲发难听。
  彭潭站在那里,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过,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王宵猎暗暗摇了摇头。丁进一战被金军击溃也是好事,自己从此跟他再没有瓜葛。这种人,真跟自己在一起的话,以后会是麻烦事。
  看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王宵猎对身边的人道:“我们走吧。这种事情,不要沾惹得好。看那边售卖货物的人多,我们先过去问问米价。”
  几人一起,越过争斗的彭潭等人,到了相国寺门前的市场。
  自金兵破城,开封比以前萧条了许多,很多市场都荒废了。惟有相国寺门前,位置重要,依然是城中最重要的市场。而且与以前不同,现在这里诸般皆有,包括柴米油盐。
  到了一处米铺,王宵猎带人进去。一个小厮快步上来,向王宵猎等人行礼。
  王宵猎道:“现在米价如何?”
  小厮道:“回官人,今日斗米十一千。本店只收现钱,概不赊欠。”
  王宵猎倒吸了一口凉气。斗米就要十一千,是太平时候米价的数十倍了。自己军中五六百人,只有宗泽赏赐的金银,买米能吃几天?
  见王宵猎不说话,小厮道:“官人,开封城中粮价就是如此。现在漕运不通,后边还要涨呢。若不是留守不许我们这些粮店关门,主人家就关了店门,坐等涨价。”
  王宵猎点了点头。拉过杨审到一边,低声道:“京城米价如此之贵,我们哪里住得起?前几日留守赏了些金银,你仔细算计一番,多买些米,不要让军中恶了肚子。”
  杨审道:“小舍人不必忧心。这个时节,铜钱是最不值钱的,金银的价钱要更一些。这几日我多问几家米店,寻个最好的价钱,用金银买米。”
  王宵猎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杨审说的是不是,心里有些没底。仔细问了店中米、麦等价,答应下午派人过来,拿钱买些米回去。
  出了米店,王忠道:“开封城里数十万大军。米价如此之贵,他们吃什么?”
  王宵猎摇头:“哪里来的数十万大军?看看米价就知道,大多首领报的虚数而已。若是真有数十万人,每日买米就要多少钱?金山银山堆在那里也不够。”
  宗泽一心想让赵构回京,奏章难免夸大。他说京城有百万大军,这数字怎么能信?无非是首领们这个报有十万人,那个就报有二十万,他报上去而已。汴河不通,南方的米运不过来,开封城里一二十万人就难支撑。斗米十一千,这已经是朝廷多方努力运米过来,米价跌过了。
  又问了几家米店,价钱大致一样,王宵猎也就不问了。只要市面上还有粮食,实际上是饿不着军队的。没有钱买,难道还没有刀抢吗。现在开封城里的军队大多就是如此。王宵猎却不想这样。依着前世的记忆,他希望带出一支文明之师,公平买卖才好。只是形势严峻,后面到底如何可不好说。
  走了一会,王宵猎突然道:“你们说,周围州县的米价是不是也这么贵?”
  王忠道:“不会。开封府现在聚集了不知多少人,周边怎会如此?小舍人的意思,是要到别的州县去买粮食?我们路过郑州的时候,那里斗米不到五千。”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有这个心思。多买些粮食,心中才不会慌。”
  说完,王宵猎摇了摇头。现在这个样子,着实让人不舒服。在开封城做客军,吃住都难,日子实在难过。指望宗泽是不行的,他的手里也没有多少钱。城中这么多军队,他能管得了几支?
  又到周围看了其他东西,无一例外都价格昂贵。这个时候,好似钱不是钱一样。
  离了开相国寺,到了蔡河南岸。王宵猎回转身看着对岸,叹了口气:“这样的开封,如何能待得下去?最要紧的,现在要整修汴河,再通漕运。没有江淮的粮食运来,早晚要出乱子。”
  杨审道:“小舍人说的不错。只是现在开封城里,哪里有人力?留守司也拿不出钱来。”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向铁林营走去。想着刚才看到的景况,王宵猎的心情很坏。他跟丁进等人不一样,那些人过一天算一天,王宵猎却想得长久。显然,开封不是长久待的地方。
  去哪里呢?这些日子,王宵猎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一直决定不下来。
  去年金军南下,宋朝丢了大量城池。现在金军刚刚退走,长江以北有大量的地方无兵无官。只要带兵过去,就能轻松占住。只要能守得住,朝廷也会承认现实,给个官告。
  正是因为选择实在太多,王宵猎拿不定主意。选的地方,既要有险可守,又要有耕地,能够招揽人口。有地有人,后续才能发展壮大,才能真正做一番事业。
  带着满腹心事,王宵猎回到了铁林营。
  一进营门,就有士卒叉手道:“小舍人,有岳飞统领来访。正在营中等候。”
  王宵猎听了,忙道:“速去告诉岳将军,且稍等一等。我回去收拾一番,便就前去相见!”
  士卒应诺,飞跑着去了。
  王宵猎对其余三人道:“岳飞是难得良将,不可怠慢。王忠去备些好茶,一会上来。”
  王忠道:“小舍人,这个岳飞以前都没有听过名号,又是王太尉手下的逃兵,有何了不起之处?若是王太尉知道,只怕还要怪你。”
  王宵猎道:“王太尉什么样人?会怪罪这些事情!此等事你不懂,只管去备茶好了。”
  回到自己住处,王宵猎将了手,略稍拾一番。出了房门,扶住门框,一时不由有些出神。
  这个时代可谓是名将辈出,其中最杰出的,自然就是岳飞了。其勇其忠,都不是其他人可比。如果能得这样一个人相助,以后好处太多。
  但岳飞与丁进等人不同。虽然在王彦手下一段时间,也曾流离,但一直追随宋朝正规军。王宵猎所记不差的话,岳飞应该是在宗泽去世后,依然随着留守司南下。几年腾挪,得朝廷赏识,一路凭着战功升迁,终成一路大军。这样的人,只会跟着朝廷走。
  想了一会,王宵猎摇了摇头。自己是什么人?手下只有五六百兵,打了几场胜仗而已,怎么会吸引岳飞这样的良将。现在还是不要想这些,留下个人缘就好。
  这个纷乱的时代,世界变化得太快。想把一切都计划好了,只怕是妄想。


第26章 岳飞
  进了客厅,岳飞急忙起身见礼。王宵猎回了礼,请岳飞落座。王忠上了茶来。
  请了茶,王宵猎道:“统领到我营里,不知有什么指教?”
  岳飞拱手:“今日无事,特来看小舍人。岳某本是王彦太尉手下将领,因为兵散,自带兵回到开封城来。自进城,经常有人说些难听的话。前几日小舍人进城,留守面前提我名字,心中感激。”
  王宵猎忙道:“统领非常之人,一时难过,当不得什么,不必放在心上。”
  听了岳飞的话,王宵猎才明白他为什么再次拜访。
  此时的岳飞还不是后来的岳飞,更不是后世历史上的岳飞,连崭露头角都算不上。本来岳飞是王彦的属下,王彦遇难,他带兵离开,回了开封。在此时人的眼里,岳飞是很不受待见的。那天王宵猎在宗泽面前,说岳飞与王彦和韩世忠是自己所知的三员名将,让岳飞心存感激。
  想到这里,王宵猎也觉得好笑。从后世的角度来说,王彦和韩世忠无法与岳飞相比才是。
  说了几句闲话,岳飞道:“天色不早,这便告辞。小舍人若有空闲,可以到我军中走一走。”
  王宵猎道:“若是统领无事,不急着回去。我吩咐准备酒菜,我们饮两杯酒。”
  此时的生活习惯,是一日两餐,没有中午这一顿饭。这样的后果,就是请人喝酒吃饭不必专门等中午时分,时间随意。反正只要不是早上,其余时间都算正常。
  岳飞有些犹豫:“小舍人初到京城,军营里许多事情忙碌,怎好打扰?”
  王宵猎听了笑着摇头:“统领,我与你不同。军中事务我一窍不通,只是家父身故,才不得已带了兵。每日里要做什么,诸般不知。此次到京城,正要跟你们学习,到底要怎么带兵。”
  岳飞听了,道:“既然如此说,那便叨扰了。我来时带了一坛酒来,正好与小舍人喝了。”
  王宵猎吩咐王忠,立即命人去煮肉,备几个菜来。又取了岳飞送来的酒。
  虽然现在诸事艰难,作为首领,王宵猎还是有酒肉的。不多时,王忠便带人把前些日子岳飞送来的鸡杀了,煮了端上来。又找个几菜,好坏做熟了。
  王宵猎倒了酒,请岳飞饮了一碗。两人一起吃肉。
  吃了几口,王宵猎放下筷子,摇头道:“说起来可怜。今日这餐饭,酒是统领送的,肉也是统领送的,我军中只是煮熟而已。本待请统领用些好的,军中实在没有。”
  岳飞道:“不值得什么。现在京城中物价腾贵,许多东西纵然有钱也难买到——”
  “是啊,现在京城居大不易!今日我到城中转了一圈,不说别的,米价就要斗米十一千,这是什么价钱?我军中数百人,吃饭就大不容易了!”
  看了王宵猎的表情,岳飞道:“去年金军破京城,周围百姓涂炭,许多地都荒芜了。现在京城中这么多人,粮食自然不够。前些日子朝廷出钱,买了些米送来,我军中才不乏粮。小舍人来得晚了,先前运来的粮各军已经分了,自然格外艰难。”
  朝廷送来的粮,哪里有王宵猎的份?岳飞是留守司的军队,供应由留守司负责,不是王宵猎这种义军可比。听了岳飞的话,王宵猎只能心中苦笑。
  这些烦心事不必多说。王宵猎道:“留守本想乘夏季天气炎热,渡河取河北之地。看看就要进入五月了,不知消息如何?”
  岳飞叹了口气:“留守最近身体不适,朝廷也未派兵,暂时只怕难以成行。”
  王宵猎听了心中一惊。自己印象中,历史上好像宗泽就是建炎二年的时候去世的。只是记得不是十分清楚,生怕记错了,还是先来投奔。听岳飞话的意思,莫非宗泽身体开始不行了?
  想了想,王宵猎道:“此次金军北撤,只是避暑而已。等到秋末天气凉了下来,必定南下。若不能乘夏季炎热之时渡河,此事可就难了。”
  岳飞道:“留守身体不适,又能奈何?没有留守,还有何人可以指挥京城军队?”
  王宵猎默默点了点头。
  宗泽手下,真正属于留守司的军队并不多。经过这几个月的战事,在滑州和郑州又消耗不少,直属军队就更少了。王彦只是敬重宗泽,才带八字军留了下来。孔彦威本是军头,他手下的一万余人宗泽只怕也指挥不动。剩下的军队,都是像岳飞这样,一两千人各处驻扎,当不得大事。
  声势浩大的,是宗泽在开封府召集的群盗。到底有多少人没个确数,这些人又爱吹牛,动不动就数十万人。王宵猎是见过丁进军的,知道这些当不了大用。
  如果宗泽去世,面对手下一万左右直属兵力,还有谁有胆魄守开封?那数十万义军,宗泽在时声势浩大,宗泽不在,就是另一回事了。如他们来开封府容易,要打发可就不容易了。
  沉默了一会,王宵猎道:“若留守身体不好,京城该如何?没有留守,谁能守住?”
  岳飞摇了摇头,只是喝酒。很显然,他对未来同样忧心忡忡。
  王宵猎道:“统领,恕我冒昧问一句。若是开封不守,统领欲如何?”
  岳飞道:“这几个月来,京城固若金汤,小舍人为何如此问?”
  王宵猎摇头:“说是固若金汤,不过是金人不攻罢了。可能是觉得开封守军太强,也可能觉得开封府已无利可图。依我看来,觉得无利可图的可能更大一些。去年冬天,金军掠地数千里之远,开封府凭什么挡住他们?说得难听一点,不是天下齐心协力,圣上若是回銮开封府,只怕逃不出金军的手掌。甚至如同二圣一般,被金人押了北上也属寻常。”
  岳飞沉声道:“此等大事,非我辈可置喙!”
  是啊,这种大事,不是岳飞和王宵猎这种身份考虑的。特别是宗泽不断上奏,要赵构回銮。王宵猎说赵构回了开封府,只怕自保都难,犯了大忌。
  可这就是事实。在前世的时候,受历史影响,王宵猎可不这样想。那时只觉宗泽忠贞,赵构贪生怕死,不敢回开封府跟金军硬打。现在却明白,不把朝政理清楚,赵构怎么敢回开封府?他在扬州,在杭州的时候,都被金军搜山检海。若是在开封,逃都没地方逃。
  宗泽请赵构回銮,一是鼓舞士气,二是让赵构尽快理清朝政,不要只想着跑。当然,宗泽以前不是朝中大臣,对于朝政也不熟悉,想得过于天真。而且对于金军的目的,所采取的战略,并不十分清楚。
  此时的金军,并不想占领宋朝。他们想的,是把赵室皇家一网打尽,然后立个傀儡。由傀儡统治地方,给他们金银财宝。统治国家这种高级事,女真人不怎么熟悉。
  历史上是赵构太过无用,金人立的傀儡不成器,金人的野心越来越大,才占领北方。
  王宵猎有前世记忆,加上现在面对的形势,很多事情就看清楚了。他知道,要想把金人赶走,要么赵构励精图治,狠下心来与金军对抗。要么就另起炉灶,把坛罐罐都扫清。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赵构靠得住?王宵猎摇头。
  又喝了一会酒,王宵猎问岳飞:“统领,若是开封不守,你欲往何方?”
  岳飞道:“我是留守司所属,自该听从军令。小舍人,听我劝一句。你虽然是义军,可只要紧跟留守司,听令而行,才能成大器。如若不然,只怕——”
  说到这里,岳飞摇了摇头。
  王宵猎哪里听不出岳飞话里的意思?在他眼里,不是朝廷的正规军,终是没有出息的。太行山时离开王彦,不只是王彦遇到了困难,也因为王彦不是正规军。现在隶于留守司下,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岳飞说的当然不错,历史上他自己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早早归顺朝廷,最后只能被剿灭,甚至沦为汉奸。可是王宵猎不同,他要救的是天下,而不只是为了自己。
  向岳飞拱手,王宵猎道:“统领肺腑之言,在下自然明白,铭记在心!只是,天下纷扰,许多事情是身不由己。宗留守若出事,开封府必然大乱。那时,统领记得今日之谊!”
  岳飞点了点头。与王宵猎饮酒。
  今天王宵猎才终于明白,岳飞是不可能跟着自己走的。他追随朝廷,一定要做正规军,不是趋炎附势,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他认为只有那样才是报国。只有紧紧追随朝廷,才能把金军赶走,才能收复故土。而王宵猎恰恰相反,认为跟朝廷在一起,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这两条路,现在不会有交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