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王宵猎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但这个时候,战利品对自己很重要。杨进席卷一州的人力物力,不但有大量物资,还有大量人口。此时王宵猎缺的,就是人口。
  此时汝州,包括汝州周围,都是地广人稀。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只要有足量人口,就可以发展起来。数万人,对于汝州来说,是很大的力量了。
  南边九皋山的一个小村子里,杨进坐在火堆旁,看着周围群山,不住口地饮酒。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向沿伊河溯流而上,去攻伊阳县城。而后沿山间的道路,去攻邓州的内乡县。而后不管西去商州,还是东下邓州,都是条出路。第二条路,就是东去鲁山县。从那里南下鲁山关,攻南阳。
  后世的南阳地区,此时大部归邓州管辖。邓州是望州,武胜军节度,南阳郡。此时有用郡名称呼地方的习惯,如河南府经常被称洛阳,邓州有时也被称南阳。邓州之下,有南阳县,就是后世南阳,正处在鲁山关的出口不远处。
  正在这时,一个士卒匆匆跑来,向杨进叉手:“大王,那边有几户百姓,说是有要事相告。”
  杨进道:“什么鸟百姓!来咶噪我!一刀剁了,煮了你们吃肉!”
  士卒急忙道:“大王,里面有一个人脸熟,曾来过军中。”
  杨进听了才道:“那便唤他们过来!”
  不多时,士卒带了几个人过来。走在前面的,杨进认得,正是前些日子找过自己的方又明和程押司两人。两人找过自己,说是要回汝州造反。结果不知消息如何,自己就先败了。
  到了跟前,方又明和程押司一起行礼。
  杨进道:“你们两个撮鸟,说是要回汝州造反,夺了汝州城给我。几日不见动静,怎么今天又跑了来?莫不是没了活路,要来投奔我?”
  方又明道:“大王可是冤枉我们!回去之后,我们找了一个叫杨天松的军校,夺了军权,已经把汝州城拿下来了。可惜杨天松那厮听说大王境遇已经不好,不肯来投奔,自己带着兵东去了。没有办法,我们拼了命来追赶,终于追上大王。”
  杨进斜着眼看着两人,似笑非笑,没有说什么。
  方又明和程押司的心都提到了噪子眼,生怕杨进翻脸,杀了自己两家。这个混世魔王,杀人绝不会眨眼。而且说要煮了两人,那就真要用开水煮了。
  过了好一会,杨进才道:“你们既已夺了汝州城,可算是忠心了。既然没地方去,以后便就随在我的身边。以后有了富贵,保你们两人穿金戴银!”
  听了这话,方又明和程押司长出了一口气,两家性命可算保住了。
  方又明道:“大王,后方有王知州和翟家的追兵,不知下一步哪里去?”
  杨进道:“我也正在思索。翟家在凤阳山寨,离洛阳不远。我若沿伊河逆流而上,去取伊川,没有人能阻挡。不过若是翟家沿伊河追来,就只能走山路去内乡了。路程又远,都是山路,这一路上必然不容易。可若是走鲁山关,又有鲁山县拦在那里。打下鲁山县倒不难,可恨王宵猎大军追在后面!”
  方又明道:“走伊河去内乡,都是山路,难以行走。还是鲁山关的好。”
  杨进道:“你这厮真是废话!若不伊河难走,我又何必犹豫!”
  方又明道急忙道:“大王,小的不是那个意思!小的是说,走鲁山关,不一定要打鲁山县。”
  “哦,不打鲁山县,如何进鲁山关?”杨进看着方又明,立即来了兴趣。
  方又明道:“鲁山县城西,有处汤谷。那里地下涌出的水其沸如汤,自古以来,不知多少名人雅士去那里泡汤——”
  杨进不耐烦地道:“我现在寻路而逃,哪里有那个雅兴?再者说,爷爷不喜欢那调调!”
  方又明忙道:“小的意思,是这里有路到汤谷。到了汤谷,又有路去三鸦口。虽然是山路,却比伊河好走多了。到了三鸦口,就绕过了鲁山县城,直入鲁山关。”
  汤就是后世温泉的意思。鲁山附近,是中国有名的温泉带,有大量温泉。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名人到那里游览,形成乡镇。而且近洛阳,算是名胜。只是此时人口稀少,道路废弃,不被人所知了。
  鲁山关不是一道关,而是一条谷道,长近百里。由三鸦口进入,两边都是峭壁,不见天日。行七十里出谷口,出关就进入了南阳县境。


第121章 杨进南下
  解立农看着宝丰县城,见里面人烟稀少,许多店铺都被烧了,心里恨得牙痒痒的。自己到这里,杨天松已经带军离去,奔向叶县了。
  想了想,解立农道:“不进县城了。我们城外扎营,胡乱歇息一夜,明天去叶县!杨天松这厮杀人放火,作恶多端,绝不能放过他!”
  下面的人称诺,安排人开始扎营。
  解立农派个人进城,把里面还有的公吏叫出来,问他们宝丰损失的情况。
  过了宝丰后,又有许多对王宵猎不满的人加入了杨天松的队伍。现在杨天松手下,有近二百人,比他汝州造反时,人数翻了一番。
  现在的局势,解立农头痛无比。如果是大军,不攻破叶县,当然不能南下。但杨天松不同,他现在是强盗,只有一两百人,晚上抄小路也能过去。过了叶县,就不属王宵猎管了,该怎么办?
  此时的王宵猎,正安排人把缴获的杨进物资运回汝州。这一仗,自己可是赚大了。杨进把郑州的物资人口带出来大半,全便宜了王宵猎。
  正在王宵猎在帅帐上仔细清查物资清单的时候,一个士卒进来,叉手道:“知州,探查清楚杨进的消息了!此贼进了群山之后,沿着山间小路,向鲁山县去了!”
  听了这话,王宵猎不由皱眉。问道:“有小路去鲁山县不稀奇。可到了鲁山县,他就能一下打破县城?只要停顿两三天,必然被我大军追上,那时还有活路?”
  士卒道:“听当地人说,有路绕过县城,直下鲁山关。鲁山关口是三鸦寨,以前朝廷在那里驻有军队,设有官员。金兵南来,一切都废弃,无人把守!”
  王宵猎占领汝州并没有多少时间,对地方地理并不十分清楚。听了士卒的话,便知道不好。自己一直以为,只要控制鲁山县城,就封住了鲁山关。如果不是,可就十分麻烦了。
  想了一会,让士卒下去,王宵猎吩咐把自己手下将领叫来。
  众人入了帅帐唱诺,各自落座。
  王宵猎道:“适才得到消息,杨进从山间道路,直向鲁山关口三鸦寨去了。我们在鲁山县只有一百多人,三鸦寨无人驻守,看来挡不住杨进。过了鲁山关,杨进就进了邓州。”
  邵凌急忙问道:“难道就让杨进如此跑了?”
  王宵猎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显然心中拿不定主意。过了好一会,才道:“邓州知州谭兖,本是小吏。金兵破邓州后,官吏逃散,他出来聚集人手,被朝廷任命为知州。听说他手下兵马不多,只怕是抵挡不住杨进。虽然被我们打败,杨进招集散亡,现在也有近千人。”
  听了这话,几位将领相互看了一眼。邵凌小声道:“知州的意思,是我们追过去?”
  王宵猎叹了口气:“我是汝州知州,追到邓州,不知会不会有闲话。再者说,战杨进的不只是有我们,还有翟家军。我们追到邓州,他们会怎么看?”
  牛皋道:“面对乱贼,不必在意这些。现在我们也到了河南府,又如何?”
  “说的也有道理。”王宵猎想了想,“只是不报邓州知州,我们直接过境总是不好。可若是派人去报,信使来回许多日子,那时谁知杨进到了哪里?”
  听了这话,众将已经明白,王宵猎是想追到邓州的。只是许多限制,一时不能决定。
  低头想了一会,邵凌道:“知州,现在不比太平时候,不能事事依规矩办。杨进手下千人,按他在郑州的所作所为,到了邓州,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谭兖所部本来不多,如何抵御得了?我们最好还是尾随杨进,保住邓州为好。”
  王宵猎点了点头,皱起眉头,没有说话。
  张均现在还在邓州,王宵猎当然知道邓州的实力。杨进如果只带着千人,想攻邓州可不容易。可这厮不是寻常人物。按他在郑州的作为,凡到一地,粮食抢走,壮丁刺面入军,等到邓州城下,发展到万人也不稀奇。那个时候,邓州可就挡不住他了。
  所到之地,抢光物资,把壮丁全部强逼入军。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难,不是每一个强盗都有这个本事。心肠要狠,手段要硬,个人还要有魅力,只是心狠手辣是远远不够的。到了乱世,到处都是强盗。可为什么有的强盗就能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壮大,有的就不能,跟强盗首领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这样发展起来的人物,最后能成大事的非常之少。大部分最后成功的人物,在初期的时候发展并不快,但他们的实力扎实,基础打得牢。
  乱世之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色。便如戏台上的生旦净末丑,一个都不能少。金军攻势猛烈,赵构迟迟不能形成有效统治,便就涌现出了乱世中的这些人物。
  王宵猎看得出来,杨进就是一个。像他这样的人,接下来的几年中,将会大量涌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角,搅动了天下风云。只是他们旋起旋灭,大部分都成了成功者的军功,不会被浓抹重彩地记载在历史上。此时的韩世忠、岳飞等人,发展并不迅速,也不起眼。不过当他们成熟起来,这些一时的风云人物,大部分成了他们发展壮大的垫脚石。
  追不追杨进?肯定要追的。王宵猎犹豫不决的,是怎么尽量利用杨进。
  派张均去邓州,王宵猎就有意那里。只有一个汝州是不够的,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有王霸之资的地方,最近的就是邓州、襄阳府。
  王宵猎最希望的结果,是杨进南下邓州,把谭兖赶走。自己追击杨进,再把杨进赶走或者击杀,从而占住邓州。占住邓州,加上自己的汝州,也就占住了中间的唐州。有三州在手,才有资本。
  想了许久,王宵猎道:“先前与翟太尉商定,如果杨进走鲁山关,就由我们追击。一会请翟太尉过来,商议此事。不管怎样,一定要追杨进,不能让他再为祸一方!”
  众将称是。从王宵猎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此事决不会如此简单。


第122章 为难
  解立农坐在叶县县衙,心烦意乱。杨天松走得太快,没有攻叶县城,直接绕城而走,自己还是没有追上。还好叶县未破,不像宝丰一样损失惨重。
  过了叶县,杨天松到了方城。依然没有攻城,抢了几个村镇,一路向南到唐州去。王宵猎是汝州知州,没有军令,解立农不敢越境。这两天只能坐在县衙里,等候王宵猎命令。
  直到第三天,王宵猎的军令终于到了。
  放下军令,解立农出了一口气,坐在那里沉思。
  军令里,王宵猎命令解立农,可以进入唐州。现在的唐州,没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不必理会那些地方公吏。用最快速度,尽量追上杨天松。如果杨天松逃到其他州军,那就不追了。军令里还说,杨进已经过了鲁山关,进了邓州境内。王宵猎带两千兵马,随后追赶。
  解立农想了一会,终于明白王宵猎的意思。如果王宵猎带军占领了邓州,那么夹在邓州和汝州之间的唐州,是必须要占领的。此次南下,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占领唐州,能不能追上杨天松就看运气了。
  站起身来,解立农来回踱步。此时天下纷乱,以前的行政区划不必过多理会。不过对于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来说,一般会守本分,轻易不会越境。这道命令,很显然,王宵猎不打算乖乖做汝州知州了。对于自己这些人意味着什么,那可说不清。
  想了许久,解立农只能轻叹一口气。这些事情,不是自己该想的,还是按军令做事的好。
  出了鲁山关,太阳照在头顶上,王宵猎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鲁山关谷道大部分依河而行,道路崎岖狭窄,两边高山耸立,有的地方一整天都见不到太阳。这种要道利于防守,自古以来,就是楚地连通中原的要害地区。不过后来中原重心东移,东边的方城山慢慢代替了这里。
  杨进一路逃跑,并没有在鲁山关设兵防守。实际杨进也派不出人来。他的军中,没有牺牲自己保全主力的死士。一离开了身边,基本就跟杨进没有关系了。
  与杨进交战后,王宵猎终于明白,为什么前世读历史,总是发现这个时代的将领,往往用几千军队就击败数十万大军的盗匪。实际上盗匪的数万数十万,大多跟杨进一样。不是他们真有那么多军队,而是他们身边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又没有数字概念,随口夸出来的。
  这种习惯害人不浅。如此时的王宵猎,不与杨进真正打过,都摸不清他的真实战力。
  出了鲁山关,南边一百五十里外就是南阳县。这一带山林茂密,人口不多。杨进没有停留,直向南阳县去了。王宵猎带的军粮不多,一路急行。
  两天之后,王宵猎到南阳县时,杨进已经离去。县城被抢劫一空,店铺全毁。不但是金银宝货被杨进抢光,连粮草都运走了。甚至县城中的人口,也被掳去大半。
  走在南阳县城的道路上,看着两边被烧的店铺,坐在地上哭泣的人们,王宵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宁做太平犬,莫为乱离人,对于生活在和平之下的人们,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有亲身见到了这些乱象,才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几个月的时间,王宵猎见多了这种景象,慢慢有些麻木了。前世的时候,哪里能够想象,随便走在路上,不时就能见到路边的死尸。白骨露于野,说的还只是无人收葬。实际上这个时代,道路边,村庄里不知有多少无人掩埋的尸身。
  金兵南下,加上随后的动乱,让宋朝的人口减少数千万。繁荣富庶的中原地区,甚至在一段时间成了无人区。战争的惨烈,不是后人能想象的。
  没有在南阳县停留,王宵猎稍事休整后,带军紧紧跟在杨进的后面。
  第二天在穰东镇扎营。傍晚时分,谭兖的信使到了。
  进了帅帐,信使向王宵猎行礼。道:“在下史珍,奉邓州谭知州之命,前来拜会知州。”
  王宵猎道:“有盗贼杨进,为祸于汝洛之间。京西北路制置使翟进与其交战,身中流矢,不幸被其所杀。我与其兄翟兴,与杨进作战月余,终于在鸣皋山下将其击败。不想三鸦寨无人驻守,杨进过了鲁山关,进了邓州。我尾随而来,还没来得及知会谭知州,见谅。”
  史珍苦笑道:“杨进已经到了邓州城下,谭知州紧守城门,苦恼不已。杨进这厮,号称现在有兵十万,让谭知州立即献城投降。谭知州是朝廷命官,怎么会降?奈何城中兵马不多,守城也是艰难。知州曾击败过杨进,能来救援,谭知州视为再生父母。现在只愿知州迅速进军,解邓州之围。”
  王宵猎有些为难。想了想道:“杨进入鲁山关时,不过兵马千人而已。几天时间,就有兵十万?我兵马只有两千,如此倒要谨慎了。”
  史珍道:“这些盗贼,说出来的话如何能信?他就是吹气,数日时间,也不可能把兵马从千人吹到十万!知州只管进军,有谭知州接应,不必怕他!”
  王宵猎道:“杨进已经围住了邓州城?”
  史珍道:“倒是没有。他驻军城北,正四处搜刮粮草。”
  王宵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在那里思索。杨进说有兵十万,王宵猎信他个鬼。这个人嘴里,确实没有实话。在鸣皋山下的时候,杨进还说有大军七十万呢。王宵猎犹豫的,是怎么处置谭兖。
  谭兖小吏出身,手中兵力很少,但却是朝廷任命的邓州知州。王宵猎要占领邓州,总不能直接把谭兖废了。王宵猎没有与朝廷决裂的打算。只要朝廷不限制自己抗金,不乱下命令。
  怎么处置谭兖?王宵猎还没有想好。最理想的,就是杨进攻下邓州,王宵猎再击败杨进,那时就不用管谭兖了。现在谭兖派人求救,让王宵猎难办。
  想了许久,王宵猎道:“既然杨进已经兵临邓州城下,不能小视。明日我休整一天,后日起程去邓州。若杨进没有合围,便入城一起与谭知州守城!”
  史珍大喜。拱手道:“如此,便就多谢知州了!在下这便就回城,报与知州知道。”
  王宵猎看了看天色道:“就要天黑了,你如何走得?”
  史珍道:“此时十万火急,只好走夜路!”
  说完,不肯多待,便告辞离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