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镇掀开帐门进来,向韦仪叉手行礼道:“都监,附近搜寻粮草的兵士回来了。”
“如何?”韦仪把酒碗放在地上,急切地问。
方镇道:“附近都是大山,人口本来就不多。听闻金军到了虢州,许多民户逃亡。搜了半天,只在附近搜到十几户人家。其中大半是猎人,家中本来就没有米麦,只有些风干的兽肉。我问过了,今天只搜到六斗米,当不得什么事。”
听了这话,韦仪不由皱起眉头:“我们数千大军,这可如何是好?从虢州运粮,道路不便。而且四太子兵马去了洛阳,给我们留下的粮草本来不多。”
方镇道:“火山前三千大军,是不是多了?对面的宋军,依我看来,最多几百人。这里到处都是大山,我们三千人连扎营的地方都没有。”
韦仪道:“人少了怎么行?后面卢氏县里,可是有李彦仙的近万人,还有王宵猎来援的兵马。一旦攻破了火山关,我们就要与他们作战!”
方镇不由皱起眉头:“宋军这么多人,粮草怎么运来?内乡离卢氏数百里,运粮可不容易。”
韦仪道:“王宵猎占据数州,治下百万民户,还愁没有人运粮?若是没有办法,我们也去关中征些民夫来。华州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征调数万民夫应该不难。让他们运粮,省了我们许多力气。”
方镇连忙道:“都监说的是。还有附近的陕州、渑池等地,都可以去!”
韦仪低头想了想,断然道:“便如此了。分别派兵去华州和渑池,搜些粮草,再征集民夫,让他们为我们运粮!四太子在洛阳,自然有孟邦雄帮他运粮,不用管他们!”
方镇应诺,急忙出去安排。韦仪喝了一口酒,看着面前的火堆出神。
兀术率领手下粮骑和高琼去了洛阳,留自己在虢州。兀术走了,自己压力小了许多,但虢州的粮草也被兀术带走,自己一万多大军,养起来可不容易。李彦仙爱惜治下百姓,并没有过多征粮,便宜了韦仪。但虢州是小地方,把民间的粮全抢了,又能有多少?
叹了口气,韦仪愁眉不展。突然觉得,自己的军队是不是太多了?几个月前起兵,一下子扩展到近两万大军。开始的时候,觉得十分威风。到了现在,才发觉养活他们并不容易。
富平一战,宋军迅速溃散,金军席卷关中。金军的习惯,并不会大量驻军守地方,而是保持机动力量,用地方势力帮自己。韦仪因缘际会,趁时而起。他的近两万大军,实际上是包括了数州府的各种牛鬼蛇神。再加上宋军溃军加入,迅速膨胀起来。这种军队,数字虽多,战力有限。但对首领来说,经常被自己手下庞大的兵力迷惑,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了什么重要人物。殊不知在正规军的眼里,是乌合之众。
第371章 守不起
卢氏县衙,王宵猎坐在书案后,看着最近得来的到虢州一路的情报。李彦仙在一旁,叉腰查看墙上的地图。汪若海坐在靠门的位置,低头处理公文。
厅堂的正中,放了一大盆炭火,正烧得红通通的。
姜敏推门进来,把一份公文放在汪若海案头。道:“从内乡运粮到栾川,再从栾川到卢氏需要的人力计算好了,请参议过目。”
汪若海草草看过,拿到王宵猎案前,道:“镇抚,经过计算,若我们出兵一万,与李经略的兵马合兵,则共一万七千五百人。要保证粮草不缺,后方需要有三万五千民夫运粮。”
王宵猎道:“我们军中还有五千人运送粮草辎重,有没有算进去?”
汪若海道:“算进去了。军中五千人,主要是负责从卢氏向前线运送。”
王宵猎看了看公文,点头道:“算得清楚,甚是难得。”
汪若海指着身后的姜敏道:“这个姜敏天生聪慧,不管什么一学就会。不但精于计算,还会列出方程来求合适数值。算学的书我也看过,一时之间还是学不会方程。”
王宵猎看看姜敏,在汪若海案边静静站着,有些拘谨。对汪若海道:“有的人学东西格外快,为没有什么。一时学不会,时间长了也就会了。”
姜敏就是因为在村学学得太快,被王宵猎带到邓州。没有想到,到了邓州,依然是大部分课程一学就会。正因为如此,被选到了汪若海的手下。
李彦仙转过身来,道:“有两万兵,击溃对面的韦仪没有问题。一个月内,必重夺虢州!”
王宵猎道:“经略说的是。韦仪不过乌合之众,我们两万兵,就是狮子搏兔之势。不过要考虑清楚的是,占领虢州之后怎么做。”
李彦仙道:“夺回来虢州,就轻易不让其落入金军手中!两万大军守城,兀术倾力攻,我们也不怕他!只要守上几个月,到了夏天,金军就该撤了!”
王宵猎叹了口气:“经略,我说句你不爱听的话,现在不是占领虢州的时候。关中地区,有金军十万,还有十几万的仆从军。我们在虢州不走,只会让金军增兵。还有,从内乡到虢州,七百多里路,运送粮草太难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咬咬牙还能坚持。经年累月,实在是守不起。”
李彦仙道:“粮草能运到卢氏,辛苦一点运到虢州,没有多少路,有什么难的?”
王宵猎对汪若海道:“运粮草到这里要花多少钱,你给李经略算一算。”
汪若海拱手,道:“邓州、襄阳一带,百姓的役期是每丁一年五十个工。年初救陕州,邓州、襄阳和唐州的百姓,青壮几乎全被征集,役期用完了。再征调百姓,就要给他们发钱。”
“要发多少钱?”李彦仙看汪若海的样子,就知道数字不小。
汪若海道:“内乡以南,每个工六十文。内乡到栾川,每个工八十文。栾川到卢氏,每工百文。平均就算八十文,一共有三万五千民夫,经略,不是小数字。一天时间,仅发工钱就要两千八百足贯,一个月要近八万五千贯!打上半年,要五十多万中贯呢。更不要说,这些民夫我们要管他吃,管他喝,还要管他柴炭烤火,花钱太多了!”
王宵猎道:“这还没有算运的粮草要多少钱。加上军中的花销,半年就要近百万贯。经略,经过了战事,陕州、虢州周围人丁稀少,地方上收不到粮草。想守虢州,我守不起啊!”
李彦仙听了,不由愣在那里。过了一会才道:“官府征调民夫,是理所当然之事。何必给钱?”
王宵猎摇了摇头:“为了一座虢州城,让我得罪治下的百姓,失去民心,怎么可以?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没有百姓支持,钱粮从何而来?”
李彦仙想了一会,颓然道:“如此说来,虢州还是守不住?”
王宵猎道:“富平一败,失了关中,虢州就没有了根基。金军大举来攻,只能撤走,不能够在那里与金军相持。若是金军退走,虢州兵少,倒是可以进攻。说到底,虢州成了与金军对峙的前线,不能做根基。这是由金军与本朝的国力决定,不能强求。守卢氏县,只要两三千兵,就如铜墙铁壁。守虢州,没有一两万人,如何守得住?若一两万兵,金军围住,几个月就饿死了。”
汪若海道:“时势如此,我们只能顺势而为。此次进攻,若能攻下虢州,也不能久守。最好是吸引兀术回援,我们选好地点,痛击兀术一下,撤回卢氏。”
李彦仙看着地图,道:“若要伏击金军,最好在石壕镇一带。那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王宵猎道:“不要离虢州太远。要方便我们一击得好,快速撤回。数万人的粮草,离虢州太远着实不好运输。陕州、虢州一带,屡经大战,百姓提供不起军食了。”
汪若海在地图上看了一会,道:“此事还是占领虢州之后才定吧。总而言之,此战的方略,是粮草积攒得够了,快速出击,迅速占领虢州城。如果兀术回援,则选有利地形与其战上一场。不能够在虢州待得太久,最好在上元节之前撤回卢氏县。”
李彦仙点了点头:“好吧。——不能够重夺虢州,只能守卢氏,着实有些憋屈!我守陕州数年,一年之内先丢陕州,再丢虢州,心中着实意难平!”
王宵猎道:“经略,战争不能够意气用事。现在金军占上风,四处出击,这是大势。我们只能够在这大势之下,尽可能地顽强抵抗,给金军造成损失。过上几年,等金军的攻势减弱,我们大军练成,再进行反攻。在此之前,免不了过得憋屈。”
李彦仙看着地图,有些无奈地道:“我们真能练出大军,与金军决战?”
王宵猎道:“一定能的。金军势大的时候,渤海人、契丹人,甚至是汉人,许多趋炎附势,做了金人的走狗。只要我们的军队能战胜金军,这些军队就会变化,改为与金人为敌。本朝势力强了,能够正面战胜金军了,只会越打越强。金军只要输上几仗,势力会越来越弱。这一强一弱的变化,会让战争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一天,不会太远!”
见王宵猎说得斩钉截铁,李彦仙点了点头。王宵猎说的不错,常理来说,应该是这样的进程。只要宋军越打越强,保持顽强的斗志,金军就不那么可怕。
第372章 冲阵
云层遮住了太阳,天阴沉沉的。没有风。空中好似有雪花,却又看不见,只是偶尔觉得有东西扑在脸上,凉嗖嗖的。树叶落了,山光秃秃。只是几棵不凋的松树,还顽强地留着一抹绿色。
容三郎爬上山头,长喘一口气。回头看山下,一条洛河如带。身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跟上来,一屁股坐在地上,重重喘着粗气。在那里坐了一会,突然脑袋埋在了臂弯里,嘤嘤哭了起来。
叹了口气,容三郎取出装水的葫芦,打开盖子递给孩子。道:“省着喝,山上不容易找水。”
四郎点了点头,手捧着葫芦,不敢倒水出来,只是在那里舔瓶口。
容三郎在山头坐下,看着山下的寿安城。城在洛水之南,夹在洛水与锦屏山之间,山河夹峙,地形险要。洛河谷地到这里突然变窄,在城东留出很窄的谷地。
昨天午后,兀术的大军就到了寿安城外,扎营于城东锦屏山下。今天清早,兀术带大军于寿安城外挑战。直到日上三竿,董先才带了兵马出城迎战。
正在这时,前方山后探出一个脑袋,对容三郎喊道:“这位大哥,你们是哪里人?到哪里去?”
容三郎吃了一惊。看那人样子,是个附近农人,大着胆子道:“我是洛河边大柳树村人,因为家里待不下去,想到山里找个清静地方,以养家人。”
那人听了,缩回头去。过了一会,才又探出脑袋道:“真是附近的家人吗?”
容三郎苦笑:“若不是无依无靠的种地人家,这种天气,哪个会拖家带口爬上山来?”
那脑袋又缩了回去。过了片刻,一个汉子从山后面跳了出来。汉子身材高大,只是一只脚腐,走起路来一腐一拐的。到了跟前,拱个手道:“是逃难的农人我就放心了。你们几个上山来,我早早在那边就看见了。怕是什么不好的来路,不敢打招呼。”
容三郎急忙起身,回了一礼道:“哥哥又是什么人?寒冬腊月躲在山上。”
汉子道:“在下齐清,是城东河口村的。前几日金虏到来,把村里粮食抢掠一空,杀了许多人。还把村里的青壮都绑了去,说是运粮。大家看活不下去,才一起逃到山里来。”
说着,齐清指着容三郎的妻子和孩子道:“这是哥哥的妻小?”
容三郎点头:“不错。唉,这几年战乱频仍,我家里就只剩这几个人了。大郎被到洛阳的勤王军捉到了军中去,不知去向。前年董观察征兵,二郎从了军,前些日子战死了。家中老母得了消息,就此一命呜呼。现在金虏又来,到处抢粮捉人,实在活不下去,只能避到山中来。”
问了容三郎的情况,齐清才带着他一家人,到了一边背风的一个山坳里。里面有十几个人,也不知道分几家。听齐清讲,都是附近的百姓,因为金人抢粮抓人,躲到山里来。
容三郎看着众人叹了口气:“这一场仗,下面洛河谷里可是没有人家了——”
众人听了,不由唏嘘。不是实在活不下去,哪个愿意放弃家园?家中再不好,总还是有几亩地。
山下,董先看着对面的金军,沉声道:“今日一战,必须灭金人威风!如若不然,后患无穷!”
张玘叉手道:“末将率一百人,冲乱金军阵势!”
董先转头看着张玘,重重点了点头:“好!你一切小心!金军所战皆胜,小视不得!”
张玘称诺。提了自己的点钢枪,紧了紧背上的铁锏。上前仔细看了金军阵势,带一百骑兵,厉喝一声,跃出阵来。带着骑兵,直向金军靠近洛水边的右翼冲了过去。
兀术在帅旗下看见,冷声道:“真是找死!”
急令传令亲兵去右翼,命守在那里的游骑迎战。
张玘带军冲到离金军阵前不足百步,阵中冲出来数百游骑,纷纷弯弓射箭。连发两三矢,游骑绕张玘而过,去兜其后路。金军阵中传出一声炸裂天的鼓声后边,墙一般的长枪举了起来。
张玘只管催马上前。到了阵前,手中长枪一挥,身上无穷力气,把金军的枪林拨开一个口子,跃马冲了进去。后边的一百骑兵一起发生喊,紧紧跟在张玘身后。
手中长枪如龙,把身前的刀枪硬生生逼开。张玘抽出背后铁锏,猛地敲在身边金兵的头盔上。
一时之间,喊杀声四起,张玘带着一百人硬砸进金军阵里。
董先面沉似水,看着张玘带军直冲金军后阵。过了一会,道:“到底是百战强兵,军阵几乎被张玘冲透了,竟然还不乱!鸣鼓,给张玘涨一涨士气!”
随着鼓声大作,冲入金军阵中的宋军气势更盛。左冲右突,无人可挡。
盏茶时间,张玘就几乎冲透金军的军阵。回身一看,自己太快,带的一百骑兵没有跟上来。便拨转马头,又转了回来。接到自己的骑兵,再向前杀去。
兀术看对面宋军大阵不对,对身边的韩常道:“冲不动我军大阵,看来宋军不会进攻。你带一二百骑兵,去救援右军,把这些宋军赶出军阵!”
韩常叉手称诺。带了一百骑兵,出了中军,从阵后向右翼杀去。
张玘带着所率的骑兵,看看就要冲出金军右翼,待要转头向中军杀去。不想兜头撞上从中军杀过来的韩常。一声大喝,两军撞在一起。
张玘见韩常的枪刺来,手中长枪如龙,砸在韩常枪头上,就要格到一边。不想韩常力大,两枪交在一起,一时僵在那里。两人一起大喊,就见伴着一阵火星,两枪分开。
韩常看着对面的张玘,目光如炬。高声道:“对面什么人?不想董先军中,有你这条好汉!”
张玘把铁锏插加到背后,手握长枪,道:“在下张玘?你是什么人?”
“韩常!”二字出口,韩常的长枪已经当胸刺来。
张玘一拨马,让过了韩常的长枪,猛地一枪斜刺里刺向韩常的肋下。
韩常手中长枪一砸,把张玘的枪格开,借势转身,再次与张玘战在了一起。
身边张玘的手下与韩常带的骑兵也战在一起。就在金军右翼与后军的空闲地带,杀得不可开交。
董先看着前方金军阵中杀声震天,右翼的金军阵形慢慢合拢,把张玘挡在了他们身后。一时之间心中焦急,紧盯着前方。
兀术冷笑。也不说话,只是按着马辔,看着前方的宋军。韩常是金军猛将,每战必争先。跟在兀术身边多年,还没有吃过亏呢。今天冲阵的这员宋将,倒要看看有什么本事。
第373章 猛将
两军交战,当然有一上来就大军压上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都会先派小股部队出击,去冲动敌阵。敌军的军阵被小股部队冲得阵形不稳的时候,大军压上,大部分情况下会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