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230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栾庆山起身,拱手道:“我在军中顽劣不堪,给节帅添麻烦了。”
  王宵猎道:“坐,坐下说话。当时因为受不了军中规矩,逃跑的人可是不少。这些人聚在颍昌府和陈州一带,惹出来不少事端。最后还是解立农得力,一一都平定了。逃走了这么多人,说明确实有许多人受不了军中的规矩,没有办法。也因为如此,军中改了规矩。士卒不谈,凡是军官和效用,在最初的一两年间觉得自己受不了管束的,可以离开。军中提供便利,还专门为他们开办了学校,教给各种技能。有什么办法呢?一支军队,军纪必须要严,军纪散漫还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不是谁都受得了管束,总有人不愿过这种生活。所以只能让不适合的人离开,把位子让给合适的人。”
  栾庆山道:“节帅以人为本,实是宅心仁厚!”
  王宵猎笑道:“让人做事,总要是心甘情愿才好。你不情,我不愿,强逼着去做,怎么能做好?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其他人问曾子,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什么是忠恕?意思能说明白,却说不明白为何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是仁。怎么理解仁?从忠恕两个字去理解。忠恕的意思历朝历代大儒说得很明白,我要强调的是,忠恕是相对而生,缺一不可。没有忠,也就没有了恕。没有了恕,也就没有了忠。这不是讲一个人要对上忠,对下恕,而是讲对一个件事情的两个人的态度。做事的人,要对拜托自己的人忠,尽心尽力。而发命令的人要对做事的人恕,要理解事情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不要苛求。一个人忠,一个人恕,同时存在,这就是仁了。现在总有人要求下属无条件地效忠,而忘了自己对下属要理解,要宽容,这是不对的。”
  栾庆山挠了挠头道:“节帅说这些子曰诗云,小的就不知道要怎么搭话了。”
  王宵猎道:“就是要你明白,在我的手下做事,我要求你们尽心尽力。你们尽心尽力了,我也会充分理解你们的不容易,不会苛求你们。你受不了军中的规矩,那就不要当兵了,做些其他的事情。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事,就发一笔钱,安安稳稳过日子。”
  栾庆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节帅没来的时候,汪参议跟我讲,可以到敌后去。依然是为节帅做事,却没有那么多规矩,最合我的心意。”
  王宵猎转头看着汪若海道:“原来参议安排过了。”
  汪若海道:“栾将军原是军中逃走的军官,再安排他参军不合适。又是自小在军中长大,做其他的事情也未必合他的性子。想来想去,还是到敌后为好。依这些日子姜敏在神山县传回来的消息看,金军在河东路兵力不多,管治不严。我想设一处山寨,为供暴露身份的人员遮风避雨。”
  王宵猎道:“山寨设在哪里?”
  汪若海道:“暂定设在晋州附近,靠近南边的山区,还要跟垣曲交通方便。”
  王宵猎听了不皱眉:“姜敏在神山县建堡寨,不是正好合适?”
  汪若海道:“节帅,我们探听情报,最好跟正规军不要有什么牵连。如若不然,军事一有什么不利的时候,很容易受影响。而且,我们做事与姜敏不同的。”
  王宵猎想了想,道:“参议说的也有道理。你这山寨,明面上的兵不一定多,但暗地里的势力必然不少。而且要跟江湖上各种势力打交道,确实不同。”
  汪若海道:“节帅说的不错。总的来说,跟以前张均在颍昌府一带做的事情类似,稍有不同。因为不是正规军,自然就没有正规军的军纪约束。以栾将军的性子,相信他能干好。”
  王宵猎点了点头,对栾庆山道:“你觉得如何?不要勉强,总有位置安置你。但是,若答应了,到河东一定要干好。要尽心尽力,听从参谋厅命令,不可依着自己的性子来。”
  栾庆山听得明白,汪若海建的山寨,与正规军是不同的。因为要隐藏身份,很大程度上跟地方势力有些类似,便如自己在登封一般。自己想的,不正是这种日子吗?
  拱手道:“节帅放心,我一定要竭尽心力,听从命令!”
  王宵猎道:“这样也好,情报系统不到万不得已,不与正规军纠缠在一起,省了许多麻烦。正规军的军纪必须要严格,而情报系统的事情,很多时候实在说不清楚。”
  怎么能够说清楚呢?王宵猎的情报系统,实际上什么人都有。既有在登封时的以吏人为主,也有以商人为主,甚至还有游手闲人之类,各种身份五花八门。
  现在的情报系统,是在汪若海的参谋厅之下。通常的做法,像在河东这种敌后地区,一般是少量的正规人员,给他们足够的经费,在当地发展自己的眼线。大多数时候,地方眼线是不知道谁是正规人员的,只是做事拿钱而已。即使是正规人员,也不会只有一套系统。
  正规人员的纪律是非常严格的,多数时候比军纪更严。只是他们管的方面,跟军队不一样,比较适合栾庆山这种人而已。
  有曹智严在,这种事情不能多谈。王宵猎只是问了汪若海的安排,便就绝口不提。情报系统要求机密,连自己人都不能知道太多。
  王宵猎对栾庆山道:“既然如此,你就在温塘住上几天,登封的事情不要管了。曹都统自会派人与石坚接洽,派兵前去。你在这里一是休息,再就是汪参议会跟你交待河东的事情。到敌后去,自然有许多事情,必须要跟你交待清楚。”


第567章 尴尬
  栾庆山没有家人。在温塘住了十天,才与二十多个与他差不多想法的人一起,向北而去。等他们到河东,应该已经过了年了。
  曹智严亲自带兵到登封,接管了颍阳、登封、密县三县之地,兵锋直指郑州。
  至此,王宵猎的布署全部完成。
  邵凌到卢氏县,军队不断向卢氏集中,同时在卢氏屯积大量物资。如果陕西的金军来援,则从卢氏出兵截断援军退路。牛皋到了颍昌府,以右军为主力,与一部分前军,准备夺取郑州。如果伪齐的刘豫来援,则与其战于郑州。
  中军主力则由王宵猎率领,驻扎于汝州。翟兴占领洛阳后,如果陕西金军来援,中军立即从洛阳西进,堵截金军于渑池一带。邵凌占领陕州,截断金军退路后,聚歼金军援军。
  翟兴出兵洛阳,与孟邦雄战于龙门。虽然占据上风,却久攻龙门不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布置兵力,运送物资,整支军队都忙忙碌碌。但对于王宵猎来说,翟兴的进攻没有进展,日子却有些无聊。
  腊月二十三,汪若海忙完了祭祀的杂事,回到官厅。见王宵猎把椅子反转,下把放在椅背上,看着桌子上的地图,一动不动。也不知道在那里看地图,还是睡着了。李彦仙站在窗前,看着外面一株绽放的腊梅。官厅里面静悄悄,一点声音没有。
  听见汪若海进来,李彦仙转过身。道:“从今天开始就算过年了。我们这里却没有进展,每日里闲坐,这种日子还真是熬煞人。”
  汪若海道:“中军已经全部到达汝州,分驻各地。确实没有事情。”
  当然,两位长官没有事情,汪若海却忙得脚不沾地。
  前方战事的情报要整理,后方军队的后勤要跟上,每天不知道多少事情。眼看着过年了,虽然军队出征在外不讲究,还是要尽量让将士过个好年。
  李彦仙点了点头,走到桌旁,拉把凳子坐了下来。
  汪若海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拿起公文,分门别类整理。
  突然,王宵猎道:“这个翟兴,久攻龙门不下,看来洛阳的战事不像他说的那么容易。翟兴攻不破龙门,董先就在寿安逗留不前,如何是了局?”
  汪若海道:“节帅的意思是——”
  王宵猎道:“翟兴一说要北伐,我们便大军北进,生怕他攻下洛阳守不住。现在十几万大军布置在洛阳周围,单等着打援军。可如果翟兴攻不破洛阳,我们在这里干什么?不是成笑话了!”
  李彦仙道:“这些日子我们都有人在翟兴军队前线,对洛阳战事了如指掌。根据前线的情报,参谋厅的人一两天就做一次进攻龙门的计划。看他们的计划,只要一到三天时间就可以攻下龙门。”
  王宵猎道:“我也看过了。那是我们的军队,不是翟兴的。临汝镇有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两天时间赶到龙门,一天作战,三天战斗就结束了。这么一场仗,翟兴打了快二十天了。”
  汪若海道:“节帅,要不,我们跟翟镇抚说一说,帮他攻下龙门如何?”
  王宵猎摇了摇头:“我们攻下龙门,还要翟兴干什么?到时候占领了洛阳城,算我们的,还是算翟兴的?参议,这种事想想就好,是不可能的。”
  李彦仙道:“可如果翟兴攻不破龙门,占领不了洛阳,我们十几万大军在洛阳周围干什么!”
  王宵猎叹了口气:“是啊,北来干什么?现在十几万大军来了,物资也运过来了,偏偏翟兴战事不力!三两天没什么,如果这样一两个月,军心也会不稳。”
  汪若海道:“如果翟兴真攻不下洛阳,甚至连龙门都攻不破,事情可就麻烦了!”
  王宵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桌子上的地图。
  李彦仙道:“最多等到三月。那时如果翟兴还攻不破洛阳城,我们必须另想办法。实在不行,先攻下郑州,让洛阳成为一座孤城!”
  汪若海听了,转头看着王宵猎。
  王宵猎道:“攻下郑州有什么用处?刘豫与陕西联系,可以走卫州、怀州、孟州。更不要说,翟兴是河南府、孟州、郑州镇抚使。我们攻下郑州,翟兴的脸上也不好看。”
  李彦仙与汪若海听了,一起皱眉,凑上来看桌上地图。
  王宵猎道:“此次北伐我没有多想。翟兴说要北伐,我们大军就来了。倒不是我鲁莽,而是因为时间到了。大军已经练成,占据的州县很难再征更多的兵,必须扩大地盘。周围的人,都是安分守己保境安民的好官,难道去抢他们的?只有洛阳,还在伪齐的手里,而且战略地位重要。以金军的定位,还不值得为这么一座城,出动倾国之兵。不出倾国之兵,我们十几万大军还怕谁?哪里想到,我们的大军来了,翟兴却攻不下洛阳城。他是镇抚使,我们又不好出兵。唉,好尴尬!”
  说到这里,王宵猎趴在椅子上,叹了口气。
  看了一会图,汪若海道:“我们要从南阳北上,洛阳是绕不过去的。如果真的翟镇抚真攻不破龙门的话,说不得,我们就不得不上了。”
  王宵猎道:“是啊,就怕到了最后,我们还是不得不上。如果不上,就只能把大军撤回去。十几万人,几百里路,来来回回折腾,哪个受得了?这几年来,我们与周围的势力一直关系很好,从来没有与谁翻脸过。这次北伐,翟兴如果攻不破洛阳,我们可就被坑惨了。到时候我们攻城,怎么跟翟兴交待呢?按道理来说,他是西京留守,攻下来也要让给他。我怎么跟将士们交待?如果不交给他,哪怕是朝廷体谅我们,给翟兴改官。也无法安置翟家军。”
  说到这里,王宵猎伸手托住自己下巴,无奈地看着桌上的地图。
  洛阳城不是随便可以绕过去的。那么容易绕过去,又哪里来的千年盛名。可问题是,翟兴攻不下龙门,让王宵猎的地位非常尴尬。


第568章 做好准备
  张驰在军中转了一圈,确认没有意外,才回到自己帅帐。
  掌书记李斌道:“今天小年,上命送了许多羊来,可以美美吃一顿。统制,左右无事,能不能让士卒饮两碗酒?这样天气,大家都冷得很,喝碗酒暖暖身子。”
  张驰道:“问过都监了吗?”
  李斌笑道:“都监已经答应了。说是统制同意,今晚就饮酒。”
  张驰想了想道:“好吧。告诉各都头,一定要控制好量。我们在前线,可不能让大家喝醉!”
  李斌高兴地答应一声,笑得如一朵花一样。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进来。叉手道:“副统制,统制让你到帅帐。今夜饮酒议事。”
  张驰听了问道:“除了我之外,还有哪个?”
  亲兵道:“还有其他两个统兵官。统制说了,今夜是统兵官议事。”
  张驰点头答应,让亲兵回去交命。
  亲兵出去,李斌道:“从今天起就算过年了,大家都要饮碗酒。看,统制也是这样想的。”
  张驰没有说话,到了自己位子,查看明天的安排。
  王宵猎军中的规矩,副职兼任中军长官,但一般不管日常的事务。便如李彦仙,是中军都统,但兼提举王宵猎军中一行事务。他的主要精力都在司令部,中军的日常管理是由副都统张印负责。张印同样是中军第一团的统制,兼提举中军一行事务,第一团的日常管理是由副统制张驰负责。
  军队正常是五五制,每一级都分中、前、左、右、后五军。但在司令部,设左虞候,管理前军和左军。右虞候,管理右军和后军。副职与他们一样,负责中军。本级军队的一些直属单位,归属中军,一起归副职管理。就如李彦仙的中军,除了步兵五军之外,还有直属炮兵团、骑兵团、工兵团等。
  此时驻在临汝镇的,是中军的中军和前军,也就是第一团和第二团,以及骑兵团。李彦仙日常在温塘,这里是由副都统张印管理。
  看看天黑,张驰出了自己帅帐,向张印住处走去。走到半路,碰到骑兵统制迟玉平,两人一起说着闲话,一起向张印的地方去。
  进了帅帐,就见第二团的统制张振已经在那里,喝着茶无聊赖。帐篷正中生了一大盆炭火,不见火焰,却把整个帐篷烤得热烘烘的。
  见到张驰和迟玉平进来,张振笑道:“你们两个可是来晚了!今晚有肉吃,还不走得快些!”
  张驰笑道:“这些日子周围的羊卖过来,我们做统制,怎么少得了肉?”
  张振道:“岂能一样!今天特意运来了几头肥猪,副都统留了一只猪腿我们吃。直娘贼,好些日子没有吃过猪肉了,想想就流口水!”
  张驰和迟玉平坐下。道:“若是猪肉,确实好些日子不吃了。”
  社会动荡,周围养猪的人家本来就少。猪又不像羊一样,只要吃草料就好,长途贩运不容易。经过努力,现在军中羊不缺了,猪却是少见。
  几个人东一句西一句闲聊,喝着茶水,看前面的亲兵收拾火堆。
  过了好一会,张印才从外面回来。跺了跺脚道:“直娘贼,这么好的太阳,怎么还有冰一直不化的地方?——迟统制,管好你的手下,不许跑到伊河边去!”
  迟玉平愣了一下,急忙起身叉手称是。
  张印道:“今天你的游骑,又跑到翟家军的边上,惹得他们报怨!”
  迟玉平忙道:“统制放心,我回去告诉他们,不向那边跑了。”
  张印让迟玉平做下。道:“要我说,翟家军也太没用了些。一个龙门,打了一二十日,没有半分进展!若换了我们,早进洛阳城了!”
  在主位上坐下,张印对众人道:“你们今日有口福了!这临汝镇上,有一家专门做肘子的。他们家的肘子,做出来味道肥美,那真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今天晚上两人一个肘子!”
  张振一愣。道:“副都统,你不是留了一只猪腿吗?怎么又吃肘子?”
  张印道:“猪腿我拿给亲兵吃了,今天晚上我们吃肘子。——怎么,两个人一只肘子不够吃?觉得不够吃,你明早让主人给你留着就是。现在酱肘子可不便宜,怎么能只吃我的?”
  张振忙道不敢,不敢再说。
  他们这些统兵官是有公使钱的,管的也不严,基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惟一一条,不许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去。用后世的说法,公使钱就是办公经费,只是管得很松。
  宋朝的习惯,各衙门都有公使钱,作为办公经费。只是文官的公使钱管得严,要求账目清晰,不许贪为已有。如仁宗年间,西北的滕宗谅便就因为朝廷查公使钱,他在前线公使钱用处很多,账目根本说不清,一把火烧了。因为此事被贬谪为岳州知州,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为此事写了一篇《岳阳楼记》,流传后世。而武将的公使钱管得轻松。如果做到节度使,就完全是武将的钱了。
  王宵猎沿用公使钱制度,不管文官武将,一般不严查。对公使钱的限制,就是不许占为己有,或者用于宾客馈赠。平时想怎么花,对官员没有什么限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2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0/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