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376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赵鼎的都督府,一应属官齐全,看着像是那么回事。但对王宵猎来说,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
  六月初三,陈校辉回到洛阳。一进家门,就被叫到了宣抚司。
  到了宣抚司官厅,王宵猎起身道:“这边来做吧,有些话要跟你说。”
  陈校辉道:“宣相面前,哪里有小的坐的地方?”
  王宵猎笑道:“我不讲究那些。在我这里,一向都是坐着谈话,没有听训的道理。”
  说完,王宵猎坐了下来,陈校辉没有办法,在椅子上虚坐了。
  王宵猎道:“你能够照着实物画得一模一样,也是一项特殊本来了。我这里需要这样的人,不知到我这里做事,你愿不愿意?放心,我会优俸禄。”
  陈校辉怔了一下,忙道:“愿意,自然愿意!若是有职事,我要何必去画假币?”
  王宵猎道:“你用假钞,当然要受到惩罚。听说你在新安表现不错,提前出来了。有功要赏,有错要罚,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国法,也是常理,希望你不要放心里。”
  陈校辉忙道:“小的自然不敢!”
  王宵猎点了点头:“你能这样想就好。你暂时先到画院里,与其他画师拿一样的薪水。当然,其他画师会自己画一些画,赚些外快,这是你不能比的。”
  陈校辉道:“小的如何敢跟那些国手比?能拿一样俸禄,已是感激不尽了。”
  王宵猎道:“在画院里,你不需要跟其他画师一样,画些精品出来。你要做的事,是根据现有的实物,把他们画到纸上面。比如蟋蟀,比如蝉虫,比如青蛙,类似的诸般种种。要尽量做到一样一样,照着图画,人们不会认错。”
  陈校辉道:“小的遵命。”
  王宵猎笑着道:“这是一项大工程,你的心里要有数。我们要编一部书,世间万物,都在这本书中。人们拿着这本书,就可以认清万物。类似于晋张华的《博物志》,但没有神仙志怪,只有现实存在的事物。”
  陈校辉不认识多少字,更没有读过,也不知道什么《博物志》。但是听名字,王宵猎应该要编一本让人们增长见识的书籍,上面应该是现实世界中有的东西。
  王宵猎想编的,其实就是一本类似百科全书之类的书籍。编这种书,需要很多年,需要很多人力,陈校辉就是王宵猎选中的第一个人。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做这件事。
  与陈校辉讲了一些书的事情,王宵猎道:“现在就是缺人,干什么都缺合适的人。你要一边画各种图稿,一边培养几个学生。如果可能,甚至办一所学校,专门教些没有画家的天赋,但却画什么像什么的人。”
  陈校辉道:“宣相如此看重小的,敢不尽心竭力!”
  “好,好,你能够如此想,我就放心多了。”王宵猎连连点头,把陈校辉送走。
  陈校辉离去,王宵猎一个人坐着,慢慢喝茶。等到太原一战结束,洛阳一带就安定下来了,是时候想一些文化方面的事情了。编一本百科全书,编一本药典,编一本机械手册,编一本化学手册,也算是自己留给后世不朽的财产。


第909章 司令部
  六月初十,赵鼎来到洛阳。王宵猎率领一众官员,早早就出城迎接。
  到了中午时分,赵鼎的车队到了洛阳门外,王宵猎和文武官员急忙迎了上去。
  王宵猎上前扶着赵鼎下马,道:“都督远来辛苦!”
  赵鼎下了马,拉着王宵猎的手道:“宣抚少年英才,这几年平京西,破关中,连战连胜,实是国家之福!”
  王宵猎忙道不敢,请赵鼎进城。
  赵鼎的都督府相当完整,并不是孤身一人。在洛阳城中,王宵猎安排他们住转运使司,把转运司临时改为都督府。
  在南宋的时候,都督军马是指宰相专统前线军事,实际上是分枢密院之权。以宰相之尊,在前线打仗,可以临机处置,不必事事禀报,是一种扩大前线军权的方法。
  严格说来,都督府是一个中央派出机构,而不是地方衙门。在都督府治下,只要与战争有着,事无不统。
  把赵鼎送入都督府,他们休息,晚上在宣抚司为其接风。
  回到宣抚司,王宵猎对陈求道道:“按照惯例,都督此次来洛阳,没有随军转运使,你要做随军转运副使,应办各种物资。太原战役,我们的最高指挥机构为司令部,军需物资以司令部命令为准。都督要怎么参与司令部,我们以后再议。决不可以以都督府的命令为由,干扰司令部的指挥。”
  陈求道拱手:“我明白,宣抚尽管放心。”
  王宵猎道:“只要我们记住,指挥战役的是司令部,而不是宣抚司和都督府就好了。免得混乱!”
  陈求道、汪若海和陈与义一起称是。他们心里都明白,赵鼎作为都督前来,是指挥战役、监视王宵猎的,王宵猎必须应对。王宵猎的应对,必须有三人的配合。
  到了下午,王宵猎招集司令部人员李彦仙、汪若海、牛皋、马扩和王彦开会。
  看了看众人,王宵猎道:“李观察和牛都虞候昨天下午才到洛阳,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只能今天开个会。大家都知道,赵都督今天到洛阳,如何应对,需要商量一下。”
  牛皋道:“不理会都督府,我们一切都听宣抚使的。还要什么应对?”
  王宵猎笑道:“这样做是不行的。不听都督府的,是蔑视朝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怎么能行呢?都督府的话我们要听,但怎么听,需要商量。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来,既遵重都督府,也不扰乱指挥。”
  汪若海道:“这些事情,我们一切听宣抚安排。”
  王宵猎道看着众人,过了一会,才道:“你们听我安排,那就最好了。今年秋天战事的指挥,以司令部为主。凡是军令,皆以司令部发出去为准。司令部的印信,统一由王彦掌管。”
  王彦叉手:“一切听从宣抚吩咐!”
  王宵猎对王彦点了点头。道:“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下面各师,只认司令部的军令。其他的不管是都督府的军令,还是宣抚司的军令,对参战的军队来说,一律无效。都督府和宣抚司有事情,要先交待司令部,由司令部发出命令到各师。而你们,就是司令部的主要组成人员。战时军令要统一,不允许多头指挥。”
  众人一起点了点头,有些紧张。
  很明显,这是赵鼎来了之后,王宵猎统一军令的动作。王宵猎的原则,是牢牢把控军权,不允许任何染指。不管赵鼎是怎么想的,都不允许出现另一个指挥中心。
  又讨论了几句闲话,会议便散了。王宵猎一个人,坐在官厅里面想心事。
  到了傍晚,宣抚司备了晚宴,为赵鼎等人接风。
  赵鼎的都督府的规模非常庞大,包括户部侍郎綦崇礼和秘书监傅崧卿两个参谋官,知江州向子諲和左司员外郎潘良贵两个参议官,以及详议军事、参赞军事、机宜、书写文字、干办公事等官,还有准备差遣、准备差使小官员,有一二十人。来到宣抚司,真是人员济济。
  给王宵猎介绍了各人身份,赵鼎道:“今日劳烦宣抚,改日再谢。”
  王宵猎道:“都督远道而来,我自该为都督一行接风洗尘。略备些薄酒,望不嫌简陋!”
  说完,众人落座。
  这个时候,并不习惯分桌,也没有什么主陪、副陪、三陪等名头。王宵猎和赵鼎坐在中间,其余人分作两排,在两边依次坐下去。在最后面的准备差使等人,王宵猎根本看不清他们长什么样子。
  依此时的习惯,每人的案上都摆着些时令的瓜果,无非是桃子、西瓜、香瓜等常见水果。
  酒是萄葡酒,破璃瓶装着放在冰桶里,看着就赏心悦目。
  亲兵在破璃杯里倒满了酒,王宵猎举杯道:“都督不辞辛劳,前来洛阳视师,在下甚感圣恩!”
  说完,与赵鼎一起,仰头干掉。
  放下酒杯,亲兵端上了第一道菜,正是油炸蠽蟟螝。
  王宵猎对赵鼎道:“蠽蟟螝虽然是乡土之物,但油炸了却香美无比。都督用两个,此物正当季节。”
  赵鼎笑道:“没想到宣抚吃的东西会如此奇怪,幸好我小时家贫,吃过此物。”
  说完,拿起一个来,用手把皮剥掉,送到了口里。
  王宵猎微笑,与赵鼎一样,有滋有味地吃着油炸的蠽蟟螝,端的是香美无比。
  其他的官员见两位长官都吃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吃。有那出身些高门大户的官员,从小没有吃过这种东西,心里有些惊恐,只是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第二味菜上卤菜拼盘,无非是酱牛肉、卤鸡爪、卤牛肚等物拼起来。这道菜就好得多了,喜欢什么吃什么。
  三巡已过,王宵猎举杯道:“洛阳是前线,我这里没有什么好酒好菜招待,各位多多得罪了。菜色简陋,但是希望各位也吃好喝好。明天开始,就要准备战争的事宜了。”
  说完,一饮而尽。
  赵鼎在一边,默默看着王宵猎的作为,一言不发。
  王宵猎放下酒杯,对赵鼎道:“都督此来,不知对战争有什么看法?”
  赵鼎沉吟一会,道:“我虽然在行在,但也留心战事,略知道一些河东路的情况。”
  王宵猎道:“都督请讲,我愿洗耳恭听!”
  赵鼎道:“河东宣抚欲取太原府,无非是两条路。一条从晋州北上,一条从隆德府进攻。据我所知,宣抚选的是从晋州北上为主要进攻方向,隆德府为辅助。不知是也不是?”
  王宵猎道:“大略如此吧。”
  赵鼎道:“晋州有关中做为后方基地,运输方便,确实是发起进攻的理想之地。不过兵法有云,凡战以正合,以奇胜。宣抚要想在太原出彩,还是要看隆德府方向。”
  王宵猎道:“都督此言甚合兵法,在下闻之如醍醐灌顶!”
  赵鼎听了笑道:“宣抚在开封府周围起兵,在襄阳发展壮大,最后北取洛阳、京兆,进逼太原,其间打过的胜仗不道有多少。我这样一句话,你就醍醐灌顶,莫不是在笑我吗?”
  王宵猎沉默一会,道:“洛阳有我的宣抚司,再加上都督的都督府,军令从何而出?前线的将士,最怕的就是令出多门,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军令错乱,招致失败也是可能的。”
  赵鼎道:“我作为都督,节制诸路兵马,军令当然要从都督府出了。”
  王宵猎摇了摇头:“要是从都督府出,都督不晓军情,既不知道敌人如何布置,也不知道我军的情况,恐怕不是诸军之福!”
  赵鼎道:“宣抚的意思,军令要从宣抚司出了?那我这个都督,不是成了笑话?”
  王宵猎道:“有都督府在,军令怎么可能从宣抚司出?我的意思,军令既不能从都督府出,更不能从宣抚司出。”
  赵鼎听了不由得皱起眉头:“既不从宣抚司出,也不从都督府出,那军令从哪里出?”
  王宵猎道:“洛阳既有我的宣抚司,又有都督的都督府,那就应该由我们两方联合起来,设立一个机构,军令由这个机构发出。前线将士,只能从一个衙门得到军令,才不会混乱。”
  赵鼎眯起眼睛,看着王宵猎,目光如刀。
  王宵猎不管赵鼎怎么想,接着道:“指挥战役时,依我军的习惯,会设置一个司令部。各军无论什么部队,加入战役都由司令部统一指挥。这次河东之战,也是依先前习惯,设置一个司令部。都督府抽出几个人,参加司令部,其他人作为署官,都督看如何?”
  赵鼎道:“现在的司令部有哪些人?”
  王宵猎道:“他们都在场。李彦仙是提举一行事务,汪若海是参谋,牛皋是右都虞候,马扩是左都虞候,王彦是掌书记,我是宣抚使,是当然的指挥。凡是军令,必须由司令部发出。如作战命令,一般是汪若海草拟,我核定,王彦则负责用印。多人一起指挥,但军令只由一个衙门发出。”


第910章 军权
  军令只能从一个部门发出,这句话王宵猎加重了语气。赵鼎听得出来,这是王宵猎尤其注意的事情,不容改变。
  过了很久,赵鼎才答道:“此事容我仔细想一想,再做决定,如何?”
  王宵猎道:“自该如此!”
  说完,举起酒杯,与赵鼎一饮而尽。
  正常来说,宣抚司作为都督府的下属下机构,应该没有与都督府争权的问题。但是,都督在的地方,如果也刚好有宣抚司,怎么可能不争权呢?特别是王宵猎这种一直独立的军事力,怎么可能安心听都督府的?
  王宵猎提前提出来,既说明他对自己的实力的自信,也说明也确实是战事为重。
  赵鼎道:“如今已是六月,距秋后已经不远。我已命川陕宣抚使王似以及手下各大将来洛阳,商量秋后战事。川陕数万大军,实力不弱,应是一大助力!”
  王宵猎道:“西夏在北边,应该小心防范。川陕大军,在去年冬天,我已经让他们专一防范西夏。”
  赵鼎道:“西夏小国,数万人就已足够。现在川陕大军近十万,可以调出大部兵马,来与金人决战!”
  王宵猎道:“都督认为合适,就调他们东来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6/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