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429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43
  看了一会,张三郎不知说了什么,贺四娘子忍不住,掩口而笑。余三嫂忍不住道:“张三郎口里抹油了,竟然能让小娘子笑了起来。真是不简单!”
  定娘道:“我们还是那边坐下吧,让他们年轻人自己去谈。我们在这里看着,总是不好。”
  余三嫂恋恋不舍,与定娘到一边坐下。
  直到过了一个多时辰,定娘才和余三嫂偷偷看一眼张三郎两人。见张三郞虽然和贺四娘子对面而坐,不过贺四娘子的头抬起来了,与张三郎说说笑笑,很是开心。
  余三嫂对定娘道:“你们他们说说笑笑,很是开心。不用问,这次相亲算是成了。”
  说完,与定娘转出到茶馆大厅。来到三郞和四小娘子的桌边,道:“天色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四小娘子恋恋不舍地起来,低着头,用眼角看着张三郎。
  张三郎起身,对四小娘子道:“我们有缘再见。”
  四小娘子轻轻点了点头,又看了三郎一眼,才随着余三嫂离去。
  定娘站在一边,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见余三嫂和四小娘子走得远了,才对三郞道:“看来三郞对四小娘子中意得很哪,这才多大一会,就在这里有说有笑的。”
  张三郎道:“这个小娘子乖巧得很。”
  定娘道:“只要你中意就好。我们明天回庄里去吧,告诉阿舅,你不反对这门亲事。”
  余三嫂在回家的路上,对四小娘子道:“你看那个张三郎为人如何?”
  四小娘子道:“怪有意思的。”
  余三嫂道:“有意思是什么意思?如果与他成亲,你同意不同意?”
  四小娘子道:“也不知道他家里什么样子,突然说成亲,我心里有些慌。”
  余三嫂道:“他家里的样子,我们已经打听明白,绝不会亏了你。这次见他一面,就是看看你们两个合不合得来。”
  四小娘子问道:“那他家里什么样子?”
  余三嫂叹了口气。道:“他家原来是襄阳府邓城县人,去年搬去张村镇。家里一千多亩良田,牛羊成群,穰城县一等一的人家。更重要的是,他家里的大哥,是王宣抚帐下数得着的大将。今天见的那个妇人,就是大嫂,他大哥结发的妻子。这样的人家,哪里找去?”
  张家最大的倚仗就是张驰,做到都统,对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天上的人了。有这样一个靠山,张家在县里就是一等一的人家。只要家人不胡闹,就能保一世富贵。
  四小娘子听余三嫂说起张家,也不说话,只是暗暗点头。
  说完了张家,余三嫂问四小娘子:“你答应不答应与张三郎的婚事?”
  四小娘子抿嘴微笑,点了点头。
  余三嫂长出了一口气,道:“不亏我忙活了几日。”
  今日余三嫂让贺晖守着豆腐铺,自己与四小娘子径直回到家里。
  余三嫂家里,不管内外,什么事都是余三嫂说了算。贺晖天生的脾气,在外人面前撑不起场面来。在豆腐铺里只是在后厨做豆腐,豆腐铺的大小事情,都是余三嫂说了算。在家里,自然有贺老爹撑场面。
  进了家,余三嫂让四小娘子先回去,自己去公婆。
  刚到舅姑房里,就见到夫君的外翁陈逸坐在房里的交椅上,面坐着舅姑。
  余三嫂急忙上前行礼。
  前些年,当金兵打到邓州时,陈逸抛家舍业,逃去了外地。听说这些年王宵猎治下国泰民安,便搬了回来。这些天都住在余三嫂家里,一边奔走重建家业。
  行了礼,余三嫂问公公:“阿舅,听说家里给四小娘子找了一门亲事?”
  公公点了点头:“是啊,四小娘子也老大不小了,应该婚嫁了。”
  余三嫂道:“不知是哪里人家?”
  公公道:“是张村镇的张家。他家里大哥是军中大将,名声极好,一等一的人家。”
  陈逸听了,不由皱着眉头问道:“什么?亲家意欲跟张家结亲?”
  公公笑着道:“不错。张家是好人家,又有儿子在外面有大出息,十足十的好人家了。”
  陈逸冷哼一声道:“确实是好人家,拿了我家的土地,在邓州作威作福!这真是十足十的好人家!”
  公公吃了一惊,急忙问道:“怎么拿了你家的土地?亲家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陈逸的面色很不善。“他是不是有什么儿子在外面做都统?是不是刚从襄阳府搬来?”
  公公点头道:“不错?”
  陈逸道:“那就错不了了!我家在张村镇你是知道的,当年我逃走,土地来不及卖,做抛在了那里。谁知道今年回来,有五百多亩地成了张家的了!我去找张家交涉,张家只让我去告官,根本不理!”
  公公道:“原来如此。张家的土地是他们花钱买的,当然不肯给你了。让你去告官,你就去告呗。”
  陈逸道:“他家儿子在外面做都统,告官又如何?官官相护,官府又如何肯给我?”
  众人听了,俱都沉默。
  张家的大郎在外做着高官,本地官府无论如何以维护他家的周全,怎么肯把土地给陈逸?陈逸的这桩官司,本来就输定了。告官,有什么用?


第1027章 禀公直断
  想了很久,余三嫂的公公道:“罢了,这门亲我不结了!亲家,去告官!”
  余三嫂急忙道:“这中间或许有什么误会,还是弄清楚了再做决定。”
  陈逸冷笑:“有什么误会?那里的土地是我翁翁一点一点买下来,到我父亲才积攒起来的。小时候我还采树上的桑葚吃,抓河里的鱼,哪里有什么误会?”
  余三嫂想了又想,再接不上什么话。
  当下写了状纸,陈逸递到了穰县县衙,告张炎侵占他的土地。
  状纸交到县里押司那里,押司见是涉及张炎的案子,不敢怠慢,急忙交给了县尉。县尉接到案子,不敢处理,交到了穰县知县手里。
  现在的穰县知县是绍兴二年的进士徐琛。因为邓州驻穰县,穰县又是南阳盆地的剧县,徐琛来这里镀金,下一步就可能是某州知州了。
  第二天一早,徐琛来到官厅,坐了下来。拿起状纸一看,是陈逸告张炎侵占土地的案子,不由皱起了眉头。
  张炎是张驰的父亲,徐琛是知道的。关于张炎的案子,不敢怠慢。
  而告状的陈逸,也不简单。陈逸是前宰相范宗尹的舅舅,范宗尹虽然现在落魄,毕竟是前宰相,有些势力。
  这件案子很简单,陈逸明显是强词夺理。
  现在天下的营田、屯田,用的都是德安知府陈规营田法。明确规定,人户指射官田、荒田,耕种满二年,不拖欠租税者,地则归耕种者。后来奉圣旨,两年展为三年。
  陈逸的地,金军攻入邓州时他放弃,没过多久王宵猎收回邓州,就开始有人耕种了。期限早已超过三年,张炎是从其他人手里买的。他借口张炎到邓州没有一年,要收回土地,根本就是强词夺理。
  明知道是强词夺理,陈逸还是投状到穰县,就有说道了。
  一时徐琛也不知道该怎么判才好,把状子放下,拿起一边放的案例看了起来。
  这些年,王宵猎治下积攒了太多的案例。其中一些典型被收集起来,加上官员的解读,发给下面,让各知州知县参考。遇到疑难案件,先看案例上面有没有类似的,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来断案。案子断了之后,自己也会成为别人断案的依据。中书门下加以选择,重新印发。
  王宵猎治理天下,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案例。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法例,相辅相成。法管的是大的方面,案例则是法的施行,以及什么时候用法管,什么时候不用法管。
  案例与法不一样,只是提供参考,并没有强制性。官员的培训也基本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读、讨论,而不是宣读上官的讲话。官员参加一次培训,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案例中大多都是逃离不到三年之期,各种灵活处理的方法,并没有类似的情况。翻过案例之后,徐琛陷入沉思。
  按常理,此案应该驳回,把地判给张炎。但是不能不考虑陈逸是范宗尹的舅舅,考虑是不是范宗尹,借这件案子试探自己在王宵猎处的印象,进而做出后续的决定。
  想来想去,徐琛还是决定去找知州邓谭商量一下,看怎么做才最合适。
  定娘和张三郎回到家里,欢天喜地的。让张三郞回去,定娘直接来找舅姑。
  问了礼,定娘道:“先前阿舅说的与做豆腐的贺家的亲事,怎么样了。”
  张炎有些吃惊,道:“做媒的还没有消息回来。怎么,定娘有什么主意?”
  定娘道:“我觉得这门亲事挺好的,门当户对,在邓州也有个照应。”
  张炎听说定娘同意,立马满脸笑意。道:“现在单等媒人回来,回了消息,我们就可以入城看望亲家了。”
  急忙让定娘坐下,详细问了定娘这次入城事情办得怎么样,张驰的薪俸什么时候发。
  张驰的薪俸,按照约定,是有八成发到定娘这里,张驰只留两成。张驰升官后的月俸有约三百贯,留两成就大约六十贯,足够日常花用了。其他的由定娘掌管,作为家里积蓄。
  现在只发洛阳会子,容易携带,还可以存进银行,方便得多了。
  商量了好一会,定娘才从舅姑处出来,尽欢而散。
  到了下午,徐琛来到府衙,求见知州邓谭。
  到了知州官厅,邓谭在客厅接住徐琛,两人纷纷落座。
  邓谭是建炎二年的进士,被安排来知大州邓州,足见王宵猎对他的重视。
  行了礼,徐琛道:“府公,昨日县里接了一张状子,是陈逸状告张村镇张炎一家占其土地,要求归还。查陈逸于建炎二年逃离本县,早已经过了三年的追讨期限,本应驳回。但陈逸是前宰相范宗尹的舅舅,恐其另有隐情,一时不敢判决。特来请教府公。”
  邓谭沉吟一会,道:“你是知县,按律该判就判,不必顾虑太多。如果另有隐情,也是范知州来找宣抚,与你不相干。再者说,上位者的事,我们不应插手其中。”
  徐琛道:“我就怕这案子判了,结果定下来,惹得范知州不满。”
  邓谭笑道:“宣抚最恨的,是下面的官员插手上面的政事,不管是好是坏。你是穰县知县,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还想着要给上官排忧解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足够好了。”
  徐琛默默地点了点头。
  邓谭道:“你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不清楚宣抚的为人。宣抚做事,一是一,二是二,在其位谋其政,你当什么官就管什么样的事情。邓逸纵然另有其他意思,也与你无关。”
  徐琛道:“卑职明白了。”
  邓谭道:“既然邓逸是无理取闹,你禀公直断即可,不必考虑其他。”
  徐琛道:“多谢府公指点!卑职明白了。”
  王宵猎这里,很不喜欢下属插手上司的事,更不喜欢猜测上司的心思,从而曲断公事。作为知县的徐琛,其实就一点,禀公直断官司,不需要考虑其他。


第1028章 断案
  第二天起来,张炎的心情大好。不断到村口张望,看媒人来了没有。一直到下午,媒人没来,却等来了县里的长行董贵和几个差役。
  见到张炎,董贵急忙上前见礼。道:“县里传票,烦请张员外到县里走一趟。”
  说完,把传票递了过来。
  张炎道:“我不识几个大字,还请节级读给我听。”
  董贵把传票读了,大意是陈逸告张炎夺取其土地,要求发还。知县要陈逸县里去,当面辨别清楚。
  张炎听罢,不由骂道:“这个陈逸,前些日子来我庄子,说是庄里有一半的土地是他的,理应还回去。被我骂了一通,恨恨走了。不想竟然去告官,说我夺的他土地,岂有此理!天可怜见,这庄子的土地都是我买回来的,书契现在样样俱在,岂容他抵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