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71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唉,诸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史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胡惟庸摆摆手道:“只要记住‘上体天心、下顺民意、删繁就简、秉笔直书’十六个字,就不会有问题。”
  “哎呀,胡相真是高明啊,我等谨记教诲。”宋濂等人忙躬身受教。
  “本相也就随便说两句,活还得你们自己干。”说话间走到国史馆门口,拱手道:“诸位请留步。”
  “胡相走好。”宋濂等人忙躬身施礼。
  胡惟庸摆摆手,提着官袍下摆,迈腿跨过国史馆的门槛,不由自主吐出一口浊气……
  ‘日他娘,再也不来了!’
  ……
  国史馆外,胡惟庸的侄子胡德,领着他的独子胡天赐,还有他手下的哼哈二将,商暠彭赓早已恭候多时了。
  “爹!”
  “叔父!”
  “恩相!”
  “哎,天赐来了。”四人一起打招呼,胡惟庸的眼里却只有自己的老来子。
  他一直子嗣艰难,想尽一切办法,才在金山寺老和尚的帮助下,四十多岁生出个儿子。自然视若珍宝,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自然,他儿子也养成了娇纵任性的脾气,今天被堂兄死活拉来,本就很不开心,耐着性子跟老头子废话几句,就嫌他烦,不再理他了。
  “哎,这孩子……”胡惟庸却不生气,只是苦笑。“这脾气,铁随我。”
  一旁的商暠,这才逮到插嘴的机会:“恩相,这一个月修史,还快意否?”
  “当然,谁敢给本相不痛快呢?”胡惟庸一脸矜持的笑道:“本相也给他们提了不少意见,弄得他们整天手忙脚乱,估计都巴不得我赶紧走人呢。”
  “他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离开了恩相,就知道这日子没法过了。”一旁的彭赓也赶紧道。
  “你什么意思?”胡惟庸闻言皱眉道:“这一个月出乱子了?”
  “唉,还是让他说吧……”彭赓指了指商暠,商暠郁闷道:
  “你没长嘴吗?!干嘛非得我说?”
  “少废话!赶紧说,怎么了?!”胡惟庸瞬间从史馆中懒散的状态,恢复成雷厉风行的大明宰相。
  “是!”彭赓咽口唾沫,硬着头皮道:“上月底海上传回消息,楚王殿下亲率市舶舰队,全歼了方陈两部海寇,又顺势捣毁了舟山、澎湖的贼巢,并奏请与两地设立巡检司,永绝贼患!”
  “老……楚王殿下带了几条船?”胡惟庸难以置信的问道:“全歼两部海寇是不是夸大战果了?”
  “一共带了十条船,前后共歼灭了海寇三万余人,俘获大、小船只两百余艘。其中花鸟岛一战,全歼了海寇二十四条主力战舰,并小船二十余艘,歼敌一万多人,就包括匪首方大佟和陈尚海。”商暠说出更详细的数字道:
  “这会儿,殿下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到时候还会献俘……就算是夸大了战果,但两部海寇确实被剿灭了。”
  “那方大佟、陈尚海都死了吗?”胡惟庸愣了半晌,方有气无力的问道。
  “前者当场被击毙,后者被俘。”彭赓轻声道。
  “那姓陈的有没有乱咬人?”胡惟庸心头一紧,低声问道。
  “人一直在楚王手中,这就无从得知了。”彭赓摇摇头。
  “真是,出人意料的……胜利啊。”胡惟庸默默喝下这杯苦酒,又问道:“那备倭水师呢?”
  “这正是属下要禀报的第二件事,”商暠苦着脸道:“备倭水师,被燕王和晋王解除武装了。虽然皇上没有追究他们通匪的罪责,但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了,怎么收拾他们,全看厨子的心情。”


第四四八章 元首的愤怒
  “什么?!”胡惟庸登时破了防。如果说两部海寇覆灭,只是让他感到切肤之痛的话,听到备倭水师也被拿下了的噩耗,就像断了他一条腿一样……
  “吴祯干什么吃的,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老巢,就被人家说端便端了?!”
  “这回人家是有心算无心,靖海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商暠苦着脸道:“他也没想到,燕王只带了几百个亲卫,就敢上崇明岛摆鸿门宴,夺他兵权。”
  “谁给燕王的旨意,太子还是皇上?”胡惟庸阴声问道。
  “都不是,他根本没有夺兵权的旨意,有的话中书省也一准封驳了。”彭赓叹气道:
  “事实上,太子只是命燕王去崇明劳军的,是正好碰上了花鸟岛海战,备倭水师军心不稳,殿下才‘紧急出手,先斩后奏’的。”
  “放屁!”胡惟庸骂道:“分明是他们哥几个串通好的,老六在前头主攻,老四在后头偷家,老三给他打辅助,还有一个背后给他们当靠山的……”
  “是啊。我们也这么想的。”彭商两人一齐点头,后者道:“尤其是恩相前脚进馆,老四就后脚离京,说里头没猫腻,傻子都不信。”
  “那这么大的事情,你们两个傻子为什么不早禀报?!”虽然胡惟庸声音没什么波动,但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狂怒。
  “我们一早就想禀报,可是太子爷的亲卫,接管了国史馆的安保。说修史事大,时间紧迫,不许任何人打扰。”两人无奈道:
  “我们尝试了传话、送信、夹带、派人潜入……用了好多种法子,全都联系不上恩相啊。”
  “妈的!还当让我修史是好心,原来是找借口把本相关起来,他们好趁机搞事情!”胡惟庸咬牙切齿,知道自己被貌似忠厚的太子算计了,气得眼珠子都红了。
  虽然自己在外头,也改变不了海寇失败的结果,但至少备倭水师不会丢。备倭水师不丢,苏州就不会丢;苏州不丢,江南就不会丢……
  现在倒好,备倭水师一丢,苏州就彻底丢了;苏州一丢,再想控制江南也就难上加难了。李善长留给他的遗产,直接丢了一半。后果实在太严重了!
  严峻的局势,让他发泄之后,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对策。
  棘手啊,实在是太棘手了,要是换成普通将领,哪怕是勋贵,他有的是办法挽回局面。比如给对方安个杀俘、冒功之类的罪名,基本上多大的功劳都能消解掉。然后借着审查,一步步蚕食掉对方的优势,让局面回到自己的掌控中。
  但这次的对手是亲王,而且还是好几个亲王。皇上肯定乐疯了,谁敢这时候说他儿子的坏话?吃一顿廷杖都是轻的,弄不好就直接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了。
  ……
  胡惟庸正愁眉苦脸寻思间,便见个武英殿的太监迎上来。
  “胡相,皇上有请。”
  “好。公公先走一步,本相这就过去。”胡惟庸点点头,那太监会意的行礼走远。
  “唉,先止损吧。”然后他指使二人道:“告诉林贤,这时候千万别轻举妄动。苏州丢了,宁波绝不能再丢,不然江南就彻底不属于我们了。”
  “明白。”两人忙应声道。
  他们知道江南非但是胡相的财源,而且还是胡相的人才库,丢了的话就只能靠军方这一条腿走路了……路将越走越难,越走越窄。
  “另外,要想办法搞点事情,转移一下他们的注意力。”胡惟庸又吩咐道:“大明那么大,不能让他们总盯着江南,也该把视线往别处挪挪,我们才好做点事情,挽回局面。”
  “是,我们这就想办法。”两人又应声。
  “老夫先去接受皇上的嘲讽了。”胡惟庸自嘲的一笑:“上位是多么迫不及待,炫耀他的儿子啊。”
  “恩相,受委屈了。”彭赓和商暠心有戚戚的样子,比胡天赐更像胡惟庸的儿子。
  ……
  武英殿。
  “哈哈哈!”一见到胡惟庸那倒霉样,朱老板便爆发出畅快的大笑:“小胡,你可算出来了。在史馆这个月都快要发霉了吧?”
  “还是皇上了解微臣。”胡惟庸苦笑着行礼道:“这一个月可把我熬坏了,偏生还得装着很享受,真是打肿脸充胖子。”
  “是吧。咱也说太子了,胡相日理万机,怎么能让他去修史呢?”朱元璋笑道:“没办法,太子跟儒生混久了,把个《元史》看的太重。”
  “太子殿下没错,为前朝修史、盖棺定论,确实是国之大事。”胡惟庸正色道:“微臣能有幸参与其中,深感荣幸。只是没有治史的能力,有负太子所托,惭愧惭愧。”
  “哎,你这话,只对了前一半。给元朝修史,盖棺定论,自然是大事没错。”朱元璋却摆摆手道:“但有没有治史的能力,不重要,蒙元的历史很光彩吗?修的乱一点何妨?没人看才好咧。”
  “皇上的意思是《元史》必须要有,但也仅限于有就行了。”胡惟庸恍然。
  “没错,有那么个玩意摆在那,证明元朝已经结束,正统归于大明就足够了。咱巴不得它像臭狗屎一样,没人看才好呢。”朱元璋说着淡淡道:“不然,那帮元朝降臣里,有的是治史名家,比如危素之流。但咱是不会让他们参与进来的。”
  “那危素岂不是白白苟活下来了?”胡惟庸凑趣道,君臣不禁一起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元朝降臣的嘲讽。
  君臣口中的危素,是元朝重臣、治史名家。徐达攻入元大都时,他感到国破家亡,欲跳井自杀殉国。但左右劝他说‘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他就放弃了跳井的念头,决定为了修《元史》投降,‘忍辱负重’活下来。
  归降后,朱元璋曾一度因为统战需要而重用他,但随着大明江山稳固,便有御史论其为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更不能修史书。
  于是朱元璋让其谪居和州,命他看守元末战死的名臣余阙庙以辱之,最终危素在和州居两年,郁郁而卒。
  “应该不会有哪个朝代,蠢到让前朝的余孽修史吧?”胡惟庸又笑道。
  “应该不可能!”朱元璋也大笑道:“蠢到那种程度,怎么能坐得了江山呢?”
  君臣又是一阵大笑,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所以说,朱元璋用胡惟庸当宰相,不是没原因的。人家小胡能提供强大的情绪价值,让朱老板工作愉快。不像老李、老汪、老刘,总喜欢给皇上添堵。


第四四九章 朱老板的嘴脸
  说笑完了,朱元璋话锋一转,进正题道:“胡相在馆里月余,还不知道我大明又打了个大胜仗吧?!”
  “呵呵,臣已有所耳闻,刚出馆就有人把这好消息告诉我了。”胡惟庸挤出一抹笑容道:“前番秦王殿下西征立下头功,此次楚王殿下又亲自带兵剿灭海寇。真是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皇上生了一帮好儿子啊。”
  “哎,小儿辈瞎胡闹,都是仗着叔伯们抬爱而已。”朱元璋嘴上谦虚,却笑的露出了后槽牙。“去年老四他们北伐立头功那回也一样,都是叔叔伯伯们捧着罢了。”
  这回朱老板是真高兴啊,不光为了一场胜仗。更重要的是,这回儿子们在老大的英明领导下,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几个战场同时开花,一举拿下了困扰大明多年的两部海寇,和吃里扒外的备倭水师!
  这是很难的啦。
  海寇和备倭水师内外勾结,互相支援不说,局势稍有不利,便会远遁大洋,让你抓不着。而且,他们还有江阴侯、靖海侯做保护伞,有胡惟庸做靠山,想要干净利索的将他们一举消灭,是很考验智慧和行动力的。
  这次几个儿子,能兄弟齐心、通力合作,漂亮的赢下这一场,让朱元璋相信,大明的下一代,能度过未来的任何危机!
  朱老板实在太开心了,忍不住想跟所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尤其是被太子摆了一道的胡相。看着他强颜欢笑的样子,朱老板就忍不住哈哈大笑,骚话不断。
  什么‘胡相也很高兴吧?’
  什么‘备倭水师还真挺懂事儿的。’
  什么‘听说江阴侯和靖海侯的儿子,这次还立了大功呢……’
  胡惟庸倒是很有觉悟,知道自己就是来接受嘲讽的,所以一直保持着唾面自干的笑容,待皇帝高兴完了,他才轻声道:
  “听说燕王、晋王二位殿下,率军坐镇崇明岛,接管了备倭水师的防务。不知上位,准备如何处置备倭水师?”
  “老三老四那是以防万一,毕竟备倭水师与两部海寇同气连枝。老六在前头与海寇作战,当哥哥的不放心,去看住备倭水师,也是防止他们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朱元璋替儿子补锅道:
  “至于备倭水师日后嘛,老四已经许诺既往不咎了,他们也没有乱来,咱可以放他们一马。”
  “皇上宽宏大量,但备倭水师勾结海寇,还一度想要叛逃,不能就这么算了。”胡惟庸却暗暗冷笑,我信你个鬼。当初也说饶过巢湖水师,事后还不是各种打压、分化,逼着他们不得不投靠了老六,成为你儿子的走狗,才活下来。
  所以胡惟庸根本不上当,替朱元璋说道:“至于靖海侯身为主帅,不能约束部下,应当将他撤职召回,令其深刻反省,以观后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