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那边信的是上部佛教,属于小乘。咱们的大乘佛教正好去比一比。孰优孰劣,咱们拭目以待。”
“当然,你们也不能纯传教,要跟海政衙门的人配合着,弄清楚当地的风土人情,朝局军力,总之情报收集的越细越好。同时培植亲华派,为天兵南下做准备……”
“朝廷要打安南?”张懋丞吃惊道:“不是说打云南么?”
“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的。”朱桢淡淡道:“安南占城,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领土,大明将其重新收归版图,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这很合理。”张懋丞赶忙摇头。
第七二八章 高手过招
老六要佛道南下中南半岛传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谋划已久的一步棋。
他为总理海政衙门制定的十年战略规划名曰‘南洋攻略’,说白了就是先闽粤,后中南,而后控制整个南洋海域。
虽然目前他的精力还被牵扯在国内事务上,连闽粤沿海都没搞掂,但不妨碍他为‘南洋攻略’提前布局。
老六这个‘南洋攻略’,其实照搬未来永乐大帝的战略路线。摸着四哥过河了属于是。
朱棣当年的南洋战略,便是水陆并举,互为犄角。
他派郑和率舰队扫荡南洋海域的同时,又派遣张辅等率大军征服了安南,使其重归版图,并设立交趾布政使司,进行直接统治。
永乐帝‘郡县安南’的决策,并非有人所谓的好大喜功,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因为将安南直接纳入统治后,大明就可以有力的控制整个中南半岛,继而近可制占婆、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剌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渤泥等国。
这样与海上的无敌舰队遥相呼应,就可以将整个南洋牢牢掌控在手中。继而为日后经略西洋奠定基础。
完全版四哥的战略眼光,那是历史级别的,照方抓药准没错。
既然如此,那提前搜集当地情报,培养带路党就是基本操作了。
有道是‘指望破鞋扎烂了脚’,这些工作主要还是得靠市舶司的驻外人员来完成。朱桢要是指望这些不靠谱的秃驴牛鼻子,那真是想瞎了心。
其实他要佛道两教出海传教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他们……出海传教的。
跟早就过渡到以世俗皇权为核心来构建国家的大明不同,这些南洋国家中,除了位于华夏文化圈的安南外,基本上还处在初级政教合一的阶段。
他们的国王根本无力组建有力政权,没法以行政和军事力量来统治自己的国家,只能借助佛教或者印度教的力量,来维系自己的统治。所以说在南洋,信仰即国家,一点都不夸张。
这两种宗教最大的特点是能安定人心,但最大的缺点也是过于安定人心,所以南洋大部分国家政权都极其拉胯,根本抵挡不住眼下刚刚传入的天方教。
用不了一百年的时间,天方教就将席卷整个南洋,把佛教印度教撵到犄角旮旯,独自占据统治地位。直到再过一百年,更具侵略性的天主教到来……
所以说谁控制了南洋的信仰,谁就能统治南洋。你不去积极争夺,就只能看着别人反客为主,虎口夺食,让南洋脱离中华文明圈。
所以老六要逼着佛道两教走出去,抢夺南洋的信众。
至于效果会如何,只能说,干就比不干强。干了才知道,有哪些问题和不足,才能有的放矢的去改进加强……
总之先走出第一步去再说吧。
……
女人出门是最慢的,张寻真也不例外。
好在老六今天特意早来,有的是耐心等她。
跟张懋丞下达完任务,他又免费给张大真人支招道:
“知道你们为啥竞争不过对门佛教不?”
“这……”张懋丞当然不能认怂,但这就是事实。“殿下有何高见?”
“因为人家修的是来世,你们修的却是今生。来世不可察,今生却可见啊,大真人……”老六终于看到张寻真姗姗来迟的身影,便丢下张大真人不管了。
“来世不可察,今生却可见。”张懋丞喃喃重复着这句话,竟愣怔在那里。
那边老六也有些愣怔了,只见精心打扮后的张寻真,愈加显得超凡脱俗、仙气飘飘,茶味更是清新怡人。真叫个——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看到楚王两眼发直的样子,张寻真暗暗得意,不枉自己煞费苦心的拾掇这一番。
“殿下,看什么这么出神?”她伸出纤白的小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才把老六唤回神来。
“哦。”老六很自然的就握住她的手道:“当然是赏花赏月赏佳人了。”
“咳咳……”一旁的张大真人差点没被口水呛死。
过分了啊!就算自己送妹保平安,至少也不能当着自己的面,就直接动手动脚呀!
张寻真赶紧抽回手,红着脸道:“殿下请自重,这么多人看着呢。”
“本王自重一百八,应该没有比我更重了的吧?”老六哈哈一笑道:“快走吧,别让大哥久等。”
张寻真点点头,跟在老六身后出了正一观,还不忘跟他保持距离。
老六朝送到门口的张懋丞摆摆手道:“走了啊,张大真人。”
说着掀开金辂的车帘,对张寻真做了个请上车的手势。
张寻真看看自己的轿子,迟疑一下,还是上了老六的车。
张懋丞目送着楚王的金辂远去,鼻端不禁一阵酸涩。这就是自由的代价么?
但也就酸了那么一会儿,他就又笑了。
比起收获来,这代价,划算的很……
……
那边金辂上,张寻真坐在老六对面,嗔怪道:“你又当众轻薄我。”
“哈哈,多这么来几次,习惯就好了。”老六大笑两声,正色看着张寻真道:“我不能让别人瞎猜咱俩的关系,所以得让他们看明白……”
“殿下还挺正大光明。”张寻真无语问道:“咱们什么关系?”
“不正当关系。”老六一本正经道。
“你,整天就会轻薄我!”张寻真又羞又气,但不能输了阵仗,便淡淡一笑道:“不过无所谓了,方外之人,虚名于我如浮云。再说贫道不日便随大哥回龙虎山了。”
“哦……”老六果然笑容一滞道:“你也要回去吗?”
“这话多新鲜,我任务完成了,不回家去干什么?”张寻真幽幽一叹,我见犹怜道:“留在南京举目无亲,还有坏小子变着法子欺负我。”
“你不是有干娘么?”老六闷声道。
“干娘对我再好,我也得回自己家啊。”张寻真把‘自己家’三个字,咬得很重。
“也是,本王早就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你哥,为了正一道。”老六自嘲一笑道:“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还留在京里干什么?”
张寻真眼角闪过一抹笑意,却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道:“没错的。”
第七二九章 知恩图报太子爷
楚王殿下的仪仗,护卫着他的金辂,行驶在南京城的石板路上。
车厢里的气氛有些冷场。老六品茗这么久,这还是头一次。
良久,还是张寻真打破沉默。“有件事,我不知该不该多嘴。”
“说。”老六闷声道。
“太子妃这次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大户人家后宅里,一些女人争宠的小手段。”张寻真便淡淡道。
“怎么讲?”老六果然来了兴趣,眉头一挑问道。
“太子妃胎儿过大,有经验的大夫是能看出来的。这时候就要忌口,尤其是忌甜了,但为什么没人提醒太子妃呢?”张寻真冷笑道:“堂堂太子妃,怀孕期间的饮食,不应该很谨慎才对吗?”
“别看我们是皇家,可这方面的经验,还匮乏的很……”朱桢揉着眉心,缓缓点头道:“我也觉着奇怪,大嫂明明生雄英时很顺利,怎么这次会如此凶险?”
说着轻叹一声道:“我也感觉大嫂着了人的道。不过这种事,怕是查不出证据的。”
“这种事,需要证据么?”张寻真轻声道:“在我家,只要有嫌疑就足够了……”
“倒也是。”老六点点头道:“那你觉得,谁的嫌疑最大呢?”
“还用问么?”张寻真冷笑道:“太子妃若是没了,谁得利最大?”
“当然是吕氏了。”朱桢沉声道:“大哥这么年轻,不可能一直没有正妃的,她这个侧妃,八成要扶正的。”
“对吧……”张寻真便幽幽道:“我虽然只在产房见过她一面,可总感觉她有点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老六瞳孔一缩,紧盯着张寻真。
“说不上来,只是凭直觉,不过我的直觉,向来很准的。”张寻真白他一眼道:“你要吃人么?这么盯着人家看。”
说着掩口轻笑道:“是不是因为看一眼少一眼了呀?”
“不是,我没有。”老六没好气道:“说正事儿呢,别打岔。”
“我正事儿说完了啊,”张寻真朝他嫣然一笑,又想起一事道:“对了,还有件事——产房中挂的催生符,都画错了。”
“你怎知……”老六话到一半,又把质疑咽了回去道:“好吧,你肯定知道。”
知道道士画的符,为啥又叫天师符不?
……
这时,金辂在春和宫门口停下。
朱桢和张寻真下车时,便见太子竟然领着朱雄英,来门口迎接他们。
“六叔!”朱雄英一个飞扑,就跳到老六怀里,紧紧搂住他脖子。
“轻点儿,勒死你六叔了。”老六翻白眼、伸舌头,逗得朱雄英笑作一团。
“殿下亲自迎接,真是折杀贫道了。”张寻真在太子面前落落大方,礼节十分周到。
“哎,真人哪里话。”太子十分尊敬拱手道:“你可是雄英母亲的救命恩人,本宫必须要亲迎。”
说着对朱雄英道:“下来,替你母妃向张真人道谢。”
“是。”朱雄英便乖乖从老六脖子上下来,毕恭毕敬的向张寻真行礼道:“多谢真人救了我娘,雄英没齿难忘……”
说着竟吧嗒吧嗒掉下泪来,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懂些事情了,知道自己差点失去了母亲。
“你这么点儿小孩,还没齿难忘。”老六摸着他的头,安慰自己的大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