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437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宿舍和食堂倒是值得一提。跟原先国子学的一比,简直是鸟枪换炮了。
  原先老六在国子监上学时,住的是八人间。现在的宿舍比原先号舍大了不少,每间房却只摆了四张床。
  “一间才住四个学生?”朱元璋感觉有些浪费。依着他,直接改两排大通铺,能睡四十个!
  “宿舍人少些,更有利于学生休息,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父皇的关怀。”朱桢便笑道:“而且这第一期的宿舍,因为时间太紧,只能如此。等第二期规划了上下水的宿舍建好,那住宿条件,才对得起‘天子门生’的招牌啊。”
  “你会把他们宠坏的。”朱元璋嘟囔一声,但冲着‘天子门生’四个字,他也不多说什么了。


第七四零章 石崇都是弟弟
  国子大学的食堂,也从原先全校唯一一个会馔堂,分成了六个。六堂学生各自使用一个食堂。
  原先什么都干甚至包括倒夜香的馔夫,现在也只负责做饭和食堂的卫生了。
  而且国子大学还给馔夫们开工钱,结果好多馔夫服役到期都不想回家,就转为按年签约的合同工,留下来继续干。
  “有这个必要么?”朱老板听了直皱眉,免费劳力不使,干嘛还花钱雇人?
  “儿臣认为很有必要。”老六便朗声应道:“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亟需与民休息,让百姓安心在家开荒种地才是王道。”
  “嗯,这话不假。”朱老板点点头,听他继续说。
  “来京服役的,大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来一去要离家一年多,这要少开多少荒,少打多少粮?”老六便接着道:
  “所以看似是朝廷省了钱,但省的都是百姓亏的。父皇以百姓为根本,儿臣实在于心不忍心损百姓而利朝廷啊!”
  这说话水平把太子都惊到了,这还是自己‘奈何腹中没文化、一句我艹走天下’的六弟吗?
  真让人刮目相看啊。
  “嗯,有道理。”朱元璋高兴的点点头道:“眼下朝廷太穷没办法,将来有钱了,也要采用这种法子,少打扰百姓的日子。”
  “父皇仁慈,英明无过父皇。”老六赶紧奉上马屁。其实他只是不愿意用临时工而已。长期工术业有专攻,做的饭才能美味又卫生啊。
  “皇上,楚王殿下这样搞,怕是坏了规矩吧?”各部长官闻言,却都变颜变色。工部尚书薛祥忍不住道:“朝廷各衙门能转的动,全靠不花钱的役夫。”
  “是啊皇上,这让各衙门多难堪……”就连张度都硬着头皮道。
  大明奇葩的财政制度,所有税收不进国库,就直接送去六部五寺各衙门了。所以各部衙门实际上都是独立收支的,没钱了也没法找户部要。因为户部只是个管账,跟他们一样的穷。
  所以皇上真要听了楚王的话,取消免费劳役,改为花钱雇人的话,这么一大笔开支,肯定还得各衙门自己出。
  那不得愁死各位部堂?
  ……
  有人可能要奇怪了,这些部堂大臣怎么敢当着楚王就大放厥词。一点面子都不给?
  还真就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了……
  自从被朱老板推到前台,跟文武百官唱对台戏开始,几位亲王跟大臣之间早就势成水火了。
  君不见老二老三,都已经就藩了,还被官员穷追猛打,一副不把他们批倒批臭,誓不罢休的架势。
  更别说去年因为监听百官,而沦落到人人喊打的老四了……
  作为老三老四两任特务头子的忠实帮凶,老六的处境也就比老四强一点儿。
  强在哪儿呢?大概就是没人敢当面骂他,只能像这样借着事由,明讽暗刺他几句。
  老六虽然愤懑,但朝廷是他家的,必要的体面还是得维系的,也不能直接大比兜子伺候。
  而且日后史官难免要记下一笔——‘某年某月,楚王加海王无故掌掴某尚书’,这谁遭得住啊?
  所以他也只能动嘴不能动手,而且现在当校长了,还不能爆粗口了……
  “胡相怎么看?”朱元璋示意老六稍安勿躁,瞥一眼胡惟庸。
  “老臣觉得没毛病。一来皇上是说将来朝廷有钱了,又不是说现在就改为雇佣制。”胡惟庸对众人笑笑道:
  “二来,这是皇家的大学,办学的是大明的亲王,谁能攀伴儿?攀得着么?”
  “哈哈,老胡说的是正理。”朱老板龙颜大悦,给胡惟庸点赞道:“老六能找来钱,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这才压住了非议……当然胡相难免要遭人白眼,怨他一味逢迎。
  ……
  朱桢又带着朱老板君臣参观了国子大学的马厩、跑马场、射圃、演武场……
  君子六艺中,就有御和射,所以国子大学里有这些也很合理。参观的官员们也挑不出毛病来。
  但还有个游泳场就过分了——在鸡鸣山的北面,当初筑南京城时,朱老板在借用玄武湖为天然护城河的同时,将玄武湖的一角割入城内,遂成一个长方形的大塘。
  大塘四周垂柳迎风摇曳,还铺了一圈青条石。
  已经由应天府尹转任户部尚书的徐铎,见状登时就激动了,心说过上俩月,等鱼开了口。在这儿钓鱼还不活活美死?
  可走近了一看,塘水居然清澈见底,像一块蓝色的水晶,里头别说鱼了,连根水草没有。
  “这是咋弄的?”朱老板也感到奇怪:“清蓝清蓝的,还怪好看的呢。”
  “把塘底的水全部放干,挖去淤泥,夯实铺上石板。”老六便介绍道:“然后放进沉淀过滤过后的净水。”
  “那水咋是这个颜色?”朱老板问道。
  “明矾,他加了明矾净化水质!”工部尚书薛祥见多识广,咋舌道:“这得加多少啊?”
  “没事,咱家里有矿。”老六淡淡道。
  这话不是夸张,而是在陈述事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矿产,都归朱家所有。
  作为这个年代净化水质的法宝——明矾,是远洋航行的必备之物。市舶船队所用的明矾,是从温州苍南矾山挑矾古道挑出来,在赤溪河装船,运往各处市舶司备用的。
  对一般人来说,明矾可能是按两称的药材,但对海政衙门来说,却是大量消耗的耗材。别说净化这区区一塘水了,就是用明矾填满整个大塘,也不过是老六一句话的事儿。
  “把水弄这么干净,是给学生们喝的么?”朱元璋问道。
  “不是,饮用水比这个标准还要高。”老六笑道:“这是给学生们游泳的地方。”
  “什么?!”众高官目瞪口呆。“游泳用的?”
  “对啊。”老六点头道:“可惜这露天泳池,还得等天暖和了才能下水,现在放水只是给父皇和诸位看看效果。”
  “这也太奢侈了吧?!”众大员齐声惊呼。
  “当年石崇王恺斗富,也不过是用米浆洗‘头’、蜡烛煲汤,以丝绸做屏障……在殿下这一塘清澈见底的明矾水面前,全都不值一提了。”


第七四一章 距离不是问题?距离很是问题
  老六听得冷笑连连,这帮文官还真是不放过任何机会,给自己上眼药呢。
  谁不知道老贼最恨奢侈浪费,他们这般作态,不就是想让老贼不爽俺老六吗?
  不得不说,当面挑拨皇帝父子关系,这些活了两个朝代的大员,确实够勇的。
  “老六,你又怎么讲?”而且这次,朱老板好像真有点不开心了。
  “回父皇。”老六却不紧不慢的答道:“这个游泳场,不是国子大学的资产。”
  “哦,不是?”朱元璋问道:“是你给自己弄的,那更不像话了。”
  “当然不是了,儿臣的俸禄还没发一回呢,我哪有钱捣鼓这个?”老六矢口否认道:
  “这是海政衙门的资产。”
  “海政衙门的?”
  “没错。”老六便言之凿凿道:“这国子大学整个都是海政衙门捐资建造,那么国子大学将后山让给海政衙门作为回报,不也是合情合理的么?”
  ‘反正都是你的,左手倒右手罢了……’百官腹诽。
  “合理是合理,”朱元璋问道:“海政衙门要这块地干啥?”
  “不是跟父皇禀报过了吗?建航海学院啊。”老六理所当然道:“专门教航海的学校里,怎么能没有个游泳场呢?一群旱鸭子怎么上船?”
  “呃……”朱老板便笑道:“他说好有道理,咱竟无法反驳。”
  “可殿下,你这游泳场也太大了吧?”几位部堂还是不服气。
  “你们知道航海学院有多少学生么?”老六翻翻白眼,蛮横道:“恁知道航海学院的学生,征途是浩瀚的大海吗?不知道就别乱讲。”
  “那也不能用明矾水给他们用啊!”户部尚书徐铎其实想说的是,这种水里没有鱼。那就没法钓鱼啊!
  “明矾水算得了什么?”朱桢淡淡道:“就像那辟雍的梁柱一样,在你们那里价值万贯的东西,在本王这里可能就贱如土石了。呵呵,这明矾还真是从土石中开采出来的。从温州走海运到南京来,花不了几个钱,这就是海运的优势!”
  “这样啊。”朱元璋便一脸恍然,然后对众部堂道:“服气了吧?以后物资运输尽量走海运。”
  “啊这……”几位部堂没话说了。人家楚王自己运来的明矾,又没跟户部报账,愣说值不了几个钱。他们也没法反驳。
  一旁的太子差点绷不住笑了。父皇这双簧演技也太拙劣了吧。
  好吧,其实是演都懒得演……
  ……
  直到参观完了国子大学的校园,众位文官也没找到有关孔夫子的蛛丝马迹。
  这时礼部尚书郑九成终于忍不住道:“皇上,按照规制,应该是前庙后学或者左庙右学,这国子大学里,怎么能没有孔庙呢?”
  “就是,别说孔庙了,就连至圣先师的牌位都没有!”马上更多人附和道。
  “哦,是吗?没注意呢。”朱元璋便一脸迷糊的问老六道:“你不会忘了建文庙了吧?”
  “怎么会呢?我们是专业团队,不会犯这种低级失误的。”朱桢便正色道:“但南京已经有夫子庙了,我们再建一座,一是时间上来不及了,二是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说着他一指南边道:“而且这鸡笼山在夫子庙正南面,也符合前庙后学的规制啊!”
  “那也太远了吧!”郑九成无语至极道:“太学孔庙,应当比邻而建,两者合一才算完整!殿下这一个城南一个城北算什么啊?”
  “就问你是不是前庙后学吧?”朱桢沉声问道。
  “呃,是……”郑九成是个端方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规制说学庙比邻而建,但没说这个比邻,非得隔一道墙啊!”老六便振振有词道:
  “我看苏州、南昌这些地方的学校和孔庙都隔了一条街呢。”
  “就算可以隔一条街,殿下恁这选址,也离着夫子庙忒远了吧?”郑九成无语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4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7/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