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471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圣象被打中了?”
  “不……圣象不可能死的!”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圣象无敌!”
  ……
  白古国是一个充满信仰之光的国家,而白古军每个人都有着信奉,对白象更是一直视为圣物般的存在。
  只是现在突然看到他们一直信奉的圣象在战场上倒下,而且还是被一击毙命,整个人像是被抽了魂般。
  白象的死,让他们已经完全看不到取胜的希望。
  “这……怎么可能?”
  骑坐在马背上的耶曼干亲眼看到白象轰然倒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正是喃喃自语地重复道。
  “象群疯了!”
  “咱们再不逃就逃不掉了!”
  “快,象群朝我们这边回来了!”
  ……
  两万白古兵看到象群经过炮弹的轰炸后,此次已经不受控制地调头冲了回来。
  原本他们还有犹豫要不要撤退,在他们作出决定的时候,象群的速度超过他们的想象,正成群地朝着他们狂奔而来。
  “杀!”
  林诚没有错过这个良机,反过来借用缅甸的传统战法,借着象群为自己冲溃敌方的战阵,而后跟在象群的后面收割生命。
  原本已经逃远的雇佣军深知汪直的手段,在看到战局突然间扭转的时候,亦是纷纷跑回来收割白古将士的生命。
  噗!
  噗!
  噗!
  跑得慢的白古兵纷纷被象群踏在脚下,这些人即便侥幸逃过一只战象,但后面可是有着几百头大象砸压而来,很快便成为一堆堆肉泥。
  象群之所以被缅甸人视为法宝,正是象群恐怖的踩踏能力,一脚踩下来即便侥幸不死,那亦是半身不遂。
  惨叫声,不断地传出。
  刚刚还是总人数两万的军阵,遭到象群和自己人的踩踏后,死伤人数已经超过五千。虽然一万五还是兵力占优,但军阵早已经被冲溃了。
  杀!
  王虎率领着东北重骑,正充当先锋斩杀逃窜的白古将士。
  在北方的战场中,他们重骑只能充当主力军,但现在面对两条脚的白古兵,所拥有的机动优势亦是表现出来了。
  东北重骑从来没有打过这般轻松的仗,身上有重甲防御,而手里是大长刀,更是骑着马轻松地追杀着两条腿的白古兵。
  白古兵早已经被听破了胆,正呈现一面倒的局势,一万的明军正在疯狂地收割剩下的一万五千白古步兵,宛如是狼入羊群。
  噗!
  耶曼干自知无力回天,却是选择了自刎。
  越来越少的白古士兵惊恐万分,他们想要进行躲避,但在这混乱的践踏中,无数生命如同麦穗般被轻易收割。
  出征时的两万大军,此刻在明军的铁蹄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仅仅半个时辰后,他们几乎全军覆没。
  白古城,王宫。
  一帮重臣在这里等待消息,结果得知两兵步兵几乎遭到明军的全歼,双眼瞪得滚圆,满脸的不敢置信与绝望。
  “阿弥陀佛!”
  白古王达摩悉提知道此次已经无力回天,先是一口鲜血喷出,接着双手合十,然后气绝在王座之上。
  汪直趁着王城空虚,亦是亲自率兵入驻王城。
  只是大明需要的是印度洋总督府,这王城离港口还是太远了一些,所以在扶持一个六岁的傀儡白古王后,便率部返回莫塔马湾。


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帝会给我们奇迹对吧?
  距离,成为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最大挑战。
  白古国跟云南并没有可直通的路,亦没有大明的驿站,所以这份捷报最稳妥的方式是经海路传递。
  白古捷报由莫塔马湾起送,同印度洋经马六甲回到南洋,经中南半岛的大明军事基地承接,然后转送到达广东的省府广州。
  从广州城到京城又是万里之遥,如果是普通的举子赴考,这个路途又得花费小半年的时间。即便大明王朝已经在两京十三省设置塘报系统,但这一路同样需要不少时间。
  此次受南洋风暴的影响,这一份在八月呈报的白古捷报到达京城之时,时间已经来到三个月之后了。
  大明都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城,这里人口持续增长。
  “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
  “小小白古,简直是自寻死路!”
  “要我说,干脆挥师缅甸,将缅甸变为大明行省!”
  ……
  虽然捷报传递的时间着实是太长了,而且还存在海洋风暴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但这份捷报在京城传开的时候,亦让京城的百姓和士子无比的自豪。
  朝廷的屡战屡胜,亦让民间的舆论显得越来越好战,心里自然不将西南一个小小的缅甸地区放在眼里了。
  事实上,现在大明的军事实力已经冠绝天下。
  即便是强如蒙古,而今亦是将他们的小王子乖乖送到京城为质,满都海面对各方势力的虎视眈眈已经选择向大明朝廷寻求庇护。
  至于日本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名选择放弃天皇和幕府将军,跟朝仓贞景那般选择接受大明王朝的恩封。
  他们原本就没有绝对的忠诚可言,而今将军幕府出现内部分裂,自然是乐意于自立为王,亦是愿意接受大明王朝的恩惠。
  现在摆在大明王朝最大的难度并不是军事能力不强,而是这糟糕的自然交通情况,以及落后的信息传递方式。
  十二月的京城,天空已经飘下鹅毛大的雪花。
  自从蜂窝煤横空出世后,整个京城对煤炭的需求直接上升,而家家户户生火做饭都选择物美价廉的蜂窝煤。
  “今天的木炭怎么还贵了?”
  “以前谁家舍得用木炭取暖啊?”
  “咱们的日子变好了,啥东西都抢着买能不贵吗?”
  ……
  本以为蜂窝煤会彻底占据木炭的市场,但随着冬天的来临,京城对木炭的总需求量反而出现激增,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只是如今最为热闹的地方是皇家钱庄,因为今年的兑付潮已经开启。
  自吕宋的金矿国债后,朝廷陆陆续续推出了东极岛国债、九州岛国债和京津运河国债等,而这些都是到年底兑付。
  “呵呵……我的一分年息到手了!”
  “这些年朝廷是真给福利,又让老身赚了一笔!”
  “说起来还是吕宋金矿国债厚道,可以换吕宋金!”
  ……
  在初一的大清晨开始,大家便手持国债的凭证,然后排着队伍过来登记兑付,而后拿着他们的本息兴高采烈地离开。
  以前吃利息是属于权贵阶层的专利,但现在朝廷给予恩惠,他们的财富不断地跟着增长,即便不干活都有可观的收益。
  只是最让他们羡慕的还是吕宋的金矿国债,持有这个国债换上黄金的话,既能享受到利息,亦可以享受黄金增值带来的利益。
  以前白银跟黄金的比率是四比一,即四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
  大明朝廷在推行废银令后,特别越来越多的日本白银涌入大明,加上越来越多的百姓相信美洲大陆遍地白银,所以黄金的地位一再走高。
  皇家铺庄隔壁,皇家布行。
  一个身穿素衣的中年妇人走了进来,虽然身上没有贵重的首饰,但眼睛显得十分坚定,而身上散着一股自信。
  “刘掌柜,您来了!”正在柜台拨弄算盘的孙掌柜注意到中年妇女的到来,当即热情地打招呼道。
  刘英将携带而来的礼品放下,嘴角噙着微笑地道:“孙掌柜,你这是取笑奴家了,还是直呼奴家刘英吧!我不过是开了一个小小的作坊,这些年多得你及皇家布行的关照,不然我哪能有今日,这是上等的高丽参不成敬意!”
  时势造英雄,当年那个生活窘迫的带娃妇人,而今一步一步往上爬,摇身变成了一个能力出众的女掌柜。
  刘英原本是皇家布行下面的居家女织工,但今年抓住棉布的好行情,加上皇家钱庄的贷款支持,亦是成立了自己的作坊。
  这个作坊其实是皇家布行的下游的供应商,正是通过源源不断向皇家布行供应白棉布,成为了有头有脸的作坊主。
  “若是刚开始,你确实还是小作坊主!只是你给的工钱高,住宿和伙食都好,整个城北就数你的作坊人最多,有一千人了吧?”孙掌柜收下刘瑛的礼品,然后掏出账本边翻边询问道。
  刘英微微一笑,却是不好回答了。
  她原本是贫苦出身,亦是一个女子,所以更懂得体恤女织工的难处。当时办作坊的初衷其实是希望姐妹们不被作坊主欺压,所以只要持续作坊运作,哪怕不赚钱都行。
  只是自己这个有些侠客精神的举动,没想到被姐妹们推上了神坛。
  她现在的女织工何止是一千人,而今越来越多的女子冲着自己而来,甚至都已经在南郊开设一间分厂了。
  “啊?”孙掌柜看到账本后,却是突然脸色一凝。
  刘英注意到对方的反应,不由得疑惑地道:“孙掌柜,怎么了?”
  “我们皇家钱庄共计拖欠你五万银元?”孙掌柜因身体的原因造假了一段时间,而今看到账目显得十分的震惊。
  刘英微微一笑,亦是理解孙掌柜因何这般震惊:“如今投靠我的姐妹越来越多,她们日以继夜工作,前阵子韦公公还将城东的单子都交给了我们作坊,所以数额确实高了一些!”
  她能够有如此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得到时代红利后,亦得益于韦眷公公这个贵人的特别关照。
  城东的作坊原本是有关系户在生产,但产品屡屡出问题,更是出现打死女织工的情况,这事直接惊动了上面。
  朝廷不仅严惩那一间作恶多端的作坊,而且还整顿全城的织布作坊,更是出台一个对女织工的保护法。
  至于城东空缺的合作伙伴,韦公公最终将城东市场转而交给她的作坊,而且在作坊的扩建和人员安置都给了支持。
  她甚至隐隐听说,此事得到了皇帝的重视,甚至有着皇帝的意图。
  虽然仅跟皇帝有一面之缘,但她亦是相信皇帝始终关心着她们底层的女织工,对她的作坊其实开了很多的方便之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4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