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1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秦军还是有相当强的战力。
  至少对付铁弗匈奴,宛如摧枯拉朽一般,刘阏陋头的杂胡大军根本不是对手,被吕婆楼杀的人仰马翻,部众离散。
  秦军趁机洗劫河南地,俘获青壮两万余口,牲畜十三万头。
  刘阏陋头向燕国求援。
  镇守太原的慕容垂派部将平熙统七千精骑援助。
  李跃得到消息,令张蚝率五千步骑出白波谷,威慑并州。
  虽然是佯攻,但张蚝万人敌的名头不是假的,本身就是上党人,在并州征战多年,熟悉地形人情。
  五千大军杀入平阳,转战襄陵,当地不少人响应,为其通风报信。
  燕军集合三万人马围攻,不仅没有拦住他,还被他重创,俘斩两千余众,斩燕将五人,擎旗三面,而黑云军伤亡不到五百人……
  返回白波谷休整两日,大概觉察出燕军战力不过如此,遂集合一万河东镇军,突袭平阳。
  燕军被他杀破了胆,见其去而复至,大惊失色。
  张蚝身为一军主将,别人身先士卒都只是做做样子,他却亲自提着刀盾攀城,身中数箭而不退,梁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下平阳,打开了进攻并州的第一道大门。
  平阳一直被慕容垂重点经营,被攻下后,引起周围一阵动荡。
  张蚝再率四千黑云精锐北上,杨县、霍县、永安等城望风而降,逼得慕容垂不得不轻率一万燕军精锐南下。
  张蚝这才退回平阳,迁走杨县、霍县、永安等地百姓三千家。
  “张蚝乃我大梁之神兵也!”李跃收到捷报,大喜过望。
  这便是万人敌的含金量。
  百十年前,关羽万军丛中取袁军大将颜良首级,文鸯率数十亲军在十万司马家大军中七进七出,吓得的司马师病发而亡。
  如今看来并非是谣传。
  以往攻取燕国的一城一地,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如今却如此轻松。
  “燕国战力似乎下降不少。”常炜即便不熟悉兵事,也发现了问题。
  李跃道:“黑云军打半年,休半年,以保存士气,休养国力,而燕国自从迁都蓟城之后,未有一刻停歇,不是与我们大战,就是攻打敕勒、张平、拓跋什翼健,地方内乱就没停过,士卒早已疲惫!对付拓跋什翼健这种二流货色尚可,遇上强军,问题也就暴露了,倘若孤预料不差,平熙一定不是吕婆楼的对手。”
  燕国从棘城迁都龙城,又从龙城迁都蓟城,从平州迁到辽西,从辽西迁到幽州。
  全都在军事前沿。
  与后赵大战,与冉魏大战,与梁国大战……
  关键燕国扩张的势头遭到了梁国的强势阻击,士气为之一沮,锐气也就不复当年了。
  李跃个人觉得一个势力,若是二十年内,没有统一天下,基本上很难成功了。
  没人能二十年如一日的勇猛精进,就算他有这个心劲,身体也跟不上。
  一个国家同样如此,燕国这几年快速扩张,前几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燕国分崩只欠一场大战。”常炜眼神中带着一丝光亮。
  “所以明年大战将会是慕容氏由盛转衰的开始。”李跃沉声道。
  “属下建议行疲国之计,尽一切可能支援燕国的盗贼,挑动豪强叛乱,消耗燕国精力,同时派大军屯驻边境,牵制燕国兵力,给盗贼们创造机会。”
  慕容儁搞校阅见丁、精覆隐漏、四丁取二,不仅引起豪强们的怨恨,也逼反了不少幽州百姓。
  羯赵和石虎留下的记忆创伤还未完全消退,慕容儁这么搞,让幽州百姓又回忆起石虎时代的悲惨经历。
  当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校阅见丁、精覆隐漏,针对的正是地方豪强,如果能实施,效果不比王猛的革新差。
  但他的打击面太广了,不仅针对豪强,还弄了一个四丁取二,逼的百姓走投无路。
  如果慕容氏一统北国还好说,然而至今为止,燕国仍只是一个稍强的割据势力而已。
  常炜的疲国之计,简直是一记黑虎掏心。
  别看他长的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计策如此毒辣,李跃笑了起来,“先生大有汉初陈平之风!”
  李跃本想将他比作贾诩,不过贾诩在这时代的名声并不好。
  陈平更贴切一些。
  “殿下谬赞。”常炜温和一笑。
  旋即,李跃下令挑选留在邺城的校事府、鸿胪司、斥候营、尚武堂骨干。
  铜雀台内外戒严,闲杂人等一概不得靠近。
  连李跃新提拔的郎吏都被排除在外。
  随行的还有七百因伤残退役的老卒,整个梁国,最忠诚的一群人就是他们,经历各种大战,军事素养极高,忠心耿耿,即便身有残疾,却还想着为梁国出力。
  李跃留他们在邺城,一些人在尚武堂当教官,一些人当城门军。
  “与燕国的决战,从今日起,就已经开始了!”李跃环视众人。
  年轻人满脸兴奋之色,拳头捏紧,年纪大一些的,则默默的看着李跃。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孤要派你们深入燕境,动用一切手段,消耗燕军,疲惫燕国,义军们要粮给粮,要军械给军械,训练他们,指挥他们,策反招纳更多的人,让燕国乱下去,耗下去,直到明年,孤亲率大军横扫幽、平。”李跃没有一句废话。
  “愿为殿下效死!”
  两千余人,不管年纪大小,眼神都坚决起来。
  “你们很多人可能会无声无息的死去,但大梁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华夏也不会忘记你们!”李跃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
  今日到来的人,全都记下了名字、籍贯,有朝一日,梁国一统天下,李跃会让世人也能瞻仰到他们的名字。
  “哈哈,殿下何出此言?我等此前,未必就会死,我等追随殿下上刀山下火海,什么阵仗没见过?不就是造慕容家的反吗?殿下放心,定教慕容氏头皮发麻!”几个老卒大笑起来,完全没把慕容氏放在眼中。
  “有志气,不愧是黑云山上下来的老兄弟!”李跃认出其中几人,是当年薄武麾下的精锐。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薄武逝去都快两年了。
  心中不免一阵唏嘘。


第四百二十一章 瞒天
  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在战争之前。
  两国相争,也绝不仅仅靠战场。
  舆论、士气、国力、人心等等都会影响战争的成败,春秋战国,老祖宗们各种手段玩的天花乱坠。
  洪武二年七月十六(355年),在李跃心中,决战已经开始了。
  虽然没有明面上宣战,私底下梁国朝堂、军中已经动员起来。
  大量细作从章武、巨鹿、博陵涌入燕国境内,他们带着同一使命,听候杨略的统一调遣。
  李跃还去信给杨略,可以对豪强做出适当的让步。
  只要他们愿意起兵,一切都可以在战后协商,就算谈不拢,梁国也会在其他方面补偿他们。
  除此之外,还下令贾坚、鹿勃早、徐成、张蚝部可以适当的出击,不必墨守成规,增加对燕国的压力,刺激一下慕容儁,让他犯下更大的错误。
  远在彭城的魏山听到了风声,接连上书请战,说他麾下五千镇军,皆山东勇士,极其精锐,留在南方对付江东简直是杀鸡用牛刀,一再恳请李跃将他调到前线……
  为了增加说服力,还弄了一份请愿书,乱七八糟的各种手印。
  李跃调他去泗州,是想让他享几年的福,他却闲不住。
  不过眼下的确是用人之际,魏山虽然不是万人敌,也是一员难得的猛将,再三思索后,将他调入王猛麾下听用。
  明年大战双拳出击,贾坚佯攻东路束州,李跃正面强攻中路襄国、中山,王猛攻西路并州,自西向东横扫幽州。
  西路大战绝不会少,魏山跟着王猛,一是增加王猛的实力,二是让王猛看顾魏山一些。
  也不知王猛新兵练的如何。
  王猛不仅对外封闭消息,对内也是一样,阳城至轩辕山一带,只许进不许出。
  连校事都无法打探到消息。
  只知道鲁阳打造的装备和中原三州的钱粮一车一车的输送过去,却仿佛石沉大海,一切都静悄悄的,什么都没发生……
  其练兵之法,跟李跃大相径庭。
  李跃散养,让黑云军自己出去猎食,且战且练。
  王猛则是关起门来……
  这自然引起了尚书台和六部的反对。
  投入这么大,看不到东西,弹劾王猛的奏折日见增多。
  李跃仔细阅读了奏折,有不少人提醒王猛职权过大,中原腹心之地,万一他有其他心思,就会成为尾大不掉之势。
  詹事刘猗言辞激烈,怀疑王猛中饱私囊,国器私用,不能这么放任下去。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他们并没有说错什么,这是尽职尽责的表现,如果没人提出疑虑,反而说明朝堂存在问题。
  其实李跃也对王猛十分好奇。
  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常规套路,很难在短时间击败慕容氏,梁国飘在水面上的实力,燕国肯定也摸清楚了,邺城有燕国细作蛰伏。
  而王猛沉在水下,大合兵法瞒天过海的要义。
  所有奏折李跃都留中不发,让常炜安抚尚书台和六部的人。
  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明白。
  既然启用王猛,就要为他扛住事。
  常炜出面后,各种声音也就淡了下去,明眼人知道常炜的背后是李跃,既然李跃都不担心,他们也就无话可说。
  李跃亲自召见刘猗,口头嘉奖一番。
  此人也是中山刘氏出身,虽然是蒋干一系的冉魏遗臣,但才干能力都出类拔萃,心思也都用在实事上,在朝堂中的声望逐渐盖过蒋干、缪嵩。
  一场小小风波被压了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9/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