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上次带人追杀徐士盛,兵法技能一下子加了30点,如今已经到了Lv3,31/300,苏泽判断这个兵法技能的增长和敌人的强弱有关。
  上一次参加械斗和击败朱七,增长的技能经验都远没有这次多,应该是敌人越强增长的越多。
  如今这四个技能最有可能突破到Lv5,其中科举和兵法也是苏泽准备长期刷的技能。
  处理完了系统的事情,苏泽开始组装纺织机。
  林显宗的手艺相当的不错,苏泽又手工制作了织布机的核心部件,这个时代第一台珍妮织布机就这样在长宁卫诞生了。
  以后这台机器就要叫“苏泽织布机”了。
  苏泽忙了三天,终于组装起来十台织布机,他再次找到了家老阿公。
  “伱要在长宁卫办一家织布工坊?”
  苏泽点点头,家老阿公疑惑的说道:“可是长宁卫很多人都会织布,为什么要专门弄个织布工坊?”
  福建不是松江府,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织布工坊,福建土布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织出来的。
  苏泽也很难向家老阿公解释什么叫生产力的飞跃,只是说道:“我发明了一种新的织机,想要找人试试。”
  听说苏泽发明了新的织机,家老阿公也见怪不怪了。
  这些日子,苏泽给长宁卫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就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不会的东西。
  家老阿公也见过不少读书人,可是像苏泽这样样样精通,学习任何东西都飞快的人,家老阿公还是第一次见到。
  上次林显宗看了苏泽做木工,就惊叹不已,明明一开始苏泽只是普通学徒的水平,短短一个月就提升到了出师的水平,进步速度之快让林显宗恨不得收下苏泽当亲传弟子。
  也许这就是天才吧,家老阿公对于苏泽隔三差五的发明已经麻木了,他点头说道:
  “我儿媳陆氏织布很好,就让她找些人用你那机器织布,如何?”
  苏泽说道:“阿公,这织布机我不收钱,织出来的布我去掉棉花成本,按照市场进货价格收购,您看看如何?”
  家老阿公直接说道:“你办事长宁卫的人都放心,大家都知道你不会坑大家的。”
  如今海边盐场苏泽都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晒出来的粗盐,苏泽都按照市场上粗盐价格照单全收。
  不少家庭都发现,让孩子去海边盐场晒盐,挣到的钱要比在家里帮忙种地挣得还多。
  而且苏泽还会给种地的孩子讲课,在沙滩上教授孩子们识字,如今长宁卫都愿意让孩子去海边盐场晒盐。
  不过晒盐的收入逐渐不稳定起来,五月份海上的风暴逐渐增多,适合晒盐的天气开始变少。
  晒盐和制糖还面临一个大豆不足的问题,鬼市这个旬末没有开门,而且大规模购买大豆也容易引起怀疑,让有心人破解制盐制糖的秘方,正好这段时间制糖制盐都遇到了原料不足的问题,苏泽准备在长宁卫种上一季大豆。
  正好罗汉脚和朱七他们开垦出来的荒田,第一年可以先种植大豆固氮肥地,苏泽将之前大豆中好的豆子挑出来育种,然后交给朱七和罗汉脚们种植,并且许诺他们种出来的大豆按照市场进价收购。
  这些罗汉脚和盐丁们本来以为苏泽要将他们当做奴隶用到死,却没想到苏泽将开垦的荒地交给他们种植,还分给他们种子。
  平日里他们又经常听苏泽讲学,如今对于苏泽更是感激涕零,有几个人罗汉脚甚至自愿和苏泽签订契书,成为苏泽的家仆。
  等忙完了荒田的事情,苏泽又来到了自己的红薯田中。
  此时田间都是绿油油的叶子,小小萝卜头林彩娘正在照看红薯田。
  自从上次吃了红薯粥之后,林彩娘就对这种口味甘甜的粮食念念不忘,每天读书完,都会到田地里除杂草。
  林彩娘看到苏泽,就兴冲冲的过来指着红薯田说道:“阿兄,这红薯长得真好啊!七叔公都夸这田打理的好!”
  苏泽的种地技能已经到了Lv5了,他点点头夸赞道:“这段日子你辛苦了。”
  “不辛苦!”
  苏泽又说道:“不过红薯这东西,叶子如果长得太好,就会挤占根茎的养分,来,我教你怎么控旺。”
  说完这些,苏泽找来一个编筐,然后走入田间开始掐长在顶端的叶苗。
  林彩娘也跟着走进田里,她虽然听不懂苏泽说的“养分”是什么意思,但是如今在长宁卫论起种地,林七叔也都说苏泽对农事上的造诣和他不相上下了,小小萝卜头更是对苏泽有些无条件的信任,也跟着他开始掐起了叶苗。
  整整忙了半日,林显扬来到红薯田中喊苏泽去织布工坊的时候,编筐中已经全是鲜嫩的红薯叶了。
  苏泽将编筐递给了林彩娘说道:“这些叶子带回去,晚上给你们炒红薯叶吃。”
  林彩娘喜滋滋的带着箩筐返回家庙,林显扬则带着苏泽向家庙后的厢房去。
  “那些罗汉脚和朱七他们都已经住进了长宁卫的空房子,只有熊五还在罚堂关着,我爹说都让你将织布工坊就放在家祠后厢,这样卫所里不会有人说闲话。”
  苏泽连忙感叹还是家老阿公办事周全,毕竟如今是大明朝,礼教非常严格,就算是长宁卫这样的军卫,男女大防也是非常森严的。
  苏泽知道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改变这种风气还是要让工作的女性赚到钱才行。
  林显扬又说道:“我那嫂子自从我哥跟随老百户殉国之后,就一直帮衬家里,手脚麻利是干活的好手,阿泽兄弟你只要教会她,她自然会带着其他人织布的。”
  说着说着,苏泽和林显扬就来到了家祠,一个身穿交领短衫的中年女子,已经站在家老阿公身后等着苏泽了。
  “嫂嫂。”林显扬向嫂子陆氏行礼,接着对苏泽说道:“我嫂嫂可是县衙赐了旌表的节妇,阿泽兄弟你要的织工,都是嫂嫂召集的。”
  新的卷。
  这周还是一天八千!求订阅!


第093章 节妇苦,织布事
  旌表,就是官府用来表彰民间的凭证。
  而发给普通女子旌表,基本上就是用来表彰节妇了。
  若是节妇能继续守寡二十年,还可以获得官府立的贞节牌坊。
  听到节妇这两个字,苏泽本能的厌恶,在他那个时代,所谓的贞节牌坊,都是要被打入历史垃圾堆的东西。
  提倡守节,也是大明朝风气受理学影响,日渐保守的表现之一。
  苏泽对陆氏行礼之后,拉着林显扬说道:“你嫂子找的都是寡妇?”
  林显扬说道:“是啊,不是寡妇家里人哪里肯让她们出来干活啊,不过听说是在家祠干活,她们家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的。”
  长宁卫是军卫,上一任老百户战死,不少男丁也随之战死,寡妇自然是非常多的。
  只不过苏泽平日里很少在长宁卫逛,倒是忽略了这件事。
  “你嫂子得了县衙的旌表,是不准备再嫁了吗?”
  陆氏看起来三十多岁,和这个时代的女子一样,显得过于苍老瘦弱了一些。
  不过按照她的年纪,在现代还是可以光鲜靓丽的时候,竟然要这样穿黑衣守寡一辈子,苏泽向林显扬问道。
  林显扬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可是我爹好不容易从县衙求来的,要不然我这嫂子恐怕要被娘家抓回去了改嫁了。”
  苏泽见平日家老阿公十分的开明,竟然向县衙求旌表不肯丧夫的儿媳再嫁,疑惑的问道:“家老阿公不肯你嫂子改嫁吗?”
  林显扬摇头说道:“是我嫂子不愿意。”
  “这是为何?”
  “我嫂子娘家家贫,我哥也是出了不少嫁妆才娶来嫂子的,若是她回了娘家,肯定要被娘家再嫁一次,她这样的嫁出去,怕是不到几年就折磨死了。”
  苏泽一愣,但是很快也反应过来,林显扬说的也是事实。
  其实不仅仅是福建一地,这个时代嫁女儿就是卖女儿。
  陆氏第一次还能嫁个军户,怕是第二次家里人为了钱,就要嫁给残疾人或者嫁给富户为妾了,有些穷人家甚至有兄弟共妻的,总之二嫁的遭遇肯定是被娘家再卖一次。
  娶这种寡妇的,基本上都不会真心好好对待的,有的就只是为了传宗接代的,被折磨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娘家本来就是卖女儿,自然也不会为她出头。
  求到了朝廷的旌表,那陆氏就是县衙挂了号的节妇了,那娘家就没办法强行命令她再嫁了。
  家老阿公家里本来就对她不错,留在婆家还能继续抚养儿子,对于她这样是最好的结果了。
  苏泽不由的感慨,在这个时代能够安心的守寡抚养孩子长大,对普通妇人都是一种奢望。
  也难怪封建时代的女子命运如此悲惨。
  追逐爱情和婚姻自由,从来都不是贫苦百姓的事情。
  苏泽看着陆氏苍老憔悴的面容,年轻守寡抚养儿子,这想想都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其他寡妇都怕被人说闲话,只有陆氏被推举出来,跟着苏泽学习使用纺织机。
  苏泽坐到了珍妮纺织机前,对陆氏说道:“这是我发明的新织布机,其实操作起来和手摇纺车差不多。”
  【发现地点纺织工厂,可以学习技能“纺织”,是否学习?】
  “学习。”
  还有系统靠谱啊,本来苏泽还要研究一下如何使用纺车,这下子使用纺织机的的知识出现在苏泽的脑海中,他放上了纱锭,开始熟练的使用纺织机。
  陆氏原本听说是苏泽自己发明的纺织机,还以为苏泽只是说笑。
  她多次从公公和小叔子以及儿子林安仔口中听说苏泽的名字,知道这是长宁卫有本事的读书人。
  自己儿子林安仔跟了苏泽读书之后,不仅仅懂事了很多,而且现在也能写能认字了。
  陆氏对于苏泽是非常尊重的,她也不求林安仔能考上秀才,只要能够识字认字,那也是相当不错了。
  虽然对苏泽十分的尊重,但是读书人哪里会织布啊,这都是她们女人家的事情。
  更不要说什么发明织布机了。
  可没想到苏泽面前这个古怪的机器,随着轮子逐渐动起来,纱锭真的旋转起来。
  而飞梭在线之间穿梭,一小块布很快就出现在织机上。
  这读书人真的会织布!
  但是陆氏很快被这台机器吸引了,这织布的速度太快了!
  陆氏已经是长宁卫出了名的巧媳妇了,她丈夫还活着的时候,陆氏不仅仅能给一家织上新衣服,还能够做出布送到市集上卖。
  可是和苏泽的织布速度比,陆氏的效率就要低得多了。
  而且陆氏也看出来,苏泽只是能勉强使用这台织布机而已,动作并不熟练,如果熟练了速度还会更快。
  陆氏看着这巧妙的机器,陷入到了思考中。
  如果用这台机器,她一天的织布速度是普通织布机的几倍,那一个月能够织多少布啊!
  儿子读书虽然是家老阿公出钱,但是读书进学没办法种地,而且日后笔墨纸砚都要花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