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248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等到李时珍靠近泰州城的时候,就看到百姓打着绑腿,在房屋、水田、堤坝附近寻找钉螺,然后将钉螺集中烧毁的场景。
  等到李时珍看到了苏泽的灭钉螺宣传画,向村长打听道:
  “老丈,这是谁人宣传的?”
  村长立刻说道:“是从扬州那边来的苏神医,这位苏神医在泰州城外设疫病馆,已经救助了好多人了!据说他可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专门来送瘟神的!”
  李时珍还是有些疑惑的问道:“既然是灭疫,为何要抓钉螺?”
  村长说道:“苏神医说,这病不是恶鬼投胎,而是蛊虫入体,而这蛊虫就是在钉螺中长成的,所以只要灭了钉螺,蛊虫就无法孵出来作恶了。”
  李时珍愣了一下,能说出血吸虫病是蛊症,说明这个苏神医确实是懂医理的,不过他还是对于钉螺和血吸虫病的联系有些不相信,于是又问道:
  “灭了钉螺之后,有效吗?”
  村长咧开嘴说道:“有效,有效啊,自从开始灭钉螺之后,村里新染病的人少了很多。”
  李时珍大感意外,他问道:“这位苏神医在哪里?”
  “就在泰州城外,往那边走就能见到苏神医的寨子,苏神医就在哪里救治病人。”
  “多谢老丈,告辞了!”
  李时珍背着药匣,来到泰州城外,果然见到了一个忙碌的营寨。
  李时珍拦住一个背着药篓的医家子弟问道:“请问苏神医是在这里吗?”
  “正是。”看到李时珍也背着医匣,这个医家子弟以为他是来帮忙的,他说道:“苏神医就在帐中,您若是要帮忙,直接找许先生或者王先生就行了,他们会给你安排工作的。”
  “帮忙?”
  “是啊,泰州附近的大夫都在往这里赶,大家都想着出份力呢。”
  李时珍说道:“我是从北面来的,只是想要请教苏神医一些问题。”
  “哦哦,请教问题啊,那您直接去中间那顶帐篷吧,苏神医就在那边。”
  “不需要通报吗?”
  “不需要,只要是求教医术的,苏神医从来不藏私,都是倾囊相授的。”
  李时珍颇为感动,他在太医院供职过,京师的那些大夫,对于自己的医术都当做宝贝,教授弟子的时候都要藏私,很多年轻大夫学了几年还不能入门。
  这些大夫还喜欢生造词,比如将一些药材用代称或者古称,药方写出来只有在他自家的药店才能抓到药,搞得药方就和密码书一样。
  李时珍痛恨这种风气,这才决定离开太医署,他的志向就是编写一本药典,祛除时下这种敝帚自珍的不良风气。
  听说苏泽愿意和所有往来医生切磋,从不藏私,李时珍更是大感知音,他和这个医家子弟拱手道别,然后背着医匣向中间的大帐走去。
  走进来之后,李时珍感觉这里倒是像个军营。
  有穿着士兵衣服的人进进出出,整个营地被划分成了好几个部分。
  负责给病人休养的地区,负责给急病病人治疗的区域,负责给轻症常见病治疗的地方,全部都被分成一个个部分。
  李时珍还闻到了阵阵饭菜香味,这里还有专门做饭的地方。
  除此之外,李时珍还见到了几个大桶,有人将水烧开之后倒入大桶,整个营地所用的水都是这些烧开过的水。
  还有专门的士兵负责抛洒生石灰,就连绑腿、衣服都有专门蒸煮消毒的地方。
  这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只需要做好的自己的事情,这一切都让李时珍非常的惊叹,这位苏先生果然是一位精通医理的名医啊!
  就是这样的名医,李时珍在京师的时候竟然没有听说过。
  等李时珍到了中军帐篷,却只看到一个年轻人坐在里面读书。
  “在下李时珍,请问苏神医在吗?”
  苏泽正在看书,突然见到李时珍进来,听到他自报家门,苏泽惊的放下手里的书问道:
  “可是蕲州李院判?”
  李时珍愣了一下,他是蕲州人,曾经在太医署担任院判,苏泽竟然一口气说出他的籍贯和曾经的官职,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
  李时珍说道:“在下确实是蕲州人,只不过已经辞官,不再是院判了。”
  苏泽颇有些激动的说道:“先生请坐,哦哦,先生是游历到此的吧?”
  李时珍点点头,他虽然在北方确实有名气,但是南下以来到时没有多少人认识他。
  这个年轻人难道也是北下的?
  “这位兄台你也是从北方来的?要向苏神医学医的?”
  苏泽立刻说道:“在下就是苏泽,不敢称神医,拜见李先生。”
  李时珍再次惊讶的站起来,他上下打量苏泽,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这竟然是在组织治疗泰州蛊症的神医?
  李时珍也顾不得这些,他只认为苏泽是某个隐世名医的出山弟子,他也顾不得寒暄客套,开门见山的说道:“在下有一事不明,请问苏神医,这蛊症和钉螺有什么关系?”
  苏泽淡淡的笑了笑,这些日子过来询问他的医生可不少,苏泽为了解答他们的问题,专门制作了一台简单的显微镜。
  苏泽拍拍手,有一名学徒开始播弄帐篷外的反射镜,等到阳光被反射到了帐篷内的反射镜上,最后打到了显微镜的底座上。
  “李神医请看。”
  苏泽将李时珍请到边上,他将一块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李时珍睁开眼睛看过去,竟然看到了一个正在蠕动的黑点。
  李时珍大惊,继续放下目镜说道:“世间竟然有此神物!竟然能看见蛊虫!”
  中医说的蛊虫,是一种无形无相之物,并不是具体的虫子。
  但是李时珍竟然真的从显微镜中看到了活的尾蚴,这一切都让他大为震撼。
  苏泽说道:“此物就是从钉螺中找到的,人在水中劳作的时候,尾蚴就会从皮肤钻入人体,然后在人体内繁殖,吸取人的养分。”
  李时珍这下子是真的信了,他也相信苏泽是神医了,不是神医,谁能发现这小小的钉螺,竟然是蛊虫寄宿之所呢?
  李时珍长长一拜说道:“泰州能有苏神医,当活人万千,这是天大的功德啊!”
  李时珍又对显微镜爱不释手的说道:“苏神医师从何家?竟然有如此神物传承?”
  苏泽说道:“此物名为显微镜,可见肉眼不见的细微之物。”
  “还有,此物不是传承而来,而是苏某自己造的。”
  李时珍惊讶的看着苏泽,这等神器,竟然不是古代传承的,而是苏泽自己造的?


第245章 实证医学
  苏泽看向李时珍,这位年少从文,后来弃文从医的名医,竟然也有厚古薄今的想法。
  不过这也不意外,古今中外这种想法也都是正常的,君不见金庸中就是越老的武功越厉害的设定。
  苏泽坦然说道:“古人也是人,古书中讹误也很多,李神医难不成认为古书中的都是对的?”
  李时珍一想,倒是也觉得苏泽说的在理。
  他为了编写药典,也看不过不少古书,自然知道很多古代名医所写的也有讹误,而他要编写新的药典,自然也是为了勘正这些。
  李时珍不自觉的点头。
  苏泽又说道:“而且古人理论草创,往往也有不足的地方,今人能集合古代之所成,当然是今人的学问要优于古人。”
  李时珍看向苏泽,其实这番理论在医家中倒是不新鲜,只是罕见有人提起来,原因是在儒家的文化氛围下,“崇古”本身就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就算是王安石变法,也要先修《三经正义》,先用圣贤书来给自己背书,再进行改革。
  苏泽自然明白李时珍不是抱残守缺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放弃医官的铁饭碗,去编纂《本草纲目》。
  苏泽说道:“其实无论是古今,都没有优劣之分,为医者最重要的还是求实。”
  “求实?”
  李时珍已经认识到苏泽确实有水平,对于他的理论也有了几分兴趣。
  明代的中医,已经发展出“寒热”“伤寒”“五行”等多个派系,由尊崇《黄帝内经》的内经古法派,也有更推崇张仲景等更近代医家的新派。
  李时珍算是博采众家之长,对于医家的各派都有所涉猎,可是他从没听说过“求实”派。
  苏泽说道:“我这‘求实’一派,没有其他的理论,就是只有一条,实事求是。”
  李时珍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苏泽继续说道:
  “就说一味药物,能不能治病,看的不是五行寒热,看的也不是古书今文,只要能治好病,那这位药物就是对症。”
  “若是这一味药物服之无用,无论这药材多么名贵,无论这药材在古书中吹的天花乱坠,这药对此病症无效,那就不能再入药了。”
  李时珍倒是不惊讶,仔细想想苏泽说的也有道理,如果一味药确实对于缓解症状无效,那确实没有必要再放在药方中。
  但是李时珍很快又说道:“不对啊,若是如此,医者不是和匠人一般,给人看病就如同对图做匠,这世间已经有的病症能解,若是新症要如何用药?若是疑难杂症如何用药?”
  苏泽微微一笑,他说道:“这个自然,这实事求是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做到是最难的。”
  “要求实,那就要正本清源,要知道药为何能治病,要知道病从何来,病理如何,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用所谓的寒热、五行、阴阳来配药。”
  李时珍愣住了,苏泽这番话可以说是推翻了古中医的全部理论,这“求实派”真的是好大的口气!
  苏泽继续说道:“就说这蛊病,就是由寄宿在钉螺中的尾蚴造成的,如果要治病,就要调养身体以药汤驱虫,如果要防治就要除钉杀虫,远离浑浊的脏水,饮用干净的开水。”
  “这一切都是有形的实物,只要不被蛊虫入体,自然无病无灾了。”
  李时珍连连点头,他又问道:“可是苏神医又是怎么发现这蛊虫的呢?”
  李时珍问出了自己最大的问题。
  他看向苏泽,如果这个问题苏泽只是说从书上看来的,又或者说师长所授,那他所谓的求实之学也不过是和其他学问一样,只是标新立异罢了。
  这个问题没有难倒苏泽,他说道:
  “我到了泰州之后,先发现大部分村里被这蛊虫感染的,基本上都是家中的壮劳力,也就是要下田劳动的人。”
  李时珍点头,这和他一路上所见的都是一样的,一村中往往都是那些先下水田劳动的人先感染。
  苏泽继续说道:“可是我统计了泰州城内的病例,往往一户中先感染的往往是家中妇人,城内妇人要比男人感染的多一倍。”
  李时珍顿时来了兴趣问道:“这又是为何?”
  苏泽拿起一颗钉螺的壳说道:“后来我走访了发现,原来城内的妇人,往往会聚集在河边的石板桥附近浆洗衣服。”
  “这有什么关系?”
  “这些石板的夹缝中,以及石板的附近泥洼中,很容易吸附钉螺,这些地方往往是钉螺繁殖最多的地方,这些妇人是在浆洗衣服的时候,被钉螺中的蛊虫感染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2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8/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