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掌控了上海码头之后,虽然江南的粮荒已经缓解,到那时福建转运的南洋低价粮食,依然受到江南的大家族欢迎。
原因很简单,只要粮食价格低廉,那么将更多的稻田改成桑田,就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苏州更多的大户都在今年选择移植桑树。
而苏泽掌握了从倒卖福建转运的南洋粮食的贸易,同时也组织苏州商人卖货到上海,卖给福州的市舶司丝绸。
虽然陶公公压价厉害,但是如今世道就这样,国内丝绸贸易萎靡,出口是个爆发的增长点,不仅需求量大还稳定。
所以苏泽还在苏州府买下了一座码头,专门转运丝绸去上海港口。
可是上个月码头遇到了麻烦了,码头雇佣的装卸货物的力夫,和苏州城的恶少帮起了冲突。
苏泽问道:“这帮恶少什么来头?”
方爱竹说道:“苏州府中一些富家人家的子弟,不读书进学也不经商,在街市上闲逛,也有那街头地痞无赖跟着厮混,他们就歃血为盟,自号为‘雄杰’。”
“去年官府号召团练,这些恶少也自称搞起了团练,又雇佣打行的人做帮手,如今在苏州欺行霸市,就连苏州府的公人,也不敢随意开罪他们。”
原来如此,苏泽倒是明白了。
其实现在的江南,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非常的繁荣了,大片的城市工坊,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城市经济迅猛发展。
就和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一样,在城市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也形成了大量的城市灰色地带。
伦敦黑帮和和现在苏州城内恶少,其实就是时代发展之后,诞生了一部分可以脱离土地经济,在城市中捞偏门为生的职业出现,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城市发展产生更多职业后的结果。
生产力发展就是这样,随着社会发展也会诞生新的灰色和黑色地带,而发展更加缓慢的官府管理的滞后,会进一步放大这些灰色地带。
苏泽不相信是苏州府的“官吏不能治”,只能说一部分官吏也融入到了这个灰色地带中去了。
苏泽对着方爱竹说道:“给上海那边送信,下一次飞剪船来的时候带信回南平,让熊五去苏州,把码头交给他,这事情就要他来办。”
“明白了。”
苏泽放下笔说道:“还有姚春,也让他乘坐飞剪船来南京,这本书排版印刷交给他来做。”
方爱竹看着桌子上的图纸和文字,忍不住说道:“姑爷,这书真的要公开刊印吗?这上面很多可都是万金难换的秘方啊。”
苏泽倒是不以为意的说道:“这些产业我还能全部都涉足?不可能的,而且市面上的商品越多,货物越多,掌握渠道才赚的越多,而且这些方法推广出去,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方爱竹对苏泽有些敬佩了,苏泽写的这本书他也知道,包含了各种商品的生产方法,还有很多农作物的种植和培育内容,这其中还包含了苏泽制造白糖等秘方(盐法比较重要,没有写)。
这些都是赚钱的法门,可以说是比市面上流行的《能多鄙事》还全面的商业百科全书。
苏泽竟然要将这些都写在书上公布出去,方爱竹可以想到其中一些产业能够赚到多少钱。
这其中甚至还有更先进的棉布纺织机的制作详细图纸,要知道这可是比华亭徐家用的织布机还高级的织布机,苏泽竟然就这样写在书上公布出去。
方爱竹佩服苏泽的魄力,这本书可以说是能让万家生财的宝书了!
“这有什么,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连家传的药方都要贡献出去,对了,李时珍的书怎么样了?”
方爱竹回复道:“李神医已经写完了第一卷 了。”
苏泽点头说道:“可以慢慢出版,第一卷 就是常用药方和草药辨识,能便民实用就行了,不需要太复杂的药材。”
方爱竹点点头,他帮着苏泽收拾书稿,苏泽写完一章,又开始画起设计图来。
【完成绘图,绘画技能+10,Lv4,200/400】
这是水利灌溉轮车的设计图,这东西在江南并不少见,但是苏泽还是详细写了制作的方法和原理,这是给一些落后地区的人看的。
“姑爷,这书叫什么名字啊?”
苏泽笑着说道:“天工开物。”
十日后,天工书院在南京建成,苏泽开始招募第一批学生。
第273章 送技能的陆二
徐阶的二儿子徐琨,正在家丁的前呼后拥下,登上了崇明岛。
崇明岛位于长江出海口上,和扬中岛一样,也是长江泥沙在出海口堆积而成的岛屿,在明代的时候崇明岛已经是一座土地肥沃的岛屿了。
不过此时的崇明岛,还不是后世那样连成一片的大岛,而是被长江冲出来的几个沙洲。
从明初以来,这些沙洲就不断的变大,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沙洲。
分别是三沙、东沙和西沙,这些沙洲有的距离只有百米,在落潮的时候可以步行来往。
朝廷一开始的时候也在西沙上设立了巡司,负责纠察这部分水域的水匪海盗,不过在禁海以后就撤除。
原本崇明岛上设县,在明初方国珍集团以崇明岛为据点进攻过江北之后,明廷为了禁海,就撤走了岛上居民,撤去了县衙。
如今崇明岛上也有些人家,这些都是前几年倭乱的时候从江北渡过来的。
这些在崇明岛开荒的百姓,全部被徐家的家丁和松江的衙役,驱赶出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茅草屋,徐家的管事们给了他们两个选择。
一个是现在就离开崇明岛,他们是没有许可的私自开荒,任何东西都不可以带走。
另一个就是现在都签下契约书,成为徐家永久的佃户,这以后崇明岛的上土地都是徐家的,以后耕种的土地都要向徐家交租。
百姓们自然是哭爹喊娘,可是面对人数众多的徐家家丁,以及穿着官府衣服的胥吏衙役,百姓们的反抗自然无果,带头抗议的挨了打后,也没有人再吭声了。
徐琨根本不在乎这些普通百姓的哀嚎,这样的事情,在徐家土地扩张的时候,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此时他正在和管家看着地图。
“少爷,岛上的土地已经勘好了,开出来的田都可以种植棉花,另外这个位置可以建造码头,边上的可以建造棉纺工坊。”
“纺织机已经造好了吗?”
“已经造了一千台纺织机,都是家里工坊常用的样式,只要几个老织工带着就能用起来,等到这一千台纺织机开工,北方那笔订单就不愁了。”
徐琨满意的说道:“今年辽东战事不利,朝中已经对蓟辽总督王忬很不满了,这一次兵部上奏,说辽东缺衣少粮,这才有了这笔大单子。”
管家立刻说道:“要不是少爷这些年的经营,咱徐家也接不下这么大的单子!”
徐琨得意的点头,这些年来徐家产业扩大,都是他在家中主持的。
徐琨也在暗暗的和哥哥较劲,对于父亲将哥哥能待在父亲身边当官也颇有微词。
若不是我徐琨,徐家哪里有这么大的产业。
这是徐琨一直骄傲的事情,这些年来随着父亲的官位越来越大,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徐琨每年都要向京师运送不少银子,他对家里的功劳也不亚于兄长!
徐琨得意的说道:“苏泽的丈人不就是南京户部侍郎吗?仗着方望海搞的上海码头,难不成以为能够遮住江南的天?”
“我告诉你,因为辽东缺粮,朝廷已经命令登州打造海船百艘,从山东运粮北上辽东。”
“日后这些船也会南下,将兵部采购的冬衣运到辽东,我们徐家赚的就是大钱!”
管事的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徐琨,这才是最发财的路子啊!
辽东边军上万件冬衣的订单,放在整个松江府,除了徐家还有谁家能完成?
这也是为什么徐琨要打通关系,开发崇明岛的原因,他需要建造自己的码头,并且在崇明岛上扩建棉纺工坊。
这一次徐家为了织布机也是下了血本,请了整个松江府的工匠,徐琨又怕订单完不成,已经让工匠在松江府打造织布机,等到完成后再运到岛上。
这些织布机都是徐家工坊里使用多年的老型号了,虽然织布的速度不算快,大不了让织布工多工作一两个时辰好了。
“码头什么时候能建好?”
管家迟疑的说道:“回少爷,松江府工房的一个吏员说,东沙那边的土质不够紧实,不适合建造码头,但是建造在三沙上,装卸又不方便。”
徐琨皱眉说道:“不过是胥吏危言耸听罢了,难不成东沙还能沉了不成?就在东沙建造码头,那里距离出海口近,也容易停靠海船,这批冬衣要在秋天织造完毕,在冬天之前运到辽东去!”
“明白了!”
徐琨心中充满了野望,这座崇明岛东沙码头建成之后,自己也可以组织船队南下做生意,到时候抢光了苏泽上海码头的生意,看看到底南直隶是谁家做主!
年前的事情传回松江,让徐琨非常的愤慨,他想要找苏泽报仇,但是徐阶却让亲信带来书信,禁止徐琨在南直隶找苏泽麻烦。
既然不找麻烦,那就在商业上击败他!
苏泽不过是一区区举人,他的后台也就是南京户部侍郎方望海。
自己的爹可是当朝次辅,难不成做生意还做不过苏泽?
与此同时,风尘仆仆的陆二,正在趴在草丛,看着远处的苏泽走进了上海的码头。
陆二是锦衣卫副千户,他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沾亲带故,按照辈分算是陆炳的远房侄子。
这一次宫中传出命令,让锦衣卫去南京监视苏泽。
养病在家的陆炳突然发声,点了陆二来南京。
陆二带着两名锦衣卫百户,风尘仆仆从京师到了南京,在苏泽家巷子口开了猪肉铺子,监视苏泽。
苏泽在家里一窝就是两个月,本来陆二还觉得这是好差事,没想到四月份开始,苏泽频繁出行,把跟在他身后的陆二累的不行。
陆二实在是想不通,自己对待族叔一向恭敬,怎么被安排了这么一个苦差事。
这些日子苏泽又是去书院查看工地,又是去新买的印刷坊看设备,然后就马不停蹄的来了上海。
陆二本来派手下两个百户去上海缉私总团蹲守,却没想到苏泽不去上海缉私总团,只去了上海的码头。
陆二只能亲自骑马跟上,蹲在了上海码头边上的草地上。
如今已经四月份了,各种蚊虫滋扰,搞得陆二浑身难受,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尽头啊!
因为进了码头,苏泽的系统弹出提示:
【躲避监视,“反监视”技能经验+10,Lv5,1/1000】
【技能‘反监视’突破Lv5,获得自由属性点:1,请选择被动技能!】
果然运气是守恒的,这一次是三张全绿。
苏泽翻开这三张绿色卡片,只看到这三个被动技能是:
【绿色被动——易容高手:躲避跟踪时,使用化妆易容时,反监视技能+1.】
【绿色被动——飙车达人:躲避跟踪时,使用载具的时,载具驾驶类技能+1.】
【绿色被动——秘谍之王:教导和传授反监视课程时,反监视技能+1.】
这,苏泽想了想,还是选择了第三个被动。
感觉到了身后的视线消失,苏泽知道陆二进入到了摸鱼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