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563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反倒是释放奴隶和夺回那些贵族侵占的田地,让这些蒙古贵族更加不满。
  三娘子很不理解,她明明做了自己应该做的,禁酒令也是为了草原上的人好,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她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想着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愿意为草原的未来想一想。
  五原城中,高务观坐在骆驼上,面对亲自给他送行的俞大猷说道:
  “将军,您还是回去吧,我这一次只是准备打通前往吐鲁番的商路,很快就会返回五原城的。”
  高务观来到五原城之后,接受了俞大猷很多内政上的压力,也让俞大猷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军事上。
  此外高务观还建立了从五原城到大明的走私路线,靠着在大明内的情报站,建立了一条稳定的商路。
  火药可以通过商路运送到五原城内,再由五原城内的兵工坊制造成手榴弹,解决了手榴弹补给不足的问题。
  所以高务观要亲自带队,前往西边的吐鲁番建立商路,俞大猷是有些不放心的。
  他特意将自己亲自调教的亲卫骑兵交给高务观做护卫,又命令他们必须要保护好高务观。
  这次商队的货物也都是高务观精心挑选的。
  除了大量在西域就很受欢迎的丝绸、茶叶之外,高务观还为沿途的西域王公们精心准备了礼物。
  这其中就包含了精美的玻璃制品,包含了五彩的玻璃“工艺品”,精密的钟表。
  这些东西都被绑在骆驼身上的袋子里,长长的骆驼商队中驼铃悠悠,他们要离开五原城一路向西,跨过草原和戈壁沙漠,前往吐鲁番的一个个绿洲。
  高务观没有指望一下子就打通前往中亚的商路,越过吐鲁番之后还有一个叶尔羌汗国,这是蒙古铁骑鞭挞世界时候,在中亚建立的察台台汗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和吐鲁番一直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
  高务观没有想要一下子走太远,他只想要和吐鲁番的王公们建立贸易通道,再为日后打通路上丝绸之路做好准备。
  吐鲁番汗国同样是继承于察合台汗国,但是比叶尔羌汗国的实力稍弱。
  吐鲁番汗国的领地中有大量的沙漠和绿洲,所以汗国对手下王公并没有太强的控制力。
  所谓的吐鲁番可汗,不过是绿洲王公们推举出来的共主罢了,所以高务观试图整合沿途的绿洲,就能形成一条稳定的商路了。
  等到高务观的驼铃声消失,俞大猷对着身边的陆二说道:
  “我们也该行动了。”
  五月,已经修整了很长时间的五原城的掷弹骑兵再次出动,开始对整个河套地区发动进攻。
  在河套地区的蒙古部族完全无力抵抗,其中一部分选择归顺五原城,一部分离开河套地区逃亡板升城。
  六月,俞大猷占领了整个河套地区,并且在几个古城池的遗址上筑城。


第526章 铁路大计划
  汽笛声响起,徐琨从头等车厢站起来,他看着玻璃窗外的松江车站月台,已经挤满了大包小包准备上车的乘客。
  好在头等车厢停靠在月台的前端,那边有专门的头等车厢乘客候车月台,没有后面这些普通月台那么拥挤。
  徐琨的助手们也跟着站起来,等到列车停稳,列车员打开车门,一行人从火车中走下来。
  看着喷吐着白色蒸汽的火车头,徐琨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东西是怎么自己动起来的?
  自己不理解就不理解吧,反正大都督就和会法术一样,总能够发明神奇的东西。
  纺织机如此,蒸汽机也是如此,徐琨甚至有一个和主流的读书人不同的看法。
  东南能够迅速崛起,不是靠的武器装备,也不是靠的新学思想,而是靠着这些神奇的发明。
  徐琨这次出门,调研了苏松铁路,对于使用了蒸汽车头的铁路,徐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当年徐琨起家的时候,就是立刻投入重金,跟上了苏泽在天工书院推广的新式纺纱机,这才在后来的棉布纺织变革中异军突起,成为松江地区第一棉布商的。
  从这件事之后,徐琨就一直跟随苏泽,上一次铁路公债他也带头认购,赚了一大笔钱。
  现在徐琨调研铁路,也是看到铁路的巨大利益。
  徐琨从站台走下去,看着热闹的火车站,对着助手说道:
  “我们直接去松江知府衙门。”
  徐家的马车早就已经等候在火车站边上了,徐琨登上了马车,直接向松江府衙门而去。
  现任松江知府许国,是当年苏泽在苏州办报时候的同伴,也和申时行是同榜的榜眼。
  许国比申时行要大上很多,不过谁都知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大都督的旧友,又是松江这个东南最大府的知府,下一次许国很有机会,沿着申时行的老路进入内阁。
  广州府、松江府、苏州府、福州府、杭州府,这五府的财政贡献冠绝整个东南,这五府的知府也和其他地方的不同,隐约要高上一级。
  特别是如今日益发展的松江府,靠着铁路和航运的优势,已经超越了其他府,成为天下首府。
  不过许国到任松江府之后,却几乎没有任何大的动作。
  他所有的政策,都是延续前任松江知府申时行的政策,甚至连人事安排来上都没有过大的调整。
  对于上海县的建设方针,也都是按照申时行留下来的规划,许国到任松江之后唯一让人议论的事情,就是许国将知府衙门从华亭搬到了上海县。
  对于这件事,华亭县的人很有意见。
  虽然上海县是大都督的龙兴之地,当年苏泽也是靠着在上海县练的缉私警备总团起家的,但是华亭一直都是松江府的经济和政治中心。
  徐家的工坊就集中在华亭县。
  许国将府衙从华亭县搬到了上海县,这不是让上海超过华亭了吗?
  不过许国也有话说的,如今上海的黄埔港已经超过了松江港,成为连接中原南北的最重要港口。
  如今东南在北方的港口,无论是济州岛还是仁川,还是大沽,这些商船都会在上海停靠。
  而南方北上的船,也会在上海停靠补给。
  上海港已经成为整个东南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这还是没有占领北方的情况下。
  如果吞掉大明,徐琨都不敢想上海会有多繁华。
  除此之外,苏松铁路的松江府终点站,也被设在上海县。
  铁路距离港口不远,港口的货物直接可以装卸到火车上,然后用陆运运送到沿途的城市。
  另外从上海的海港可以直接进入长江,通过内河商船沿途将货物一直运送到武昌。
  身处于内河航运、海运、铁路,三条干线的交点,又是距离南京最方便的出海口,上海不发展也不可能了。
  这也让原本只有十万人口的上海县迅速膨胀,如今上海县已经拆除了县城墙,居住在上海县内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
  徐琨也在上海近郊的地方购置了土地,准备在这里建造工坊。
  许国的府衙是新建造的,不过许国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府衙并不华丽,但是面积不小。
  松江府和其他府不一样,因为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各种专业的吏员来管理。
  从前任知府申时行开始,松江知府就不断向内阁打报告,要求扩编松江府的官吏编制。
  对于这件事大都督府和内阁非常慎重,徐渭甚至亲自前往松江府多次,最后才决定给松江府的知府衙门增加到官员十二人,吏员一百二十人的编制。
  这已经大大超过其他知府一级衙门了,这也是松江府被称作天下甲府的原因之一。
  许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松江府的人口庞大,各类经济活动很多,没有大量专业的官吏,根本无法应对这么多的事务。
  就比如普通知府衙门,一般就是按照六部设立六房,承接上级的事情就可以了。
  但是松江府就不同,光是一个户科,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
  因为职权太多,许国对松江府的户科进行了拆分。
  首先是财政科,这是负责整个松江府各级官府衙门的财政预算和开支,负责所有和松江府有关的投资使用的部门,说白了就是负责用钱的部门。
  接下来是税收科,这是专门负责整个松江府内税收工作的部门,也就是负责收钱的部门。
  财政和税收分开,收支两条线,这样也让松江府的帐更加清楚,也避免了户科权势过大的问题。
  户科只是一分为二,工科就是彻底拆分了。
  铁路、公路、海运、河运、水利、城建,这些都被许国拆分出来,形成比较专业的机构。
  十二名官员和一百二十名吏员,和其他府的五名官员八十名吏员相比,松江府的编制已经多了很多,但是许国的人手依然不够用。
  而且这还是治安和消防,都依靠上海缉私总团维护,许国完全不需要养治安部队的情况下。
  所以整个松江府也被称为官吏地狱,进了松江府就要做好每天996,乃至于每天007的准备。
  许国的政务繁忙,但他还是抽空见了徐琨。
  这并不是因为徐家在松江的钱多,而是因为徐琨另外一个身份,他是松江府制宪会议代表。
  制宪会议代表在地方政务中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他们对于当地政策有否决权,还可以直接向大都督府或者内阁反映地方问题,当地制宪会议代表联合起来还可以质询本地官府。
  在很多地区,一些跋扈的地方官员就吃了制宪会议代表的亏,有几个急功近利的官员甚至被当地制宪会议代表们联合赶走了。
  许国倒是不担心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但是徐琨作为制宪会议代表,他来见自己也是公事。
  徐琨走进许国的办公室,他首先向许国行礼,接着将一份文件放在了许国面前。
  “府台大人,这是草民所写的一份铁路发展计划。”
  许国翻开,这是一份非常专业的调研,也是一份兴建铁路的计划。
  如今的苏松铁路,实际上就是从苏州的太仓县到松江府上海县的一段。
  实际上里程不长,沿途也就只是途径嘉定一县。
  徐琨这份计划的野心就很大了,他计划将上海县和华亭县之间的铁路也修通,甚至修到青浦县,最好能和苏州府的昆山县修到一起,形成一条铁路环线。
  对于修铁路,许国自然也是支持的。
  但是铁路投入巨大,还涉及到了沿途土地拆迁的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许国本身也不是一个特别想要折腾的人,所以一直也都很犹豫。
  除了钱之外,最重要还是舆论。
  如今东南的两条铁路,为了铁路要不要政府出资的问题,已经吵了很久了。
  万一铁路不盈利,那松江府也要承担很大的骂名的。
  徐琨又说道:“我们华亭县的几家商会,想要联合出资来承办这条铁路,府台大人意下如何?”
  私人承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5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3/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