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女真人不能种田也不能经商,同时还需要去攻打更深山中的生女真,负责保护辽东的安全。
但是随着李如松开始执掌辽东以后,女真人的地位开始提升,李如松允许这些女真人种田经商,也挤压了辽东汉人的根基。
这也是为什么李如松被围困在辽阳,但是周围的军卫无人出兵相救的原因。
而辽东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对中原的局势也非常的了解,所以在看到东南的旗帜后,这些汉人豪强毫不犹豫的就背叛了李氏父子,迅速倒戈。
李舜臣看着这些汉人豪强送来的粮食,更是觉得从没有打过这么顺利的仗,他带领士兵直接扑向建州。
建州,女真名是赫图阿拉,这里是建州女真最早建立的城市,在李如彘的打造下成为女真后方最重要的城镇。
这一次出征,李如彘带领女真精锐分成了两拨,分别攻打明廷在辽东的两个重镇——辽阳和抚顺。
李如彘亲自带领精锐攻打辽阳,辽阳是明廷蓟辽总督的衙门驻地,也是关外重兵把守的门户。
第二路则是由李如彘的同族带领,抚顺同样也是明军的重要据点,抚顺西边就是关外城市沈阳,这里是关外商品交易的中心,也是汉人商队齐聚的城市。
而李如彘将部族的老弱都留在了建州,只留下部分亲卫把守,交给他的女真妻子佟加带领。
女真文明程度比较低,野女真中还有一部分是母系社会,建州女真中女性当家做主的情况也很多。
其实佟加是李如彘的结发妻子,但是他后来被李成梁赐婚了汉人女子,李如彘宣布和佟加合离,但是依然和佟加生了好几个儿子。
这一次起兵叛明之后,李如松扣押了李如彘的汉人妻子,但是李如彘根本不为所动,还让人给李如松传话,让他随意处置自己的汉人妻子。
李如彘也没有想到,东南竟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
按照李如彘的设想,东南和明廷争夺天下,自己主动投诚,东南就算不支持自己,肯定也会袖手旁观,等到自己和明廷争出胜负,消耗明廷的实力。
可是东南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直接从朝鲜出兵直扑自己的老巢。
李如彘接到消息的时候,李舜臣已经跨过了鸭江,杀向了建州,李如彘准备回援建州的时候,建州已经被李舜臣攻陷,自己的妻子佟加不知所踪,部族长老们也全部被俘。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如彘几乎要抛下围困的辽阳,返回救援建州了,但是他还是压制住了这股冲动,而是派遣亲信和攻打抚顺的统帅联络,要求对方放弃攻打抚顺,立刻南下辽阳汇合,不计代价攻下辽阳城。
到了这个时候,李如彘明白想要不出血是不可能取得胜利了,要是再等半個月,那李成梁就要带领军队冲进关外了,建州老巢已经被端了,恐怕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了,难道继续往北去山里做野人?
李如彘开始搜集辽阳城周围的木材,抓捕周围的汉人工匠和劳动力,逼迫他们制造攻城设备。
这时候李如彘彻底撕下了温情的面纱,开始强行逼迫这些投降的汉人也去制造工程工具。
那些投靠了李如彘的汉人大族立刻遭殃,李如彘撕毁了和他们的协议,将他们驱赶到寒冷的雪地上,整日从早到晚劳作,很多人活活冻死在雪原上。
而李如彘也红了眼,此时他已经没有了退路,马上他女真本部的人马都要到城墙下拼命了,还要怀柔你们这些汉人?
李如彘开始这么做之后,反而发现自己的压力减少了很多。
以前李如彘还要照顾汉人,还要优待一些投降的汉人,给部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今这样反而让女真大军喘了一口气,李如彘干脆豁出去一切,开始攻打辽阳。
在苏泽穿越的历史时间线上,女真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其残忍的政策。
明末天灾不断,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北方更是缺乏粮食,又遭遇了大量的兵灾。
在这种时候,相比之下对百姓负担更轻,承诺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李自成农民军,比起烧杀抢掠的女真人多了道德负担。
女真又通过这种残杀抢劫的方式,让参与到整个军事集团的满人和汉人降军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最后夺取了天下。
这也就是所谓的低道德优势。
李如彘在刚刚起兵的时候,还想要顾及自己的名声,想要辽东的民心。
如今已经到了生死边缘,自然是暴露出暴虐的本性来,他孤注一掷开始攻打辽阳,而辽阳城中的李如松也不出意外的怂了。
站在城墙上,看着女真人驱赶汉人送死,尸体堆满了城墙,李如松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他在总督府衙门醒来,满头都是冷汗。
自从李如彘叛乱之后,李如松对于身边的人更不信任。
首先是亲卫中的女真人都被他处死,府中的侍卫和家仆都换成了汉人,但是李如松依然没有安全感,生怕有人拿自己的脑袋去献城投降。
如今辽阳被围困,虽然城中还有物资和弹药,依然能够坚守下去,但是李如松反而内心有些崩溃了。
“来人!本将军要召开军议!”
第656章 少爷
李如松深夜召开军议,手下的将领们都有些搞不清状况,等到李如松升起了帅帐之后,他立刻开口说道:
“诸将,本将军准备带兵突围转进山海关,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李如松这么说,众将士连忙一惊,大家很快就明白了所谓的转进就是要带领军队逃跑了。
这时候李如松麾下的一名老将连忙说道:
“少将军,万万不可啊!”
“少将军别看城外女真人看起来势大,实际上这些女真人根本没有工程设备,更没有火炮,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辽阳城内粮食和弹药充分,只要坚持守住等到大将军来援,女真人立刻就会溃败。”
“我们这个时候放弃坚固的城市,而带领精锐逃向野外,在雪原上和擅长骑射的女真人比拼速度,这不是正中女真骑兵下怀吗?”
李如松听完了这位老将的话,心中还是不安。
他已经接到消息,父亲李成梁已经带兵来支援了,但是将辽东弄成这个样子,等到辽阳之围一解,恐怕自己的父亲也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而且这几日在辽阳城中,李如松的疑心病也是越来越重,总觉得有人要杀他献城投降。
如今城内还有辽阳精锐骑兵两千人,这些兵马应该是能够护送自己安全出城的。
但是看到众将士都表示反对,李如松也没有坚持,只是解散了众将,让他们继续守城。
军议散去,那位出言阻止李如松出城的老将叹息一声,他返回家中喊来同样在军中服役的儿子说道:
“辽阳是守不住了。”
老将的儿子大惊失色问道:“城内粮草兵马充足,又怎么会守不住呢?”
老将说道:“少将军已经没有守城之志,今年冬季苦寒,冰雪堆积得比较厚,大将军就算是立刻出关,来到辽阳也要等雪松动融化了一些才有可能,这么长时间,少将军恐怕会先崩溃。”
老将的儿子焦虑的说道:“父亲,何不让少将军带骑兵出城,您继续守卫辽阳呢?”
老将重重的叹息一声说道:“守城最重要的不是少将军要带走的这些人马,而是一股劲儿。”
“少将军如果要弃城逃跑,那么城内其他人又如何还有决心继续守住?到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出死力守城,都想着快点逃跑,那城内再多的人也守不住!”
“为将者不能身先士卒,普通士兵又不是傻子,为什么要为他们李家卖命呢?”
“从古到今多少城池都不是败在城市被攻破上,而是败在了守城之将意志崩溃上。”
老将的儿子惶恐的说道:“那父亲,我们要怎么办呢?”
老将军说道:
“今日我的谏言虽然劝阻了少将军,但是架不住还有贪生怕死之辈继续进谗言,而且少将军本身也没有多少守城的意志了,恐怕这辽阳城是守不住了。”
“你带着家人投入我麾下军中,再让人盯着少将军的动静,如果他调集兵马准备逃跑,就跟着他的军队一起出城。”
这名老将交代了儿子之后,儿子立刻问道:
“父亲,您准备如何?”
这名老将说道:
“大将军对我家有恩,自然是留下来报恩。”
“父亲!”
“家族就交给你了,出城之后切莫犹豫,一路向南和大将军汇合,最好将少将军在辽东的作为一五一十的告诉大将军,接下来你就任由大将军发落就行了。”
“这?”
“听我的就行了,今天你就准备好了,我看少将军这几日就要出城。”
这名老将猜想不错,很显然李如彘也很清楚自己这位李大少爷的脾气。
在几次夜间攻城后,李如松的神经更加衰弱了,他几次组织亲卫都准备出城,但是都被手下劝说了回去。
紧接着,李如彘开始了围三缺一,故意留下一个城门的包围圈漏洞,并且将自己的军营向辽阳城的后方撤退了几十里。
这下子李如松就更想要逃跑了,他又派人去打探情况,见到李如彘果然让出了逃跑的道路,他离开辽阳城的心就更热烈了。
果然和李如彘所预料的那样,二月十四日,李如松带领麾下两千精锐骑兵,从包围圈最薄弱的东门而出,迅速向南逃去。
夜间,李如彘被属下喊起来,听到了李如松逃跑的消息,周围女真众将士连忙问道:
“族长,我们快点出击,还能追上!”
李如彘却说道:“追?追什么追?我终于盼到他李如松逃跑,难道还要将他追回来?”
众将士都有些疑惑,李如彘说道:
“汉人有句话叫做穷寇莫追,李如松如今是困兽,就让他离开好了。我们要的是辽阳这座城市!”
“如今主帅李如松带头逃跑,城内肯定已经没有了守城的意志,是最好的入城时机!”
“来人啊,传我的军令,全军连夜攻城,就猛攻李如松逃跑的东门!将所有汉人俘虏都驱赶出来,就算是踩着他们的尸体也要登上城门!”
李如彘发出歇斯底里的命令,如今的局势已经到了女真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李成梁的大军只要等到开春就会进入辽东,以明廷新军的实力,女真在春夏季节根本无法抵抗。
李如彘很清楚,想要活下去,必须要在辽阳好好抢劫一番,俘虏一些汉人的工匠,最好带走汉人的火炮。
然后靠着这场胜利的威望,号召团结所有女真的部族,逃到李成梁大军不可能追击的极北之地去,等到李成梁返回京师后再图发展。
李如彘当然清楚,女真人能够集合在自己身边,除了他自己的威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自己能够带着大家从汉人那边劫掠战利品。
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建州女真自己也就要分崩离析了。
李如彘当然不会派遣精锐骑兵去追击李如松了,他下令之后女真人开始了疯狂攻城,果然这一次城内的守军就抵抗不住了。
和李如彘预料的一样,主帅逃跑对于守城将士的军心影响很大,特别是东门守军乱作一团,很快就被女真人攻入了城头。
第657章 碾碎
李如彘带兵站在城外,看着杀进了辽阳城中的女真士兵,嘴角露出笑容。
终于攻下了辽阳了!
李如彘没有阻止士兵烧杀抢掠,反而下令让士兵劫城一日,作为这些日子拼命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