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可子服椒确实是也有两把刷子,他此番前来又岂能完全没有准备?
  就算韩起已经是有言在先,可他的脸上却仍是一派平静,不见丝毫波澜。
  “无论如何,还请韩中军能听在下一言。”
  韩起此时终究也有几分歉意,因此也并不打断他,就让子服椒把话接下去说。
  “平丘之会,诸侯会盟,乃是以信义将诸侯结合于此。而晋国,乃是主持公理于天下的盟主。”
  “鲁国乃是受了盟主之大义,才不远万里前来参与会盟,而今季孙大夫却被晋国当众扣押,请问晋国信义何在?盟主大义又何在?”
  子服椒言罢,微微摇头,好似有些失望也似。
  韩起见状微微一怔,叹道:
  “要说起来,也怪尔等。季氏侵占莒邾城邑,违背宋盟在前。如今又当面顶撞了寡君,以下犯上在后,此绝非‘信义’二字可以自圆其说的啊。”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季孙宿所犯下的错误,已经不是信义不信义的事。你侵占人家城邑领土,你还有理了?还有当面顶撞吾君,你既然知道吾君是盟主,那你还有胆顶撞?这不是纯粹找死?晋国若这都不办你,那才是真的有失盟主身份哩。
  子服椒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摇头道:
  “非也。”
  “昔日栾氏之乱,齐人乘虚而入,攻占朝歌。寡先君不敢袖手旁观,于是派了叔孙豹统领全国兵甲,踦跂毕行,于雍渝协攻齐军,牵制并俘虏了齐国的晏莱,直到齐军撤退以后,我军才敢率军回国。当年之事,晋国难道就这么忘了?”
  子服椒的思路很清楚,扣留季孙宿这件事,必须要往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事故方面去靠。而不是单独针对一个家族那么简单的事。也就是说,必须把事态说得更为严重。
  “在下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强调鲁国以往的功劳,而是想要告诉韩中军,鲁国紧挨着齐国,而且又相对弱小,早晨从齐国驾车,晚上就能抵达鲁国,但鲁国此前并不害怕齐国的侵害,反而决心与晋国共命运。”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鲁国有益的。”
  好家伙,子服椒这一招借尸还魂可是了不得的。眼下鲁国是谁当家?是季氏。那齐国和晋国,哪个离得近?是齐国。那我鲁国季氏能不能转变立场投靠齐国?答案是肯定的。
  话到此处,子服椒面色一转,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忧虑看向韩起,只听他继续道:
  “而今晋侯听信莒,邾两国国君的谎话而抛弃鲁国,试问日后天下诸侯,谁人还敢听从晋侯的指令,谁还会奉晋国为霸主?退一万步说,就算莒,邾两国的确在理,可他们如何能够与我鲁国相提并论?”
  “莒,邾不过是一方蛮夷,而我鲁国乃周王室正统延续至今的邦国,天下礼仪皆自鲁出!”
  “是我鲁国与晋国的关系亲近,还是他们莒,邾与晋国的关系亲近,韩中军难道不知吗?为了两个蛮夷而惩处跟晋国关系亲密的鲁国,还请韩中军与晋侯能够再考虑一下利益得失吧。”
  好家伙,又是一个好家伙。这时候子服椒又搬出了“我们鲁国乃是姬姓国”的身份来。要知道天下诸侯姬姓的可占一大半。言下之意,你这晋国眼下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可到时候失掉的,那都是天下姬姓国的支持。
  言尽于此,好好掂量掂量吧。
  说完这番话,子服椒便是拱手告退而去。甚至都没有再等待一下韩起的态度是否会有改变。
  看得出来,他极为自信。
  而韩起在听完这一番话后,也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当中。
  他当然明白子服椒的意思,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他又去门外瞥了一眼子服椒所留下的几车物件。也知道季氏也绝不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到头来,这国际梁子还不是得他韩起兜着?
  而于此同时,他韩起还要考虑晋侯对于此事的最终态度。
  再三思索,不得其果。他只得再度前往羊舌肸处,想着还是与羊舌肸再商议商议。
  羊舌府上,羊舌肸得知了韩起的来意后,便颇不以为然的抛了一句:
  “那日李子明的意思难道还不够明白吗?季孙宿是绝不能够轻易放了的。”
  而羊舌肸的态度很坚定,一如之前李然的态度。
  听到这话,韩起不由犹豫道:
  “李子明说到底不过是个客卿,咱们如此襄助于他,于我晋国又有何益?”
  韩起对李然虽是礼敬,可面对这种关系切身相关的事,他还是知道轻重的。
  羊舌肸看了他一眼,甚为不解的道:
  “难道此刻韩中军还以为李子明只是一个客卿这么简单吗?”
  “要知道他去鲁国不过一年而已,然而也正是这短短一年之内,鲁国政治可谓是风起云涌,又有哪桩与他李然没关系?若说叔孙豹,季孙宿乃是鲁国国内的权柄,莫不如说他李然才是搅动风云的那一个。”
  “中军万不可小觑了他啊!”
  帮助李然能够带来的好处乃是肉眼无法看到的,这确实是属于一种长期投资。
  韩起闻声一怔,继而诧异道:
  “哦?此人竟还有如此本事?”
  羊舌肸白了他一眼,淡淡道:
  “此人境界,绝非凡俗。”


第四十二章 初识子产
  随着羊舌肸的话音落下,韩起一时又是陷入两难,不由面露思索之色,并是沉默着。
  方才羊舌肸所言,明里暗里都透着对于李然的信任,而这其实是极为不寻常的。
  羊舌肸作为晋国的最强智囊,以前可从未如此的相信过一个人,甚至是六卿中的任何一卿,即便是现如今的中军将赵武。
  所以当他看到羊舌肸对李然如此深信不疑的时候,他很怀疑,也很犹豫。
  半晌后,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便只得挤出一句来:
  “好吧,叔向既然如此相信此人,那韩某便赌上这一局!”
  韩起始终将羊舌肸视为心腹,毕竟他们同朝为官多年,他深知羊舌肸的为人,那是绝对不会坑陷自己这个老朋友的。
  而闻声后的羊舌肸,却只是嗤笑一声,又笑意连连的抚案道:
  “呵呵呵,韩中军这又是何必?此乃是我等稳赢之局啊!何来的赌局啊?”
  “哦?叔向这是何意?”
  韩起又是一诧,双眉不由微微上翘。只听羊舌肸又继续分析道:
  “无论季氏是否归还城邑,此次季氏所栽的跟头,若无十年生聚之功,恐怕是绝无再崛起之可能的。”
  话音落下,看着羊舌肸脸上满是神秘的笑容,韩起却只是在一边叹息摇头。
  羊舌肸像是看透了他心中所想,缓缓道:
  “季孙宿此次在平丘之会上丢的,乃是整个鲁国的颜面。而那些从莒,邾两国横夺来的城邑,虽说都是季氏的封邑,可同时也是鲁国的城邑。今悉数归还,鲁国何其伤也!”
  “季氏既受了重创,在鲁国的孟氏宗主孟孙羯又岂能是个愚人?又如何再敢与之为伍?如此,鲁国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你又何惧那季氏投齐?且今番我观季孙宿其人,如此的形骸枯槁,只怕亦是寿数不长矣。”
  说到这里,羊舌肸微微一顿,转头又看向韩起:
  “中军不妨再多想一些,季氏新败,三足鼎立之势一成,又于谁最为有利?……”
  他的话像是只说了一半。可韩起已然明了,当即不住点头道:
  “嗯,叔向所言甚是。起受教了……这个李子明,的确是非同凡响。若能与其交好,于我……哦,于我晋国而言可谓有着无尽的妙处!嗯,还是叔向有先见之明呐!”
  羊舌肸也不愧是一代话术大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绝对一流。
  他后面一番话,虽说只字未提“李然”,但韩起眼下,满脑子里都是“李然”的权谋世界。自然而然的,也就一切都往他的身上靠去。
  羊舌肸闻声,知道此番韩起之意已决,便摆手笑道:
  “诶,中军过奖。”
  于是,关于是否放季孙宿返回的事,便这样暂时是确定了下来。
  面对羊舌肸对李然的深信不疑,韩起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此时也就自然而然的站到了羊舌肸这边。
  而季孙宿恐怕做梦都没想到,他居然堂堂鲁国上卿,手握鲁国大权,今日居然会栽在区区一个客卿的手里。
  然而,让他更加没想到的事,却还在后面。
  ……
  绛城内,李然在祭乐的带领下,又来到了一处祭氏的别院内。
  祭氏经营的商队来自天南地北,各诸侯国内都有他们的商队,因此,在绛城内拥有一栋别院也本不足为奇。
  可让李然诧异的是,祭乐带他来到这里以后,他才发现祭乐的父亲居然也在。
  这就见家长了?
  饶是李然也不由张大了嘴巴,满脸都是怔然,他原本以为他只是来与郑国子产见面的。
  之前拜访了羊舌肸以后,李然从祭乐处得知此次拉拢韩起,让晋侯惩处季孙宿一事的背后,其实还有郑国子产的一番游说之功。
  于是他便想着无论如何,既然同在一处,至少也该当面当道声感谢。为了鲁侯,也算是为了自己。
  于是,他此前便让祭乐选定时间约一下子产大夫。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祭乐的父亲祭先居然也在此地。
  “在下李然,见过二位大人。”
  子产,穆公之公孙辈,国氏,名侨,字子产。
  如今的子产,便是端坐于正席。
  顺着李然的目光望去,只见子产居然不过三十出头而已,且格外俊朗,眉似剑出,眸似墨染,方方正正的脸上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给人一种十分亲和的感觉。
  而站在他一旁的祭先,与祭乐样貌有着几分相似,高高鼻梁上一双鹰眼如炬,不怒自威,站在子产身侧,竟比子产还要高上一个脑袋,足有七尺。
  见得李然本人,子产回过头与祭先相视一眼,脸上笑意渐浓,而后对着李然道:
  “早就听闻李子明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呐!”
  “来,赐坐。”
  此次会面乃是李然与子产相约,祭先其实不过是个陪客。因此,即使此时是身在祭氏别院,按理,也应是子产招呼李然。
  祭先并未开腔,目光上下打量了一番李然后,便给祭乐是使了个眼神,父女两似乎有话要说,便就一旁去了。
  见得两人离去,子产当即笑道:
  “子明或许是有所不知啊。子嘉兄最是疼爱乐儿,若是乐儿在郑国时亦如此顽劣,只怕他这当老父亲的早将郑国给翻了个遍喽。”
  原来,祭乐先前出游,并未经过祭先允准,乃是私下里跑出来的。祭先知晓后,颇为恼火,曾命人无论如何也要将祭乐找到,绑也要绑回去。
  后来四处打探,这才得知祭乐竟是去了鲁国,祭先闻讯后这才给叔孙豹去了一封手札,恳请叔孙豹能代为好生照料。
  可谁知后来在曲阜城中发生了刺杀一事,祭乐受李然牵连,差点香消玉殒,听到此消息的祭先不由是大发雷霆,一面准备派人去鲁国接祭乐,一面与叔孙豹联系,询问事情始末,这才得知李然与季氏斗法之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