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泗表示赞同,像中原之地四季分明,五谷园的科研工作确实十分耽误时间,毕竟璞玉光环可不会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不能让农作物顶着大雪茁壮生长。
一年最多种两季,浪费时间的很。
南方地区温度条件确实比中原地区温度更加适宜。
大规模耕种现在不谈,开发都没做好,到处都是瘴气不说,而且南方山林也丘陵密集确实比不上平原。
但是五谷园去南方开一块实验田没甚么问题。
“回头我会禀报陛下,去联系一下赵佗,开一处几顷的耕地问题不大,那地方到处都是瘴气,漫山遍野抓不到人开荒,送人过去倒是轻易。”赵泗笑了一下。
始皇帝要将岭南纳入大秦的统治,但那地方蛮夷太多,地广人稀,又未经开发,只能用人口去填,填到现在跟个无底洞一样,就是扔进去一两百万人也未必够用。
岭南一带,那真是恨不得一个人掰开成五个人用。
大秦驻扎岭南的六十万大军,主要工作也不是作战,而是开荒建城,秦国在岭南广设郡县,南海郡,广林郡,象郡……
这些郡县都不是说设就设的,城要建,荒要开,相当于从一块不毛之地凭空拔群,强行给岭南蛮夷带来文明,才有岭南郡县设立。
这几乎是从无到有,六十万人,还真是只少不多。
“其实也可以通过建立温室等设施来进行培育,不过成本代价太大,相比较之下还不如在岭南再设一个五谷园分园了,日后通过驿站传递汇总资料即可,粮种和农作物培育,非一日之功,倒也离不来。”赵泗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田辛点了点头,也没多说,温室赵泗之前提到过,无非就是人为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来代替自然。
小范围还好,弄个花盆啥的,大范围着实有些扒瞎。
“棉花种子先生先收入库内,等到来年开春种下即可,我去看看麦子。”
着重强调过棉花种植以后,赵泗巡视了一圈已经种下的小麦,持续散发自己的璞玉光环。
五谷园一趟以后,赵泗没闲着,直奔将作少府,找到了墨家现今的代表人物,将作少府左中侯刘辟。
随着时间的进展,将作少府右丞迟龚已经彻底退休,刘辟的直属上司兼提拔者芫恭上位成为右丞。
然而作为芫恭的班底之一,刘辟依旧是左中侯,屁股下面的位置还是一动不动。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
芫恭是正经秦吏出身,而刘辟是墨家子弟,不仅仅是墨家子弟,他还是如今将作少府内部秦墨的精神领袖。
学法者向来恶墨。
实际上,真正的上层阶级,墨家已经完全消亡了。
毕竟门生三千广开私学的儒家掌握的只是舆论权,而墨家,他妈的能影响底层游侠工匠。
游侠披甲为士,工匠更不用说,直接爆装备。
外加上墨家在秦朝并不怎么符合主流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也就导致了中层以上无墨家的现状。
客观来说,左中侯已经算是半只脚踏进高级官员了。
压在左中侯上面的只有右中侯和左右两丞,距离上卿一步之遥。
但到顶了,若不是芫恭当初为了争取右丞之位提拔刘辟,刘辟连左中侯都摸不到。
打压墨家,已经成为了法吏出身的政治正确。
现在芫恭成为右丞之后,刘辟不仅没有高升,反而地位逐渐被边缘化,颇有狡兔死走狗烹之意。
因此,刘辟的日子并不好过。
但是,赵泗来了!
刘辟没有忘记上一次赵泗来拜见他是干什么的。
那个时候赵泗说要墨家工匠,广许爵位,刘辟果断争取了机会,推出了自己所认为最出色的墨家大匠来为墨家争取一线生机。
邱,拙,欧阳冲……
其实刘辟推给赵泗的墨家弟子都是对墨家经义理解并不深刻的,算不上什么学术大能,但是胜在技巧出色思维敏捷。
而如今三年过去,各有成果收获,拙那个说话都说不明白的小家伙爵位都已经连升八级了。
但是这对于现如今的墨家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说人话就是迄今为止墨家弟子依旧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官方工作。
当不了官,做不了吏,进入将作少府也只能当普通的工匠,没有实权也就算了,爵位升级也十分苛刻。
但在这种情况下,赵泗的不经意之举依旧让刘辟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因此,对于赵泗的来访刘辟无比的郑重。
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刘辟没有任何犹豫就匆忙出行相见,反正他现在被架空的快成了个透明人,就算一天不工作也不影响什么。
时隔将近三年,再一次来到赵泗面前。
刘辟认认真真的给赵泗行礼。
“见过上卿!”
刘辟抬头,看向面前相比较于之前更加成熟也更加富贵逼人的赵泗。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赵泗只是一个为王亲近的小透明,只不过区区一郎官,认真来说,官职爵位还不如刘辟。
而现在再一次见面,赵泗就已经贵为上卿,是王前近臣,提领航贸军府,五谷园,羽林军,宾客来访皆是三公九卿,甚至就连所有人都劝不动的陛下,他都能劝动。
赵泗的能量,早已经今非昔比!
如果说真的能有一个人有能力解决墨家当前的困境,也唯有赵泗无疑了。
刘辟身高比较低,赵泗只能低头看去。
俯首向下,刘辟鬓角的斑白清晰可见,赵泗回礼,尔后扶住刘辟的身体。
“先生年长我许多,学问在我之上,千万莫要如此!”
“我虽年长,却空蹉跎岁月,而上卿虽年少……”刘辟脸上堆着笑容。
“先生还是莫要再说了,我来找先生是有正事的。”赵泗及时打断了刘辟的恭维。
马屁是很好听的,可是从刘辟这位年过半百为墨家生死存亡而争斗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听起来总有一些心酸。
墨家好任侠之风,向来直来直去,不擅恭维钻营,若不是处境艰难,又何至于此?
“请上卿吩咐!”
刘辟闻声一喜!
赵泗可是上卿,三公九卿级别的人物,当今大秦朝堂的顶流大佬。
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的人物来将作少府,刘辟是不够格接待的,要交流沟通人家也是直接找同为上卿的芫恭直接沟通进行政务移接。
能够找上自己这个在将作少府已经完全边缘化的人物,肯定和自己的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除了自己身上的官职和职务,他值得称道的,也只有如今将作少府内部秦墨弟子对他的信服。
所以……
刘辟可没忘了,上一次赵泗来将作少府点名道姓要墨家大匠,很显然,这位新晋的朝堂顶流大佬,对于墨家,是抱有好感的。
“是这样,先生应该听说过五谷园吧?”赵泗开口问道。
刘辟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五谷园,虽然没啥权利,但绝对是大秦最大的祥瑞部门,三公九卿都不能小觑,没办法,全大秦都得指望五谷园吃饭。
“如今五谷园内,多为农家弟子,虽无甚权利和实务,却少了朝堂纷扰,如今农家弟子在其中专司种子培育和粮食增产之事,以供农事。”赵泗开口解释了一下。
“除了五谷园以外,我打算请陛下令设一处匠作局,独立于将作少府,专司器具改进发明技巧钻研理论研究之事,以供工事,和五谷园一样,没甚么权利和政务,但是不受朝堂干涉,只需要专司工事即可,至于所需花费,只需要向我提交预算,我自向陛下请准即可,若须人手也是如此,我想请先生移步匠作局,替我主持匠作局之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赵泗开口问道。
刘辟闻言,脸色一喜!
他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墨家的希望!
赵泗已经说明了优缺点,缺点就是不能干涉朝政,没有啥权利。
但这是什么?这是工作啊!
诸子百家之争,说白了就是工作之争,法家赢了,所以天下只能以吏为师。
墨家最惨,在生死边缘,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只能和大字不识的工匠做着同样的事情,倍受打压。
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缺点也就不是缺点了。
都这样了,还要啥自行车?
刘辟恨不得一个滑跪带着墨家弟子来到赵泗面前。
第六十三章 献策匠作局,扶苏再次作死。
所以,面对赵泗的邀请,刘辟果断的选择了同意。
“这自然是好的,只是我添为将作少府左中侯,倘若调任……”
刘辟当然是愿意走的,芫恭不讲道义,爬上了右丞的位置以后就开始将自己边缘化,权利,哪里还有半点权利可言,趁早跑路了算逑,最起码还不用受些鸟气。
“无妨,匠作局还未设立,我自会奏秉陛下,将你从将作少府调出,待匠作局新设,日后就要靠先生来维持了。”
听听!说把你调走就调走!
什么叫天子亲信啊!
别人说这话刘辟可能心中还有疑虑,但是赵泗来说,那多半是妥了。
确定了刘辟乃至于屈居将作少府,明明是高级知识分子却只能干手工业的活的墨家弟子有向上之心以后赵泗来将作少府的任务就已经圆满结束了。
下层意向已经确定,另开匠作局获得了秦墨的全体支持,接下来就是找始皇帝吹吹枕边风了。
墨家,该救还是要救一下的。
虽然对墨家的政治思想不感冒,但是对墨家的钻研精神以及现成的技术理论以及高级人才赵泗可十分感兴趣。
理论上来说,墨家消亡以后,天下就只剩下了工匠,再无成体系的科研组织了,赵泗必须得保住墨家。
要想促进科技进步,这样一个成型的学术组织是必须要有的。
从将作少府离去以后,赵泗马不停蹄的赶往皇宫。
不消片刻,皇宫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