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分节阅读_第346节
小说作者:理振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8:53
  1799年,回到法国,并以极高威望当选第一执政的拿破仑,颁布《法典》,继承和巩固了五年大革命的成果。
  这是一位被人民选出来的皇帝,从来没有人想过
  皇帝,居然可以被人民用选票选出来!
  拿破仑用他的铁蹄,用刀剑和枪炮,把法国大革命结出的思想果实,传遍整个欧洲。
  也震撼了万里之外,日薄西山的大明帝国
  原本处于社会主流思潮之下的大同学派,在短短十多年里登上意识形态战场。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思索
  帝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难道那些把持垄断国民经济的皇室贵族,以及他们世代簪缨的亲戚们,那些满脑肥肠,躺在奉烈阁功臣簿上的世家大族们,不正是罪魁祸首,不正是如波旁皇室一般民族蠹虫吗!
  人们再次从故纸堆里,翻出了世祖皇帝的那句名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讽刺的是,皇室自己,却开始严令封杀那些宣传世祖及王夫之等早期启蒙思想的书籍。
  就如同当年明太祖一死,不到一百年,《太祖大诰》就被后世统治者抛之脑后。
  其实从昭宗时代开始,皇室和帝国朝廷,就开始有意淡化世祖的政治思想,而是一味将其本人神化,把世祖中兴和改革,都归功于其本人多么“英明神武”,而刻意忽略掉其背后,世祖本人“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
  而民间的怒火,在于勋贵和世家拥戴下,新继位的厉宗,推出的《宪纲修订案》后,彻底爆发。
  他们要在咨政院之上,还要设立一个只由贵族组成的议政院,议政院的权力远超咨政院。皇帝本人,还要把权力伸进咨政院选举,并有权随时改任内阁成员,在不经过内阁的情况下,对国民加税。
  就连世祖皇帝本人,修改财政政策时,都会先征询内阁同意!
  这简直就是在践踏《世祖宪纲》的尊严!
  -------------------------------------
  1801年八月,内阁拒绝皇帝要求,按照《世祖宪纲》赋予他们的权力,封驳圣旨。
  皇帝宣布解散内阁,并自己提名所有内阁人选,咨政院否决
  皇帝强行任命,咨政院三十六名议员集体辞职
  1802年,肇庆
  作为曾经大明帝国的龙兴之地,肇庆在后来成为了岭南两广地区的政治中心。
  时隔近一百六十年,燎原星火再次于此处点燃
  史称“二次靖难”,或者“护宪战争”
  来自全国的一百多名代表齐聚此处,本来就是大同学派出身的广东都指挥副使,朱先浚,率先宣布起事,倒戈一击,占领肇庆。
  是的,他是一名宗室,正儿八经的世祖之后,当然,与现今皇室已经隔了四五代人了,早非帝国统治集团成员。
  最先接受改革的广东,本来就是革命派和大同学派最主要的思想策源地。
  革命派迅速占领广东全境,召开会议,成立了临时国民代表大会。
  选举大同学派的思想领袖孙启明为第一执政,朱先浚为护宪国民军临时大都督。
  第二次北伐战争爆发,保皇军和护宪军于江西、湖广等地决战。
  两年后,朱先浚指挥护宪军,在鄱阳湖和南昌会战中,击溃保皇军主力,正式向南京挺进。
  1804年,南京兵学苑在校学生发起兵变,惊慌失措的厉宗皇帝带着一众贵族,逃亡城外的幕府山别苑。
  同日,海军东海舰队第一支队易帜
  军队基层的平民军官,本来就是最不满这帮蛀虫的团体之一,尤其是海军这种技术型和知识性极强的军种,天然就具有进步性。
  1804年十一月二十日,夜
  东海舰队旗舰,以世祖皇帝年号命名的甲级战列舰——光烈号
  炮击幕府山!
  通电全国,宣告起义
  四日后,护宪军进入南京,十余万百姓夹道欢迎
  进入紫禁城,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朱先浚,碰到几个惊慌失措,被俘虏的世族官员,他们畏惧惶然之下,当即大礼参拜,高呼万岁。
  朱先浚抽出左轮手枪,对天鸣响
  “站起来,不许跪!”
  1805年,也是厉宗靖武六年,厉宗在紫禁城宣布退位
  改元共和元年
  革命者们倒是没有对皇室太过苛刻,毕竟是世祖皇帝子嗣,事实上,无论是帝国的大同学派,还是海对岸的东夏共和国,都自居为世祖的政治理想的追随者和事业继承人。
  厉宗退位后,皇室权力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被取缔,但依旧保有皇室称号,他的小儿子朱先涑继承了这个空有其名的皇帝称号。
  作为即将成立的华夏联邦的名义领袖,作为一种文化图腾,凝聚各个已经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参考英联邦)
  朱先涑这个皇帝是真的空有称号,因为对政治毫不感兴趣的他,皇帝根本就是个兼职,连工资都不发的那种。共和后,他的本业,是宁波海洋学院的副教授……
  等到共和四十五年,已经稳定下和各个前殖民地国家关系后,朱先涑的继承者,朱猷樕,主动拒绝了继承皇帝名号,因为这会影响正在读研究生的他,成为地理学家的志向(皇帝不能随意出国)。
  到这里,大明皇室的历史彻底结束
  巧合的是,当初朱元璋为自己的儿子们排字辈,朱棣一脉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前明用了前十个字,后明用了后十个字,到这里,刚好用完。


第4章 歌未竟,东方白
  金陵大学,宿舍楼。
  李炎躺在上铺,望着天花板,心中却是思绪良多。
  白炽灯虽然已经开始应用,但学校肯定还没奢侈到给学生宿舍都安装上。
  所以李炎他们的寝室里,只有一盏煤油灯
  室友正在下面大声念着最新报纸,这个年代,看报算是大学生们的消遣方式之一。他们寝室从来都是合订一份,大家轮流着看,或者大声念出来。
  “十七日,鸡鸣坊纺织工厂的工人代表要求与苏织公司谈判……当局警告不安分工厂工人,不得做出任何破坏治安和市场秩序的行为,并承诺保护企业主的合法权益,否则……”
  昏黄灯光下,李炎一闭上眼,就感觉那数百年,乃至于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就像一双眼睛,凝视着自己。
  这一个月,跟着那位来自德国的大胡子教授,学习了七八节课,却是仿佛给自己忽然打下一个烙印。无论再怎么无视它,都不可能略去。
  接触真理是什么感觉?
  大概就是这种感受了
  作为整个共和国,乃至于整个世界最顶级的学府,李炎能够突破层层竞争,来到这里,本身就已经说明他在学习方面,强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同龄人了。
  李炎的家世并不显赫,母亲是教师,父亲只是高级技工,只能说勉强能供应一个大学生。
  他从小学习就要比同龄人优异的多,学习历程中,从没有能够难住他的内容。
  而这短短的一个月里,他却突然发现
  自己站在那位教授所揭示的,整个人类历史的真实面目面前,就像一个幼稚的孩童。
  在过去,他从来没有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有过如此深刻的反思。
  课后,他近乎上瘾般的蹲在图书馆,如饥似渴的寻找和阅读,那位大胡子教授所提的到的,有关后明早期,大同和船山学派的有关文献。
  共和已经过去了六十年,而这些缔造了共和的思想源泉,却早已在借阅室的深处角落,架上蒙尘。
  从小学就开始接受的历史教育中,总是英雄人物的舞台
  世祖皇帝的英明神武,缔造了强大的帝国;腐朽堕落的后明贵族,葬送了民族的利益;光荣无私的革命先驱,创立了辉煌的共和。
  似乎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
  而这一月以来的所见所闻,却如同一记铁锤,砸碎了他根深蒂固的旧梦。
  教授告诉他
  世祖皇帝是伟大的,但也是无力的,他只能走向那条无可选择的道路,然后无奈的看着自己缔造的国家,向必然宿命奔去。
  帝国的统治集团是腐朽的,可他们为什么会腐朽?堕落的从来都不是个人,而是那将人的意志扭曲和异化的社会形态。
  革命者的胜利,难道真的就万世高枕无忧了吗?
  接替霸权的英、法、德等国,难道就不会走向帝国昔日的旧路吗?
  一切的一切,仿佛背后有只看不见的巨手,引导着历史潮流,向必然的方向奔涌而去。
  次日,抱着满腹疑问的李炎,一大早就前往教师办公室所在的学科楼。
  此时《后明史》的选修课已经结束,所以李炎决定亲自找教授问个明白。
  叩响办公室的门后,高鼻深目的大胡子教授,似乎对他的到来并不惊讶。
  只是为他温了一杯咖啡,教授不太喝得惯茶,自己也温了一杯,就这样坐下看着对方,等着李炎开口。
  心中有千言万语的李炎,此时一下却突然失声
  他到底要问些什么呢?望着杯中咖啡,稍稍出神
  教授也不稀奇,只是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窗外鸟鸣声传来,正是初春,颇为热闹
  忽然,李炎抬头开口
  “教授,你觉得世祖在去世前,预见到共和革命了吗?”
  教授颔首
  “大概是预见到了吧……虽然他从来没有公开说过,但从船山先生等人的着述,都能看出这一点。”
  李炎继续问
  “那么,今天的共和国,真的已经完成世祖的理想了吗?”
  李炎不再犹豫,斩钉截铁,自问自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3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