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张文瓘还是不肯点头应下,自武城县倒戈相向后,武城张氏被逼着供给粮草,被逼着出人出力,这都算了,但投入刘黑闼麾下……这是可能使全族衰落的。
清河张氏祖上多有高官,但在隋末唐初的时刻,只有张文瓘的父亲张虔雄出仕,任阳城县令。
阳城,隶属关内道泽州,是李唐的基本盘……这也是范愿选择张文瓘的一个原因。
范愿早年在武城县衙任小吏,后跟随窦建德,又推举刘黑闼上位,他认为窦建德的失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拉拢那些世家大族。
当然了,窦建德出身太低,实在拉不动……不过范愿认为,窦建德手段太过优容,太讲究仁义,如果手段狠一点,未必不行。
范愿不敢去招惹五姓七家的清河崔氏,所以选择了武城张氏,张文瓘的父亲是阳城县令,出仕李唐,正是个杀鸡儆猴的合适目标。
而张文瓘虽然年幼,却很是跳脱,去年虎牢关一战后,唐军入河北,张文瓘欢呼雀跃……
当然了,除此之外,范愿还有个理由……武城唐军捕杀范兴一行,就是张文瓘怂恿的。
几日前,范愿抵达武城,查探详情,第一件事就是搜捕张文瓘,试图以此人为突破口,让清河张氏举族归附。
就算不能成功,张文瓘之死,也能震慑那些首鼠两端的各州世族。
长时间的沉默,天色已然渐渐微亮,任凭范愿威逼利诱,张文瓘始终一言不发。
范愿终于不耐烦了,“当年夏王经略山东,对清河张氏多有优容,去年虎牢关一战后,张虔雄立投李唐。”
“九泉之下,要怪就怪你父……”
话未说完,外间有人高声传报,声音带着惊恐和焦急。
一个随从慌慌张张的跑来,还不小心摔了一跤,连滚带爬。
“何事慌张?”
“经亭大营被袭,粮草……”
“粮草如何了?”范愿瞳孔微缩,他东向入贝洲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筹集粮草。
下博一战之前,刘黑闼旧部就在筹备此事,等许善护兵败身死,诸县倒戈相向,分兵东进,就是为了将粮草及时运往洛洲。
“被烧了,都被烧了。”随从哭丧着脸,“董将军身边亲卫来报……”
“董康这个废物!”范愿骂了句突然一怔,“董康没来?”
看随从茫然摇头,范愿脸色剧变,若是粮草被焚,董康肯定会亲自来,只派几个亲卫来报……
再联想到昨日四百骑兵全军覆没,范愿可以确定,定是唐军袭营,那来报的董康亲卫……
几个念头飞速的在脑海中闪过,范愿小跑着向外奔去,还没出内院,厮杀喊叫声已陡然响起。
“走,快走!”
“去马栏!”
满心赴死的张文瓘茫然四顾,适才阴风阵阵的院子里已经空无一人。
范愿的反应很快,但可惜来不及了。
以俘虏骗开城门后,苏定方、柳濬率两百骑兵急行赶往校场,轻而易举的将还没起床的数百敌军击溃,另使范老三率数十骑径直杀入县衙。
但范愿趋马试图逃窜的时候,正撞上了范老三一行,一方刀上血迹未干,一方心心所念逃之夭夭,胜负根本没什么悬念。
县衙门口满是血迹,苏定方先看了眼遍体鳞伤的范十一,才转头盯着被踢倒在地上的范愿。
“苏定方?”
“苏定方!”
范愿不可置信的盯着苏定方,突然扯着嗓子厉声问:“武城北上就是枣强、武邑,大郎……大郎是你……”
苏定方乃是窦建德、刘黑闼旧部,即使因为义父高雅贤所部被夺,也绝不会无缘无故的突然投唐,范愿立即将苏定方和长子范兴失踪联系在一起。
苏定方沉默片刻,突然拔出手中长刀。
郭朴上前拦了拦,但苏定方缓缓而坚决的摇头,上前一步,手腕一送,刀尖已然戳入范愿的咽喉。
第一百一十二章 泡影
山谷里,几十口大锅正散发出诱人的肉香,引得已经多日啃干粮的李善频频抽动鼻子。
“都是刚刚宰杀的肥羊。”范老三咽了口唾沫,“张家可真有钱。”
李善瞄了眼正在和张玄素叙礼的张文瓘,“救命之恩,几十只肥羊算得了什么。”
张文瓘倒是个爽快人,脱险后将事情经过向苏定方、郭朴和盘托出,并让人宰杀几十只肥羊,亲自随唐军一起南下来了山谷。
“好了,好了,别急,都有都有,待会儿还有一锅!”
大伙儿都没碗筷,就连大锅都是张文瓘带来的,只能弄两根树枝做筷子,从锅里直接捞肉。
李善早就准备好了,朱八举着剥了树皮洗干净的树枝挤出人群,上面串了几块羊肉。
这些天实在是难熬,李善虽然不娇生惯养,但在冬天啃着硬的能崩掉孩童牙齿的干粮,实在是……还真不是形容词,李善亲眼看见几个七八岁的孩童哭丧着脸,门牙都被干粮崩掉了。
一阵狼吞虎咽,李善一口气足足干掉了三串才歇了口气,瞥了眼一旁的垂诞欲滴的范十一,“你刚受过伤,喝几口汤就行。”
范十一在牢里受了不轻的伤,不过主要是上身,左臂被打折了,倒是不影响骑马。
正准备歇一歇再继续,那边张玄素带着张文瓘过来,介绍道:“李郎君,这位便是清河张氏的张文瓘,其父乃泽州阳城县令。”
张文瓘深深一礼,“足下筹谋,三百骑大破敌军,尽焚粮草,连夜奔袭武城,实是人杰。”
张玄素也频频点头,他身为景城录事参军,对兵事并不陌生,亲眼所见李善于绝境中奋起,突发奇谋,夜袭大营,转危为安。
如今在贝洲,不计算各县乡兵,刘黑闼所部已然是所剩无几,两千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若不是兵力太少,李善都能重新拿下贝洲,举兵西向,解洛洲之围了。
“不敢当。”李善突然打了个饱嗝,干笑几声,“无奈之举,死里求活罢了。”
张玄素笑道:“稚圭今年十五岁,称一句李兄就是。”
“李兄。”
李善挽起张文瓘,“还要谢过稚圭送来肉食,多日未能饱腹了。”
“分内之事。”张文瓘直起身,轻声道:“适才听世叔所言,李兄欲南下魏洲?”
张玄素和张文瓘的父亲是故交,两家虽然非同族,却是同宗。
“嗝……呃,的确如此。”李善行礼道:“还要多谢稚圭收留。”
郭朴一回来就告诉了李善,张文瓘许诺张家收留那些受伤无法行动的伤兵,如此一来,南下的速度能大大加快。
张文瓘迟疑了会儿,转头看了眼张玄素。
“稚圭欲随军南下魏洲。”张玄素低声道:“此次若不是苏定方恰巧破城,稚圭必为范愿所杀。”
“范愿?”李善吃惊道:“他敢杀清河张氏子弟?”
张文瓘坦然直言,“多日前,突厥游骑途经武城,小弟认出了范愿长子,力劝守将率军出击……”
李善眼睛眯了眯,突然开口打断道:“须发黄色?”
“不错。”张文瓘一怔,“李兄如何知晓?”
是那个被自己割断喉咙的黄发青年,李善舔了舔嘴唇,顺手接过石头递来的一串羊肉,难怪苏定方亲手斩杀范愿。
一直在旁边喝酒的周赵突然转头发问:“当日战况如何?”
“突厥游骑多少人?”
“最后范愿长子往何处逃窜?”
李善古怪的神情,周赵连续的发问让张文瓘察觉到了异样,他仔细回想了会儿,才开口说:“约莫两百骑,当日唐军设伏大胜,领兵者乃武城兵曹。
斩首七十有余,俘虏十余人,残兵分为两部,向西逃窜者被追击斩杀殆尽,余下数十人向北逃窜,范愿长子便在其中。”
李善和周赵对视一眼,低声问:“范愿可是追问其长子去向?”
“不错。”张文瓘顿了顿,补充道:“还追问俘虏下落,而且此次范愿来武城,还带了几个突厥人。”
“突厥人?!”李善砸了咂嘴,“你确定?”
周赵抓了抓头上的发髻,“情理之中……范愿乃刘黑闼之下第一人……”
所谓物以类人以群分,和范愿长子混在一起的,自然不会是普通人……这也早在李善的预料之内,所以他一直将那突厥青年带着,没有一刀了结。
但范愿带着突厥人来武城查探,这说明突厥青年的身份可能会很高很高……
“苏兄!”李善扯着嗓子吼了声,“伤兵送到张家庄子去,咱们立即启程南下。”
苏定方正要发问,李善指了指周赵,“你去解释。”
“稚圭,你就是为此事要南下相避。”李善拍了拍张文瓘的肩膀,“但若是跟着我们……未必是好事。”
张文瓘轻声道:“小弟率家兵百人相随,均能趋马冲阵。”
李善不再多说,赶紧去安排启程事宜。
看着忙碌的李善一边大声吆喝,一边安慰会被留下的伤兵,张文瓘小声说:“这位李兄的确不同凡响,颇具仁心,之前见他亲手替伤兵裹伤。”
张玄素闷哼一声,胡乱点头,过了会儿才说:“他精于医术……”
张玄素没继续说下去,他倒是看得清楚,李善的仁心是有针对性的,当日他被李善救出,追兵被俘虏者,李善下令一律处死。
张文瓘饶有兴致的跟过去,结果看见李善手持匕首,有条不紊的在一个突厥人的胳膊上割出几道口子,嘴里还在安慰,“放点血有好处,这是第几次了?”
一旁的朱八想了想,“第六次了。”
众人从山谷出发南下的时候,李善忍不住回头看了眼,目标是越来越大了。
最初只是三四十人,之后遇上苏定方,变成百余人,再救出柳濬,变成三百余人,再加上张文瓘所率家兵,已经快五百人了。
一行人迅速通过历亭,转向西南方向,试图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魏洲,虽然人数多,但马匹够用,只有苏母一辆马车,如果顺利抵达魏洲,那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就算刘黑闼攻陷洛洲大举南下,大不了渡河去陕东道,刘黑闼还能长了翅膀飞过黄河?
……
已然失陷的刑洲中,身材高大的刘黑闼站在一片焦土边,咬着牙狠狠挥了挥手中的马鞭。
下博一战,刘黑闼三次示弱诱出了唐军主力,一举覆灭,生擒淮阳王李道玄,然后立即启程南下,以刘十善率偏师击溃贝洲总管许善护,自己亲率主力和突厥骑兵急袭刑洲。
对刘黑闼来说,至少对现在的刘黑闼来说,刑洲的重要性不比洛洲差。
原因很简单,刘黑闼自己就是河北人,很清楚多年征战,田地荒芜,河北道存粮不足,而且突厥人四处劫掠……民间都没什么存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