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看模样这雪还得继续下,鬼知道会下几天!”
  朱石头一一应下,“自小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李善小声骂了句,自己前世也就08年那次见识过所谓的雪灾,而且绝对没有这次大,早上刚打开房门,门外堆起来的积雪就哗啦啦掉进屋子里了。
  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去,李善想了想,转头去了凌家,一进去先脱掉鞋子,两只脚早就麻木了,连脚指头都不能动弹。
  “刘婶,刘婶,打点热水!”李善一进门就嚷嚷,“再不烫烫脚,以后只能躺榻上了!”
  凌敬长媳刘氏一边去打热水,一边埋怨,这等事让下人做就是了,你一个身份贵重的郎君,何苦亲力亲为!
  凌敬默默坐在一旁,心思都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李善一边龇牙咧嘴的烫脚,一边看见门外的苏定方,立即吆喝了声。
  “苏兄,后面要拜托你了。”
  “亲卫并村中青壮,分为几队,每队负责一片,看雪势查探宅顶,能扫雪就扫雪,实在不行就去东山寺。”
  “看这雪势,只怕夜间也停不了,还要分出人手,夜间也要谨防。”
  裹着大衣的苏定方一一应下,“已经让人去东西市买姜片了,待会儿每户都送些姜汤。”
  苏定方一出门,刘婶赶紧将门关的死死的,又把炭盆放在李善脚边,嘀嘀咕咕说个没完没了。
  李善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心里发狠,明日就送信给王仁表、李楷,一定要找到棉花!
  娘的实在受不了!
  “聒噪!”凌敬终于回过神来,训斥了句长媳,“炭盆搬到书房里去,某和怀仁还有事谈。”
  李善懒得搭理凌敬,只顾着慢慢烫脚,还时不时加点热水,一直泡得两只脚的脚指头能打架,才端着炭盆进了书房。
  刚坐下来,李善就被凌敬的第一句话镇住了。
  “今日,中门大开,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联袂出迎。”
  李善的眼睛都瞪大了,前两位是彪炳史册的名相,长孙无忌虽然在贞观年间不掌实权,却是李世民托孤之人,联袂出迎……凌敬加上自己,也没这么大的脸啊!
  接下来凌敬慢慢的讲述今日所见所闻,说的有点乱,显然思绪不宁,但李善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目瞪口呆……李善的腮帮子都在抖,开什么玩笑?!
  魏征怎么办?
  凌敬察觉到了李善的异常,感慨道:“前朝文帝建五省,内侍省、秘书省不涉朝政,中书省、尚书省乃是重中之重,唯独门下省虚设。”
  李善听得懵懵懂懂,凌敬仔细解释道:“门下高官官时称纳言,有封驳之权,但文帝独掌大权,纳言无力封驳。”
  “至炀帝登基,门下纳言杨达等大都为宗室子弟,更是摆设。”
  “炀帝妄出巡于雁门被围,贸然数度发兵征伐高句丽,又耗尽民力挖掘运河,南下御驾江都不守其位……虽近谗喜侫,却也是因为门下省数位纳言少有劝谏……”
  “只怕即使劝谏,炀帝也听不进去。”李善哼了声,“难道秦王就一定听得进去?”
  “不错,前朝名相苏贵,数度担任纳言,屡劝炀帝,却两度遭罢官。”凌敬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今日殿下言,天策府内公文、调令,均需老夫签字画押,方能实施。”
  “什么?!”李善这次眼珠子都要掉出眼眶了,霍然起身,“怎么可能?”
  这等于是在天策府内设置门下省,而凌敬为门下省的长官,这也代表着凌敬将一跃成为天策府内最有权力的谋士之一。
  天策府内的谋士大都不再朝中任职,他们的地位主要来自于李世民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而凌敬却能实实在在的握有权力。
  “当然了,隐秘事不在其列。”
  “那也……”李善一屁股坐回去,“秦王倒真是好胸襟,好气度!”
  沉默了很久,李善慢慢的理清了思路,也慢慢的在思索凌敬的那番话。
  以凌敬的观点来说,隋炀帝之所以搞了那么多骚操作,几次举国之力攻打高句丽,之后最终国破身亡,很大程度上在于缺少制约,太过刚愎。
  而李世民看到了这一点,才会重用曾经几度力谏窦建德的凌敬。
  李善隐隐感觉到,凌敬的思路很可能是对的,李世民可能没有完整的想法,但却敏感的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关卡,真正将门下省用在实处。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此时李世民用了凌敬,历史上的唐太宗用了魏征……魏征名为谏臣,但实际上长时间担任门下高官官侍中。
  从某种角度来说,李世民真的是千古一帝啊,居然自己给自己装个急刹车!
  凌敬用古怪的眼神打量李善,太子,秦王,去年太子长时间占上风,而秦王用今天他自己的话来说,都快被逼得出宫了,弘义宫年中就要落成了。
  李善是随手一挑吗?
  正好挑中了秦王,这是个至少从目前来看,非常出色,而且有着极强自我约束能力的人。
  凌敬能够肯定,如果秦王能顺利登基,并且扛住突厥随时可能的南寝,这位年轻的君主,必定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直到吃了晚饭,李善上了床,搂着周氏,脑海中一会儿在想,凌敬不会是在自我迪化吧,把李世民想的也太伟大了!
  一会儿又在想,凌敬这是抢了魏征的活啊,如果这一世还有玄武门之变,魏征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
  这时候,外间突然传来鼓噪声,李善条件发射的从床上弹起,“怎么回事?!”
  没等李善拉开房门,外间的仆妇就高声嚷嚷,“南边好几间宅子塌了!”
  “好几个被埋进去了……”
  李善心急如焚,但平心静气……外出急诊救援,就不能急!


第二百二十二章 雪灾
  门房老范奋力推开门,举着灯笼的范十一、朱八身后,朱氏、周氏和小蛮、墨香挎着竹篮带着两个仆妇小心的踏入雪地。
  白日还有人扫雪,但夜间顶多只能查看清扫屋顶的积雪,道路上的积雪没办法清扫,众人在鞋子下面都套了个木屐,嘎吱嘎吱的踩雪声显得别有趣味。
  大片的雪花在空中肆意飞舞,随着呼啸而来的狂风,扑在众人脸面上,范十一手中的灯笼被吹得狂吠,虽然还没脱手,等里面的烛光已经灭了。
  还好今夜雪灾,出了这么大的事,大部分村民都难以入眠,朱玮带着两个小队,分区清扫屋顶积雪,祠堂内外更是灯火通明。
  “朱娘子来了。”
  “拜见老夫人。”
  朱氏摘下斗笠,环顾左右,抓住赵大问:“伤亡如何?”
  从午后开始的大雪到现在都没停,虽然李善提前预备,但到了夜间,先是几间宅子被积雪压塌,之后难民那一块连续倒塌了七八间房子,李善刚刚入夜就出了门,到现在已经快三更了还没回家,朱氏和周氏都放不下心,让炊房做了些吃的送过来,顺便看看情况。
  赵大刚刚从外间回来,头发上肩头都是雪迹,“六人被砸死,轻伤十二人,重伤八人,郎君至今未歇。”
  朱氏顺着赵大的视线看向祠堂左侧的屋子,掀开门帘看了眼,不禁脸色微变,带着古怪面罩的儿子正手持匕首戳入一个伤员的胸膛,大片的血迹立即涌出。
  探头过去的小蛮被吓得一声尖叫,李善猛地抬头,脸上表情因为面罩而看不清晰,但双眼透出的森森寒意,让小蛮捂住了嘴巴。
  李善低低说了两句,重新低下头,突然侧头,旁边的亲卫拿起毛巾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
  一个亲卫小跑着过来,“老夫人先去外间等一等吧,三妹进去帮忙。”
  之前曾经听苏母、凌家的女眷说起过儿子开膛破肚活死人医白骨,朱氏还不太信,如今有些心生恍惚……此刻的她和李德武有着共同的疑惑,儿子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些?
  小蛮扶着朱氏出去,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小步进去的周氏和那个亲卫,心里颇为忿忿,她记得那个亲卫是周氏的二兄。
  “清水。”
  “针。”
  “换柄匕首。”
  简洁明了的命令,李善手上的动作很快,“按住了!”
  “抽!”
  一声微弱的呢喃,一柄带尖的木棍被周二郎抽走,喷涌出的血液正洒在周氏的脸上。
  李善弯着腰低着头眯着眼,双手不停操作,保持这个姿势一刻钟后才直起腰,叹道:“看运气吧,若能挺得过去……”
  其实这是废话,挺的过去自然能活,挺不过去那就是个死。
  “下一个。”
  “郎君,最后个了。”
  李善长长喘了口气,先是扶着桌角定定神,然后锤了锤腰间……这个时代可没有能升降的操作台,弯着腰实在累的不行。
  侧头看了眼周氏,李善笑道:“早知道就把你带来了,这帮货……远不如你呢。”
  李善在河北的第一个手术的对象是苏母,当日三四个妇人在里面帮忙,其他几个都被吓得出门吐得稀里哗啦,只有周氏能保持镇定,之后在馆陶也帮得上忙。
  在水盆里洗了手,李善接过毛巾擦了擦,看见周氏脸上的血迹,举起手想擦,但五根手指抖个不停……在这样的环境内连续七八个小时的高强度手术,工作量太大。
  周氏接过毛巾胡乱擦了几下,挽着李善往外走,“老夫人让炊房炖了只母鸡,应该还热着呢。”
  适才五根手指还能灵活的操作,攀高趴低都很灵活,此刻的李善却整个人都有点僵住,任由周氏和周二郎把自己扶到祠堂的火堆边。
  一直有些心神恍惚的朱氏看到儿子出来,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吩咐小蛮和墨香将鸡汤舀出来。
  身子僵硬,但脑子还没坏,李善奇怪的看了眼朱氏,转头四顾,“母亲?”
  “都分下去了,就留了这碗给你。”
  嗯,这才符合朱氏的做派……留给儿子是肯定的,但其他的分下去为儿子收拢人心,那也是肯定的。
  周氏小心的扶着李善坐下,墨香端着一大碗鸡汤,小蛮一勺勺舀着汤往李善嘴里送,还夹起一个大鸡腿侍候李善慢慢吃。
  三个人服侍一个……坐在不远处的雷敬不满的看了眼外甥女墨香,只端着碗,太不主动了!
  今天晚上最惨的就是那些难民,毕竟凌敬、苏定方、齐老六这些后来者和李善关系密切,安排的宅子都还挺不错,而那些难民住的都是简易搭建的宅子,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这么晚了,你来作甚?”李善瞥了眼刚进门的凌敬,嘀咕道:“你又帮不上忙……半夜乱跑,一不小心还要分出人手照顾你。”
  “大郎!”朱氏瞪了眼儿子,才笑着看向凌敬,“小儿无礼,先生勿怪。”
  凌敬笑了笑,“若非怀仁白日百般提醒,又遣派亲卫巡夜……老夫愿承怀仁怒气,省的他人无辜。”
  早就被拉起来帮忙的马周就坐在篝火对面,视线和凌敬对撞了眼,微微颔首,比划了个数字。
  两个人都太熟悉李善了,早就知道李善的做派,但凡是这等手术,如果欣喜,那必然是能活,如果四处怼人,那肯定是没救回来。
  将一大碗鸡汤喝完,吃了好几块鸡肉,李善终于缓过来了,挣扎着起身,“朱八,朱八……带我去看下轻伤那边。”
  今晚重伤员多,轻伤员只能让朱八、朱石头这些跟着自己转型男护士的亲卫着手,但李善还是有点不放心,需要一一查看。
  这时候,又有十几个村中妇人提着竹篮进来,今夜在祠堂安身的,不仅仅有轻重伤员,还有那位房屋倒塌或者危房被迫安排在这儿的,其中大部分是难民,也有部分朱氏族人、苏定方、齐老六带来的新人。
  马周低声道:“经此雪灾,日后村中当不再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