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刘仁轨原本是任瑰的亲卫头领,后数战立功,虚领骠骑将军。
刘仁轨在任瑰麾下常为先锋,斩将夺旗,颇有勇猛,但显然不是那位刘黑儿的对手,不过刘仁轨在交手一次之后就学乖了,两百士卒结阵,以盾牌抵挡弓箭,长枪手居中,刀盾手伏于两侧,让刘黑儿也吃了次亏。
“还不错。”李善赞了句。
苏定方没吭声,其实就这么扛下去,除非再遣派兵力,不然还是扛不住的,但一旦遣派兵力,刘黑儿十成十会选择后撤,不说追击会遭到礌石,关键是鱼儿会脱钩,也不知道南关镇那边到底如何了。
第九百四十五章 初战(下)
就在战事胶着的时候,那边范十一悄无声息的凑了上来,“郎君,那边得手了。”
“真的?”李善有些意外,他本以为皇甫黎不会里应外合,很可能诓骗了李正宝,自己赶到前线,是为了向梁军施加压力,从而选择真正的动手时机。
但没想到,南关镇还真的易手了……总不可能是皇甫黎真的要里应外合吧?
皇甫忠都承认,其父不太可能选择接应唐军。
“确凿。”范十一轻声道:“前日就遣派斥候翻山越岭,刚刚赶回来。”
其实即使是骗局,对唐军来说也影响不大,此刻的战场距离南关镇只有数里之遥,并不算远,这也是刘黑儿为什么敢出关邀战的原因之一。
李善微垂眼帘,片刻后抬头低笑了几声,“看来梁洛仁此僚是在等某啊……”
“很有可能。”李道玄笑道:“谁让怀仁你每次都亲临前线呢?”
“无需管那些,先败刘黑儿,拿下南关镇。”苏定方快刀斩乱麻道:“即使难下那城,但依南关镇而守,也足以施压梁军。”
“不错。”李道玄赞同道:“不过刘仁轨难以破阵……”
苏定方看向不远处正在观战的众将,“让临济县公上阵。”
接下来的战事走向,顺利的让李善、苏定方确认己方的猜测不会偏离事实太远,甚至李善都在猜测,或许皇甫黎只是不肯出力,并没有举告李正宝。
如果真的如此,那还真的有机会拿下那城……一旦能拿下那城,那固原县城内的梁洛仁也没多少安全感了。
传令兵奔去之后,刘仁轨率残留的百多士卒在弓箭手的掩护下缓步后撤,对面的梁军肆意狂呼,刘黑儿持刀盾立于一块巨石之上,颇有志得意满之感。
半年内,虽梁军两度席卷三州,但也多次败北,更别说泾州一战,数万突厥人埋骨他乡,梁军上下一度惶恐,而刘黑儿却能数挫唐军,使得梁军士气高昂。
但很快,刘黑儿的脸色就阴沉下来,低低啐骂了句,转身吆喝着指挥士卒整理队列,因为唐军太不要脸了,这么快就上了第五批,基本没给自己一丁点儿喘息的时机。
不过,刘黑儿并不畏惧。
可惜,唐军不仅仅是不要脸,这次压根就不讲武德,还没等刘黑儿怎么着呢,那边冒出头的数十唐军甲卒已经作势后仰,数十支弩箭组成的乌云眨眼间就吞噬了十余个梁军士卒。
随着甲士的不断前进,早就预备好的弩弓不停的攒射……举着盾牌的刘黑儿破口大骂,丢下长刀,抢过大弓就射,结果让他吐血三升。
倒是没射偏,但中箭的唐军士卒居然伸手将戳在铁甲上的羽箭取了下来。
完了,打不过,甚至没法打,唐军这是用了重甲步卒……最适合在这种活动空间不大的战场发挥威力。
得撤,只要撤走,用礌石……砸也能砸死他们,正好重甲步卒活动能力很差,躲都没法躲。
但就在这个念头刚刚在刘黑儿脑海中闪过的时候,刚才那个中箭的唐军步卒暴喝一声,拖着一柄长刀狂奔而来,刀光闪烁,直劈在猝不及防的刘黑儿的盾牌上。
沉闷的声响后,被巨力劈的连退数步的刘黑儿面色涨红,左手的盾牌只剩下小半块,适才那迅捷暴烈的一刀竟然将盾牌硬生生劈成两半。
刘黑儿双目赤红,丢开盾牌,双手举刀,狂呼劈去,对方不慌不忙的退了两步,信手一扫,刀锋相撞,金石相交的声响传彻山谷间。
“太冒险了。”远处观战的李善皱着眉头,“一旦陷入阵中……”
“陌刀进击,有进无退,临济县候亲为前锋,以勇力破阵,正合适。”李道玄笑着说:“那刘黑儿遇见对手了。”
的确,虽然阚棱身穿铠甲,但身材矮小,重心低,又熟悉丘陵作战,所以并不显得笨拙,与身材雄壮的刘黑儿比起来,反而更加灵活。
不过刘黑儿很聪明,迅速发现了阚棱最大的弱点,陌刀虽然威力巨大,但太长了,交战三两回合后,刘黑儿突然丢开长刀,冒着脑袋被陌刀扫过的风险缩起身子,如弹簧一般猛地窜进内圈,将阚棱撞翻。
两员勇将丢开兵刃,在地上来回翻滚,这下子刘黑儿优势更大了,将阚棱压在身下……可惜人家穿戴着重甲,双手护住头脸,刘黑儿还真没办法,一只手捶着阚棱,另一只手在地上乱摸,寄希望能摸到一把兵器。
“阿黑,阿黑,走,走啊!”
七八个族人冲来,硬是将刘黑儿拉起来,后者才发现,正因为自己被敌将缠住,战场局势已经大不一样了,自己占了上风,但两百唐军重甲步卒手舞陌刀将一切的阻拦物都撕碎,梁军几乎没有抵挡能力。
“走,快走!”刘黑儿抓起阚棱遗落的陌刀猛地投掷过去,将三两个陌刀手撞翻搅乱,带着族人迅速撤离,就这片刻光景,赶来的七八个族人已经有近半被陌刀砍翻。
两侧的陌刀手放下陌刀,从腰间取下上好弦的弩弓又是一阵攒射,偏偏往南关镇的方向又是上坡,后方无所遮挡,梁军登时溃不成军,惨叫连连。
李善满意的点点头,只要攻下此处,刘黑儿不太可能继续坚守山道……兵力损失不小,肯定会从南关镇调援兵来,而如果没有意外,南关镇已经被李正宝拿下了。
后路断绝,刘黑儿还能有几分战意?
苏定方迅速遣派段志玄、冯立两人率轻卒上阵,虽然交代了要小心警惕,但梁军一路溃逃,沿途山道完全被舍弃,唐军一路追杀,一直杀到南关镇城墙外两里处。
刘黑儿咬牙切齿的看着城头飘扬的唐军旗帜,自己率五百族人驻守南关镇,昨日斥候探得唐军来袭,那城的李正宝立即派了一千援军补充南关镇兵力……是谁捣的鬼,自然一清二楚。
城门紧闭,唐军渐渐围了上来,段志玄、冯立今日都在刘黑儿手中吃了不小的亏,也不会蠢到再去交锋,一声令下,两千唐军步卒齐齐举手,数百弩弓,千余劲弓……
刘黑儿看着身边的三百余族人,惨然丢下了手中的刀。
第九百四十六章 伎俩
“虽不如陇山关、六盘关,但只需五百精卒,能阻万余大军于关外。”
听到苏定方这样的评价,李善也笑着点头,两侧为峰,巨石绝壁,但中间的南关镇本身并没有太险要的地势,从整体上来说自然是不如原州七关的,毕竟就这么点地方,如果唐军肯付出沉重的代价,堆也能堆死梁军。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黑儿的确很有韬略,李善笑着招手,“你非梁师都嫡系,可愿归降?”
刘黑儿闭目不语。
李道玄哼了声,“殿下,当斩其首级,遍传军中,稽胡依附梁贼,此为前车之鉴。”
看刘黑儿还是不吭声,李善压低声音,“他不肯归降,无非是因为其叔父刘女匿成罢了。”
“听闻稽胡一族为匈奴之后,先依附西突厥,后东迁却遭去岁大雪,不得已依附梁师都,说起来孤与你叔父半载前倒是有一面之缘呢。”
刘黑儿犹豫了会儿后微微俯首,他听叔父刘女匿成用景仰的口吻说起过这位大唐邯郸王,特别是那场在原州流传甚广的华亭战事,午后失陷,黄昏即复,被视为传奇。
对于这样的名将,刘黑儿虽不肯降,但也钦佩。
“君昊。”李善吩咐道:“阵亡尸首皆以棺木安葬,伤重者送至后军伤兵营,余者随孤回中军。”
众人都有些意外,若是唐军伤亡将士那哪里用李善亲自吩咐,还是吩咐王君昊,自然指的是刘黑儿与三百俘虏。
说起来,梁师都半年前之所以能一举击溃襄邑王李神符的唐军主力,很大程度就在于当时刚刚依附的稽胡骑兵,刘黑儿是稽胡头领刘女匿成的侄儿,而刘女匿成是没有儿子的,所以刘黑儿在稽胡族内地位非同寻常。
李善还没想好怎么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日对阵梁军主力,收复灵州、会州,甚至直捣统万城,必须将梁军与其他部落分割开来,而这些部落中,势力最大的一股就是稽胡。
所以,刘黑儿是很有用的,李善哪里舍得一刀杀了。
而刚才还一脸坚毅,实则心有死志的刘黑儿此刻却是一脸的迷茫,为什么不杀我?
居然不杀我?
你邯郸王李怀仁不是以杀人为乐的吗?
你李怀仁不是每战必斩首堆垒京观以扬名的吗?
怎么会对我如此仁慈?
刘黑儿突然想起了李正宝,这位好像也是被俘后没有被斩杀,然后就……下一刻,刘黑儿瓮声瓮气的说出被俘后的第一句话,“我不会降唐。”
“知道,你此刻不会归降。”李善温和一笑,却不料刘黑儿被这笑容吓的一个哆嗦。
刘黑儿之所以不肯归降,自然不会是因为忠于梁师都,但局势一定会渐渐发生变化,稽胡一族的处境也会发生变化。
“殿下该启程了。”苏定方轻声提醒道。
“那就都拜托定方兄了。”李善微微蹙眉,虽然信得过苏定方的能力,但还是小声嘱咐道:“虽某亲自领军,但未必会多危险,定方兄还需谨慎进军。”
三万大军进逼,最大的用处并不在于攻陷各个关卡,而是试图在正面战场牵制梁军的主力,更要吸引梁洛仁的注意力。
如果苏定方在内心深处不希望李善行险招,有可能在目前有利的局势下试图拿下那城,形成对固原的压制态势,那样的话,李善的确不用再行险了。
但如此一来,苏定方也有可能一脚踏入梁军布下的陷阱……李善从来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李正宝身上。
“自当谨慎。”
留下苏定方的前军驻扎南关镇,李善带着亲卫以及刘黑儿一干俘虏回了中军,一直到被安置下来,刘黑儿才彻底确定,自己真的活了下来。
“阿黑……”
刘黑儿看了眼一旁的族人,无奈摇头道:“忍一忍……”
三百族人被俘,其中不少人都带伤,刘黑儿也无可奈何,虽然之前邯郸王说什么伤重者送到后军伤兵营,但他不太相信……更愿意相信这是想让自己归降的计策。
“有人来了……”
听到提醒声,刘黑儿警惕的看着一群走近的唐军士卒,眼尖的他看见几个士卒手中拿着锋锐的匕首。
“就这儿吧。”朱八选了一处帐篷,“先轻后重,一个个来。”
李善身边亲卫中,最早统领护兵的是朱石榴,去岁战死在顾集镇,之后朱八虽一直为李善近身亲卫,但因为缺了左臂,所以学了些急救,与赵大在这一战中负责部分伤兵诊治急救。
唐军士卒散开,其中一个瘸脚的缓缓走近刘黑儿,扫了几眼,指着一旁的一个稽胡族人,“右腿中箭,左臂刀伤,先送去。”
“你们作甚?”刘黑儿手已经抓住地上一团积雪。
赵大奇怪的看了眼,“郎君有命,为你们疗伤。”
“疗伤?”刘黑儿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你家郎君是……”
“郎君即三军主帅,大唐邯郸郡王。”赵大平静的说:“郎君之名,可止草原小儿夜啼,但大唐子民何人不知,郎君首创伤兵营,怀仁举义,为人称颂。”
“但我们……”
赵大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伤员分类的一位亲卫,“他当年乃是刘黑闼麾下,战后被俘,就是郎君出手救其性命,感恩戴德,随侍郎君至今。”
刘黑儿沉默了好久,赵大并不理会,陆续挑选,指挥人手将伤员一一送到帐篷去,大都是轻伤员,很快就处置妥当,虽然是最简单的清创、包扎,但伤员的精神状态都大为好转。
不久后,远处有唐军士卒垒砌灶台,缕缕炊烟升上空中,再被风儿吹散在黄昏中。
工作量并不大,毕竟重伤员都已经送到后军去了,那边的伤兵营人手更多,护兵也相对更专业一些,朱八、赵大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却见刘黑儿放下装着稠粥的碗,神情复杂的走来,并未开口,只躬身行礼。
就算是那位邯郸王真的是试图用这种伎俩诱使自己归降,刘黑儿也不得不承认,对方做的足够多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