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南摸摸吴桐的头,笑着说:“小桐真聪明真懂事,比那些活了几十年的人都懂事。”
说着,她瞥了一眼大姐夫,对宋知春说:“大姐,你这些年过得真不容易,我们在这里他们都这样。我们不在这里,他们得把你欺负成啥样啊。”
这一番话把吴江点得脸上火烧火燎的。
最终的结果是,吴江骑着自行车把老娘送到妹妹家去了。王青玲一看婆婆都狼狈败退了,自然更不敢出头,一直乖乖缩在屋里不出来。
宋知春家终于安静下来。宋知南没受任何影响,心情愉悦地吃完了这顿饭,宋知春本来有些心塞,一想到大嫂不敢露头,婆婆哭着走了,心情也变好了,姐妹三人有说有笑。
下午两点,宋知南和宋知夏告辞离开,路上还得骑两个多小时,她们得早点出发。
宋知春一家人把两人送出去。
4点半,两人到家,宋知南先去李家还自行车,回到家后,她摊开四肢躺平,今天还挺累的。
宋知夏有了工作后,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每月给宋知南上交三分之一的工资。这钱宋知夏交得心甘情愿,宋知南却想着,象征性的收几个月,以后就免了。
宋知夏这人说不上多好,但也算凑合,目前来看,挺懂事儿,有契约精神,勉强能处。
宋知南攒够钱和工业券,就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她终于有自己的代步车了。之前要是硬买也能买,但是她的工资和工业券是固定的,别人一算就能算出来。
刚一上班就买大件,显得不太合理,再加上她上班的地方离家不远,用自行车的时候不多,她就打算等等再买,现在这个时机刚刚好。
宋知夏在宋湘的帮助下,花了六十块钱从服装厂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
她嫌自己家房间太小,就干脆把缝纫机放在宋知南家,反正她经常过来,用着也方便。
宋知南再接再厉,又买了台收音机,现在姐妹俩攒齐了三大件。
宋知夏双手叉腰看着缝纫机和收音机,得意地说:“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凑齐了三大件。”
宋知南说:“跟着我混,你肯定有好日子过。”
宋知夏面带笑容:“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我妹妹是谁。”
宋知夏现在有了工作,在婆家的地位直线上涨,在广播站跟同事相处得十分愉快,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她有了钱,为人也变得大方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算计。她时不时地改善下伙食,姐妹俩一个月胖了三斤,连带着黑米也跟着胖了一圈。
她俩的日子过得美滋滋的,但宋家那边却不怎么好。
宋秋实又来信了,说他本来以为那边没有熟人,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往。但是他忽略了消息的传播速度。
他们那边的工人竟然也有亲戚在红星纺织厂。再加上过年期间,人们串亲访友,消息传播的速度比往常更快。那边的人也听说了他的名字和事迹。众人一对名字,再一看他又来自青阳红星纺织厂,人名地点全部对上了,他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大家伙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不断地有人邀请他去公共浴室洗澡。
宋秋实现在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他说他想再换个地方,换一个谁不认识他的地方。
可是宋秋实的这份工作是孙主席大发慈悲给他找的,他们家哪有这样的关系再帮他找一份工作?现在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家呆着,要么就留在那儿硬熬。
宋上进和李玉华一起劝宋秋实就留在那儿工作,至于别人的目光,别理会就是,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淡了。
这些事情是宋知夏告诉宋知南的,宋知南对此付之一笑。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无根。
如果宋秋实老老实实地在乡下呆着,过几年恢复高考,他可以考大学,就算考不上也能回城。
可他偏偏就想走捷径,想靠女人吃软饭。你吃软饭就好好吃也行,还想脚踏两条船,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不想想,你是在谁的地盘?结果遇到硬茬子了。现在嘛,他的余生只能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度过了。
时间冲淡了李玉华和宋上进的悲伤和痛苦,他们当初是在大儿子身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现在,他身上的“根”都没了,已经不是儿子了,也不能给宋家传宗接代了。两人的心就慢慢地收回来了,转而把重心放在了小儿子宋冬宝身上。
鉴于宋冬宝的重要性,两人开始对他严加管束,省得他再出什么意外。两人还盘算着,等宋冬宝再大几岁,就给他订亲,让他早早结婚生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要是宋冬宝再出点问题,他们家可就得绝后了。
宋秋实不停地写信和发电报催促父母帮忙想办法,李玉华和宋上进的回信越来越敷衍,到最后干脆不回了。
以前他们疼爱宋秋实时,宋秋实提出再无理的要求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暂时满足不了也会写长信安慰,再寄钱寄粮票补偿。
现在,他们不再疼爱宋秋实了,看着他的信都有些烦。这孩子一点都不知道体谅父母,他就不能忍一忍吗?
宋秋实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真相:他被父母放弃了。他们天天说最疼他最看重他,结果呢,自己一出事,他们就把目光放在了弟弟身上。现在,更是连他的信都懒得回了。他难以接受这个真相,不停地写信发电报质问父母:为什么不管他?
宋知夏和宋冬宝把这事告诉宋知南,宋知南听罢,不由得眉头一皱,对两人说道:“再这样下去,宋秋实疯癫的可能性很大,你们俩以后见到他一定要小心。”
两人难以置信,异口同声地说:“不可能吧?”
宋知南仔细给两人分析:“一个人若是从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他一般会有执念;但是,若他得到过父母的重视和宠爱后再失去,这中间的巨大落差会让他发疯。就像一个人一直穷没事,反正穷习惯了。但若是富裕过再变穷,跳楼的可能性更大。这么说你们明白了吗?”
两人似懂非懂。
宋知南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宋冬宝:“冬宝,以后爸妈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得到的宠爱会比以前的宋秋实还多。你以后尽量别刺激宋秋实,小心他把怨气发泄在你身上。”
宋冬宝吓得一激灵,“嗯嗯,我不刺激他。”还好大哥到隔壁省上班去了,要是在家里就麻烦了,他最好永远别回来。
又过了几天,宋知夏来宋知南家做衣服时说,“秋实打电话到国棉厂,跟爸说,他同事们排挤他嘲笑他,他一刻也不想呆了。还说如果爸妈不想办法给他调动工作,他就辞职回家。爸妈问咱俩能不能帮忙调动工作,我直接替你回绝了,我说小妹的本事还没那么大,能给他跨省调动工作。”
宋知南点头:“以后就这么回绝。”别说不能,就算能,她也不会帮忙。
宋知夏蹙着眉头:“你说他以后怎么办啊?真愁人。”
宋知南给宋知夏泼了一点凉水,让她清醒一下:“二姐,你就别替人家愁了。你想想,你被迫嫁人时,没工作时,在婆家受气时,有谁替你愁了吗?咱们女人啊,自己没人疼没人爱,没有任何依靠,心疼自己还疼不过来呢,还去管别人。”
宋知夏一想也是,她敢说,她痛苦难受的时候,宋秋实这个好弟弟一点都不会心疼她。他怎么会心疼自己呢?人家在家里是太子,她就是个丫鬟,太子会在乎丫鬟的死活吗?
宋知夏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说:“你这么一说,我也不心疼秋实了,只是有点担心爸妈。”
宋知南继续泼冷水:“你就更不用担心人家,他们两人比你年纪大比你脸皮厚,还比你心硬。人家活了几十年,什么风雨没见过?你要相信他们,要舍得让他们受苦,这是对他们的锻炼。中年不吃苦,什么时候吃?难道等死了再吃吗?”
宋知夏看着妹妹无言以对。
她继续踩缝纫机,宋知南泼完冷水,回房间看书去了。
宋知南跟宋知夏说完这些,也就放下了。毕竟,宋秋实这种人也不值得她浪费情绪。
不想,第二天下班后,宋上进来找她了。
宋上进愁容满面,唉声叹气,他一见到宋知南就卖惨:“小南,你看看爸是不是看着比上次又老了许多?”
宋知南:“男人四十豆腐渣,你变老很正常,本身也长得一般,还没我大伯有气派呢。”
杠精值加5。
宋上进:“……”
他忍了再忍,还是没忍住:“小南,我听说你最近跟你大伯一家走得很近?你跟知夏总去他家吃饭?”
宋知南:“是呀,那咋啦?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呀。”
宋上进:“你大伯那人心眼多,你大伯是有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我怕你吃亏。”
宋知南嘁了一声:“我大伯心眼多也没算计我,我大伯母铁公鸡还送我几根毛,倒是你俩,算计自己闺女算到骨髓里,你俩大方,倒是给我啥了?”
杠精值加10。
宋上进气得郁闷头晕,他真想掉头就走。可是……他想起今天来的目的,只好长长地舒了口气,尽量让面部表情变得温和:“小南,你哥来信了你知道吗?”
宋知南:“不知道,不关心,不在乎。你要没事就回吧。”
杠精值加5。
宋上进抽出其中一封信给宋知南:“你看看,你哥的事被他那边的同事知道了,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天天在背后议论他。你哥受不了。别说他受不了,这搁谁谁都受不了。他想再调换个工作,可是我跟你妈没本事,咱家就只有你有这个本事,你看看你都肯帮知夏,你能不能也帮帮秋实。你们毕竟是亲兄妹呀。”
宋知南接过信随便扫了几眼,信里跟宋知夏和宋冬宝说的差不多,无非就是要求家里赶紧给他调动工作,他要受不了,他快崩溃了。
宋知南看完信,面无表情地还给宋上进:“让他继续忍着吧,我爱莫能助。”
宋上进用恳求的语气说道:“小南,你就看在我跟你妈的面上帮帮你哥,算爸求你了行吗?”
宋知南:“不好意思,你跟我妈在我这儿一点面子都没有。求人不如求已,你求求自己吧。你就跟我哥回信说,咱家没那个条件,你让他面对现实。行啦,你可以回去了。我得吃晚饭了。”
宋上进软磨不行,只能换招,他又拿出一封信:“小南,你看看这封信再说。我只想告诉你,不要把人逼急了,否则咱们谁也落不了好。”
宋知南接过信一目十行,呵,这信写得潦草凌乱,而且前言不搭后语:“你们说我是你们最疼爱的儿子,可是现在你们敷衍我不理我,你们放弃了我,只喜欢冬宝。我恨你们。宋上进李玉华我恨你们,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为什么你俩没本事。我更恨那个该死的宋冬宝,是他抢走了我的一切,还有那个最该死的宋知南,是她毁了我,是她彻底毁了我。我活不好,你们谁也别想活,我死也要拉着你们一起死!”
最后几行字是用红墨水写的,看着像血字似的,看着十分刺眼。
宋知南把信还给宋上进,摇头:“这个宋秋实快疯了,你让冬宝小心些吧。”
宋上瞪着宋知南:“宋知南,你就不怕吗?秋实落到今天这个现场,你脱不了干系。当初要是你肯下乡,他就不会出这种事,不出这种事,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退一万步说,就算他出了这事,如果你不四处演讲,弄得人尽皆知,他也不会这么有名气,没有名气,离这么远,河西那边的人就不会知道这他的事。是你一步步把他推进深渊的。”
宋知南冷笑道:“我见过会甩锅的,没见你这么会甩的。是我教他吃软饭吗?是我教他吃软饭还脚踩两条船吗?脚踩两只船的下场就是会劈叉,就是扯着蛋。他被咔嚓,是偶然但也是必然。
你倒好自己儿子不好,不怪自己教不好,不怪儿子本身孬,就怪我这个妹妹身上。我看你也别叫宋上进了,你叫宋甩锅算了。”
杠精值加5。
宋知南赚够了杠精值,懒得再理会宋上进,直接把宋上进轰出去,砰地一声关上大门,插上插销,顿时世界清净了。
宋知南自言自语道:“以后我须得小心宋秋实,他快变成疯狗了。”
黑米似乎听到了狗字,抬头看了主人一眼。
宋知南对黑米说:“我没说你,我说是宋家的疯狗。”
第95章
宋知南决定加强自家的防御, 把武器重新摆放了一遍,沿着院墙里面再挖一条沟, 里面插上削尖的竹片,上面盖着草席再铺上一层土,谁要是翻墙进来,先扎烂他的脚。
大力丸再吃一颗,身体锻炼继续进行。近身打斗她不怕,半夜翻墙也不怕,有沟有狗还有武器。
同时,她还让宋知夏和宋冬宝随时告诉她宋秋实的消息,如果他回家了,更要及时通知她。
“你俩一定要小心,这家伙快疯了。”
宋冬宝有点紧张:“姐, 能不能别让大哥回来呀, 我本来没事, 你一说我都有些怕了。”
宋知南说:“他是一个大活人,我可管不了。没关系, 他打你, 你打回去就是,别怕。”
一切布置妥当,宋知南便把宋秋实抛到一边,该干啥干啥。
第二天上班时,贺主任对宋知南说,青阳市东郊有三个公社联合邀请她们文工队去演出。人家公社还可以派专车——拖拉机来接她们过去。
贺主任让宋知南去通知队员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十点出发。
宋知南说道:“专车就不用了, 我们现在有车队。那我回去准备了。”
宋知南临走前跟何黛打声招呼:“阿黛,我下乡演出去了, 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何黛冲她挥手:“你去忙吧,路上小心。”
何黛羡慕地看着宋知南,人家的日子过得就是这么风生水起。其实宋知南也愿意带何黛出去溜达溜达,可是她们妇联办公室得有人值班。
宋知南先去宣传科通知李群英,再去广播室通知吴明珠和陆诗月,顺便提醒吴明珠两句:“明珠,咱们这次去乡下的公社演出,三个公社估计得去三天,中间有可能要住在老乡家里,你有可能会住不习惯,你要有心理准备。”
吴明珠说:“我没有那么娇气,你都能住,我肯定也能住。”
吴明珠想去,她看着陆诗月和宋知夏,语气犹豫:“诗月和知夏,你俩谁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