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除了那条鱼是外面买的外,其他的全是她空间的产品。
鸡鸭也是她养了大半年的,在空间吃得好下的蛋也大,个个都肥着呢。
看到方圆拿回来的东西,赵母这才有了笑意。
果然还是这三儿媳妇做事靠谱,不像那个上不得台面的。
“肯定是弟妹运气好,这菜这么新鲜,肯定是刚运过来就让她赶上了。”
王芳脸皮厚那是半点不尴尬,还好意思为自己没买菜回来找理由。
“或许吧,我运气一向都挺好的。”方圆毫不谦虚回了一句。
她本来就运气好,三胞胎都能生,金手指都有人送,怎么不算运气好了?
“那我可比不得弟妹了,妈你以后还是让弟妹去买菜得了。”
王芳一听笑了,更是厚着脸皮给方圆安排起工作来了。
赵母没好气的看了眼这个糟心的二儿媳妇:“就你废话多,这个家给你当得了。”
这就是个蠢货,嫉妒心攀比心比谁都强,却偏偏被娘家人个架得高高的。
真真是个被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的蠢东西。
“没,我就给点意见,建议一下而已!”王芳尴尬的笑了笑,随后还瞪了方圆一眼。
方圆直接无视,这女人跟她没什么直接关系,她懒得理。
很快到了下午,想着第一次在婆家一起过年,方圆自然不会马虎:
红烧鲍鱼,香辣大虾,清蒸黄花鱼,糖醋排骨,黄豆烧猪蹄,鱼香肉丝,水煮鱼,虾仁蒸蛋,小鸡炖蘑菇,酸笋老鸭汤,以及一个炒三丝。
这一桌比昨晚做的还丰盛。
鲍鱼黄花鱼都上了桌,鸡鸭鱼肉也全都有。
这顿饭吃得大家一个个都撑着慌。
饭后大家在客厅休息,大嫂陈玉直接对着方圆夸赞到:
“三弟妹这手艺真的很不错,赶上国宴的大厨了,怪不得三弟这次回来看着胖了。”
她好久没吃这么丰盛了,这三弟妹可真是娶对了,以后过年回来年夜饭那是不用愁了。
“就是,我这都吃撑了,老三你倒是有口福。”赵清礼看着赵清卓一脸的羡慕。
这饭菜太好吃了,他媳妇做饭完全不行,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亏是怎么回事?
“也就那样吧,主要是作料配比以及油要多,我平常没事就喜欢琢磨这些,这顿可吃了爸妈不少油呢!”
方圆这样一谦虚,王芳也找到接嘴的话了:
“就是,三弟妹做饭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费调料了,这油盐酱醋可都得钱买,不是自己的就是不知道心疼。”
“你闭嘴吧,你一个吃白饭的好意思说话?”赵清越神色不善的警告道。
“我这不缺这点东西,只要饭菜做的好吃,需要什么我都愿意去给你们找来。”赵母也意有所指的说了一句。
这老二媳妇就是个记吃不记打的。
“······”
被自己男人和婆婆这样一说,王芳再不甘也只能安静了下来。
而方圆全当没听见,她看都没看这个二嫂一眼。
坐在沙发上低头哄着怀里的儿子。
她这么优秀,有人嫉妒也是应该的,她hold得住。
第33章 六十年代的工具人军嫂33
之后几天的饭菜也基本上是她主厨,吴婶跟大嫂陈玉给她打下手。
陈玉是真心想学两手,毕竟他们在西北也得自己开口,方圆自然也不吝啬教她。
几天下来,两人的关系倒是亲近了不少。
至于王芳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厚脸皮和优越感,这女人就直接不进厨房。
赵母不高兴她也当看不到,吃饭的时候倒是比别人都积极。
好在她不敢挑菜,但凡有这动作赵清越一定会骂她,但就这样这人也是菜吃得最多的的那个。
不过方圆就没当她一回事,毕竟饭菜可不是给她一个人吃的。
而且赵母经常暗示性的要给她补偿,这亏她就勉强吃了。
几个孩子每天都期待方圆做的饭菜,连零食都不怎么吃了。
不到半个月感觉个个都圆润了不少。
这倒是让赵父赵母以及几个当爹的欣慰又好笑。
方圆这趟回来,凭着自己的大方处事以及绝佳厨艺得到了婆家所有人的肯定。
连那个嫉妒她的二嫂都在没话说。
正月十五过后,他们一家子回了海岛,同时收获了赵母的一份厚礼。
满满一匣子的上好首饰,翡翠镯子珍珠项链和金钗金镯子都有,全是赵母当年的嫁妆。
得了这么多宝贝,方圆满心欢喜的带着孩子们回了海岛。
至于陈玉和王芳两家得了什么东西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肯定比不上她的就是了。
方圆不知道,陈玉和王芳两人都带走了一些吃食,其中陈玉得的要多一些。
至于其他的东西,赵母是半点没给。
回到海岛时已经一月下旬了,也进入了59年。
赵卓升职后依旧经常出任务,她就继续在空间里种地。
毕竟带着三崽,没了帮忙带孩子的她也没法出去浪。
至于请人来帮忙照顾,她考虑过,但想到自己的空间,以及自己拿出来的吃食。
最后还是咬牙算了,反正三个崽崽很乖很好带。
种地的时候就把三崽放空间的小木屋里玩。
不种地之后就下海里去捞海鲜。
到了八月,孩子们满一岁了,已经能小小的挪步溜达了,她的空间储藏室也早已堆满了物资。
好些能放久一点的她都放到了外面房间或者木屋前的院子里。
没办法,储藏室只有只有那么大,不放在外面也没地方放。
天灾已经初显,再加上先前的大锅饭糟蹋了不少粮食,还没到五月家家户户就已经青黄不接了。
她一个月跟两边家里打一次电话,确定了情况之后,五月就开始往两边家里寄东西。
赵父赵母的,赵大哥赵二哥也有,方家一家子直接寄一起。
每次她都要出岛去县城寄四大袋的东西。
里面主打的干海货,外加一小袋的米以及几瓶水果罐头。
别看不多,但这些东西在现在都很难得,已经是她不露馅又能寄出去的最保险的东西了。
“这老天爷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看不得咱们老百姓过点风调雨顺的日子,听说内地里好些地方都干旱了,我老家那边也是,今年真是难过了。”
刘兰坐在方圆家的小院子里跟她聊天。
顺带帮忙抱着一个想院子里溜达的小崽崽。
她老家那边好几次来信让他们寄点粮食回去呢。
“去年年生就不好,没想到今年更难过,确实挺难的!”方圆也只得跟着叹气。
大锅饭一吃,到处都是青黄不接,还没等到秋收好些地方都开始饿肚子了。
她空间里是不少粮食,但也只能支援两边的亲人。
她要寿终正寝,可不想被人解剖了。
“还是你们家好,一家子城里人有定量。”刘兰羡慕的看着方圆说道。
城里的人有定量,农村人只有按人头和劳动力分粮。
她老家今年收成不好,家里都快断顿了,山上的树皮草根都抢光了。
“城里现在的定量粮也减了,有钱都买不到东西,这日子大家都难过着呢。”方圆无奈的回道。
前几天还收到家里的来信,她那三嫂刘招娣过年后原本回来了的。
或许是因为这个年代离婚的少,再加上上次闹了一场最后还是顺利回来了,所以胆子更大了。
这次天灾到来,娘家那边一找过来哭了两次,她就旧病复发了。
截了她给家里寄回去的吃食,全都偷送到娘家去了。
方母他们一家子都气得不行,最终三哥还是跟她离了。
想到这里,方圆算了一下时间,又该寄包裹回去,等过几天她就在出去寄。
她这一生要给原主立一个好儿媳好女儿的人设,寿终正寝。
“也是,咱们在部队里是定量的,再加上海边能捡些东西,不然也得饿肚子。”刘兰摇头说道。
这日子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艰难了?老天爷就不能可怜一下他们这些人吗?
两人聊了一会,等刘兰回去后,方圆把大门一关,又把几个孩子放到了空间。
自己去手工打谷子去了。
一块大石坝放在干净的坝子上,她拿起割下来的稻谷往上面用劲打,以达到让谷子脱落的目的。
没办法,她这空间里的东西见不得光,就只能她自己收拾。
好在她现在有一把子力气,不然还真得给她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