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忖着该如何与这个便宜孙女亲近,便见林重影朝她看过来,干净清澈的眸中泛起水雾,看着就让人心疼。
“祖母。”
她“诶诶”地应着,准备拿出见面礼。
谁知林重影郑重向她行了一个大礼,“孙女谢谢祖母。”
众人皆不解,这声谢从何而来?
纪老夫人问:“孩子,你这声谢是所为哪般?”
林重影略带哽咽,道:“我母亲说,这世上再也比您更通情达理又明辨是非的婆婆,您以身作则,教导晚辈如何立身清正,如何为人处世。若没有您的教养,我父亲不可能成才。若没有您的宽仁慈爱,我母亲也不可能活得自在。若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我…我谢谢祖母。”
林老夫人并非是爱听漂亮话的人,但林重影这番话实在是说到她心坎里。她生平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生了三个儿子,还将儿子们教养得兄弟和睦。
她心里熨帖,弃了原本准备的见面礼,当众撸下戴了多年的玉镯子,套在林重影纤细的手腕上。
“好孩子,以后你就是我们林家的姑娘了。”
纪老夫人也跟着凑趣,“这孩子合该就是你家的孩子。你看看你们家,一水的男伢儿,如今总算是有个女伢儿了。”
说来也巧,林家孙辈中全是男丁。
那些堂兄弟们看到如花似玉的堂姐(堂妹),一个个愣在那里,好半天才缓过神来,皆是红着脸上前见礼。
赵氏和林有仪母女俩一来,看到的就是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
“娘,您不是说林家人必定不喜欢那小贱人吗?”
“他们那是看在谢家的面子上。”赵氏可不信,大顾氏放着林家那么多的子侄不过继,非要过继没血亲的外人,林家人怎么可能没有想法。不过是因着在谢家,当着外人的面不好说什么罢了。
等她看到林老夫人被林重影搀扶着,祖母俩亲亲热热地说着话时,还固执地认为林老夫人是在做戏。
“且等着吧。”
林有仪觉得自己等不了,也忍不了。她正打算做些什么,不想被谢舜章叫住。谢舜章想与她一道入席,顺便说说话。
这会儿的工夫,林重影已同长辈们入了主桌。
她失了机会,心有不甘。
“我这个四妹妹,还真是一朝得势,连自己是谁都忘了。”
“仪姐姐莫要伤心,影表妹还是姓林,与从前并无不同。”谢舜章嘴里这么说着,实则心里并不这么想。
她之所以及时叫住林有仪,并不是真的有话要说,而是受了嫡母之命。
魏氏怕赵氏和林有仪母女俩作妖,让庶女看着林有仪,自己则负责阻止赵氏做出什么事来。
所有人一一落座,等着宴席开始。
谢舜英替自己的母亲陈了情,说是孟氏要亲自照顾谢为,一时抽不开身,约摸要晚些时候再到。
谢老夫人自是不会说什么,招呼着林老夫人和纪老夫人。
几位老太太平日里都有往来,凑在一起不是讲古,就是说起城里最近发生的事。言笑晏晏之时,孟氏姗姗来迟。
她一来就告罪,说是自己忙得脚不沾地,还请大顾氏原谅则个。“媖表妹没生过孩子不知道,这养孩子处处劳神,半点也不得闲。”
众人听到这话,神色都有所变化。
谁都知道大顾氏没生孩子,今日因着过继女儿而庆贺。哪有人一来就拿这事戳人的心窝子,摆明是故意膈应人。
孟氏却还嫌不够,又对林重影道:“你如今认了媖妹妹当娘,以后记得好好孝顺她。她和我们这些生养过的人不一样,但这不能怪她,她也是命不好。”
林重影像是听不懂她话里的机锋,疑惑地看了她,又看看大顾氏,道:“三表舅母说的没错,我母亲和你确实不一样。你生养孩子劳神,事事操心,瞧着比旁人都要老些。我母亲没生养过孩子,看着还像个大姑娘。”
这话一出,孟氏的脸色十分精彩。
偏偏林重影仿佛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说了什么不敬的话,表情无比的真诚。
大顾氏含着笑,目光欣慰,这种遇事有女儿替自己出头的感觉,可真是太好了。她摸着女儿娇嫩的脸,道:“你三表舅母有句话说错了,我不是命不好,我是命好。有你祖母护我,你父亲敬我,还有你孝顺我,我很知足。”
这个女儿啊。
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谢老夫人对林重影方才的表现也很是满意,这孩子知道护母,还言之有物,怼了人还让人说不出话来,实在是妙得很。
她对林老夫人道:“老妹妹,当年我就知道,我家媖儿给你做儿媳,保准不会有错。”
林老夫人也是识趣的人,也跟着表态,“我们林家有媖娘这个儿媳,才是祖坟冒了青烟。”
没有人在意孟氏,哪怕孟氏的脸都掉到了地上。就连她的丈夫谢清澄,也没有看她一眼,反而频频往大顾氏这边看。
大顾氏低声对林重影道:“你今日真是给我长了大脸。”
林重影也不扭捏,回道:“这是应该的。”
母女俩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隔着好几人,谢玄望向她们。
若是不知情的人初见,谁能看出她们是毫无血亲的母女,又有谁能猜得到她们相识不过两三日,便已亲密融洽。
祖父曾说过,朝堂与后宅,本质一样。
“后宅女子若放到朝堂中,或是争权夺势,或是勾心斗角,或是韬光养晦,手段虽不一,目的却相同。玄儿,搅动风云之人不可怕,顺应风云之势而为者,才是真正的大才。男人身在前朝,若后宅不稳则不能专心,你当切记。”
他谨记祖父说的话,从来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立于朝堂之上,以治国济世为己任,心无旁骛不受任何人影响,顺应风云之势而屹立不倒。
但此时此刻,他却为了一个工于心计,惯会装可怜装傻的女子动摇本心。更可怕的是,他似乎在纵容自己。
这不可以!
“大表哥,我敬你。”
他一抬头,看到林重影不知何时近在眼前。
林重影已经由大顾氏陪着,以茶代酒,敬了一圈,从谢老夫人到林家的叔伯婶娘。依照礼数,同辈人不需要敬酒,但他不一样。他不仅已经在朝为官,还是谢家下一代家主。所以这杯茶,林重影要敬。
他没说什么,举起酒杯。
纪老夫人几杯酒下肚,被壮出了一些胆气来,有心想试探一番,遂趁着酒兴感慨,“瞧瞧这两个孩子,真像是观音座下的金童玉女,看着都让人心生欢喜。”
金童玉女四个字一出,莫说是其他人,林重影自己都变了脸。
一个谢三就给她招了孟氏这个仇家,若她影响到谢玄的风评,那她岂不是等同于和整个谢家为敌。
“老夫人说笑了,我哪能和大表哥相提并论。大表哥是观音座下的金童,我不过是匍匐在观音神像前的寻常信女罢了。”
“这孩子真会说话。”纪老夫人丝毫不觉自己说错什么,笑着和谢老夫人打趣,“长得好,心思也巧,是个好孩子。”
谢老夫人但笑不语。
林重影见状,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原处。她以为只要谢老夫人不说什么,别人就不会说什么,这事也就过去了。
哪成想,居然真有不放过她。
“影表妹抬举,我亦寻常,也不过是菩萨神像前的信徒而已。”
“……”
她欲哭无泪。
这位谢大公子是不是喝多了?
什么信女信徒的,听起来和金童玉女有什么区别。
“大表哥谦虚,照大表哥此言,世间男女皆是寻常,无非是信女信徒尔。”
“影表妹所言,不无道理。”
林重影真是要哭了。
这人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为什么帮了她,又来拆她的台?她满眼的乞求,清清楚楚地落在谢玄的眸中。
谢玄皱了皱眉,心口隐隐发闷。
他忽然觉得自己很可笑,曾经他不喜女子的故意接近,如今竟然会因为有人不想与自己攀扯而恼怒,当真是不可理喻。
“为官者,最忌自大。我于大昭,不过信徒。”
说完,他举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第42章 “大表哥,你是不是也看……
当今陛下勤政爱民, 常自省自身,曾在朝堂之上说自己是代天掌管民间疾苦,前身不过玉帝手中一拂尘。
天子尚且如此, 当臣子何敢以菩萨座下的金童居之?
后宅妇人不知此中缘由, 官员多少有所耳闻。便是如纪茂、谢清澄和谢清华等人, 也亦是听人传讲过。
纪茂猛地惊醒,险些吓出一身冷汗, 原因无他, 皆因此话题是由自己的母亲而起, 当下起身朝谢玄道谢。
“谢少师所言甚是, 我等为官之人,皆是菩萨神像前的信徒而已。”
纪老夫人一听他称谢玄为谢少师, 虽不是有儿子为何如此慎重, 却大概知道是与什么朝堂忌讳有关, 立马换个话题, 满口称赞起谢玄来。
“老姐姐,你家大郎年轻有为,人品出众,看着真叫人羡慕。”
这话真的不能再真,瞬间引起共鸣。
林重影听着众人对谢玄不绝于耳的赞美,暗暗松了一口气。
她虽是主角,但接下来没她的事。她也就安安心心地吃吃喝喝,完全不理会有些人投来的隐晦复杂的目光。
比如说赵氏, 比如说孟氏,还比如说林昴。
赵氏被魏氏看着,作不了妖。
孟氏因被落面子,耷拉的脸颊前所未有的暗沉, 不悦而难堪的神情似长满蓄势待发的刺,心心念念着要扎人。
哪怕是一派热闹声中,还是被她找到机会。
“这些孩子们一个个成人,过了年二郎就该大婚了,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日子过得快不是重点,重点是二郎大婚。
这话正中赵氏下怀,恨不得借着孟氏的嘴再多说几句。她眼巴巴地看着孟氏,孟氏可不想被她当枪使,扔了炮仗见好就收。
魏氏慢条斯理地用帕子擦了擦嘴,道:“婚期的事,我与莹娘商量过,无论如何也要等仪儿养好脸上的伤再说。”
“是这个理。”纪老夫人笑着帮腔,“二郎以后是要管家业的,他的夫人总不能成日蒙个脸见不了人,平白让旁人说三道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