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冬国泰这
样威严沉稳、扳直厉行的总教练和领队,手下竟然能有如此……活泼的运动员?
他忍不住问:“能问问你叫什么名字吗?”
以他多年的记者经验,这样的人在队伍里,不是教练的心腹,就是教练的心腹大患!
“我叫冬烈。”冬烈这才跟他互通了姓名,又指了指栅栏外的人,继续不要脸给自己贴金,“我铁杆粉,胡大哥。”
宋培辰第一反应和大爷一样诧异,铁杆粉?
大哥见记者看过来,顿时用力点头,拍拍胸脯,神色坚定:“嗯,铁杆粉!”
宋培辰:?!
这是多好的成绩,才会连铁杆粉都有了?
他脑海里飞速闪过刚刚从总教练那里采访得来的信息,还真的好像提起过这个国家集训队成员,将其称之为“500米项目的强力选手”
他眼睛霎时就亮了,是真的有实力的!
又连忙询问了冬烈的成绩,且询问他愿不愿意让刚刚的对话见报。
这其实是“敢不敢”的一种委婉问法,或许是怕年轻人脾气激烈,为了意气应下,所以改成了“愿不愿意”
冬烈当然听出来了。
没有什么犹豫。
他觉得宋培辰这个主意简直棒极了!不愧是体育报的记者!
记者就该这样的人来当!
比那些天天吆喝大家赌他什么时候会被揍的可恶记者好多了!
宋培辰当即拿出笔和随身的小本子,来了个现场采访。
听着冬烈和大哥的话,真的是让他身上血都一点点滚烫起来,烫得他心口酸涩又砰砰直跳。
大哥还嘿嘿笑着附和“你可别不信”然后举了当初亲眼看到冬烈练不降速过弯的例子,“谁想到,他就真的练成了!连他教练都吓了一跳。”
当时看那一下下摔的,他心都跟着颤。
宋记者飞快地记录着,还下意识打趣地去看冬烈,他知道很多人面对这种当面的夸奖,都会脸红,然后不自在地摆手说些谦辞。
然后他就看到冬烈表情美滋滋的,那眉眼间的光好像在说:“啊,夸得真好听再来点!”
那小嘚瑟的表情分明表示:这都是我应得的。
宋记者瞧明白了。
这多半是教练的心腹大患!
他不免边记录边调侃问了句:“你教练可不是这么说的。”
冬烈当即一脸义正言辞:“他不诚实!”
宋记者不免呆住。
然后就听冬烈双眼诚恳且真挚地同他分享:“上次我还看到总教练偷偷在他那小本上写,他觉得我蹬冰节奏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宋记者试着点点头。
冬烈这才满意地继续说道:“然后!重点来了!!他写完转头就对我挑挑拣拣,冲我虎着张脸,还说什么‘你看看你’!”
他啧啧摇头。
俨然一副“我都替他害臊”的感叹表情。
宋培辰明知道不是这样,也知道冬国泰的性格,但在那双贼亮亮的眼眸注视下,鬼使神差地在笔记本记下这个训练趣事,且简短备注:口嫌体正直(冬国泰)
好了,这稿子一旦写出去,全东北都要知道冬国泰教练威严表象下的“真面目”了。
意识到自己写了什么,宋培辰心虚地合上笔记本,咳咳两声,冲冬烈夸了句:“我觉得你这样挺好。”
他喜欢这样的精气神,就好像如今正午头顶的太阳。
冬烈明显很满意“独具慧眼”的宋记者,决定单方面将其引为知己,于是也夸他:“你真是有眼光!”
宋记者忍俊不禁,直接“噗”的一声笑出来,这小子哈哈哈哈。
他打赌,这是媒体的宠儿,整个新闻界都会喜欢他的!
宋记者结束这次简短的采访。
回去后,当即就灵感大发,将满心激荡而无处发泄的感情,尽数倾注于这条新闻的笔墨中。
中午回来到现在,都还没到下午下班的时间。
他带着手稿,还有冲洗出来的照片,昂首阔步地走进了主编办公室。
主编正在看报,遍阅报纸是一个报社主编的基本功课,见宋培辰进来,轻轻啜了口茶,满意道:“小宋工作很认真啊,这种惯例的采访工作,都热情高涨,值得表扬。”
他顺手接过采访稿,准备扫一眼就放到旁边,这种惯例采访,连报社的实习生都应付得来。
但就是这一眼,他看到了最醒目的两个标题,“咳!咳!咳……”
主编被茶水呛到,侧身猛烈地咳嗽起来。
即使这样,他一手捂在前胸咳嗽,另一只手都还紧紧扒拉着刚刚只扫了一眼的稿件。
他的眼睛咳得满是泪水,但也止不住激动大赞一声:“好!说的好!!”
他不复方才的随意,坐直了身体,扶了扶眼镜,面色认真地仔细读起这篇手稿。
读完之后,只觉得乌云日破,金红倾泻而下,犹如拨开云雾般神清气爽,痛快非常!
他仔细地问:“他的成绩你核实了吗?”
激奋人心和贻笑大方,有时候就只差了实力二字。
见宋培辰点头,主编心里跟住了几百只雀鸟一般,叽叽喳喳,压根静不下来!
他再看那张照片上的两人。
觉得冬烈怎么瞧怎么顺眼,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看更顺眼的华国少年了!
华国少年当如此,当是东方冉冉升起的骄阳。
华国亦然。
他狠狠一拍桌:“给你明天的头版头条!”
***
这天。
体育报一如既往出现在许多报亭里。
报亭在摆放报纸的时候,按照习惯将体育报摆在一个不好不坏的普通位置。
但是很快,绝大多数报亭都不约而同地,将今天的这份体育报,改放在了整个报亭最显眼的位置!
大清早。
肃慎市及周边区域,市民们陆续从家里走出来,有的上班、有的上学、有的找工作……
路东征是一名大学生,他爷爷曾是红军战士,老爷子为银河号事情难受得整晚睡不着觉,清晨半梦半醒中都在喊着记忆里冲锋的口号。
他来到报亭,开口就要:“老板,来一份人民日报。”
其实他作为一名大学生,什么都懂。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不反击。华国不能为了一时意气打破如今的平衡,这是夹缝中用鲜血换来的发展机会和时间,一时意气只会落入更糟糕的境地。
但国人群情激奋,他生活在其中,但凡还有点骨气,哪能情绪不起波澜?哪能只讲冷冰冰的道理?
无端遭受挑衅,家门被蛮横强踹,对方还理直气壮扬长而去。
无处讨公道,如何能不心酸?
即使什么都懂,他还是不免抱着一丝希望,他国家真的就这么算了?万一还有后手和反击呢?
人民日报!
不少人也都抱着类似的想法,路过报亭,开口就要:“来一份人民日报。”
报亭老板递给他们人民日报,并热情推荐:“来一份体育报,保管你们不失望!”
都不等报亭前的人拒绝,报亭老板就将报纸的头版头条,直接怼到众人面前。
他指着头版的两个加大字号的正副标题:“看看!短道速滑,就照片里这少年,他说要去美国升国旗!”
路东征最先反应过来,他手快地抢下这份报纸:“我要了!这份卖给我!”
果然,他的决定非常明智。
报亭开门没多久,很快就被乌泱泱的人群层层围住。
闻讯而来的人流不断,将整个报亭包围得水泄不通。
个头稍矮点的,都要在人群中高高举起拿钱的手,大喊:“给我一份体育报!”
否则没有人看得到这里还有个人存在!
甚至没多久,还有人着急忙慌的从远处跑过来问:“这个报亭平时进报纸多吗?我家门口那个居然已经卖完了!”
路东征买到报纸,随便找了个犄角旮旯蹲下,举着报纸直接看了起来。
起初,他对主标题是没有太大感触的。
但通读完整篇报道,他好像听到照片里那个意气
风发的张狂少年在他耳边朗声高呼:“你看着吧,我们的红旗一定会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高高升起。”
好像看到那个通身鲜亮热烈的身影冲他振臂大笑:“怕什么怕,华国日后一定不比任何国家差!”
再看主标题“少年自有少年狂,一颗红心胜骄阳”,路东征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
整个肃慎市的清晨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
黎明破晓,这寂静的冬日寒夜里,陡然烧起一簇火,一簇烈火。
这份报道,以星火燎原之势,向整个东北的黑土地蔓延,向四面八方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