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孟箬这么做,她突然想明白,意见写在纸上,其实有很多好处,比如留有纸质记录以后再改良配方也用得着。
冯佳玲接过孟箬递来的纸,无语地翻白眼:“搞这么麻烦,有必要吗?就做几个面包,还搞这么大阵仗,做给谁看呢。”
冯佳玲对孟箬的恶意不要太明显,站在她旁边的另一个班组长都看不下去了,无奈摇头,人蠢就蠢,还蠢得这么现眼。
张彩霞皱着眉看了她一眼,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好了,大家听小孟的,先品尝再写下口感和意见。”张彩霞组织道。
说完,她第一个走上前,然后她就注意到每个面包旁的序号。
“小孟,是按编号来写口感吗?”她问。
对于每个吐司面包,她没在旁边特意标注配料,而只是简单标了个序号。这样是为了防止大家的刻板印象,一看原材料贵就觉得肯定味道也会更好。
就像平时出去买东西,觉得贵的质量也一定更好,其实并不全是。
孟箬点头:“对,大家可以尝完一个就立即写下这个序号面包的口感,这样不容易搞混。”
“事儿真多。”冯佳玲声音不大不小地嘀咕了一句。
张彩霞和其他几个班组长品尝面包,写口感和建议都还算正常。
轮到冯佳玲,她的表演就略显浮夸了。
吃到1号,其实感觉还行,她皱着眉说:“这什么味道啊,好难吃。”
然后在纸上写下“难吃”两个字。
吃到2号,感觉味道跟1号差不多,她又开始表演:“这个也难吃,干巴巴的。”
并在纸上写下“一样难吃”四个字。
吃到3号,其实味道很不错,面包又松软又香甜,但她为了呈现一个递进的表演,表情更浮夸。
“呕——”她咽下面包后,夸张地干呕了几声,皱着眉一脸嫌弃道,“这是人吃的吗?”
在一旁静静看她表演的孟箬:你倒是别咽下去啊,那样表演还更逼真一点。
听到“这是人吃的吗”这句话的众人纷纷抬头侧目看向冯佳玲。
哪来的奇葩?
哪来的戏精?
哪来的神经病?
但冯佳玲的表演还没结束,她继续一脸嫌弃又鄙夷道:“孟箬,你这做面包的水平也太次了吧,半路出家就是半路出家,真是不能抱有一点期待。”
“我是厂长任命的面包技术员,那按你这意思,是在怪厂长水平也不行咯。”孟箬笑盈盈地反驳。
“你这算不算背后编排厂长啊?”她笑着反问。
一听牵扯到厂长身上,冯佳玲有点怂了,她有点结巴道:“孟箬,你别乱泼脏水啊,我只是说你,又没说厂长。”
“既然你这么看不上我的技术,那这配方改良的事不如你来?”孟箬冷笑,“反正你也是技术工出身,还是班组长,水平肯定比我强多了吧。”
孟箬这么一说,冯佳玲更慌了,本来这个活就是派到她这个班组的,但奈何他们班组的技术工没一个能做出来,当然她就更不会了。
她那点技术还是跟她嫂子学的,学了个半桶水而已。
“这个事本来就是你的,干嘛要……”
冯佳玲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彩霞不耐烦地打断。
她抽过冯佳玲手上的口感描述看了一眼,一二三号的描述分别是:难吃、一样难吃、比屎还难吃。
张彩霞看完就皱起了眉,还很不给面子地将三个描述大声念了出来,冯佳玲顿时臊得脸都红了。
“这就是你的口感描述?这是一个专业的技术工能写出来的描述?这是一个班组长写出来的描述?”张彩霞拿着那张纸在冯佳玲面前扬了扬。
冯佳玲的脸更红了。
张彩霞对手下人严格那可是出了名的,余下几个班组长一听张彩霞的话,连忙去看自己的口感描述和建议,是不是符合技术工和班组长的水平。
说罢,张彩霞又陆续看了其他几个人的口感描述,倒还算正常。而且根据大家的描述,3号的口感优于1号2号,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随后张彩霞又问孟箬:“3号的配方是什么?”
孟箬如实回答,3号的配方就是之前厂长认同但又觉得成本高了的配方。
张彩霞点点头,心想难怪3号的口味是最佳的。
但是呢,冯佳玲对3号的描述却是“比屎还难吃”,可见她根本没有认真去测评每个面包的口感。
这种人她是最看不惯的,公私不分,因为私人感情严重影响工作。
“冯佳玲,你看看你对3号的评价,‘比屎还难吃’,这是厂长认同的原配方,而你却写出这样的评价,那我请问到底是你在胡说八道,还是厂长在胡说八道?”
说到最后张彩霞的声调提得很高,孟箬感觉整个研发室都好像震了一下。
冯佳玲也是吓得一颤,连忙解释说:“是我胡说八道,是我胡说八道。”
她这一说,在张彩霞看来并不是认错,而是承认自己对工作的不负责。
“冯佳玲,这是工作,工作你懂吗?”张彩霞被她气得直拍桌子。
张彩霞对工作一直是最负责最认真的,她也明白这份工作几乎改变了她的命运。
她出身在一个并不怎么好的家庭,老家在农村,家里的老人和爹妈都是极度地重男轻女。
她是靠着自己,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她对其中的艰辛再明白不过。正因如此,她很看不惯那些不公平的人和事。
冯佳玲从一进厂,就在她手下,她再清楚不过她的能力。
勉勉强强当个技术工还凑合,当班组长却是不配,但她却靠着关系升成了班组长。
自打冯佳玲升为班组长后,心思更是不放在工作,整天吹嘘自己那当车间主任的嫂子。她早就看不惯了,索性今天新账旧账一起算。
冯佳玲吓的又是一颤,连忙认错:“对不起,主任,我知道错了。”
“回去写检讨。”张彩霞指着大门的方向,不留情面道。
冯佳玲被赶出研发室后,张彩霞又看了下孟箬对这三份面包的口感描述,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写得很详细,工作做得很细致啊。”张彩霞说。
然后,她又注意到孟箬放在桌上的那份“实验记录”。
张彩霞看了一下,上面各项配料的份量,以及发酵时间,烘烤温度什么的都写得很清楚,这等于就是一份面包配方了。
“实验记录?小孟,你这是拿出科学的架势来改良配方啦,哈哈哈哈。”她笑着说。
“研发嘛,跟科学家做实验室其实没什么区别。”孟箬也笑着道。
“但是这些数据要注意保密,别被有心人看到泄露了出去。”张彩霞突然压低声音,凑到她耳边道。
孟箬闻言,神色一凛,很严肃地点点头。
这点她倒是没想到,不过涉及到配方也确实需要小心。
一旦配方发生泄露什么的,责任不就全权在她头上么。
张彩霞看着孟箬,满意地点头:“行,配方改良你这边继续,这事比较急,还是要尽快。”
孟箬郑重点头。
随后就是响起的下工铃。
孟箬收拾好研发室的东西,依旧像往常一样站在食品厂门口等游彻来接她。
冯佳玲和宋燕手牵着手经过食品厂门口时,一看到孟箬就不约而同地扬起下巴,用鼻孔看人,发出一声不屑的哼声。
孟箬照旧懒得搭理这两个跳梁小丑,一个眼神都懒得分过去。
如果说之前冯佳玲刁难孟箬还是为了给好朋友宋燕出气,那么现在两人俨然组成了同一阵营,冯佳玲也恨上了孟箬,仇恨程度甚至比宋燕还甚。
当然,这些孟箬毫不知情。
今天食品厂发工资,孟箬摸了摸口袋里刚发出来的热乎的钱,心想今天可要买点肉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等游彻骑着车来接她,孟箬一坐上车后座就开心地说:“今天发工资,走,我们去肉铺买点肉。”
“好。”游彻应了声,更加卖力地骑了起来。
两人来到肉铺,肉铺里的肉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孟箬挑了一块卖相还可以的梅花肉,又买了一点猪板油,准备回家熬猪油。
肉铺不远处就是几个菜摊子,买了几个辣椒,又买了几个圆茄子,准备烧一道小炒肉,烧一道肉沫茄子。
游彻又继续蹬着车,把孟箬载回家。
孟箬拎着刚买的菜,游彻弯下腰给自行车上锁,就在两人准备上楼回家时,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孟姐姐。”
孟箬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惊讶地扬了扬眉。
竟然是郑婉,她怎么找到这来的?
第23章 丢工作
要说郑婉是怎么找到他们家来的,还要从头说起。
消停了没几天的郑婉,又开始逃工去电器厂找游彻了。
这次她冒着被孟军骂的风险也要去电器厂找游彻,主要是因为她听说了电器厂厂长跑了,以及电器厂欠了一百多万外债的事。
电器厂出事了,在电器厂上班的游彻心里肯定也不好受,郑婉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和游彻拉近关系的机会。
于是,她趁孟军在前厅和顾客聊天的时候,偷偷从后厨的后门溜了出去。
她连跑带走来到电器厂,却很不凑巧,她还没来得及叫下游彻,游彻就蹬着车走了。
但溜都溜出来了,她又不想无功而返,就一咬牙,跑着跟上了游彻的自行车。
很快游彻来到食品厂,接到孟箬。有孟箬在,她就更不好开口叫游彻停下了,于是她只能他们骑车,她跑,这样跑了一路,最后跟到了游彻的家。
眼看着,游彻锁了自行车,两人就要上楼了,郑婉心想再不叫住游彻就没机会了,便出声喊出了口,只不过这次她很聪明地喊了孟箬的名字。
孟箬停下脚步一脸惊讶地问道:“你怎么找到这来的?”
“我,”郑婉支吾了一下,“我本来是要去食品厂找你的,结果刚到食品厂,就看到你坐上自行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