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姐,我给你拿点你回家尝尝。”说着,孟箬便站起身往厨房走去。
其实周巧梅不问,她也打算分她一点鸭货尝尝的,主要这卤汁的味道太香了,整个屋子都是,人只要一进来就能闻到卤味的香。
再者,周巧梅专门拿着炒瓜子上门,想交她这个朋友,她总不好让人家拿着东西来空手回去吧。
一听孟箬要分她一点卤鸭货,周巧梅边咽口水边客气:“妹子,不用不用,不用这么客气,我就随口问问。”
可她内心想的却是,给我点卤味尝尝吧,哪怕就给一个也行啊。
孟箬也很大方地给她弄了一盘子的鸭货,周巧梅粗粗扫了一眼,大概有三四个鸭掌和三四个鸭翅。
这年头邻里之间分享吃食都是直接用自家的碗啊盘啊装着,下回洗干净再还回来就行,这样一来一往的也更快增进感情。
“哟,妹子,你真太客气了,怎么还弄这么多,给两个尝尝就行了。”周巧梅盯着盘子里的鸭货,狂咽口水,客气地说。
方才她只是闻着味儿,就特别想吃,现在看到卤鸭货的样子,就更想吃了。
这鸭掌鸭翅呈棕褐色,肯定很入味,鸭货表面还泛着一层晶莹的油光,光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空气中更是弥漫着一股又麻又辣的香味,周巧梅感觉自己的唾液腺又开始分泌口水了。
孟箬将盘子递到周巧梅面前:“周姐你尝尝。”
周巧梅咽了咽口水,强制自己将视线从鸭货上移开。
“妹子,不怕你笑话,我男人刚刚在家也闻到你这卤味的香气了,我还是等会儿拿回去和他一起吃吧,不然我怕我在这一吃就停不下来,给全吃咯。”周巧梅有些不好意思道。
“好,”孟箬被她的话给逗笑了,“那我先倒回锅里,锅里有热卤汁,凉的没那么快。”
周巧梅总不能拿完鸭货就直接走人,两人肯定还是要唠会儿嗑,增进增进感情的。
孟箬正好也有事要问她。
她从厨房出来,就打开周巧梅拿来的炒瓜子,拿起一粒丢嘴里,嗑开的一瞬间瓜子的咸香瞬间迸出。
“周姐,你这瓜子可真香。”孟箬笑着夸赞道。
跟她妈妈做的炒瓜子味道很像,就是稍微有点咸。
听到有人夸她瓜子炒得好吃,周巧梅当然开心:“妹子,不是我吹,我菜烧得味道一般,但这瓜子我炒了几十年了,味道还是可以的。”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孟箬找了个机会,就问起了她丰西村的事。
“周姐,丰西村的情况你了解吗?”孟箬问。
“丰西村?你是说村头的寡妇和村尾的牛家汉子搞破鞋的事,还是村头郑家媳妇给他男人戴绿帽的事?”
孟箬不禁流汗:……
这、这么劲爆的吗?
孟箬干笑了两声:“不,不是,我是想问丰西村那片开发的事?”
周巧梅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惊讶道:“你怎么知道丰西村要开发?”
听周巧梅的话,这事还真让她猜对了。
之前,关于陈贵兰情愿吃亏也要买下那栋房子,孟箬有一个猜测,那就是陈贵兰很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得知那一片即将开发,房子的价值会大涨。
这种事在千禧年之后就很常见了,比如大家闻风知道某某地方要拆迁,就赶紧加盖房子之类的。
以及,某个行政区政府会大力发展,那那个区的房价肯定会大涨,有钱的人或专业炒房的人就会闻风赶到那疯狂拿房。
能让陈贵兰家如此笃定,花一万也要买下丰西村的自建房,孟箬推测,陈家拿到的消息一定很可靠,不然陈家不会这么铆足了劲儿要拿下那个房。
至于,陈贵兰现在又为什么着急脱手?
孟箬可不相信陈贵兰说的什么儿子在沪市做生意失败,现在急需钱周转,这一听就是编造出来诓人的借口。
当然,随即,周巧梅这边也说出了陈贵兰着急脱手的真正答案。
“这事知道的人可不多。”周巧梅道,“妹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孟箬随便编了个理由搪塞:“我也是听同事讲的。”
周巧梅并未怀疑,只见她一脸神秘道:“这事我都没怎么敢往外说,因为这里面涉及了政府的政策。”
“丰西村那一片原先好像是准备重点开发的,但现在这事好像暂时搁置了。”周巧梅话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来。
她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秘道:“因为丰州市的一把手马上要换届了。”
“听他们说即将上任的一把手和现在的一把手有些政见不合,所以现在一把手规划的重点开发项目,等新一把手上任后,十有八九就不执行了。”
“现在这位一把手的在任时间不长了,丰西村的开发项目短时间肯定弄不完,所以丰西村的开发目前就搁置了。”周巧梅说道。
孟箬听完一惊,之前她还以为周家两姐妹热衷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没想到连这种消息周巧梅都知道,她直接一个刮目相看。
所以,陈家是因为事先得知丰西村要重点开发的事,才火急火燎地买下了村民的自建房。
然后又得知领导要换届,原先定下来的开发项目现在十有八九要流产,所以陈家又开始火急火燎地卖房,怕的就是等开发项目暂停的消息彻底传出去,那房子就彻底砸手上了。
孟箬在心里笑了,这个理由不正好用来砍价么?
“周姐,那你知道即将上任的一把手是谁吗?”孟箬问。
“好像叫什么梁勇。”周巧梅回答。
孟箬一听,还真是他。
梁勇也算是书中一位传奇人物,丰州市快速发展的这几十年,他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
包括引进外资,优化升级丰州市的产业结构,制定一系列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可以说梁勇在推动丰州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原书中只要提到丰州市的发展,一定会顺带提一下梁勇推行的一些列举措与成就。
梁勇在上任后,首先第一个大力发展和建设的区域就是丰西村那一块。所以,她买下陈家的房子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这几个消息对她来说都很重要,和周巧梅聊完之后,她又给盘子里多加了几个鸭掌鸭翅,搞得周巧梅还怪不好意思的。
周巧梅端着一满盘子的鸭货回了家,一推开门,靠在椅子上听收音机的王德柱就闻着味站了起来。
“好香啊。”王德柱站起身一瞥就看见周巧梅手里端着的卤味。
“快来吃快来吃,小孟给了咱不少呢。”说完,周巧梅也不等王德柱,直接拿起一个鸭掌就开始啃。
王德柱啃完一个鸭掌,还不忘吮吸几下骨头:“又麻又辣又香,这麻辣的香味都煮进骨头里了,吃着真过瘾。”
周巧梅忙着吃顾不上说话,就连连点头:“唉呀妈呀,是真香。”
啃了一个鸭掌,过完嘴瘾,王德柱才有心思数数盘子里的鸭货。
“楼上的小孟是真大方啊,这鸭掌鸭翅加起来有十几个了吧。”王德柱感叹道。
“十二个,”周巧梅边啃鸭翅边说,“我下楼的时候数的。”
“小孟这么大方,以后咱有了什么好东西也不能忘了她。”周巧梅发自内心地说道。
王德柱点点头,表示赞同:“那肯定的,咱不是那没良心的人。”
晚上游彻下班回到家,一推开家门也闻到了这股麻辣的香味。
“好香啊。”他说。
孟箬已经把菜和饭都端了出来,桌子正中间摆着一个大汤碗,碗里放着卤好的鸭货。
因为有卤味,晚上她就做了一道醋溜小白菜。
“下午卤的鸭货,快来尝尝。”孟箬笑着说。
她一瞥注意到游彻手上也提着一个小袋子。
游彻将手上的袋子放在桌上,孟箬这才看清袋子里装的是鸡蛋卷。
“鸡蛋卷。”她一脸惊喜道。
蛋卷也算得上是她的童年零食之一了。
游彻有些腼腆道:“在路边看到有卖鸡蛋卷的,就买了一点。”
这段时间游彻下班的时候,总是会给她带点小零食,米棍、糖葫芦、糖人,以及今天的鸡蛋卷。
孟箬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鸡蛋卷送入嘴中,不愧是纯手工制作,又焦又香又脆。不像之后那些机器做的蛋卷,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话说,自年初的南方讲话以来,普通老百姓感受到改革春风吹满地,如今这种路边的小摊贩是越来越多了。
孟箬想,要不是她现在有份不错的工作,她也去摆小摊了。
她看向桌上的鸭货,心想这种卤味熟食就很不错。
虽说改革开放春风吹满地,但其实大部分的观念还没扭转过来,因此现在摆小摊的人远不如十几二十年后那么多,竞争也小。
隔天,孟箬一下班就骑着自行车又去了一趟丰西村。
早上她就跟游彻提前说好了,下午下班她有事,让他不用去接她。
“昨天卤的鸭货还剩一半,你到家了把饭热热就行。”孟箬交代道。
游彻点头,又问:“需不需要我跟着一块去?”
“不用了,”孟箬笑着道,“不是什么很紧要的事。”
因为下午下班要骑自行车去丰西村,所以早上孟箬没让游彻送,两人一块骑车去上的班。
下午一下班,孟箬就骑着车去了丰西村陈贵兰家。
陈贵兰正好在家,她一看孟箬来找她,顿时眼前一亮。孟箬来找她,那就代表买房子的事有谱。
其实陈贵兰真正的家不在这,而是在城区。这段时间因为急于将房子脱手,她才搬过来住的。
不等孟箬说话,陈贵兰就急切地上前打招呼:“妹子,你这是跟家人商量好了,决定买这个房子了?”
孟箬却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我丈夫其实不太赞同我买这的房子,这里实在是有点偏了,离我俩的单位也都挺远的。”
闻言,陈贵兰皱了皱眉,心想那你还过来干嘛。
“但是吧,陈姐,”孟箬话锋一转,说,“我真挺喜欢这房子的,房子也大院子也大,你价格要是再便宜点,我就真买下了。”
陈贵兰反应过来,看了孟箬一眼,心说还是想买呗,那一开始嫌弃房子又偏又远的话,怕不是为了砍价随便扯的借口吧。
这回陈贵兰却没像昨天那样轻易松口:“妹子,一万六真的是底线价了。”
“这房子我是一万五买的,就赚你一千块。”陈贵兰也是料定了孟箬不知道她房子的买价,就随口乱说。
一万五,最多再给她便宜一千块,陈贵兰在心里想。
孟箬笑了:“陈姐,你看我是小姑娘觉得我好骗吧,昨天我去丰西村问了,您这房子是从一个姓高的人家买来的吧,总共就花了一万块。”
砍价当然要慢慢磨,反正她手上握有两张牌,刚刚亮出的只是第一张牌。
陈贵兰闻言一怔,这事她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