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店上报纸,将客流量推向一个小高峰后,她便抓紧开二店。
二店开业后,把原属于一点客流分出去一些,一店的客流压力瞬间下降。
二店营业一段时间后,两家店的客流基本达到持平状态,当然一店因为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整体的客流还是比二店好些。
而现在,一店二店的客流量几乎都达到了一个小高峰,顾客络绎不绝。
孟箬巡视两家店的售卖情况时,偶然听见两位排队的顾客站在队伍中间说话。
“我是从申宝区过来的,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
“反正在家也闲得没事,就坐车过来了。”
“前两天刚来过一次,今天不光给我自己买,还要给我那些邻居带呢。”
“前天几个邻居看我手上拎着面包,也说想买,今天我就顺带帮她们带点。”
“我是之前去亲戚家做客,知道这个面包店的,看着这漂亮的包装袋觉得稀奇,然后尝了下面包味道也不错,就想着过来看看。”
……
孟箬没想到升级个包装,还能引来不少申安区之外的顾客,简直是意外之喜。
一店上申市日报前,客流主要还是来自于福宁镇,后来上报纸,名声打出去,就吸引不少福宁镇外的人过来,但也还是集中在申安区。
毕竟从别的区过来,要搭乘公交,为了买几个面包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不值当。
但现在她的面包店靠着不俗的口碑,竟然把申宝区的人都吸引来了。
看着生意爆棚的两家店,孟箬在想是不是要开始准备三店的事了。
三店肯定是不能再开在福宁街了,不仅福宁街,还要脱离福宁镇。
之前,她外出找二店铺面的时候,倒是有看中的一两个铺面,不仅在热闹的街区,位置也好。
上回她看铺面的时候还顺带问了租金,价钱也算是公道。
一个星期后,孟箬便定下了三店的铺面,在永安镇的主街区,永安街里头。
因为有一店二店的基础,三店的开业可以说是十分顺利。
装修、招聘、培训这些事她已经做得可谓轻车熟路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面包配送的事。
三店和二店一样,不设立单独的烘焙室,面包统一从一店的烘焙室出。
为此,她又在一店的烘焙室里加了一台大烤箱。
面包一烤好,就直接配送到三店。
三店离一店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配送肯定要借助代步工具,孟箬很快便想到了在马路上见过不止一次的三蹦子。
三蹦子体积不大,可以很便捷地在热闹的街区中穿梭,运输面包正正好。
确定好代步工具后,她又顺道招了一个配送人员。
一切问题解决,很快,三店正式开业。
三店开业,孟箬还是按照惯例搞了个为期三天的八八折新店开业活动。
因为三店是新店,孟箬怕这边容易出错,开业这段时间她主要还是待在三店这。
但,三店刚营业没几天,她便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
因为永安街这边也只有思甜烘焙坊一家面包店,所以三店一开业,生意就异常火爆,这就导致三店这边时常出现面包供应不足的情况。
导致排队的顾客站在原地空等,顾客一等久,自然就会有怨言。
孟箬在一旁看着也是干着急,心想,就这烤面包的效率肯定不行,便立即跟着配送人员回一店,准备让面包师傅加快速度。
结果到一店一看,面包师傅在烘焙室里忙得两脚不着地,汗都来不及擦。
看到这一幕的孟箬知道,即使她再催促面包师傅也没用,明显是烘焙室的人手不够。
于是,孟箬便留在烘焙室帮忙,并准备尽快再招一个面包师傅过来。
面包师傅隔天就招到了,是一店面包师傅推荐的,她简单地面试了一下,觉得各方面都还可以,便直接录用了。
她现在急着用人,也来不及挑三拣四。
另一位面包师傅一上岗,三店的供货压力明显就缓解很多。
但也只是暂时缓解而已。
再开一家分店,一店的烘焙室肯定是供应不过来的。
目前一店的烘焙室有三台烤箱,两个面包师傅负责操作,烤出来的面包勉强够供应三家店。
如果她还想继续扩张继续开店,就必须想别的办法。
比如,在二店那边加个烘焙室,二店门面后头的房间还空着,买几台设备放进去,弄个和一店一样的烘焙室,倒是一点问题没有。
但她更倾向于另外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直接买厂。
买厂子的事,孟箬其实一直记在心里,只是这段时间她忙着开店、管理,便没空规划这事。
如今,买厂的事显然是迫在眉睫了。
等三店的营业步入正轨,孟箬便抽时间去看看合适的食品厂或面包厂。
三店打烊后,孟箬回到住处,打算等明天财务部上班,她让会计算算公司账上的钱够不够她买厂的。
财务部目前就两个人,一个出纳一个会计。
财务办公室被她安排在一店门面的二楼,二楼的房间都空着,孟箬简单地装修了一下,给财务部做办公室。
翌日一大早,孟箬洗漱完,刚下楼就看见桌上放着游彻买来的早餐。
“包子还热乎着,快来吃。”游彻手里拿着一个包子,笑着对她说道。
孟箬在餐桌前坐下,拿起一个香喷喷的肉包啃起来。
“对面好像在卖房子。”游彻随口提到。
孟箬闻言一顿,咽下嘴里的包子,问:“对面在卖房?”
游彻点头:“嗯,刚出去买包子看到的。”
“门上面贴着房屋出售启事。”他说。
孟箬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拿起桌上两个包子就起身:“我去看看。”
她一来到店门口,果然就看见了游彻刚刚说的房屋出售启事。
对面还真是准备卖房子。
可是老秦家不是不缺钱嘛,之前这栋房子就一直空在这,既不租也不卖。
之前,秦氏面包房的卫生问题被报社、电视台轮番曝光,最后迫不得已关店。
但也仅仅是关店而已,里面的设备不打算卖,房子也不打算出租。
怎么今天突然就贴上房屋出售启事了?
难不成一直不缺钱的老秦家也开始缺钱了?
正当孟箬纳闷之际,两个嗑瓜子的大妈在对面门店旁停下。
身材稍胖点的大妈,手指着门上的出售启事道:“老秦家都开始卖房啦?”
另外一位瘦点的大妈,接话道:“何止卖房啊,面包厂都准备卖了。”
胖大妈一惊,双眼一瞪,问:“为什么啊?”
瘦大妈瞥她一眼,得意道:“你还不知道呢,他儿子借钱玩股票,输了一百二十几万。”
“前几天讨债的找上门,把他儿子直接绑了,讨债的人冲老秦放狠话,三天之内钱筹不到,就剁手剁脚。”
“老秦就他儿子一根独苗,这还不赶紧卖房卖厂还钱嘛。”
胖大妈听完连连摇头:“那么大一个面包厂,说卖就卖,真是可惜了。”
瘦大妈:“谁说不是呢。”
胖大妈又是叹气又是摇头:“以前只听过赌博不能沾,搞不好就倾家荡产,没想到炒股这种事也不能随便乱碰,一亏就是一百多万,这比赌博还吓人啊。”
“要我说啊,炒股就是变相的赌博,”瘦大妈道,“近一两年,因为炒股亏光家产跳楼的人可不少。”
……
孟箬在旁边听着,眼眸一亮。
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她正准备买厂呢,秦先志就准备卖厂卖房。
对面这房子地理位置不错,如果可以的话,她连厂子和房子一起买下。
孟箬将手上的包子啃完,立马回头去一楼客厅找游彻。
她一脸兴奋地在他对面坐下来,说:“对面的秦家,不止要卖房,还要卖面包厂。”
游彻一听:“那不正好,你前几天不还跟我说准备买厂吗?”
孟箬点头:“就是不知道,那面包厂多大,值多少钱。”
“对厂子的估价这些,我都是外行,怕被坑。”她有些苦恼道。
“我这边倒是认识一个行家,”游彻说,“不如我充当个中间人,介绍你们俩认识认识。”
“那再好不过了。”孟箬眸光一亮道。
“你什么时候安排?我这边挺急的。”她道。
游彻:“我待会儿打个电话过去,问问他有没有时间,有时间的话,就约今天中午。”
孟箬朝他比出一个没问题的手势。
秦先志这边急着筹钱,她怕她晚一步,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你钱够不够?”游彻问。
孟箬抿了抿唇:“还不知道呢。”
“本来今天上午,我是准备找财务算一下公司账上的钱的。”
“结果事情就是这么的凑巧,今天一大早我就获知了秦家卖厂的消息。”她无奈摊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