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子弟们,愿意过来打这个短期工, 倒不是看在钱的份上。
实话实说,这个收入比起在其他地方干临时工, 并不算高。
他们反应热烈, 是想趁机先进厂再说。
虽然现在说是短期工,等到高考以后就结束了。
但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啊。
说不定以后厂里要扩大规模, 还要再招人。
那他们这些已经在厂里干过活的人,肯定优先考虑对象。
谁不愿意用熟手啊。
揣着这一颗满怀期待的心, 几乎是一夜的功夫,短期工们就到位了。
薛琴看到工厂这么快就恢复正常生产,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夸奖小伙伴道:“你可真厉害, 我看就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谁说的?”叶菁菁可不敢戴这个帽子,她提高声音, 提醒周围的工人,“大家说说看,这件事情说明什么?”
大家已经习惯了,她把所有地方都当成课堂的做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后,有人大着胆子道:“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永远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哦。”叶菁菁点点头,“这个也对。但我想到的是, 厂里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生产,说明了我们可以被轻易替代。我们干的活儿,换一个人, 简单培训几天,就能上手了。”
青工们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这种感觉,让大家非常不舒服。
好像他们可有可无一样。
但大家又没办法反驳叶菁菁。毕竟他们心知肚明,他们的工作,很多时候,唯一强调的就是熟能生巧。
再发散地想,他们能够得到这份工作,不是因为他们比那些病退的知青优秀,仅仅只是他们运气好碰上留城了,或者家里有门路。
“不想被轻易替代的办法,就是要手上有真功夫真技术真知识。”
叶菁菁的老师属性又上身了,“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行了!”
朱向东匆匆忙忙跑过来,打断了叶菁菁的滔滔不绝,“弄个车子,咱们去宁乡县搬印刷机。”
咋了?
出了乌龙了呗,废品回收站说的废旧印刷机,其实还在人家印刷厂里待着呢。
废品站让他们自己去拿,省得还要再过一道手。
周围的工人们都激动起来。
哎呀,他们现在是鸟·枪换炮,都已经要有自己的印刷机了。
还有人站出来打包票:“要是机器坏了的话,我找我爸过来帮忙修。”
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缺什么零件跟我说,我爸八级钳工呢,就没有他做不出来的零件。”
哎呦,失敬失敬,原来是大佬家的娃。现在的八级钳工是真牛掰啊。
叶菁菁笑着朝大家拱拱手:“那到时候就拜托大家了啊。走走走,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朱向东惊讶了一回:“哟,你还知道穆罕默德啊。”
“谁啊?”被叶菁菁拉着的薛琴,满脸茫然。
叶菁菁解释道:“先知,□□教的先知。”
看她还是眨巴眼睛,叶菁菁又补充了一句,“回回,知道了吧,他们信的。”
哦,薛琴这才反应过来:“那我知道了,他们不吃猪肉,他们有牛羊肉票。”
好羡慕啊!
朱向东在旁边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看的薛琴都怀疑自己脸上沾了饭粒。
“干嘛?”
朱向东摇头,往前走,像是感慨万千的模样:“我就不明白,你这样的为什么要去参加高考呢?图什么呢,图浪费几张试卷,耽误人家阅卷老师的时间吗?”
薛琴恼羞成怒:“你闭嘴!关你什么事儿?我这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朱向东冷漠地扭过头,面无表情:“高考的确跟我没关系。”
“好了好了。”叶菁菁感觉自己跟个救火队员似的,时时刻刻都要维持love and peace。
“走啦走啦,早点过去,早点把机器运回来。咱们找个机修的师傅,一块儿过去掌掌眼吧。”
宁乡县距离西津市区,开车大概一个多小时。
现在也没个高速公路,车子颠簸得很。
叶菁菁本来一个不晕车的人,都感觉自己要晕车了。
到达宁乡县印刷厂的时候,她一下车就吐了个稀里哗啦,当真凄凉。
可这一趟,他们真没白跑。
因为到了车间之后,叶菁菁只是随口提了一句:“还有没有其他的闲置印刷机?一并匀给我们可好,租也好。”
没想到,接待他们的后勤主任居然挑高了眉毛:“你们想租,要租多少?”
薛琴迫不及待地说:“能租多少就租多少。”
后勤主任脸上写满了诧异:“哟,口气不小。”
他领着他们去参观车间,上上下下只给他们看:“这边、这边还有这边,这些机器都可以租给你们。”
大家惊讶不已,朱向东更是脱口而出:“你们还真转型,不干印刷厂专门做卷烟厂了?”
后勤主任拉下脸,老大不痛快:“我们有什么办法,上面变天了呗。本来说的好好的,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印主席选集第五卷 ,结果好了,现在任务全部停下来了。”
“为什么呀?”叶菁菁和薛琴都好奇了。
“为什么?”后勤主任冷笑,“上面说了,现在高考才是第一政治任务,其他的事情全部停下来。用来印主席选集的纸,全部拿去给印试卷了。”
他愤愤地骂了一句:“照这样下去,肯定会天下大乱。”
叶菁菁和薛琴对视一眼,莫名心虚,他们过来印讲义,也是在为高考服务啊。
好在年过半百的后勤主任的牢骚,对上不对下。
他本人反对的并不是高考这件事,相反的他还挺关心高考生们的。
“那是应该好好给他们弄点资料。不然一个个大姑娘小伙子,这么多年下来了,学的也早就忘光了。”
他当场做了主,“你们要租的话,这些都可以租。给你们算便宜的,当我们支援大家高考了。”
宁乡县印刷厂的规模并不小,设备相当齐全。
两栋两层楼,里面都是操作车间。
机印车间里,整整齐齐的,摆了三排印刷机器。
第一排放着的,叫对开机和切纸机,前者三台,后者一台。第二排和第三排,分别摆着圆盘机和四开印刷机,各有十三台。
装订车间跟它们分开,在右边的楼里,拥有两台切纸机和三台订书机。除此之外,还有两台刮页机,一台锁线机,两台捆书机。
家当不少啊,底子很厚实。
“你们要租的话,一个月给一千块钱的管理费就行。”
薛琴倒吸一口凉气:“要一千块啊?我们夜校也不挣钱的呀。”
后勤主任一本正经:“你看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机器设备,不管放在哪里,都不可能便宜的。”
他随手一指印刷机,“就单这么一台,也远远不止一千块钱啊。”
叶菁菁央求着:“你体谅一下我们职工夜校的不容易。我们是赔本赚吆喝,纺织厂一直在往里头贴钱,来维持夜校的。”
“那不行。”印刷厂后勤主任也是厂里的管家,坚决不肯让自己单位吃亏,“我们已经吃了大亏了,别的不说,你们搞生产,用的电啊水啊,我们都没额外给你们算账。”
叶菁菁和薛琴一左一右,两边好说歹说。
薛琴又再三暗示,纺织厂可以想办法给印刷厂弄一批瑕疵布,便宜给,不用布票的那种。
后勤主任才勉强松的口:“900块钱一个月,真的不能再少了。”
薛琴跟叶菁菁对看一眼,行吧行吧,900就900。
既然纸型有了,印刷设备也有了,那就赶紧动工吧。
对了,这些设备跟油印机不一样,还得有专门的工人来操作哦。
两边又开始谈判,他们工人夜校需要宁乡县印刷厂的支援,给他们派技术指导。
后勤主任答应得痛快:“没问题。”
他还开玩笑道,“你们直接给我们下订单,我们给你们印刷也行。”
薛琴刚要兴奋地答应下来,叶菁菁却抢先一步开了口:“那不行,你们能闲多长时间啊。回头你们的生产任务来,我们再找谁帮忙去。我们得培养自己的印刷工人,回头能顶上。”
现在各家工厂,基本都是上级派任务,所以竞争意识并不强烈。
宁乡县印刷厂的干部,就完全不担心自己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他们又不跟西津纺织三厂的工人夜校抢订单。
所以他不仅没生气,反而还高兴地夸奖年轻人们:“这个想法对头,靠山山倒靠水水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行,我们找师傅教你们。不过师傅的工资,你们得出啊。一个人一个月,起码50块钱。”
薛琴现在是大管家,一听到要掏钱,胸口都刺痛。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该出的钱,咬咬牙也得出。
双方约定好了,叶菁菁他们回纺织厂,安排好过来学习的知青。
印刷厂这边收拾一下,给他们配上带工人的师傅。
等到他们把纸型拿过来,磨合好了,正式开工。
大家坐车回城的时候,薛琴突然间想起来:“会有人愿意过来吗?”
说实在的,这家印刷厂的生产条件还不错。但问题在于,它太远了呀,距离市区开车也要一个多小时呢。
如果自己骑车上下班,没有三四个小时根本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