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校长特地把自己家的十二寸电视机给搬到食堂了。
伴随着欢快的歌声,后厨方向传来大师傅的声音:“好了,来来来,同学们过来端饺子,吃饺子了!”
嘿!西津人的习惯,中午吃年夜饭,晚上确实应该吃一碗饺子呀!
第258章 先管好自己吧 年轻人不乐意跟长辈待一……
饺子是装在大海碗里上的桌, 大家自己夹到搪瓷缸子里吃。
每张桌子上还有一碗姜醋,不是给大家蘸饺子的,而是谁要加味道, 自己舀一勺放自己的饺子里。
朱向东摆明了就是来蹭饺子的。
他自顾自走到了叶菁菁他们那一桌,一边吃还一边好奇:“你们就包了黄芽菜馅的?”
叶菁菁刚好嘴里有饺子, 就没接他的话。谢广白嘴里的饺子也没吃完, 同样没回答。
结果这一桌就诡异地安静了,谁都没回应。
朱向东话掉在地上了, 自我嘲讽:“看样子我挺招嫌的呀。”
谢广白赶紧咽下嘴里的饺子,笑着接话:“哪里, 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前面讲的,实在太有道理了。我都没想过这一茬。”
但是朱向东读研之后更加狷狂了, 直接一个白眼翻上天:“少来!你们两口子能看不出来这一点, 那大学也真完蛋了。”
这话说的,一桌子的本科生更加脸上无光。
有人实在扛不住, 直接拍案而起:“不行!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不然我们现在跟旧社会还有什么区别?衙内作恶,鱼肉乡民!”
这下年电视机里传来的《祝酒歌》都没办法吸引大家的耳朵了。
不少同学开始议论纷纷:我们大学生能做什么?
如果说文化的革命有什么正面意义,那就是让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参与政治社会问题讨论的激情极为膨胀。
所以也没觉得这是与我无关的事,谁也不打算高高挂起。
大家各抒己见,都在想着要如何避免高干子弟作恶。
朱向东大口大口吃饺子,听着听着又要翻白眼:“行了!什么让领导管好自己的小孩,他们先管好自己才是关键。”
“不是他们享受特权习惯成自然, 他们的儿女能从小就知道自己跟别人家的小孩不一样吗?”
“别的不说,换成一般的家庭,两口子单位能两边给他们分房吗?除了干部, 哪家单位职工能享受这种照顾啊?”
“管小孩怎么管?先把自己的规矩做好了,再说漂亮话吧。心疼自己的小孩,拿自己的工资去心疼。他们的工资已经够高了。别拿国家的财产,来当好父母。”
这一回大学生们不觉得被怼得憋屈了,相反的,还有人翻出笔记本,一条条地往下记。
他们决定了,他们要联合写信,要求严惩凶手,从源头上杜绝此事发生。
叶菁菁也拿了一份他们起草的倡议书。
大学生们提议,领导干部们主动上交自己多占的房产,以身作则,为子女做好榜样。
大学生们建议,人民群众要善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一旦发现多吃多占的,就要积极举报,绝对不能纵容领导干部。
共产党人要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主席早就给过答案,那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监督领导干部,政府才不敢松懈,领导干部才不至于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人民之上。
也有大学生嘀咕:“咱们弄这个有用吗?能管的住吗?关起门来,谁管得了谁呀。”
叶菁菁放下手上的纸:“只要有正向反馈,就有用。”
她穿越之前生活的年代,在她小学时期,公车私用是常态。她上的是重点小学,班上好多同学都是政府的公车送着上学放学。
还有公款吃喝,那简直再正常不过了。她有个同学,爹在政府当处长。他们市没有一家上档次的酒楼,是同学没吃过的。
结果到她初中的时候,中央八项规定出来了,几乎一夜之间,那些堂而皇之出现在校门口的公车,原地消失了。
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可以举报,而且举报了就有用。
还有公款吃喝,在饭店打工的服务员凭什么要惯着你们这帮官老爷?你们一顿饭就能吃掉一个贫困家庭一年的收入。一个举报,直接杀倒一片。
人民从未放弃过监督,人民监督也始终有用。
只要举报了有反应。
食堂里有人喊:“声音小点,小点,看晚会呢。”
旁边的同学发出哄笑:“你就想看人家光着身子跳舞。”
其他人一听光着身子,全来劲儿了,集体往电视机的方向看。
十二寸的电视机才多点儿大啊,原本大家都不指望看画面,光听个声儿而已。
现在一说电视机上跳舞的光着身子,连叶菁菁都忍不住好奇了。
乖乖,十二月份才开的三中全会,这一月份迎春晚会就已经开始果了。这这这,翻天发疯了啊!
搁在资本主义国家,脱衣舞也绝对不是什么高雅艺术!
她伸长脖子要瞅,谢广白无语:“你看这个干什么?”
电视台简直瞎搞!
但叶菁菁怎么可能叫他挡住,已经看清了斗牛舞。
“嗐!光什么了,穿着呢,穿的是紧身衣,黑白电视机看不出来。”叶菁菁大声强调,“别想歪了啊!”
有女大学生尴尬:“怎么这么穿啊,看着多不好。”
这音乐她知道,是《天鹅湖》里头的,那应该跳芭蕾舞。
芭蕾舞大家又不是没见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都是,人家演员穿的多好。
电视上的人穿的多奇怪啊。
叶菁菁哈哈,没评论演员的服装。
真的,她一点也不觉得《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演员服装奇怪,她认为挺合适的,而且也不影响演员跳舞啊。
不过她是外行,她不懂这些。
她只表示:“用彩色电视机看就好了。”
大学生们又开始得陇望蜀,怎么不弄个彩电呢?
“行了吧,你们。彩电要进口的,要好多钱。”
“哪有,北京牌彩电不是彩电吗?”
“那算什么自己生产的,彩电的关键是彩色晶体管,我们国家没这技术,都是靠进口。”
大学生们的自尊心受到挑战了,立刻有人放出豪言壮语:“将来我一定要造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彩电,从头到脚,都是我们国家自己造的彩电。”
“好!”立马有人附和,跟着跳起来,“我跟你一起!”
造彩电有什么难的,他们不也自己倒腾着造出了“砖头”,哦,叫随身听嘛,虽然只是最基础的样机,距离上生产线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但总归是开始了啊,等他们捋清楚了,他们校办厂也可以开生产线直接造“砖头”嘛。
看,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没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
大年初一中午,叶菁菁和谢广白一道去徐主席家吃饭。
嗯,这不怎么合规矩,大年初一一般是招待至亲。
但叶菁菁他们大年初三就得坐火车去北京,这样才能初五完成报到;徐主席还是想尽早把孩子们叫到面前,多叮嘱他们两句。
结果老太太是年前做的决定,真到了大年初一,她已经顾不上和叶菁菁跟谢广白说话了。
她没心情,老太太现在气坏了。
怎么会有这种事?就在西津啊,就在她眼皮底下,这么多女青年饱受摧残,甚至愤而自尽。她这个妇联主席却什么都不知道,她羞愧又愤怒,恨不得现在就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
叶菁菁他们进门的时候,老太太正愤怒地咆哮:“这还得了?!我要写信向中央反应,一个个都无法无天。”
谢广白赶紧劝老太太:“您别激动,千万别激动。”
就徐主席的身体状况,最忌讳大悲大喜大怒。
老太太摆摆手:“我没事。”
她叹了口气,“你们也听说了吧,文化人不晓得要怎么笑我们了。还一个个老革命呢,连自己孩子都不会管。”
当初刚解放的时候,她就看出来了。文化人们嘴上不说,或者讲是不敢说;心里是看不上他们这帮大老粗的。
当时他们心里憋着一股气儿,就想着骑驴看唱本——等着瞧吧。
结果呢?结果他们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他们养出了这样的祸害。
老太太感慨万千:“我们没把孩子给教好啊,祸害了老百姓。怎么骂我们都是应该的。”
叶菁菁露出了茫然的神色:“啊,我们没人说这个呀。”
其他人安慰徐主席:“就是啊,大学生们一个个都忙着学习呢,谁有空说别人的长短是非。”
结果徐主席更加不满意了:“你们不能这样子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们怎么能当书呆子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可不是合格的大学生。”
叶菁菁从包里翻出了一封信,递给徐主席:“学校里说的是这个。”
徐主席眼睛老花的厉害,老花镜又放在书房里头了,她懒得再去找,招呼党爱芳:“爱芳,你帮我念念。”
这个春节,党爱芳也不敢留在筒子楼。
倒不是怕叶友德又要上门纠缠,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被打断腿了,他现在还瘫在床上呢。
可正因为他瘫了,街道办怕他跟两个小的死在家里没人管,影响不好;所以特别积极地撺掇党爱芳复婚,好充分体现女性燃烧自己填火坑的人生价值。
吓得党爱芳都不敢回了。
生怕自己耳根子软,真稀里糊涂复了婚,女儿会直接抬脚走人,再也不回来了。
唉,她在西津的时候自己,这个当妈的都无可奈何。
何况她马上就要出国了呢。
党爱芳拿起信纸,一字一句地往下念。
念着念着,在徐主席家的干部和干部家属们,表情都微妙起来了。
叶菁菁和谢广白都不吭声,就在旁边默默地剥瓜子吃。
等到党爱芳念完最后一个字,还是徐主席先打破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