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子期坐在灶台前,老老实实道:“我笨手笨脚的,总是把衣服戳破,姐姐们都不让我碰了。”
这是实话,祝子期对缝补衣服也不太擅长,她虽然能控制力气,但没那个耐心,经常感到烦躁。
“那你坐这里等着,外婆给你好吃的。”陈母笑着摸摸她的头,递给她一块卤牛肉。
陈家不缺吃的,两天一顿肉是最基本的,过年的时候,伙食会更好。
“妈,我腰有点疼,先回去歇着了,让子期给你烧火。”陈芳看到祝子期过来,眼睛放光。
她才不想坐着烧火,屋里有那么多好吃的,再不济,躺着休息也行啊!
陈芳动作麻利跑了出去,陈母无奈摇摇头。
陈母性格温和,对几个孙子辈的孩子们都很宠爱,舍不得让她们进厨房帮忙,通常是带着儿媳妇和女儿的。
这下陈芳跑了,祝子期更有理由留下了。
她坐在灶台前,向陈母保证,她烧火很有水平的。
洗菜备菜的工作陈母和陈芳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只用把它们炒一炒。
很快,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就做好了。
因为来了客人,一家子这么多人坐在一起太多了,陈父分了两桌。
一桌是陈父陈母和陈芳陪着客人,另一桌是八个孩子。
大人那一桌喝了酒,等把人都送走,陈父就醉醺醺的回房间休息了。
陈母和陈芳就着做饭时烧的热水刷锅洗碗。
“砰”一声巨响,引得午睡的祝子期醒了过来。
她和姐姐们走下楼一看,原来是厨房的水缸炸了,陈芳不小心把热水倒进水缸里。
本来陈家有压水井,可以抽地下水用,但到了冬天,压水井内部极易生冻,很难化开,只能取井水用。
现在水缸炸了,里面的水撒了,还有很多碗没洗呢。
“先放着吧,等晚点老大老二回来了再收拾。”陈母安抚陈芳和几个孩子。
然而水缸太大,整个炸开后,其中最大的两半挡在厨房门口,里面的陈母基本出不来了。
祝子期走上前,拎着水缸完好的边缘,把它拖了出来。
陈母和陈芳都被水淋湿了,厨房的煤也淋了水,要是在里面待一下午,恐怕要冻坏了。
避免大家太过惊讶,祝子期表情故作吃力,拖着水缸残片丢到了院子的空地。
“子兰,你妹妹力气怎么这么大?”陈娟都看傻了。
这水缸就是两个大男人合抱都费劲,祝子期一个快七岁的小丫头双手拖着就走了。
“子期她,好像一直力气都很大。”祝子兰回忆了一下,以前还不太明显,最近半年妹妹拉她的时候,她都没有反抗的能力就被拉动了。
难道是以前妹妹饿坏了没力气,现在吃好了,力气就变大了?
“应该是天生的,只不过以前没有人发现。”陈丽猜测道,她听说学校有同学天生过目不忘,说不定表妹也是天生力气大。
陈芳出来后,看着二女儿,眼神很复杂,这丫头也太厉害,性格也犟,不怎么听她的话。
还好她以前没怎么管这丫头,不然万一她生起气来,一个没忍住,打了她怎么办?
这力气,跟她爹一样,比陈父力气还大,估计她生气的时候,轻轻一捏,就能把人骨头捏断了。
陈芳被自己想象的场景吓了个哆嗦,打了个喷嚏后回房间换了衣服。
第49章 姐弟三人都是小可怜11
祝子期后面又帮着提水,陈母顺利刷完碗。
关于祝子期力气大这件事,晚上吃饭的时候,又有人提起了。
几个没看到的大人不怎么在意,只以为是小孩子力气稍微大了一点,没什么可关注的。
陈芳却脑子一抽,她看到陈父,立马把女儿推了出来,“爹,子期力气可大了,随了她亲爹,轻轻松松就能把厨房的水缸抱起来。”
说到这个,陈父来了兴趣,探寻的看了眼陈母,陈母点点头,他又转过来看祝子期。
“二丫头,过来,让姥爷试试你的力气。”陈父笑眯眯朝祝子期招招手。
祝子期站起身,能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她不卑不亢走到陈父身边。
陈父伸出手,握住她的手,两人就在餐桌上掰手腕。
陈大哥很有眼力见,迅速把周围的菜移开。
两人交手不到五秒,祝子期就把陈父的手压了下去。
他反而高兴的哈哈大笑,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这丫头比你爹的力气还大,真是个好样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陈父突然感慨道:“可惜子期不是个男孩,不然也能去当兵。”
“想什么呢,女婿刚没,就算子期是个儿子,芳子估计也不会送他去军队的。”陈母忿忿道。
她知道陈父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想要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国家,但他已经没机会了。
“我知道,这不是私下和你说说,子期是个女孩子,轻易也进不去部队。”陈父长叹一声,翻个身睡着了。
虽然陈父心里觉得可惜,放下了送祝子期参军的想法,但他总觉得不能浪费这么一个好苗子。
陈父有空的时候,会拉着祝子期打拳,锻炼身体。
祝子期没拒绝,她对打斗这方面没什么经验,什么拳法、腿法等等都一窍不通,靠的只是力气大和反应速度快。
陈父对她不藏私,教了很多军队特有的打法,招招充满杀意。
他之前当兵的那个时候,内忧外患,上课战场就是拼命,能多杀一个是一个。
因此,他们学的拳法武术也是实用型的。
祝子期学习能力很强,陈父教她的东西很快就能学个差不多。
和人空手对打的时候,也不再只会使用蛮力。
陈父高兴的同时,心里更加遗憾,要是祝子期是个男孩子,他肯定努力把他送进部队,为国争光。
时光飞快流逝,转眼就到了五年后。
九三年初春,祝子期十一岁了,姐姐祝子兰十五岁,弟弟祝杰九岁。
祝子期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连跳两级,现在已经初二了,她每次考试都能到满分,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学霸。
陈家上面几个年龄大的表哥表姐都考上了大学,去外地读书了。
陈芳前两年在陈父的帮助下,找了个空闲的工作,每个月拿二三十块,只够了饭钱的。
这五年,g市变化也很大,更多新鲜玩意儿进入内地市场,引得人们争相购买。
南来北往的商人赚的盆满钵满,但这活儿也不是谁都能干的,一个不小心,容易被人盯上。
陈家没人对这个感兴趣,大人们基本都有稳定的工作,陈父的工资更是上涨到五百元。
所有孩子的读书费用都是陈父出的,他喜欢知识分子,只要有孙子辈的考上大学,就会给奖金。
在金钱的激励下,陈家第三辈的孩子们,个个努力学习。
四月四清明节,陈芳带着祝子期三姐弟回到z市给祝为军扫墓,他有一个衣冠冢。
扫完墓,出来的时候,祝子期注意到路边站着一个鬼鬼祟祟的男人。
男人时不时用余光看她们,准确的说,他是看着陈芳,眼神非常诡异。
祝子期忍不住看了陈芳一眼,她这是什么时候惹的人?
或许是她的目光或许炽热,陈芳回头,“子期,你这么看着妈干嘛?”
祝子期被陈父亲自带着练武后,陈芳对她的态度简直是一百八十度转变,甚至比对小儿子还要上心。
但她到底懒散惯了,再上心也只是嘴上功夫。
祝子期又不是小孩子,对她态度转变的原因心知肚明。
“没什么。”祝子期摇摇头。
刚才陈芳目光从路边男人身上扫过,丝毫没有反应,她应该不认识,或者是没有认出来。
路边这个男人看起来非常邋遢,头发乱蓬蓬,遮着耳朵和眼睛,只露出来一点缝隙。
在他眨眼的时候,祝子期发现他眼角有一道三角形的疤。
他的胡子完全炸开,把下半张脸遮的严严实实,看不清楚样子。
祝子期观察他的时候,他转过身蹲在地上,装作等人。
“妈,我们下个月要买资料……”回去的路上,祝子兰小心翼翼开口。
她上了高中后,需要的学习资料更多了,但这个她不好意思问陈母要,只能和亲妈提起。
陈芳却直接打断她的话,“要买什么资料找你姥姥姥爷,我工资那么低,手里没多少钱。”
祝子兰听了,低下头,脸涨得通红。
她已经十五岁了,知道自家都住在姥姥家,吃喝用度都是陈家的,因此心中产生羞愧,不好意思问陈母要钱。
但陈芳可不管那么多,陈家是她娘家,她觉得父母帮自己养孩子很正常。
这还是陈父主动提起来的,她花起家里的钱就更没有心理负担了。
陈芳工资低是真,可手里的金钱流动却不少。
祝子期在放学后闲逛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陈芳躲着一家人在外面加餐,各种零食卤肉不断。
陈芳也经常添置衣服,一个月往往要买四五件,都是挑又漂亮又贵的买。
祝子期她们要不是有陈母照顾着,陈芳一年都不见得能想起给她们买新衣服。
陈芳手里各种新鲜玩意,比如牛仔裤、化妆品、包包和首饰也总是能看到有新的。
祝子期有时候也很好奇,祝为军的抚恤金不多,陈芳工资也不高,陈母更是不会给她太多钱,她怎么买的这么多东西。
这种新鲜玩意儿在g市可不便宜,一条牛仔裤起码二三十,顶的上她一个月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