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之我要招赘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辛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8 KB   上传时间:2025-07-31 13:27:19
  陆赞赶到华侨饭店的时候,李克俭刚吃完午饭,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惬意地喝着茶。
  距离两人上回见面已经一年多了。华侨饭店只接待外宾,寒喧过后,两人便一起沿着富沛湖逛逛。
  李克俭三十七八的年纪,个头跟陆赞差不多高,身材瘦削,戴着一副墨镜,穿着花衬衫,手上戴着一块大大的金色手表。陆赞知道他那块手表是鼎鼎大名的劳力士,价格刚好是自己两年的工资……
  路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位穿着时髦出位的华侨,李克俭倒是一点认生地跟那些盯着他瞧的人招手,把对方弄得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他一边闲散地迈着步子,一边对陆赞说道:“这次来北华,明显感觉发展经济的信号很强啊!废萤石生意不好做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之前不说是想调到平西市供销社,调成了吗?”
  说起来他和陆赞认识有四五年了。自打在墨西哥见过当地产出的萤石,李克俭就萌生了将萤石这种色彩鲜艳、透明度高的石头制成工艺品和首饰的想法。
  相比墨西哥,中国才是萤石储备最高的国家,价格也更便宜。四年前李克俭亲自到“萤石之乡”安丰县考察。矿山公社那么偏僻的地方哪里见过华侨?他说话带着口音,又拉着矿工问东问西,差点被当地人当成通敌的台湾人,好在最后被正在供销社上班的陆赞仗义相救。
  李克俭也因此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听陆赞说安丰县那些氟化钙含量低的萤石都被当成废石处理,觉得很是可惜,便通过陆赞的渠道大量地收购红星的废萤石。
  由于给的价格不错,他们一直跟废石厂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上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克俭因此攒下了不少品相绝佳的萤石,陆赞也跟着发了几笔小财。
  直到前段时间日本考察团来安丰,向红星提出了购买了废萤石的想法,当地政府像是一夜之间琢磨过来了,原本没人要的石头突然成了必须严加看管的香饽饽。李克俭收购废萤石也因此搁浅。
  在他看来,陆赞这么靠谱又有能力的小伙子在那么个乡下供销社待着,实在太屈才。
  不过,陆赞似乎并不这么觉得,他淡淡道:“之前确实是想调到市里,最近发现在乡下猫着没什么不好。这两年……我还是打算在矿山公社先待着,后面啥情况到时候再说。”
  他语气很坚决,神色间却有着淡淡怅惘。李克俭正想追问原因,就听到陆赞岔开话题,笑道:“你这次到北华有什么事?是不是又有了啥新的发财门道?”
  李克俭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递给他:“你先看看这个。”
  陆赞接过来看了一眼,是个白色石头刻的青蛙,做工算不上细致,但巧的是青蛙的两只眼睛刚好是白色石头上的两点深色岩石,浑然天成,透着一股野趣。他拿起石头对着光看了看:“这是萤石吧?”
  李克俭点了点头:“确实是萤石。现在国际上对萤石有个称呼,‘软水晶’。国外很多华人盖房子,都要埋一颗水晶球在地基底下,图个好彩头。天然水晶稀缺,价格又贵,不少人把目光投到萤石上,想着用‘软水晶’做成球来代替水晶镇宅……”
  陆赞听他继续说道:“萤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安丰县萤石矿现在正处上升期,但总有一天会被开采完。想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一点资源,就要及早进行保护,从卖矿石转变成卖工艺品,提高萤石产品附加值,才是保护资源的最好方式。我这次来是想看看,能不能和南林工艺美术研究所达成合作,找机会发展萤石艺术,将萤石制成工艺美术品销往世界各地。安丰的萤石应该像南非的钻石一样,按克拉计,而不是成吨成吨地贱卖出去!”
  陆赞看他脸上隐隐有激动之色,忍不住点头道:“你这做的是‘点石成金’的事啊,他们同意了吗?”
  “工艺美术研究所那帮老学究,忙着画瓷瓶,做紫砂壶呢!这些行活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南林应该依靠本地特色发展萤石艺术才对!”说到这,李克俭摆了摆手,叹道:“这些老学究跟他们也讲不通,觉得我这是教唆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李克俭这些年经常到内地游历,对这些专业名词头头是道。
  陆赞漆黑的瞳仁看了他一眼,道:“北华这边氛围还算开放,下头县城、公社抓得可严实了。萤石现在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把它弄来搞成工艺品,这可不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么……”
  李克俭喟叹一声:“我知道,我这不是来找你了吗?刚给你看的那个青蛙是我一个朋友做的,他手艺实在不怎么样。你能不能帮我找几个手艺好的玉雕师傅?咱们先做几个萤石球,试试水,给那些老学究们看看安丰萤石的价值……”
  陆赞凝神听他说着,脑中琢磨着这事的可行性。
  *
  富沛湖很像盼娣穿过来之前经常去的西湖。在景点入口买了一张游览图,她便沿湖边漫步着。这次出门,她没好意思向科里借相机,不然倒是可以将眼前的美景一一记录下来。
  湖边纳凉的人真是密密麻麻的,每人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也有许多地方有人入水游泳。街上小摊小贩明显比矿山公社要多得多,卖水果的、卖冰棍的、卖糖水的应有尽有。
  盼娣买了根冰棍,一边啃一边走着。不知不觉走到陆赞所说的莲心桥,桥附近有一个小亭,亭中很多人闲坐、下棋。
  亭子外面靠近湖水的地方,竟然有人在专心致志地画着水彩画!看背影是个年轻男子,他穿着短裤,旁边放着一部脚踏车,正对着湖水写生,旁边围着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吵成一片。
  盼娣信步走过去,站在他身后看他画画,“你这水彩画画出了国画的意境啊,真美!”
  孔淮正在专心地画画,冷不丁听到身后一个清悦的女声。他回头一看,一个身形绰约的漂亮姑娘正认真地看着自己的画作。
  和后世那些甜腻的水彩画不一样,他的用笔畅快沉着,一气呵成。尤其是几棵枯树用长锋狼毫笔勾树干和枝条,自然流露出枯、湿、浓、淡的不同层次,遒劲中带着潇洒。远处的湖光水与色相互融合渗化,显得空朦迷离……
  盼娣的目光落到年轻男人的脸上,笑道:“您是专职画家吗?画作很见功底呢!”
  孔淮听她又说出了这幅画中他最得意的几个地方,原本有些冷淡的面庞一点点松软下来,微微一笑:“算不上专职画家,我是北华大学美术系的老师。”
  盼娣瞪大眼睛:“您这么年轻,已经是大学老师了?太厉害了!”
  看她那双美丽的眼眸溢满了惊讶和赞赏,孔淮心中很是受用,便问起盼娣的情况,当得知她是矿区的一名普通职工时,也觉得颇为意外。
  两人正闲聊着,旁边孩子们围着孔淮嚷着也想要画画。孔淮好脾气地拿出了纸,让出了画架和颜料。几个孩子一哄而上,顿时将水彩颜料和画纸弄得一塌糊涂。
  孔淮竟然一点也不生气,全程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画画。这人性子真不错,盼娣不由暗自嘀咕道。
  两个站着闲聊了几句,孔淮突然捂着肚子,皱眉道:“林同志,我要去趟厕所,拜托你帮我看下画架。”
  盼娣看他撒着腿往人多的方向跑着,只得留下来帮他看东西。幸好那群捣乱的孩子们被家长唤走了,她一个人站在画架前,默默地欣赏着眼前迷离空灵的湖光山色。
  “同志,画人像多少钱一张?”两位结伴逛富沛湖的年轻女孩眼巴巴地瞧着盼娣,“这里没看到照相的,我们难得来一次,想画个像。”
  年轻女孩眼里满满的期盼,盼娣看着人群的方向,孔老师连个人影都瞧不见。
  她想到今天坐趟三轮车花了五毛,便迟疑道:“五毛一张?”
  两个女孩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齐声道:“我们一人画一张!”
  盼娣:“……”
  作者有话说:
  弹格路:由卵石、碎石铺筑的路面。
  这两天有些卡文,我尽量多更吧。感谢各位不离不弃的宝子们。感谢在2022-06-1102:02:38~2022-06-1302:14: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涯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64


第64章
  ◎赚钱◎
  “五毛钱一张?这收费也太高了吧,老刘画一张才收费两毛五。”一个坐在亭子回廊抽烟的老头对那两个想找盼娣画像的年轻女孩说道。
  旁边正在下棋的几位大爷见状棋也不下了,将盼娣上上打量了好几遍,脸上满满的对哄抬物价的捣乱分子的不满。
  “这位姑娘,你也是真敢开价,画一张抵老刘画两张!”
  “是啊!年纪轻轻的,指定不如老刘画得好!”
  “现在年轻人啊,一点不踏实!为了赚钱心也太黑了!”
  更有人冲几个想找盼娣画像的群众大声道:“要画像找老刘!他在富沛湖帮人画像好几年了!老刘马上就回来了,他画板子还在这呢!”
  “是啊!老刘我们知根知底的,这位姑娘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在这漫天开价!坑人呐!”
  感觉到这些人对自己的戒备和敌意,盼娣倒也不慌,只淡淡解释道:“大爷,这是画画,不是买菜!首先这纸就不一样,我这个纸是4K纸,比老刘用的8K纸要大很多。画越大越值钱,这个理大家知道吧?况且我好歹也是正经学过画画的……”
  大爷也听不懂什么4K、8K,只黑着脸囔道:“你甭跟我说那么多,都是给人画像,我只知道你比人家那贵!在这摆摊,不能破坏行情!”
  原来这些大爷和那个老刘是一伙的,盼娣两手一摊,笑道:“那等老刘回来画吧,正好我可以安安静静地欣赏景色。”
  正说话间,一个五六十岁戴着袖笼的精瘦老头跑了过来,大爷们看到他松了口气:“老刘,你可算回来了,今儿画像的人特别多!”
  “你再不来,这钱就要被人家赚去了。五毛钱一张,画一张抵你两张!”一个老头朝盼娣方向努了努嘴。
  老刘看了一眼林盼娣和她面前的画架子,不紧不慢道:“是谁要画像啊?两毛五一张,整个富沛湖找不到比我更实惠的。”
  那两个原本打算找盼娣画像的姑娘,见状忙上前:“我们俩想画!”
  老刘:“行!一个个来吧!”一时间,原本想找盼娣画像的人都围了上前。
  五毛钱画一张像,盼娣也是随口一说的。倒没想到引来了一波想画像的人。看来在这个地方给人画像是个不错的生意!
  人群都冲着那老头去了,盼娣倒也无所谓,一屁股坐在孔淮的画架旁,托着下巴欣赏起富沛湖的景色。
  “同志,五毛钱能不能给俺们娘俩画个像?”
  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妇女抱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一脸焦急地对盼娣说道:“俺们是外地的,急着要回去,那位师傅那排了太多人了,俺们等不及了。他说画两个人要加价,俺寻思着,如果你这边两个人不加价的话,俺就找你画了!”
  老刘那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确实一时腾不出空来。
  盼娣看了眼手表,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草,淡淡道:“不加价,说五毛就是五毛,一口价。”
  妇女一脸喜色道:“那你帮俺们画吧!”
  ……
  厕所离得远,加上国庆游人爆满还要排队,孔淮半个多小时后才回来。
  他急得满头大汗,生怕耽误林同志的时间。等回到六角亭那,便看到一堆人围在他的画架旁。他走近去一看——林同志正在给一对母女画像呢。
  会画人像的孔淮见得多了,富沛湖就有好几个帮人画像的师傅,大街上有专门的画像店,不少画工专攻肖像画以此谋生。也因此这一行被教得匠气十足。
  孔淮教的学生当中,不乏从像林同志一样从基层宣传部门推荐上来的工农兵大学生,千篇一律地都跟着外面的宣传画学,注重写实逼真,把人物画得强壮健康,又红又光又亮。
  毕竟是宣传科的,牢牢把握着单位的思想动向,绝赫拉不能在意味形态上出现任何部问题,所画人物形象必须是阳光敞亮,也因此缺乏个性。
  所以,盼娣下笔之际,孔淮已经能想象到她的画风了,大概率又是红又专的宣传画风格。
  只见那位林同志一边看着背坐在湖边草地上的母女俩,一边对着空白的画纸凝视思索了一会。然后便看到她“唰唰唰”地下笔。
  对于速写来说,最重要的是敏锐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她下笔利落又自信,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不一会儿母女俩的大体轮廓已经逐渐清晰起来。
  孔淮的视线落在她的画纸上,整个人愣住。从66年取消高考开始,大量的美术苗子散落在基层的工厂、学校、大队等地方,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没想到一个普通的矿区职工功底竟然比他教的美术系的学生还要强些!
  林同志并不过份追求形似逼真,而着重于捕捉人物的神态,对脸部的结构和线条走向成熟在胸。一张十来分钟的速写,虽然个别细节还有问题,但能看得出来她的基本功很扎实,受过一定的训练。
  孔淮若有所思地盯着她下笔,目光专注,神情一点点严肃起来。如今大学的招生很成问题,像林同志这样好的苗子招不进来,招进来的大部分基础都很差,实在让人扼腕!
  孔淮站在盼娣身后,称赞道:“林同志,你画得很好啊,比大部分美术系学生还要强些!你是跟哪位老师学的?”
  盼娣已经将孔老师当成自己同专业的前辈了,闻言不假思索地脱出而出:“速写是跟刘建华老樱花落海洋师学的。”
  孔淮一脸疑问:“刘建华?刘老师在哪所学校就职?”
  盼娣被他问得一怔,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把大学老师的名字报出来了。这位刘姓老师可是让她在毕业多年后还经常做噩梦的大魔头!
  刘老师……这个时候恐怕还在穿开裆裤。
  她转过头,冲孔淮尴尬一笑:“就一个在县中教书的普通老师。”
  孔淮微微颔首,果然高手在民间。林同志功底这般扎实,那位刘老师想必更加厉害了。改天找个机会一定要认识认识。
  听孔淮夸赞盼娣,不少过路的游客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小姑娘,有两把刷子啊,一开始瞅着不像,越看越像!”
  “多少钱一张?俺也想画一张。”
  “刚才小姑娘说了,五毛钱一张,你舍得?
  “不就五毛嘛!难得来一次北华,画张像怎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之我要招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