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说话,弘书也懒得与他纠缠,拱拱手道:“三哥、五哥,我先回去了。”
甩身便走。
等他走远,弘时叹气道:“小四,你…唉,如今不同以往,你以后还是…还是注意着些。”
弘时可能是他们兄弟中最先感受到作为王府阿哥和皇子的区别的,但他面对汹涌而来的热情,最先的感觉却是不适应。
至于那个位置……
他当然是想过的,但,皇阿玛在他心里的形象根深蒂固,或许时间长了,他会渐渐摆脱皇阿玛在他心里留下的压迫感,尝试图谋些什么。
但如今,他是万万不敢主动去做些什么的。
弘历沉默以对。
弘时面对弟弟其实没什么长兄的威严,毕竟相处时间不多,他也不是霸道的性子,因此面对弘历抵触的态度也没说什么,只默默带着两人回西二所。
康熙的棺椁虽然移进了寿皇殿,丧仪却仍然没有结束,胤禛不但在寿皇殿建立了一个高规格的常设守灵机构,或遣大臣或遣皇子皇孙驻守,自己还三天两头从宫里跑过去祭奠。
一边祭奠一边处理宫里宫外的事务。
各种大臣调动就不说了,给兄弟和侄子的加封让外人看着也还算大方,按说是死敌的老八都给封了亲王。
康熙的后宫也没忘记,加封了一批太妃太嫔们。
乌拉那拉氏虽然还未册封皇后,但后宫之权已牢握掌中,在太妃们获得册封后,便忙碌着太妃们的迁宫之事。
这事本该不难,毕竟谁也不是蠢货,都知道这宫里的天变了,她们早早迁宫也能安心颐养天年。
偏偏已为太后的德妃以自己病重,露出不愿意搬迁的意思,想在永和宫走完最后一程。
乌拉那拉氏当即吓了一跳,太医没汇报太后病重啊!立时将半个太医院拉过来给太后会诊。
会诊结果是有病,但不至于到病重将去的地步,谢止委婉地说道:“太后娘娘许是因为大行皇帝殡天,悲痛太过,肝气郁结于心、呼吸不畅,再加上天寒感染风寒,手脚冰凉僵硬,一时过虑也是有的。”
“不过,若不及时调理心情,恐怕会拖成大病,毕竟太后娘娘如今也六十有五了。”
老人年纪大了本就脆弱,若再从心里觉得自己活不长了,失了精气神,那身体急转直下也就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乌拉那拉氏很无奈,她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位婆婆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迁宫之事只能搁置,毕竟人家是太后、是长辈,又病着,这种情况下,谁敢强硬要她搬啊。万一有个什么意外,那真是飞来横祸。
可她不迁宫,其他人就算迁走,年氏她们这些新帝妃嫔也不能住进去,毕竟六宫一向为皇帝后宫所居之处,太后和妃嫔们混住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乌拉那拉氏很烦恼,天天眉头紧锁,想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她没拿这个事去问胤禛,因为知道胤禛有多忙。
弘书一开始不知道这个事情,因为乌拉那拉氏很少拿后宫之事与他说,后来还是他问起什么时候迁宫,才跟他说了两句。
弘书又不是真的小孩子,当然能从额娘短短两句话里听出她这个做媳妇的为难,心里不由对便宜爹升起些不满,便宜爹不是老去问安吗,怎么连自己老娘都搞不定?还要他额娘受这个夹板气。
不过这点不满在看到满身疲惫的便宜爹后就消散殆尽,甚至有些愧疚,便宜爹实在太忙了,国家大事都处理不过来,他怎么好意思怪他不关心婆媳那点事。
当然,额娘也不能老受委屈,便宜爹抽不出时间,还有他这个儿子嘛。
儿子可是额娘的皮夹克。
那么,首先得弄清楚,便宜奶奶究竟为什么不愿意迁宫,真的只是认为自己病重了吗?
胤禛再次去给亲娘请安的时候,弘书就要求一起:“皇瑪嬷病重,我作为孙儿,理当前去请安问候。”
胤禛答应了,弘书终于见到了这对母子的相处模式。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
“皇帝请起。”
“皇额娘今日身体可觉好些?”
“甚好。”
“膳食用的可香?”
“尚可。”
“昨夜可安寝?”
“安。”
……
这真的是母子?这连陌生人都不如吧!弘书表示开眼界了,就这母子关系,跟便宜爹比起来,额娘都更像是便宜奶奶亲生的。
他先前真是冤枉便宜爹了。
跟着便宜爹没用,弘书很笃定的下结论,还是重新找突破口吧,他很快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顺便帮便宜爹缓和一下母子关系。
“皇阿玛,孙儿留下来给皇祖母侍疾。”
胤禛起身准备离开时,弘书突然跪下这样请求。
胤禛微微皱眉,倒不是不高兴,只是不解,弘书向来不是心血来潮的性子,来前他根本没提过这事,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只是如今的场合也不适合问为什么。
何况……
胤禛看了一眼没什么反应的皇额娘,说道:“你有这份孝心是好的,只是你皇祖母喜静,你可能耐住性子,不吵着你皇祖母?”
弘书很郑重:“儿臣能做到。”
胤禛又看了一眼皇额娘,道:“那你去问问你皇祖母,可愿让你留下。”
一直保持沉默的太后终于开口:“他有这份孝心便好,侍疾就不必了,宫里这么多人,不必作累他一个小孩子。”
弘书冲太后行礼:“皇祖母宫里虽不缺人手,却缺少家人,孙儿虽小,不能熬药侍奉,亦可承欢膝下、彩衣娱亲,令皇祖母早展笑颜。还请皇祖母允准,成全孙儿这番渴望。”
听到家人,太后神色微动,深深看了弘书一眼,又若有似无地瞟了胤禛一眼,然后微垂眼眸。
“你若想留,便留下吧。”
弘书就留下了,他并不吵闹,很多时候只是安静陪坐着,偶尔看便宜奶奶精神好些,便会与她搭话。
经过一两天的试探,弘书发现,便宜奶奶在听到倒霉十四叔的消息时情绪波动比较大。
所以这是跟大儿子不亲,想念小儿子?不会真的像上辈子那些营销号编排的一样,便宜奶奶不满便宜爹登基,想让小儿子当皇帝?
不应该啊,便宜奶奶能在康熙的后宫活得不错,不该这么没脑子吧?他那倒霉十四叔,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他来这里几年了解到的,从来就没有登上帝位的可能。
弘书摇摇头,把那个可怕的谣言甩出脑子,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或许,便宜奶奶是担心便宜爹对付倒霉十四叔?毕竟兄弟俩关系是出了名的不好。
这个可能性倒是很大。
那该怎么解决呢?
弘书想了想,在便宜爹再次来请安的时候先截住他:“皇阿玛,我觉得皇祖母可能是想十四叔了,十四叔什么时候回来?”
胤禛沉默了一下,才道:“年后。”
那来不及啊,弘书皱了皱眉,他们一家子挤在养心殿过年倒是没什么,就怕这事传出宫去,便宜爹的政敌再据此造谣,母子俩的关系恐怕要变得更僵硬,他额娘更难做。
弘书皱眉苦思,胤禛一言不发地带着他去给太后请安,在仿佛机器人一样问完该问的话后,他微不可察的攥了攥拳头。
“皇额娘近来气色好了不少,看来弘书这小子还算用心。”
太后以为他要给自己儿子邀名,没什么所谓的回道:“有他在,这宫里确实有生气不少。”
胤禛尾指轻微弹动:“皇额娘既然喜欢孩子,不如将十四家中的永信也接来宫里陪伴额娘。”
“也算是替十四尽孝了。”
太后微微一顿,神色有些僵硬,带着一点微不可察的不可思议看向胤禛。
“皇额娘觉得如何?”胤禛语气竟有一些察觉不出的期待。
“……好。”太后的声音很轻,一点情绪都没有。
围观全程的弘书此时就是一个大写的无语。
他敢用脑袋保证,这母子俩方才的频道绝对差了十万八千里!
便宜爹或许是听了他方才的话,想着倒霉十四叔不在,把他的孙子接来也不错,太后看见小重孙,不得高兴的合不拢嘴,立刻精神倍儿棒。
但在太后看来……
便宜爹这是在借永信来给她警告!何等没人性!永信还是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
弘书无语问苍天,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一对母子对彼此误会至此?额,不对,现在好像是太后单方面误会便宜爹,便宜爹其实是想缓和和太后之间的关系来着。
只是他的情绪太不外露,母子俩又太不熟,导致太后明明是亲娘,竟不懂儿子的心思。
所以现在这场面该怎么办?他说点什么能让这母子俩接上彼此的频道?
弘书疯狂燃烧脑细胞,却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算了,先打消便宜爹让永信进宫的念头。
“皇阿玛,永信还是个幼儿,他来了能做什么?说不定骤然到了这陌生的环境,会哭闹不休。”弘书觉得说这话的自己好像一个嫉妒别人的小人,“皇祖母喜静,受不得吵闹的,这还是您跟儿臣说的,您忘了?”
胤禛疑惑的看向儿子,这话听着怎么这么不对劲,好像他儿子小心眼害怕永信来了跟他争宠似的。
他儿子不可能是这种人!胤禛很确定,所以弘书只是担心永信太小,来了不但不能令皇额娘开心,反而会加重额娘的病情?有可能,毕竟不是哪个孩子都像他儿子这样聪慧早秀的。
这么想来,永信确实不合适,但永信已经是十四年龄最大的孙子了。
儿子或者女儿?可十四的儿女全都已经成婚了,留宿内廷也不合适。
这可怎么办?胤禛难得一筹莫展。
弘书无奈,便宜爹你倒是说句话,别板着个脸一言不发,这让你老娘看着还不得以为你又在谋算什么。
“皇阿玛,我觉得让十四叔家的堂哥堂姐们带孩子轮着进宫看望皇祖母就行,留宿就不必了。”
胤禛觉得也行,便看向太后问道:“皇额娘觉得呢?”
太后有了些情绪:“就听弘书的吧。”
胤禛点点头:“儿臣这就去安排。”利索的走了。
太后静静靠坐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弘书上前,试探道:“皇祖母,您不会怪我自作主张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