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半两青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7 KB   上传时间:2025-09-08 09:13:23
  刘婶咋舌:“萝卜条做成咸菜罐头,那要卖多少钱啊,谁愿意花那么多钱买咸菜哟?”
  柳绵绵就给她分析,用玻璃瓶分装萝卜条,确实成本增加了,但是萝卜条如果能量产,其实单位数量的成本是降低了的,而且还解决了萝卜条腌制时间一久口感就会改变以及保质期过短的问题。
  以后他们可以供应两种萝卜条,一种是大批量的、散装的、价格稍微低一点的萝卜条,一种就是罐头瓶分装的,保质期更长、口味也更有保证的萝卜条,前者供应菜市场,后者供应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甚至还可以销到外地去。
  刘婶听得一愣一愣的:“咱们的萝卜条还能卖到外地去?”
  柳绵绵笑道:“当然能啊,冲出南城,走向世界!”
  “哦哟,还走向世界,能在南城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卖卖,你妈妈都要高兴死了哦!”刘婶说,“那照你这么说,这个什么生产线咱们还是要买来的啰,早点买来嘛早点生产。”
  正说着呢,院门被砰砰砰地咋响了。
  刘婶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哦哟,是不是他们回来啦?”她小跑着去开门。
  门刚一打开,柳绵绵就听见蒋红梅的声音:“买下了,买下了,你们不知道,国梁大哥有多厉害,对着厂里的领导,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把领导们都问傻了,哈哈哈,后面竞价的时候也是,人家是五百五百的加,他干脆就一加就一千,人家一下子就怂了。”
  蒋红梅语速很快地介绍,余国梁在旁边不好意思地说:“你这说的我都脸红,那哪里是我厉害,都是绵绵事先教我的。”
  “那也得你能稳得住说得出来啊!”
  “厉害厉害,你们俩都厉害,我们这刚说这什么生产线一定得买来呢,你们就买下来了,都厉害。”刘婶好奇问,“那生产线得多少钱啊?”
  蒋红梅笑呵呵看向余国梁:“你买下来的,你说。”
  余国梁也是一脸兴奋,看向柳绵绵:“一万二。”
  柳绵绵挑了下眉,这可比她的底价要便宜不少,不过也是比较合理的价格了。
  蒋红梅描述了下当时的情况,乐得不行:“你是不知道,一听说至少一年内不得转手,那些人脸色都难看得不行,真是一个个的,都打着空手套白狼的主意呢。有的干脆就没出过价,生怕真砸在自己手上了。”
  生产线到手,余国梁吃完饭就匆匆赶回前进乡去了,得赶紧跟乡里汇报,然后找人建厂房。
  而同一时间军工大院里,却是有人正在痛骂余国梁。
  “真是显得他们了,还两年内不得转卖,他们真是得感谢严厂长缩短了时间,不然两年时间,亏死他们。”
  “罐头厂哪里是那么好做的,真那么好做,咱们军工厂怎么没做起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放心吧,你们等着看,过两个月厂房建起来他们就知道厉害了。”
  “钱爱真还显摆说闺女准备把罐头厂的分红给她养老,你们说好不好笑,这罐头厂影儿都还没一个呢,他们竟然就想着分红了,我看分红不一定,一起欠债倒是有可能。”
  ……
  这些都是参与竞价的职工家属。
  柳志刚走在这些人后面,紧紧地皱着眉头。他今天是亲自去了会场的,只不过他这个身份总不好抻头,所以从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
  他和前面的人一样,对半路杀出来的余国梁深恶痛绝,但是现在有一件更紧迫的事情需要处理。
  他怕竞价结束就要付钱,所以早早就跟银行贷了一笔钱,现在竞价没成功,他得赶紧把钱还上,不然每天都会有新增的利息。
  相比柳志刚只是损失了一些利息,江映雪的损失更大。
  她找人报名,还有打听买家都是花了钱的。虽然设备没搞到手,但花出去的钱也是拿不回来的。
  这些都是当初就约定好的,她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江映雪离开军工厂后,就去给疗养院的方美云打了电话。
  听说她没有竞价成功,方美云非常吃惊,脱口而出:“这怎么可能,你是女……我是说,你都这么努力了。”
  方美云柔声安慰了江映雪一番,让她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消沉,这些事情都只是她通向成功的小波折而已,越是面对挫折越要镇定。
  江映雪从方美云这里听到了一车的好话,等到挂电话的时候,她的心情已经好了许多。
  这些年,方美云经常鼓励她,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更多信心,有时候她甚至觉得,方美云似乎比她自己更相信她能做出成绩。
  有这样一位时时关照鼓励她的长辈,江映雪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江映雪不知道的是,电话那头的方美云,挂掉电话后,脸上的笑意就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第76章 余家真成大老板了
  前进乡的领导们也是没想到,余国梁还真的弄到了生产线,这速度快得真是让人猝不及防。本来还以为会有一段时间缓冲和准备,当然,黄了也不是没可能,哪里想到设备分分钟就要到位了。
  乡里自然也不能拖后腿,加班加点把后续的一些手续办了,让余国梁可以马上张罗建厂房。为了表示支持,乡里还让砖窑厂给打了个折扣。
  余国梁其实也还是懵的,从柳绵绵打电话给他,到竞价成功,满打满算也就几天工夫,之前他是一直在紧赶慢赶地办事,如今回到前进乡,眼睁睁看着划定的厂区围起了围墙,才总算有了点真实感,同时又有一种“居然真的办成了”的不可思议感。
  不过,更震惊的还是留下村的人。
  余家承包鱼塘和山地的时候,有的村民还觉得余国梁是想挣钱想疯了,等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时候就知道厉害了。
  后面鱼塘和山地收获都不错,有的村民眼红之余就觉得不就是养鱼和种地嘛,自家也就是胆子不够大,不然自家去承包也是能挣钱的。
  再后面榨油坊开张,那些羡慕嫉妒的人,就觉得自己就是没有渠道和钱买榨油设备,不然这东西操作那么简单,谁还不会了?
  可现在,余家要在乡里开罐头厂了,原来背后说闲话的人再也没词儿了。
  这还能说什么,说要不是我家没钱买设备,我家也能开起来?
  那可是罐头厂,可不是什么小作坊,那是能招人进去上班的工厂,余家是真的成大老板了啊!
  不止这些羡慕嫉妒说闲话的人,就是其他村民都是难以置信,这才多久啊,一年时间都没有吧,余家竟然都已经开上厂子了?!
  也有脑子灵光的,很快就想到,既然是开厂子,那以后就是要招工的,哪怕不是国营工厂,但只要能做工人,收入怎么也比在家种地强呀,于是就拎着东西默默上门问招工名额了。
  有人频繁上门,自然就有人看见,消息一传,上门的人就更多了。
  每天不断的有人上门,对着余永诚和许丽夫妻俩夸了又夸,说他们会养孩子,还说他们运气好有福气,可以说,老两口这阵子听的“甜言蜜语”比前面几十年加起来还要多。
  不止老两口,余家其他人,就连两个小不点,余欢欢和余岁岁,都成为被“攻略”的对象,出门转一圈,兜里就能被塞满糖果。
  其实余家人自己也是懵的。
  年前鱼和花生都大丰收,后面开了榨油坊,也是生意火爆,家里一下子就有钱了,春节的时候买的年货能有往年几倍多。
  那时候大家就觉得这日子可真是太美了,再没有比这日子更美的了。
  他们老余家这都成十里八乡顶富裕的人家了。
  结果呢,他们家居然要开罐头厂了!
  早年乡里办砖窑厂的时候,多少人想要进厂里当工人啊,可惜招工太少,每个村子也就几个名额,他们家愣是一个名额也轮上。
  结果现在,他们自己要办厂子了,他们要招人给自家干活了。
  这真是,半夜睡醒想起来都要给自己一巴掌才能相信。
  不过,很快他们就有时间纠结了,因为乡里的厂房开始建设,他们一家子又要顾着鱼塘和山地,又要顾着榨油坊,还要监工厂房,每个人都忙得脚打后脑勺。
  至于那些想要招工进厂子的,余国梁就一句话:这个得我家老幺决定,我们说了不算。
  总算是暂时浇灭了大家上门求招工的热情。
  前进乡那边如火如荼推进的时候,柳绵绵也没闲着,她让钱爱真在军工大院里散播招聘消息,招八名技术工人。之前在军工厂罐头生产线做过技术工种的优先录用,家里有人在罐头生产线做过技术工种,通过自学能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也优先录用。工作地点前进乡,工资底薪两百元加奖金,包食宿。
  一开始大家都说私人的厂子跑到军工大院来招工,简直就是不自量力,而且工作地点还是在乡下,从南城跑到乡下去上班,这不是脑子坏掉了吗?
  直到听见底薪两百还包食宿,年底还有奖金,之前还在嘲讽的人一下子就噤声了。
  且不说奖金有多少,哪怕没有奖金,工资两百包食宿,这收入都是比厂里领导还要高了,何况钱爱真还说了,后面厂里效益好的话,每年都会加工资。
  别说待业在家的小年轻了,不少工龄十几二十年的老工人听了都心动,毕竟像他们这样平时没什么花销的,干一年没准就能攒下两千多块钱,等于干一年就能解决家里小子娶媳妇儿的费用了。
  当然,人家工资给的高,要求自然也高。
  这时候虽然个体户遍地开花,大家也知道当个体户挣钱,可终究还是觉得国营工厂更有保障,所以军工厂的技术工人倒是都没有辞职去私人企业干的想法。
  倒是家里有待业青年的,都上了心,虽说工作地点在乡下,还是个私人企业,可好歹是份工作,工资还开得高,总比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吃闲饭要强吧?
  于是不少人都找上那几个在罐头生产线干过的技术工,请人家帮着教一教,一时之间,几位技术工倒是成了香饽饽。
  有人上心,自然也有人唱反调,像是之前参与过竞价的几户人家,说出来的话就有些阴阳怪气了,什么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去了乡下以后就成乡下人了,什么别看现在口气大,工资一下子开到两百,回头厂子办不下去,二十都不一定拿得出来,总之就是各种唱衰。
  有人说话的时候恰巧被钱爱真听见,钱爱真操起扫帚就抽了那人几下,骂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人穷还要出来作怪。
  那人:“???”
  他说自己有钱买生产线,怎么就穷了,钱爱真就说,生产线价高者得,你都没买着生产线,你还不穷,把人怼得哑口无言。
  钱爱真可不仅仅是因为柳绵绵给了她五十块钱劳务费,还因为蒋红梅出钱拼了一股,说好了回头分红都给她,钱爱真现在就觉得,这罐头厂跟她开的也差不多了,谁跟罐头厂作对,那就是跟她作对。
  那边放出消息招人,这边柳绵绵就让俞婉帮忙牵线搭桥联系了一位南城大学机械系的老教授,请老教授去军工厂检查了一遍生产线,同时和人约好,回头请人帮忙培训那些技术工。
  最后军工厂那边一共报名了十三个人,可选择余地不大,柳绵绵干脆让他们一起都参加了培训。
  这十三个人里十个是军工大院的小年轻,另外三个却是听到消息自己找来的,其中两个也托人找军工厂的技术工人教了几天,另外一个却是机械厂的临时工,据他自己的说法,自学研究过不少机器图纸,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最后培训下来,倒是这位叫梁瑞的机械厂临时工给了柳绵绵惊喜,据老教授的说法,这个人在这方面是有一定天赋的,只是以前没有机会系统学习。
  梁瑞父亲挺早就去世了,他亲妈带着他嫁给了机械厂一个正式工人,继父家原本就有四个孩子,自然不可能帮衬到他。
  他那个临时工的工作还是邻居大师傅看他有天分帮他争取的,从学徒工做起,干满五年才成了临时工。
  除了梁瑞,另外两个自己听到消息主动报名的,学得也挺不错,特别的勤奋。
  倒是军工大院的小年轻,有几个并没有当技术工的天分,不过柳绵绵观察几天后,发现这几人年纪虽然小,但性格都还挺踏实的,于是也把人留下了。
  这些人年纪都比她小几岁,原主在军工大院时也没接触过。
  据这几人说,虽然买生产线的人是余国梁,但是军工大院里早传遍了,大家都知道余国梁是她乡下养父母家的大哥,不少人猜测,这个罐头厂没准是她开的。那些跟原主有龃龉的,这次都没有报名,倒是也省了柳绵绵不少事,不然她还得在他们面前演戏。
  就在技术工培训得差不多的时候,前进乡那边,余国梁打来电话,厂房快要建好了,让柳绵绵抽空去看看,顺便把工人给招了。
  不过,在去前进乡之前,柳绵绵先被伍衡找上门了。
  “你是真心大啊,就不怕我卷钱跑路?”伍衡一脸无语,谈好一起搞录像厅之后,柳绵绵就给他送钱的时候出现过一次,给了钱以后,她就消失了,再没出现过。
  伍衡上一次见到这样的,还是人家跟他借了两百块钱,说是带摔断腿的亲爹去看病,结果他爹好好的,他倒是不见了。
  真的,除了欠债不还的,伍衡真是没见过有人能消失得这么彻底的。
  他问许海棠,许海棠说她老板最近挺忙的,可能是没有时间,还觉得他大惊小怪,老板钱都给了,他还能有什么不放心。
  于是伍衡就知道了,柳绵绵除了刚接手西餐厅的时候天天到岗,后面许海棠管着西餐厅,她就几乎什么都不管,据说她的理念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百分百放权。
  许海棠对于老板的这种行为非常的感激,觉得这是老板百分百信任她的表现,甚至表示,伍衡如果不能独立完成工作,她会怀疑伍衡的工作能力。
  伍衡:“……”
  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不过,既然知道了柳绵绵的风格,伍衡倒是也不急了,干脆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找场地,办手续,自己搞得差不多了,才来找柳绵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