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的时候不觉得,一对比,可不就显得人家的东西物美价廉了?
“你逗我呢,红绵服装厂,那么个小作坊,能有什么好款式?”设计科的葛科长立马反驳。
生产科的贾科长就更不满了:“就不说款式了,他们料子能有咱们好吗,做工能有咱们精致吗?两个娘们儿搞起来的小作坊,能有什么好东西?”
他一撇嘴,冲黄副科长道:“小黄,你就不要找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了,坐在这儿的,哪个不是在这行混了好多年的?设计好生产好是我们的事情,这卖得好不好,那就是你们销售科的事情。你们可别一推四五六,把责任都甩到我们头上。”
黄副科长简直有苦难言。
销售是重要,可顶好的销售渠道已经非常成熟了,也就是说,只要产品过得去,其实都能卖得出去,至于能不能卖爆,那真的就靠面料款式和做工了。
他们销售科也不可能强买强卖吧?
“我们的工作确实已经都尽最大的努力在做了,但是最终还是要顾客买账才行……”黄副科长苦着脸。甚至他们听说对方弄了些衣服搭配的照片,也都学着弄了一些。效果是有一点,但还是非常有限。
正如贾科长所说,大家都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多年,其实第一批货出得怎么样,这批货能不能成为爆款,现在各自心里都有数了。
只不过就是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罢了。
“你努力有什么用,那得你们整个科室,所有人都努力!”葛科长意有所指,“有些人不能总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也该好好为厂子的发展尽尽力!”
整个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哪怕没有指名道姓,可在座的谁又能听不出这个“有些人”是谁呢?
没错,霍英玉确实为顶好服装厂顺利渡过动荡期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这毕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在厂子的销售渠道基本完善后,她这个销售科长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起来。
有的人觉得她应该继续开疆拓土,助力厂子继续做大做强,有的人则觉得她的能力应该也就是到此为止了,一个女人老是霸占着销售科长的位置,实在是没有眼力见。
这几年霍英玉在厂子里的地位越来越尴尬,当然有人替她觉得不值、不服气,但是更多人觉得她应该自觉一点,调岗到清闲的岗位去,把销售科长这个重要的位置让出来。
因为之前的功劳,厂里领导自然不能过河拆桥,但是像葛科长这样指桑骂槐阴阳怪气的人还是有的。
而这种程度的阴阳怪气,以往霍英玉都是不会理睬的。
黄副科长以为霍英玉这一回也会直接当没听见,赶忙打圆场:“葛科长,我们科室所有人都非常努力,不过我们的工作肯定也有继续进步的空间,会后我们……”
谁知一直没说话的霍英玉这时突然站了起来,打断黄骏:“黄副科长,销售科的工作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设计科和生产科盲目自信,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就以为自己的产品天下第一了!”
这一次场内沉默的时间比刚才还要久一些。
就连葛科长和贾科长都因为太过震惊而没有及时反应过来。
多少年了,霍英玉的存在感越来越弱,让大家几乎都忘记了当年那个为了开拓销路能几天几夜不睡觉的“拼命三娘”。
这几年,霍英玉不争不抢,别人阴阳怪气,她也只当没听见,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准备就这样守着销售科科长的位置到退休。
既然想要守到退休,自然不好和厂子里其他领导起冲突。
葛科长和贾科长,那都是厂领导面前的红人。
哪里想到,霍英玉会直接冲着这俩人开喷?
这可真是,一点面子都没给他们留啊!
葛科长终于反应过来,气得脸色通红:“霍英玉,为了推卸责任,你是脸都不要了吗?”
贾科长也反应过来了,脸色难看道:“霍英玉,你要为你说的话负责任!我们辛辛苦苦生产产品,你呢,你们销售科干了什么?维护客户,呵,我们的产品年年供不应求,人家都是主动打电话来求发货的,接几个电话就敢说自己维护客户了?!”
相比他俩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霍英玉倒是异常地冷静。
她冷冷瞥他们一眼,说:“抄一抄往年销量最好的款式,再抄一抄港城杂志上的款式,都好意思说自己是设计科,我们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葛科长差点气吐血,明明是老贾职责他们销售科就是接几个电话,霍英玉不攻击老贾,倒是攻击上他了。
不过没等他说什么,霍英玉马上继续:“还有你们生产科,衣服是你们生产出来的吗?料子是几位大师傅裁的,缝纫机是工人们踩的,关你们屁事?!调查个市场数据都调查不清楚,每次采购原材料都是拍脑袋定的数量,你们也好意思说自己是生产科?我看叫喝酒科还差不多!”
今天这个会议其实是个各部门中层的碰头会,为的是商量个对策,好向厂里领导汇报。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碰头会竟然真的硬碰硬地“碰撞”上了。
其他的科长、副科长、车间主任、副主任们简直目瞪口呆。
尤其是霍英玉句句都戳在了设计科和生产科的痛处上。
生产科负责生产计划制定和材料采购工作,原材料工厂自然要时常上门“维护关系”,喝酒吃饭那都是最基本的,说生产科是喝酒科,是真的一点不冤枉他们。
至于设计科,葛科长自己就是靠着抄版起家的,带的几个徒弟自然也是抄版的一把好手,平时没人提这一茬倒也没觉得怎么样,但被霍英玉这么一说,感觉就有点怪怪的了。
他们成天说自己是叫得上名号的大厂子,结果款式都是抄的,甚至抄的还卖不过红绵服装厂那么个小作坊……这是销售科的问题吗,这明摆着是设计科的问题啊!
哪怕有人心里默默地站霍英玉,但没人会在这种时候抻头说什么的。
葛科长和贾科长已经气到想打人了。
“霍英玉,我***跟你没完!”
“走,去找厂长,***这个厂子有***霍英语就没***我!”
情绪激动的俩人站起来就要往外走,结果就听见身后霍英玉极度平静的声音:“我更不想和你们一个厂子,所以辞职报告我已经写好了。”
……
柳绵绵和蒋红梅正在办公室里商量服装厂接下来的安排,刘安民急匆匆走进来:“两位老板,好消息,一个特大好消息!”
柳绵绵从文件中抬头,挑眉问:“怎么,咱们销量再创新高了?”
蒋红梅抬头看了刘安民一眼,马上又低下头继续琢磨自己搞不懂的地方去了,随口说:“柳老板,别理他,他就是喜欢大惊小怪。”
刘安民可不觉得自己是大惊小怪:“顶好不是出了个灯芯绒外套的新款吗,那个价格比咱们风衣高不少,销量不太好。听说他们原本对这个款式非常有信心,进了不少的料子,现在销量不好,也不敢继续大批量生产了。”
“然后他们就开会商量怎么办,结果怎么着,设计科和生产科的人都把责任推给销售科,销售科科长霍英玉直接被惹毛了,当场喷了对方一顿,然后就向厂里辞职了。”
柳绵绵来了点兴趣:“你高兴的原因是他们销量不好,还是他们销售科长辞职?”
刘安民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那当然是两个都高兴,不过,我更高兴他们销售科科长辞职。”
柳绵绵含笑:“你想挖这个人?”
刘安民一拍大腿:“可不是!”
说起霍英玉刘安民立马双眼晶亮:“你是不知道,这位女同志真的非常厉害。顶好原先其实就是个百来号人的小厂子,说是国营工厂,其实前身是街道办厂,改开之后,这种厂子不知道倒了多少。顶好据说也差点倒闭了,后面能重新起来,就是靠着霍英玉带着人一点一点重新建立起销售渠道。”
“甚至周边有些县市的服装店,还是她带着人帮那些店主开起来的。他们厂子是咱们这一片所有服装厂中销售渠道最多最广的。”
刘安民摇头叹息:“建立销售渠道是最难的,渠道建立起来以后,其实就是日常的维护拓展了,其实顶好的销售科在这方面一直做得挺不错的。但是他们厂子内部却有不少人对霍英玉有看法,觉得没有做出新的成绩就是有问题的,对她继续坐着销售科长的位置有意见,反正这几年霍英玉应该过得挺憋屈的。”
蒋红梅早已放下手里的文件,皱眉道:“顶好那些都什么人啊,一帮白眼狼。”
柳绵绵倒觉得不奇怪。
与其说是大家对霍英玉没有做出新的成绩不满,倒不如说是顶好服装厂的领导巴不得这位“功高震主”的销售科长沉寂下去。
要是人人都记得这个厂子是因为霍英玉才能生存、壮大,那厂领导的威信又从何而来呢?
既然销售渠道已经成熟,这个时候不卸磨杀驴,什么时候杀?
霍英玉这回提出辞职,顶好甚至都不会挽留她。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个好机会。
不说霍英玉在销售上的能力与经验,单单她拥有的人脉、熟悉的渠道,对红绵服装厂来说,就是迫切需要的。
这样的人才,自然要不惜代价聘请过来。
听完柳绵绵的分析后,蒋红梅也着急了起来:“那你跟我们说有什么用,你赶紧去找人接触她去呀!”
刘安民挠挠头:“我这不是听到消息太高兴了,想着先跟你们通个气嘛!”
这时候楼下综合办的小崔突然跑上来:“刘厂长,外头有人找,她说她叫霍英玉,是来求职的。”
小崔有些疑惑:“咱们厂子最近也在招销售员吗?”
厂里最近订单爆了,一直在招收熟练的车工,这个他是知道的,但是招不招销售员,他还真是不确定。也是看那个叫霍英玉的女同志,看着气势很强,比他们厂里的几位老板还要像老板,小崔才赶紧上来问问的。
刘安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以后,声音都有些发颤:“你说谁来求职?”
小崔感觉刘副厂长的态度怪怪的:“霍英玉啊,咱们不招的话,要不我给人回掉?”
刘安民立马摆手:“哎哟,小祖宗哎,那可是能帮着咱们厂子做大做强的大佛,怎么能给人回掉,我跪着把人接进来还差不多!走走走,咱们走,可别让人等久了。”
看得出来,刘安民是非常的激动了,碎碎念着就跑下了楼,小崔都差点没追上他的脚步。
柳绵绵看得发笑,支着下巴叹了一声:“真是干劲满满呐!”
感觉红绵服装厂做大做强已经指日可待了。
蒋红梅笑了起来:“那可不,刘安民现在可是天天念叨着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呢!”
尤其是这一季的新款卖爆了以后,刘安民简直恨不得自己跑去车间里跟工人一起踩缝纫机。
不过其实不单单刘安民激动,蒋红梅也很激动的。
每天厂子里生产多少就卖掉多少,这个厂子都不能说是生金蛋的母鸡了,简直就是产金蛋的流水线。
蒋红梅甚至有种错觉,感觉夜里睡在厂子宿舍里听见的不是工人加班踩缝纫机的声音,而是哗啦啦钱掉在地上的声音。
“快快快,你赶紧再给我讲讲,回头你去了西北,我想问你到时候也不一定能找到人。”
蒋红梅学习的心更加迫切了。
第95章 赶赴西北
霍英玉就这样加入了红绵服装厂。
她之前就经常听顶好服装厂那几个垃圾蛐蛐,说红绵服装厂是两个女人和一个怂包男人一起办起来的。她自己身为女人,自然不会觉得女人办厂有什么不对,相反,两个女人能把厂子办得这么红火,才是本事。
这其实也是她选择来红绵服装厂求职的原因。
知道她辞职,其实有好几个厂子都来找她,但是霍英玉再也不想听“娘们儿能干出什么来”这种屁话了,所以她主动出击,跑来了红绵服装厂。
进厂以后,霍英玉就知道自己来对了。
她可太喜欢红绵服装厂的氛围了。
几个老板没有架子,工作人员也基本都是年轻人,氛围特别轻松,但是轻松之余却又满满的都是干劲,几乎每个人都把“做大做强”挂在嘴上,每天上班都是劲劲儿的样子。
而让霍英玉更加惊喜的是,换了个厂子,她的工资不但没有降,反倒还升了一截儿,比在顶好服装厂的时候拿得还多。
原本家里对她突然辞职换工作还有些不满,这下也都不吭声了。工作嘛,最终还不就是奔着个工资去的,顶好服装厂的牌子再大,又不能当饭吃,真金白银可比那些虚名重要多了。
而且,霍英玉还发现,并不是说因为她在这行的资历深、自带渠道才工资高,当然,这个因素肯定也是有的,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原因。
实际是红绵服装厂的整体工资水平就比顶好服装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