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年轻人,成了涉黑干爹。
这种恋爱脑,就很难评。
盛悠然意味深长的看着李天成:“李天成同志,你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你和大坏蛋不一样,我希望以后你不要变坏。”
“那肯定。”李天成双脚立定,‘啪’地举起手对盛悠然敬了个礼,一脸正气的说:“盛悠然同志,我向你和人民保证。我这一生都遵纪守法,为人民服务!争当人民好榜样,绝对不会和坏人同流合污,并且会把每一个犯罪份子都绳之以法。”
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公仆,这个未来反派如今牢记于心!
早上十点半,原本放晴的天又开始下起了大雪。
盛悠然把帽子围巾都给团团带好,确认团团手上也戴着小手套,不会被冷到后。这才告别了李天成,拉着团团钻进了漫天大雪中。
三蹦子几分钟就能走完的路程,盛悠然和团团却走了快二十分钟。
等回到家的时候,盛易安和杨然也都在家。
看到盛悠然和团团浑身都是雪,杨然赶紧把暖手炉递了过去:“快暖暖手,信我已经寄到港城那边了,不知道能不能收到?”
“收不到也没关系。”盛悠然蹲下身子,把团团的手也握住取暖:“港城那边也的华人也很多,咱们过去了找个靠谱的掮客,帮我们打理事情也是一样的。”
掮客是旧社会的叫法,搁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中介。
而且盛悠然从前经常去港城购物,对港城也算熟悉。
就是现在的港城还是大英的殖民地,古惑仔和各种帮派堂口的势力盘根交错、鱼龙混杂的。再加上洋人从中搅合,只怕没有二十一世纪那样太平。
“咱们经历的乱世还少么?”盛易安长叹一口气:“我和你娘枪林弹雨都闯过来,只是没想到我们的出身还要连累你和团团。”
“爸,说啥连累不连累。”盛悠然笑起来:“没有你和娘,哪有我和团团。我就想我们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
“团团圆圆的。”团团也跟着笑起来,声音美滋滋的指着自己说:“团团在这里,妈妈和爷爷奶奶在这里,我们一家就是团团圆圆呀。”
团团的童言童语顿时逗的一家人大笑起来。
“团团说不错,咱们在一起就是团团圆圆。”盛易安抱着团团,把她举的高高的:“走,姥爷带你挖宝贝去了。”
倒是天公作美,知道他们要推墙挖土,搞出一些动静来,就把雪下的漫天飞舞。
大雪落地声,能盖住一些噪音。再加上天气冷的过分,街坊邻居们都躲在屋子里烤火,根本没什么人愿意在大雪天里出来。
盛悠然带着手套要帮忙,嘴里却被杨然塞了个驴肉火烧:“你和团团坐在旁边看着就成,这里有我和你爸。”
当父母的都心疼孩子,可孩子也心疼父母呀。
盛悠然还是没坐住,她执意要上前帮忙,盛易安和杨然就让她干点轻巧的活,不舍得让她累着。
耳房的一面墙都被拆开后,盛易安这才开始挖。
冬天雪下的大,土都冻住了,自然不像拆墙那般容易,挖起来还能震的人手臂发麻。
“我去学校弄点工具出来。”杨然起身往外走。
她在国外学的是机械研发,年轻时想以自身所学报效祖国,后来分配到燕京大学当老师。
杨然带着学生们一直在研究机械用具,现在面对冻土她就有办法了。
刚好盛易安对外说盛玲玲他们抢家产的时候,把房子弄坏了,学校里那些小型机械就有借口借回来了。
看着杨然熟门熟路的操作着类似于小型挖掘机的东西,盛悠然还很吃惊,没想到五十年代就有这东西了?
“这是我前几年主要研究的课题,初心是想让咱们国家的农用具能追上西方国家。所以就想研发一些比拖拉机好用的工具出来……”杨然给女儿解释道:“但现在我被停课了,研究也中断了。”
国外从清朝就开始搞工业化,杨然年轻时留学就见过先进的农用一体机,犁地插秧收割,在一些地势平坦的地方,都能用机械来完成。
而咱们国内,很多农村公社却连一辆拖拉机都用不上。
杨然说起来自己的研究被中断,还很遗憾。
盛悠然却知道,再过几年,全国的大学都要被迫停课。有的地方能招收工农兵大学,等大学真正恢复,要等到77年高考恢复的时候了。
到了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埋在耳房底下的宝箱终于挖了出来。
盛悠然和团团好奇的围了过去,就见杨然操纵着小型挖掘机从土坑里挖出来一个防水布包裹着木箱子。
箱子大概有小型行李箱那么大,用乌木雕刻出来的,凑近了还能闻到清幽沉静的香气,光是这个箱子放在几十年后,都能值不少钱。
“闺女,你来打开看看。”盛易安举着手电筒:“这是老祖宗给你留下的。”
盛悠然笑着上前,看团团好奇,就抓着团团的小手,让她也参与了今晚的挖宝开箱仪式。
箱子打开后,团团睁大了眼睛:“哇,好多亮晶晶的宝石呀。”
盛悠然也惊呆了,她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个富婆了,所见的珠宝也很多。可盛家不愧是从明清时期就富贵的世家,箱子里的金银珠宝都是上好的品质。还有很多大金条,看的盛悠然心花怒放。
箱子底部,还有个制作精美的小盒子。
打开里面竟然放着全套的翡翠首饰,颜色老辣,是水种足的帝王绿。
盛易安看到这套翡翠首饰,眼中就有了水光:“这是我娘最心爱的首饰。”
也是盛老夫人的嫁妆,当年嫁妆都捐光了,就剩下这套珠宝没舍得动。
如今盛易安年过半百,再看到自己娘的心爱之物,不免又开始睹物思人。
……
为了避免盛玲玲再打这些宝物的主意,盛悠然提议把宝物另外藏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再把耳房恢复如初。
这一天一夜可把大伙累的不行,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没让叛国贼偷走,这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接下来几天,盛易安和杨然又开始辞职,想办法找人办手续。
他们是老英雄,又满门烈士,老朋友得知他们想离开这个伤心地,还抹着眼泪挽留他们……
第5章 秘密搬家
◎不知道成不成?◎
盛易安和杨然在这边办手续,盛悠然就带着团团看家。
那个宝物箱子虽然被放在很安全的地方,可到底还有贼惦记着,家里不能没人。
快到晌午的时候,二老还没回来。
盛悠然就牵着团团去门口买了一块豆腐,准备做个麻婆豆腐。地窖里还有些白菜萝卜,也能凑几个菜。
北平的冬天冷的可以说寸草不生,这让盛悠然十分不习惯。
因为她打小生活的南方就算是冬天,也能看到不少绿叶树,地里长的蔬菜那也是绿油油的一片,哪像北方想吃点蔬菜,必须入冬前就存在地窖里。
团团还小,看到漫天大雪还很高兴。
两人出去的时候,正好遇上了买豆腐的邻居,对方顺嘴问了一句昨晚她家叮叮当当的搞了半宿,在干啥?
“盛玲玲他们把家里房子都差点拆了,我爹娘就想着把家里和围墙都加固一下,免得他们半夜偷偷翻进来。”
这是早就合计好的说辞,而且盛玲玲和那男亲戚,前几天也的确翻墙进去想欺负盛悠然来着,所以邻居也没多想,还问要不要帮忙?
“谢谢,已经弄的差不多了。”盛悠然谢绝了邻居的好意,拿着买好的豆腐回家时,正好碰见盛易安和杨然回来了。
办手续的过程虽然有点坎坷,但好在没什么大问题。
老朋友也答应了,等手续审核通过,就给他们送过来。
今天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身高一米八几,穿着老式短打的魁梧男人。
四十多岁的年纪,下着大雪天,对方却只穿着两件单衣,胳膊肌肉鼓鼓,浓眉凶目,看着十分吓人。
团团躲在盛悠然身后,又忍不住凑头出来偷偷看着对方。
对方一看团团,就笑起来:“这就是团团和悠然吧,老盛你是个有福气的人。”
盛易安笑着给两人介绍到:“悠然,这是你老王叔,家里以前是开镖局的。”
说完,又让团团叫王爷爷。
团团乖乖叫了,对方还准备了红包给团团。
团团有礼貌没要,老王叔也笑着塞进了团团手里,连盛悠然都有一个红包。
“我和你爸十几年没见了,这是叔给你和团团两个小辈的。”老王叔站在盛悠然和团团面前,又凶又高,像头毛熊。
但老王叔性格豪爽,讲义气也照顾晚辈。
在盛悠然的记忆中,盛玲玲把盛悠然和盛家二老害死后,人人都害怕和他们家沾上关系。
就是这个老王叔夜里偷偷跑来,把盛家二老的尸首给捡回去安葬的。老王叔得知团团流落在外,还托自己在江湖上的朋友,四处打听团团的下落。
可六七十年代交通不便,不管去哪儿都要介绍信,人的活动范围也有限。
所以有一次老王叔打听到团团的下落,等老王叔办好介绍信赶去的时候,团团已经再次失去消息。
虽然事情还没发生,但盛悠然也记这份情。
毕竟人这一生,能遇到几个像老王叔这样讲义气,还有担当的人?
老王叔今天来是帮盛家走镖的,要提前把盛家的一些东西,送出北平去。
“现在新社会了,镖局虽然没落了,但是我们成立了运输队。老易你就放心,你的东西,我肯定安全给你送出去。”
盛悠然给老王叔端茶的时候,老王叔还在和盛易安商量走镖的事情:“你们要去港城,我这边也能帮你们弄到船票。到时候你们连人带东西我都给你们送到位。”
老王叔家的镖局也是明清时候就开始走镖的,这百来年的下来,老王叔可以说五湖四海皆朋友。
“就是你这宅子一时半会儿打听不到买家。”老王叔跟着发愁:“你们家的四合院太大了,四进的大宅子,一般人可买不起。”
其实卖了也很可惜。
毕竟是祖上留下来的,可是不卖又不行,总不能让这个四合院落在心狠手辣的盛玲玲手里去。
“如今定都北平,除了去海外的,也有不少大户人家也想迁居到北平来。我再帮你打听打听……”老王叔又宽慰道。
“那就谢谢叔了。”盛悠然把茶送过去:“叔,您喝茶。”
从前家里喝的都是高碎,老王叔来了,自然是家里珍藏的最好茶叶。就是日子放的久了,比起新茶来肯定要逊色几分。
但老王叔心里也高兴啊,因为这年头很多东西都要去供销社买,能有好茶叶喝就不错了。
这还是他大侄女亲自给泡的茶,香的很。
中午吃饭的时候,盛悠然看她爹和老王叔正事聊的差不多了,就忍不住提了句公私合营的事情。
“这事儿还没谱,不知道成不成。”老王叔随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