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年糕粉丝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70 KB   上传时间:2025-09-22 21:09:06
  不是,你们怎跑了?
  

第37章
  没等林森愣上三息时间,便见两道身影又折返归来。沈砚朝着林森拱了拱手:“林伯,祝您生意兴旺,红红火火,财源滚滚。”
  陶应策也是脸红,他刚顾着美食竟是忘了自己的仪态:“不晓得您铺子开张,急匆匆过来也没带些礼物,明日我们再来拜访您。”
  林森一怔,随即哑然失笑:“哈哈哈哈哈,没事没事,是咱们没通知你们几个!”
  “等开业活动结束,我们还要请你们到铺子里来温居呢,陶郎和沈郎到时候可不要推拒啊!”
  “不会不会。”
  “您放心,到时候我们一定会来参加的。”
  寒暄几句过后,沈砚与陶应策二人又匆匆回大理寺衙门里了。两人步履匆匆,直奔走进室内,转了一圈却没见着吕三和鲁大头的身影。
  两人对视一眼,顿生不祥的预感,这两个混账家伙把他们的饭拿到哪里去了?
  陶应策想了想平日几人躲懒的地方,黑着脸道:“我去后罩间那边瞧瞧。”
  “那我往武备院去看看!”
  这两处地方都有闲置的房间,如今被衙门拿来当做小吏差役的休息室,里头造有长炕,搁着桌子、条凳和炉子,不但能热饭热菜,而且还能供诸人休憩。
  只是转了一圈,沈砚也未见得两人的踪迹,询问里面的差役,对方也表示今日并未见过吕三和鲁大头。
  沈砚皱着眉头归来,恰好听到茶水间里传来的对话声:“咦?这是谢大羊肉馆做的葱烧羊肉?怎吃起来味道与我往日吃到的不太一样?”
  “不是不是,这是那家新开的林芝记做的!还有这道香菇肉丝的,吃着香菇软糯,肉丝劲道,你快尝尝。”
  “林芝记?等等,我平时就不爱猪肉的,吃进嘴里便觉得有股腥膻味,这道还是算了吧。”
  “哎呀,曹官人便尝一口,当真是半点腥膻味都没,好吃得很!”
  “你真没骗我?”
  “我骗你作甚?你试一试就知道了。”
  接着屋里的声音便渐渐消失,沈砚想来里面的曹官人定是在尝试吃香菇肉丝。
  对此,沈砚很是确定这位曹官人定然会拜倒在芝姐儿的手艺下。
  思绪刚刚落下,沈砚便听到从茶水间内冒出的惊呼声:“真的?这肉丝怎没一点膻味,咀嚼起来还挺香,挺香的?”
  “对吧!你刚刚还不信!”
  “嘿嘿,是我错了!”曹官人喜不胜喜,惊叹声接连不断:“猪肉居然能做出这般的滋味……配上鲜甜的香菇,还有些许豆干?还有豆豉?这菜瞧着简单……回头我让家里人也试试看!”
  沈砚听着这里,稍稍有些同情,希望这位曹官人激动之余,切勿像衡哥儿那般,回到家里还对猪肉念念不舍,竟是吩咐灶房里做一份红烧猪肉来。
  陶府上下倍感茫然,偏生任由仆婢如何劝说衡哥儿也不松口,最后灶房厨子硬着头皮做了一回,衡哥儿只吃了一口便哇的吐出来,脸色乌漆嘛黑的,回头还被王夫人提着耳朵教训一顿,别提有多郁卒了。
  其实汴京城里也有手艺高明,能将猪肉做得极为美味的厨子。只是他们多在大铺酒楼里工作,这些铺子又以做鸡鸭鱼羊以及各种野味为主,加之权贵富户追捧上用内造,对猪肉颇为嫌弃,自是无人会用心钻研猪肉料理,更不会特意拿料理猪肉来当噱头。
  倒是芝姐儿从外乡来,需要一门独到手艺站稳跟脚,打出名声,烹饪猪肉的手艺既不会太过招摇,又足以让人记住她的名字。
  正当沈砚思考时,他的肚子又一阵阵叫唤起来。沈砚面露无奈,眼角余光瞥到从后罩间归来的陶应策,见他面沉如水又是独自一人,便知道他也没寻到吕三和曹大头。
  “他们两人到底跑哪里去了?”
  “就是,拿着我们的饭……”陶应策打早上到大理寺以后,便进了堂中开会。那般严肃的场合,他即便腹中饥饿也只能靠茶水垫吧垫吧,如今早已饿得头晕眼花。
  陶应策越想越是恼火,咬牙切齿,仰天怒吼一声:“吕三,鲁大头,你们两个混——”
  话还没说完,茶水间的门吱呀一声打开。吕三探身出来,问道:“陶郎?你们两位回来了?找我们有什么事吗?”
  陶应策愣了一愣,而沈砚见吕三竟是从茶水间出来,顿时面露异色。他回想起刚刚听到的争执声,眼皮不由自主地轻轻跳动:“你,等会,你刚刚就在茶水间里?”
  吕三走了出来:“是,是啊?”
  他看着两位郎君阴沉沉的脸色,心中的不安渐渐上浮。他清了清嗓子,转移话题道:“陶郎和沈郎去芝姐儿铺里用饭了吧?味道如何?”
  吕三不说还好,说了以后沈砚和陶应策的脸色便更糟糕了。两人目光一致,如冰刃般剐着吕三,教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怎,怎么了?”
  “林伯说鲁大头拿了我们的饭菜。”
  “哎?鲁大头不是给我买的……吗?哎?不是吗?”吕三先是一怔,随即瞳孔地震。
  他努力回想,终于回想起刚刚鲁大头说的是给几人拿来饭菜。
  吕三:“……”
  鲁大头更懵:“我还以为吕哥您知道,大约是觉得沈郎和陶郎会留在林芝记吃饭呢。”
  吕三:“…………”
  沈砚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我们的两份饭菜呢?”
  吕三望天望地,看左看右不敢作声。偏偏紧接着曹官人从茶水间里走出来,冲着吕三笑道:“吕君,鲁君!这家店铺真厉害啊!明日我请你们去搓一顿!”
  吕三僵着身子,冷汗直冒,忽地拔腿就跑:“陶郎和沈郎还没用饭?我这就去外面买两个馒头——”
  他跑出三米远,便听到身后的怒喝声,那是撩起衣袍跑得更快了。
  茶水间里的人听着动静,探身出来看,还有人奇道:“陶官人的精神真不错啊。”
  “忙完一早上都不累。”曹官人搔搔头,并不清楚如今的状况。他摇摇头,笑道:“到底是年纪轻,不像我,吃饱了饭就想寻地方打个盹。”
  几名小吏有说有笑,寻地儿打盹。直到上值时间到了,他们才懒洋洋地回到屋里,准备继续研究罪案资料,审核各类文书,检查稽留问题。
  刚进门,曹官人便咦了一声,只见吕三多了两对称的黑眼圈,正被陶官人指挥得团团转,任劳任怨地往库房里搬来大量文书,寻觅资料。
  至于陶官人正左手端着茶汤,右手……右手拿着馒头?曹官人眨巴眨巴眼,愈发搞不
  懂了。
  他摇着头回到位置上,对着沈砚笑了笑:“沈君还在看前几年的卷宗呐?那些个卷宗,都是整理过的,没问题。”
  沈砚笑了笑:“我就闲着,想看看前辈们是如何处理一些案子的。”
  曹官人方才恍然,连连点头,他瞥了一眼沈砚翻看的那摞卷宗,笑道:“原来如此,那你继续看,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我,那段时间负责整理资料的人就是我——”
  曹官人声音渐渐犹豫,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往后靠去。他迟疑地看向神色严肃的沈砚:“怎,怎么了?”
  “曹官人,您是说前几年负责整理并登记报官事宜的人正是您?”
  “是啊。”曹官人闻言,点了点头:“那时候我刚刚进大理寺为贴书吏,负责整理记录,这日日从早抄录到晚间,没得片刻清闲。”
  曹官人说起那时经历,也是唏嘘不已。他连续数次科举失败,为偿还债务,养家糊口便通过大理寺的甄选,进大理寺为吏。
  在寻常百姓眼里,乃至自家亲眷眼中,能为大理寺官吏已是极为体面的事儿,可只有曹官人才晓得一路的艰难。
  初入大理寺衙门的小吏,收入与差役没有区别,统统被归为贴书吏,指派给孔目押司做副手,负责抄写各种案件资料并归档。
  孔目押司也是不入流的小吏,他们对着官员那是谨小慎微,谄媚取容,对着自己这般新进小吏又是另外一张脸孔,打骂呵斥都是常事。
  不止是抄写各种资料,他们还时常得帮忙跑腿,通宵达旦的处理事务。
  “竟是有这种事。”沈砚震惊。
  “是啊。”曹官人瞥了一眼沈砚,心中暗道:像是沈砚这般的年轻人,本是最容易被老油条欺负的对象,只是还未等人出手,便传出沈砚也是衙内出身的消息来。
  衙内出身的人跑来当小吏?
  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新型爱好?
  不止是曹官人觉得难以置信,回想当时消息传开时诸人的反应,他更是哂笑一声。
  曹官人摇摇头,把这些思绪抛到脑后,继续往下说道:“也是我运气好,当时遇见的胡官人甚是好心肠,时常会来帮我们整理一二,还提前让我们走呢。”
  “胡官人?哪位胡官人?”
  “啊……沈君不认识也正常,毕竟这位胡霖胡大人已调离大理寺五六年了,时下为太府寺左藏库副使。”
  “太府寺左藏库副使?”沈砚回忆一番,对这人毫无印象。他心中微动,故作好奇地继续往下询问。
  沈砚旁敲侧击几句,曹官人便松了口,说出不少过往旧事来。
  待听说胡官人任职的时间与职务,沈砚顿时心头一震:荣小娘祖父母去世时,此人正是大理寺评事,而荣小娘母亲去世时,他又正好是开封府左军巡使。
  尤其是后者,更是让沈砚眸色微沉,要知道他未查找到荣娘子死亡时的报官记录,要么是亮哥听信流言,要么便是这桩案子压根没被送到大理寺。
  其中道道程序,很难彻底清理,除非出手的人恰好是负责汴京乃至陪都水火盗贼狱讼事务的左军巡使!
  若是他得信并亲手操持此案,事后再抹除痕迹,以正常死亡结案,那自然而然不会有卷宗送至大理寺。
  沈砚心思急转,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他假装翻找卷宗,半响才挑眉看向曹官人:“曹兄莫非是逗我玩?”
  “此话怎讲?”曹官人顿时不满。
  “你看看。”沈砚翻出不少卷宗,半是抱怨半是疑惑道:“你说胡官人曾帮忙登记造册过,可我翻看了那么多卷宗,都没看到胡官人的记录。”
  大理寺的所有卷宗,都要求溯源,也就是说所有经手人都必须签字按押,偏生他翻看的那些记录都是曹官人与另外两名当时为贴书吏的名字和指纹,未见胡官人的签字。
  曹官人闻言心头一跳,赶忙竖起手指嘘了一声。他先偷偷往回撇了一眼,见陶应策未关注这边方才放心,压低声音道:“沈君有所不知,胡官人是帮咱们的忙。我们几人那时不过是个小小贴书吏,哪能劳烦胡官人签字登记的,故而……”
  沈砚眨眨眼,接话道:“故而胡官人处理完,便把卷宗交予你们,由你们再登记造册?”
  曹官人连连点头:“正是。”
  沈砚脸上带笑:“看来这位胡官人,倒是一位论心不论迹的好人。”
  曹官人深以为然,顺口还提起胡官人其余的美闻,比如常常请诸人用餐,又或是帮诸人外出查证:“……跟别的官儿真不一样。”
  沈砚时不时附和一句,直到曹官人离开以后他才敛起笑容,神色不明地看向那堆卷宗。
  即便知道这位胡官人或许做了什么,未得到家属同意,他们还是没有权力开棺验尸。
  沈砚郁闷地吐出一口长气,托着脸颊放空思绪,思索如何才能荣家姐弟松口,而后思绪渐渐转开,联想到新开业的林芝记,再想到中午凭空飞了的午食……
  “沈郎,沈郎。”
  “……”沈砚回过神,不善地看着吕三。
  吕三浑身一激灵,苦哈哈道:“我错了……不是,是陶郎说时辰到了,咱们是时候该回去了。”
  沈砚收回目光,方才发现太阳西下,已到了下值的时辰。
  一行人走至大理寺门口,马车已等候多时。车夫侍奉着两位郎君上车,同时悄声说道:“姑太太携表小姐回府里了。”
  陶应策皱了皱眉,而沈砚全装作未曾听见。他弯腰坐进马车,眼角余光扫过‘林芝记’,只见铺子大门紧锁,唯剩了门口的灯笼放着温润的红光,想来一家人早已歇业休息。
  沈砚遗憾地叹了一口气,放下门帘,想着铺子就在大理寺旁,往后……不,明日就能吃上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