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_分节阅读_第278节
小说作者:栗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1 MB   上传时间:2025-09-30 17:54:07
  砖瓦匠不清楚韩榆的意图,丝毫不敢松懈,笔直地坐着,屁股只占了椅子的三分之一。
  韩榆手肘搭在扶手上,温和的嗓音让人情不自禁地放下心防:“地动后,本官命人统计了府城上下房屋坍塌的数量,以便后续修缮重建,没想到有了意外的发现。”
  砖瓦匠屏气凝神,只敢用余光看着知府大人绯色官袍的袍角,心里头想着,这官袍上的图样可真漂亮啊。
  “本官发现,破坏得不太严重的房屋都是从你手中购置的砖头。”韩榆打开手边的册子,“无一例外。”
  砖瓦匠惊愕得睁大眼睛,连呼吸都忘了,一瞬不瞬地看着知府大人翻动册子的修长手指。
  “我、我家的砖头?”
  年轻的知府大人颔首,口吻笃定:“正因为你家的砖头承重力够强,足够坚固,才能在发生那样严重的地动时让房屋屹立不倒。”
  砖瓦匠眼珠转动
  ,斗胆落在知府大人清俊的面孔上。
  “房屋不倒,百姓才有机会逃出生天。”韩榆合上册子,掷地有声道,“因此,本官与那些用了你家砖头的百姓都得向你道声谢。”
  砖瓦匠跟椅子上长钉子了似的,一下子窜起来,摇头又摆手:“大人言重了,草民只是个烧砖的,如何能当得起大人的一句谢?”
  “总而言之,本官信你烧砖的手艺。”韩榆勾唇,道出今日请他前来的用意,“本官准备在城郊建一个砖场,由你负责带领砖瓦匠烧制砖头。”
  砖瓦匠震惊得话都不会说了,良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大人......让草民烧砖?”
  “没错,本官对这方面并不精通,将砖场交给你,本官也能放心。”
  不过韩榆没说的是,他也会在砖场里安插自己的人手。
  他不信任何人,在绝对的利益之下,任何人都有可能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当然了,本官知道烧砖的手艺不能外传,所以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砖瓦匠竖起耳朵,内心不可避免地生出诸多期待。
  “本官会破例录用你为府知事,全权负责砖场的一切事宜。”
  韩榆身为一府长官,完全有权利任命一个正九品的府知事。
  “第二个选择,就是由官府出面,买断你的手艺,或者每年给你一笔丰厚的银钱。”
  韩榆眸光浅淡:“两个选择,端看你如何决定。”
  砖瓦匠咽了口唾沫,声音微颤:“
  敢问大人,砖头烧成了,可是要卖给徽州府的百姓?”
  韩榆点头称是。
  砖瓦匠眼神黯淡下来,但还是选择实话实说:“实不相瞒,草民现如今在徽州府的名声并不好,已经半个多月没人来草民家买砖了。”
  大家若是知道砖头是他带人烧制的,怕是会迁怒到把这个差事交托给他的知府大人身上。
  “这件事本官会处理,无需你担心。”韩榆食指轻叩桌面,循循善诱道,“只要砖头在徽州府卖得好,往后还能卖到徽州府周围的府城,更远的地方也不是没可能。”
  知府大人亲手画的饼太香,活了半辈子的砖瓦匠也控制不住地上了钩。
  在韩榆好整以暇的目光中,砖瓦匠钟义康扑通跪地,双手交握举过头顶,重重磕了个头:“大人,草民选第一个。”
  九品芝麻官虽小,俸禄更是低微,远不比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银子让人踏实,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
  钟义康受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更不想再遭人冷眼嫌弃。
  听君一席话,钟义康迫不及待地想要做出一番大事,让曾经弃他而去的人悔青肠子。
  韩榆眼睫低敛,将钟义康的神态尽收眼底,愉悦地勾起唇角。
  有所求最好,就怕无欲无求,这样的人才难掌控。
  “你且回去候着,待本官处理好地动的后续事宜,建好砖场,再派人通知你。”韩榆沉声道,“此前切勿声张,闲来无事可以
  多琢磨琢磨,偌大的砖场,不能只烧制两种砖头。”
  钟义康点头:“是,大人。”
  韩榆浅酌一口凉茶,不再看他:“好了,你回去吧。”
  钟义康应声退下。
  韩榆在会客厅小坐片刻,喝完一杯茶,这才不紧不慢地回去。
  途径厅堂,里头的官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捧着公文连走带跑,官袍尽数被汗水打湿。
  见了韩榆,众人纷纷停下动作:“知府大人。”
  定下一桩大事,韩榆心情颇好:“诸位辛苦了,稍后本官让人送来凉茶,诸位歇一歇,顺便散散暑气。”
  众人齐声应道:“多谢大人。”
  韩榆微微一笑,继续处理公务。
  厅堂里,官员们望着知府大人远去的背影,与同僚窃窃私语。
  “张大人,你就不好奇方才知府大人见了谁?”
  张通判头也不抬:“早晚会知道,何必急于这一时?”
  “好吧,我只是好奇知府大人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说话的通判知事没能从张通判口中挖出点消息,只能遗憾地坐回去。
  刘同知从百忙之中看他一眼,心说果然是年轻人,求知欲旺盛:“知府大人有什么打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徽州府好。”
  众人深以为然。
  “只要想到知府大人一年半后就要离开徽州府,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谁说不是呢,若是可以,我恨不得把知府大人跟咱们徽州府永远绑一起。”
  官员们哈哈大笑。
  这时,几个官兵抬来几桶凉
  茶,分给厅堂内的诸位大人。
  大家喝着茶,心头的燥热逐渐消散,浑身透着惬意。
  不知谁说了句:“就算知府大人同意,吏部也不会同意的。”
  众人:“......”
  手里的凉茶顿时就不香了呢:)
  -
  两天后,越京送来的赈灾银粮抵达徽州府。
  负责押送银粮的还是个熟人——当初阮景璋以厌胜之术算计韩榆,前来城南搜查的禁军小队长,黄信。
  黄信翻身下马,几步走到韩榆跟前:“越京一别,已有一年半载,韩大人如今可好?”
  韩榆拱手:“承蒙黄大人记挂,韩某一切都好。”
  黄信脸上的笑容加深。
  方才不过是客套话,韩榆在徽州府的壮举早已传回越京。
  先有周、赵两家和前任知府,再有前朝后宫都风光无比的梅家,全因韩榆受了重挫。
  而后又是联合池州府知府剿匪,孤身深入贼窝的壮举谁不得赞一句英勇无双?
  黄信在御前当差,可是不止一次撞见那几位皇子与人谈及韩榆,直言当初看走了眼。
  “陛下命我等前来运送赈灾银粮,拢共白银二十万两......”
  韩榆看向黄信身后长长的车队,光看车轮驶过的痕迹,便可判断出大致的重量。
  倒是大方了一回。
  韩榆略微侧身,朝越京所在的方位作了一揖:“微臣替徽州府百姓谢过陛下。”
  黄信压低声音说道:“陛下一直记着韩大人呢,这回徽州府并周围六个府发生地动
  ,陛下可是最先下令给徽州府拨来银粮,言辞之间都是对大人您的满意呢。”
  韩榆当即配合地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说了好些类似“谢主隆恩”、“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之类的漂亮话。
  “黄大人一路辛苦,今日便由本官做东,请诸位痛饮一番如何?”
  黄信本就有意与韩榆交好,闻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且容我等回驿馆休整一二,定准时赴宴。”
  韩榆目送黄信等人远去,转头就见刘同知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板车上的银子和粮食。
  “这下好了,临时居住点那边再不用抠抠搜搜做饭了。”
  截至目前,仍有近一半的百姓无法回城,他们的房屋还在重建之中。
  官府虽有存粮,但是要包揽成千上万人的一日三餐,就是有一百个粮仓也禁不住吃的,总有耗尽的那一天。
  “胡大人,还请你稍后将部分粮食送去城外,交到本官四姐手中。”
  韩榆顿了顿,又道:“五天的分量足矣,眼下官兵正在赶进度,房屋很快就能重建完毕。”
  韩兰芸身为知府大人在徽州府唯一的亲眷,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除了慰问受伤受惊的百姓,更是负责监管大家的一日三餐。
  虽有人对女子抛头露面颇有微词,但韩兰芸根本没放在心上,反而因为为人爽快,办事不拖泥带水,深得徽州府诸多官夫人的褒赞。
  官夫人们瞧着明艳娇美的姑娘家,给人做媒的瘾
  又犯了,这几日见到韩兰芸,就张罗着要给她介绍青年才俊。
  韩榆几次去临时居住点,都会被韩兰芸拉着大吐苦水。
  不过韩兰芸并非虎头蛇尾之人,依旧坚守阵地,只是对热衷于给她找夫君的官夫人们敬而远之。
  思及此,韩榆眼底晕开笑意,在胡通判应声后看向远处围观的百姓。
  他们在议论,脸上满是笑容。
  房屋倒塌了可以重建,地动给他们带来的伤害也在慢慢消退。
  韩榆转眸,看向身边的同僚:“本官有要事相商,还请几位大人移步议事厅。”
  刘同知几人相视一眼,各自有了猜测。
  一行人去了议事厅,依次落座。
  “本官打算在城郊建个砖场,隶属官府的那种。”韩榆语气沉静,“既能为官府增收,也能为部分徽州府百姓解决生计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2页  当前第2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8/5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