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当了老板的都能耳听六路,眼看八方(她这么夸过高老板)。
终于早上这波客流量过去了。
“阿妹休息一会吧。”
林堂姐也长长松口气,捶打了两下腰。
林木槿看了下时间,“阿姐,你不是要去银行么,快去吧。”
林堂姐下意识摸了摸衣服兜,“那我去了,很快回来。”
林堂姐走了,林木栎回来了,额头上都是汗,“阿姐,给我一杯酸梅汤。”
林木槿赶紧给他弄,“坐一会。”
美食车上共有两个凳子,林阿伯坐一个。
另外一个轮着坐。
林木栎一口气闷了一杯酸梅汤,又抹了下嘴,“阿姐你坐吧,我不坐,我再去引客。”
林木槿拉住他,“今天好卖力,可以啦!赶紧休息一会吧。”
林木栎担忧道,“明天我就要上学去了,你和大阿姐能忙得过来么。”
林木槿拍了下他的肩膀,“当然没问题,你就安心上学吧。就是自行车我得用一段时间。”
她需要骑车回家赶稿。
林木栎赶紧点头,“阿姐你用,我坐车就好。”
然后又语气兴奋的问道,“阿姐,你晚上想吃什么?”
林木槿想了想,“买两斤牛肋条吧,回头可以清蒸,其他的你看着买。”
“老板,要份煎饺。”
来客人了,林木槿立刻去接待了。
林木槿往平底锅刷油,整齐摆放二十个生煎饺,稍微定型后缓慢倒入面粉水,盖上锅盖。
那位客人在看美食车车身上的字,指着说道,“这个热面皮是什么?”
林木栎上前,“这是我家的特色,用米浆做的,可好吃了,八蚊一碗,加一个茶叶蛋才十蚊,便宜美味还大碗,要不要尝尝?”
客人有点被说动了,“已经要了煎饺,吃不完啊。”
林木槿就道,“煎饺可以打包嘛,热面皮不行,面皮会坨。”
林木栎还在卖力推销,“我家热面皮可是独一份,昨天卖了二百多份呢。”
客人终于是好奇占了上风,“要一份八蚊的。”
林木槿喊道,“阿弟你来做。”
林木栎只在家里因为好玩做过,在美食车这块就没上过手,现在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一番了,“我来做,我来做!”还没忘戴上口罩。
林阿伯笑着看着姐弟俩,还往旁边挪了挪凳子,给让出更多的空间。
林木槿当然不会做甩手掌柜的,她负责监工,并准备随时补救。
“米浆稍微搅拌一下,来上一大勺倒入蒸布上。”林木栎做的很认真,嘴上还念念有词。
林木槿看小弟做的像模像样的,也就没瞎指挥。
当然也可能是林堂姐将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包括给屉布抹油,一头折叠堆起,留给林木栎的活自然简单了。
很快面皮冒泡泡,熟了。
“小心点,别烫手!”林木槿还是提醒了句。
林木栎摒住呼吸,双手掐住屉布一点点,快速拉出甩在光滑干净的钢板灶台上。
再将屉布扒开,因为有刷油,很丝滑就分开了。
拿起菜刀切大片,还懂得问客人能不能吃辣,得到肯定回答后多放了半勺辣椒油,又依次放入三样素菜,不忘给配一次性筷子。
可以说是个很成熟的帮工了。
第42章 主推热面皮配套来…
林木槿看着客人一口又一口的嗦面皮,还连连点头,就知道又一个回头客没跑了。
煎饺也该起锅了,盛出十个打包。
“诚惠,一共十八蚊,阿伯收钱。”
林阿伯这才上前接过二十蚊,又给找了两蚊,还不忘说句,“欢迎下次再来啊。”
林木槿心道,她家全员都有做生意的基因呢。
别看现在香江商业发达,但商家可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概念,所以很多铺子的老板、伙计都没有笑脸的,客人们都习以为常了。
但哪有人不喜欢被笑脸相迎的呢。
她在这方面还真没教导过,可家里人属于无师自通了。
——-——
“阿弟,没什么客人我回家一趟,中午之前再过来。”林木槿归家似箭啊。
林木栎拍着胸脯,“阿姐你回吧,都交给我,我能撑住!我可是男子汉大丈夫。”
林木槿白了他一眼,怎么这么多戏,“你大阿姐一会就回来了,记得带口罩。”
又跟林阿伯摆摆手,速撤。
林木槿使劲蹬着自行车,已经耽误不少时间了。
要不是她写的是小破文,都不用这么费劲来回跑,直接在美食车上写就行。
美食车的环境总比劏房好吧。
可惜她不敢啊,真被人看到得社死。
再说写船戏真的需要一个密闭空间。
要不然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一看就知道不正常。
她一个忍不住再发出什么猥琐的笑声,就更别活了。
所以回家仍是唯一选择。
林木槿到家先去了一趟厕所,洗了手和脸,回屋开吊扇又喝了一碗凉白开。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开始肝稿子。
…………
“十点四十二分,赶紧走,赶紧走!”
林木槿藏好本子,关闭吊扇,关门上锁一气呵成。
往楼下跑去。
自行车被她锁在楼下了,就在缝纫铺前面,还和冯老板特意打了声招呼。
没有哪个傻叉小偷大白天的明目张胆的偷,嗯,要是有的话这也不是偷,特么叫明抢。
“果然还在。”
林木槿看到自行车还在原处,忍不住勾了勾嘴角,“冯老板麻烦了,下次请你吃热面皮。”
果然是吃人嘴短,美食攻略威力了得。
之前和冯老板算是熟悉的陌生人,一碗热面皮之后就成了见面热情打招呼的睦邻。
林木槿又差点将车蹬踩成风火轮。
到达就看到已经上人了。
林木栎没去引流,在车里帮忙呢。
她利索的锁好车,戴上口罩上去帮忙了。
林木栎自觉退位,没去远的地方,围着美食车给客人推销热面皮。
她们昨晚商量过要将热面皮做主打。
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低,利润高。
纯利润高达百分之七十多。
感觉不主推它都天理难容。
“正宗酸梅汤,一蚊一杯!”
林木槿听到堂姐在推销酸梅汤,也跟着吆喝起来了。
主要是只有天气够热,酸梅汤才好卖。
所以中午是卖酸梅汤的最好时机。
至于热面皮,和酸梅汤一点不冲突。
因为热面皮是热口的,吃完再来杯酸梅汤立马凉爽下来了。
煎饺和酸梅汤同样配一脸。
就这样本来只想买一份热面皮的,多买了一份酸梅汤。
买了煎饺的也因为好奇买了一份热面皮尝尝。
很少有客人只买一样的,主要原因是单价都不贵,即使三样都买了也才十九蚊,在绝大数人接受范围之内。
“阿妹,好像又不够了。”
能看出堂姐是疲惫的,但眼睛却亮的出奇。
林木槿也有些累,靠着美食车的围栏歇腰。
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咱们又可以早撤了。”
林堂姐看着桶和盆,“酸梅汤没了,茶叶蛋还有四个,热面皮还剩个底,刮刮还能做十来碗,煎饺还有一帘子,也就两锅的样子,都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