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西北军区司令员头疼的大事啊!
而且就凭这丫头能把她自己厂子的酱和物资卖到他们军区,那他们军区生产的那个黄芪霜不也能卖到其他军区?
而且是看在大家都是战友的份上,才优先供应的。
他相信这丫头还有这个叫沈肆的小伙子,肯定不简单,有很多的销售渠道。
这事儿必须要做!
他还得推进做!
“是,孙叔说的是!”
叶岁晚到这算是放心了,至少他们跟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想了。
可不是嘛!
家属院为什么是非多?
那还不是因为工作岗位少,闲着的人多。
都有工作,都去赚钱了,谁还有那个功夫八卦这多嘴那,更别说什么都不顾去抢兔子了!
叶岁晚想到兔子,突然发现在她这也过不去了!
但过不去不是兔子丢了,而是因为这件事,她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我看行!”
“我支持!”
刘勤开口!
周民和王师傅也附和道。
“我看小叶这个好,你婶子那是种地的一把好手,种药材可能也没问题。”
“是啊,我家那口子也是,要是能跟着小叶干,肯定行!”
叶岁晚突然想到了宋凯。
他现在在向阳大队负责药材基地,如果把他弄到这边来负责这个化妆品厂,应该很行啊!
这是知根知底的人,有能力也有野心,绝对能把事儿办好。
再说江绥和他关系不错,在这还有熟人。
还有江燕,她作为周晶晶的助理,知道的多,也对厂子管理流程熟悉,而且如果和林峰看对眼,那来这随军还有工作,她一定很愿意。
得!
人算是凑齐了。
其他的再让孙建军从退伍军人里面和军嫂里面找一些,该对外招聘的也招聘。
总之不会缺人。
众人算是达成了一致。
至于下一步,肯定还是要往上报的,这事儿说大大,说小也小。
“叔叔们,你们先喝会茶,等会儿有更多的肚子多吃点,我现在去做红烧肉。”
叶岁晚起身准备回厨房了!
毕竟大事儿解决了!
“沈肆,你跟刘叔多聊聊!”
“好的小妹!”
叶岁晚刚抬步,王师傅就开口了。
“小叶,我去看看你做红烧肉?”
他总觉得这丫头做的比他做的好吃,他得学习一下。
“好啊,走,王叔,还能给我指点一下!”
叶岁晚笑着邀请道。
厨房的嫂子们见叶岁晚后面跟着个中年男人,一时有些局促。
“嫂子们,这是咱们食堂负责人王师傅,他来看看我做红烧肉的。”
“咱们那两个菜好了没?”
叶岁晚解释道。
“我觉得好了,叶妹子你看看!”
“好!”
叶岁晚检查了一下,就招呼大家先盛到大盆里去了。
接下来她就开始做红烧肉。
期间和王师傅交流了不少,叶岁晚也很谦虚,她知道任何人身上都有学习点,何况这位能成为食堂负责人的王师傅了。
果然学到了不少做菜小技巧。
红烧肉炖上,叶岁晚就开始炒菜了。
一个小时后,终于开饭了。
“今天谢谢大家的光临,吃饱喝足。”
叶珩举起杯子招呼道。
“以后还请大家对我哥哥多多照顾。”
叶岁晚补充道。
“好了,我们动筷吧!”
“尝尝如何!”
话音刚落,再也没有了推辞和寒暄。
大家在用实际行动表示这饭菜有多香。
最后的最后,叶岁晚震惊了!
几道肉菜的汤汁都用馒头擦干净了!
真是不用洗那种!
吃好喝好,女人们帮着收拾桌子,男人们去各家送,全都收拾利索了,大家才离开。
当然叶岁晚给每家都送了一两瓶酱。
让他们拿回去尝尝。
毕竟人家来都是多多少少带了东西的!
“二哥,江绥,我和婆婆回去后,你们俩有不会的,比如缝衣服啥的,就找一些婶子大娘帮忙,给些吃的或者钱都成!”
“我算是给他们打招呼了!”
叶岁晚不放心的叮嘱道。
“知道了,小妹,那么操心,小心有白头发!”
叶珩宠溺的摸了摸叶岁晚的头发说道。
“哼,想让我不操心,那就过两年跟我回京市,你们自己打算一下!”
叶岁晚那是逮着机会就说两句啊!
“阿绥你说呢!”
叶珩侧头问向了江绥,还把另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我听小妹的!”
第417章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宴请结束后,叶珩就在周一带着叶岁晚再次到了部队,这次是孙建军一起陪着去找上面的领导。
全程都没用叶岁晚说话,再次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事情就办成了。
而孙建军正如自己猜测的那样,成为了这件事的负责人,接下来的推进就由他来。
这对参与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毕竟大家前面有食堂合作的经历,彼此还是比较熟悉的。
既然事情决定了要做,叶岁晚这边也就忙起来了。
正好趁着沈肆在,很多事情他能帮着分担。
叶岁晚直接往向阳大队和海鲜酱厂打了电话。
让宋凯和江燕过来这边。
当然对于江燕,肯定是先把事情跟她说好的,如果她能和林峰成,她就可以留在这边,林峰级别已经可以申请房子了,她可以随军住家属院。
如果两人不成也没关系,江燕可以在这边帮忙培训一批人,到时候再回鲁省,职位还能往上升一升,薪资也会多一些。
叶岁晚在做这些事方面还是很有自己一套的,不仅让人挑不出毛病,还能知道她的好。
于是一周后。
这边的厂子用地和药材种植地批下来了的时候,两人也抵达了西北。
如果是直接从城市里来,宋凯和江燕可能还不适应,但现在两人都是乡下来的,兵团的环境也跟乡下差不多,两人除了觉得风大一些,干燥一些外,倒是很快就适应,并且投入到了工作中。
叶岁晚和江燕在制定厂子的规章制度,这个他们已经开了两个厂子,不说得心应手,那也很熟悉了。
宋凯则是在规划种植地。
种植地第一期给批了50亩,这至少需要50个人来照看,药材不同庄稼,需要更加精心。
沈肆那边更多是定制厂内需要用的设备,这些都是叶岁晚给的图纸,她直接从时光商城买的,后面再慢慢换掉机器,现在上来就用说不过去。
至于厂子的建设,那就要麻烦孙建军了,他肯定比叶岁晚他们对这边熟,也比叶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