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君夺姝色(重生)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眠微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13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49:38
 耳边是闻萱宜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姜清窈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鼻间的湿润之意。不知过了多久,她再度转头,发觉闻萱宜已经合上了书,正如她一样,在望着远处发呆。
 姜清窈记得,闻萱宜因为常年教养在宫中的缘故,亦有一处单独的居所,就在太后寝宫附近。而长公主爱女心切,得了空便会入宫向太后请安,顺便探望女儿。
 今日午膳时,皇后曾随口提起怀宁长公主进宫的消息。算起时辰,这会子长公主应当并未出宫,怎么闻萱宜却没有同母亲待在一处,而是独自一人来了这里看书?
 她心中疑惑,却没有开口询问,只克制地垂眸扫了眼亭中桌案上的书册,下意识开口道:“闻姐姐在看冯祯老先生的《倚云闲记》?”
 闻萱宜颔首。
 此书是前朝一位文学大家冯祯所著,却并非适龄学子们所必诵读的著作,而是一本充满闲情雅趣、平淡自然的书。冯祯早年在朝为官,后来却因不耐于仕途之中的明争暗斗和种种挫折选择了辞官归隐。他擅长书画,又爱品评诗文,因而将一生所著诸多评论文章皆收进此书。
 姜清窈想,这本书倒是与闻萱宜的气度很是相契合,淡泊温雅,平和宁静。她想着,不禁笑道:“我很喜欢冯老先生笔下有关修身养性的篇章,每当心中躁郁时便忍不住翻开几页。”
 提及这个话题,闻萱宜的眉眼多了些灵动,微微笑道:“正是。我也常在心烦之时读他的文章。”她摩挲着书页,语气带了几分遗憾:“只可惜,我没能珍藏到老先生的真迹,只能读一读其他人的抄本。”
 姜清窈忽然想起什么,迟疑道:“我曾听阿瑶说过,三殿下酷喜收藏这些原本真迹,他宫中的书斋有不少前朝文人大家的作品,其中似乎就有这本书。”
 闻萱宜有些意外地抬眸:“当真?”
 姜清窈赧然道:“我也只是听阿瑶随口提起过,并未问过三殿下。”
 闻萱宜的眸子微微漾起一点光华,道:“若三殿下果真藏有此书,那么我定要设法向他借来看一看才甘心。”
 “闻姐姐,今日你怎么得了空在这里读书?”两人又闲话了几句,姜清窈问道。
 “母亲与外祖母有许多话要讲,我不欲打扰,便独自离了宫。”闻萱宜说着,眉眼掠过一丝郁色,语气也低沉了些。
 “况且,”她忽然淡淡笑了笑,“我此刻只
想寻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翻一翻书,不愿听那些琐碎的话语。”
 姜清窈一时无言,心中却猜到了什么。想来是长公主入宫一趟,又忍不住对女儿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
 看着少女清冷的神情,姜清窈想起她分明对太子无意,却总是被母亲的期望所累,逼迫她去接近太子,为她谋得那桩婚事。不由得轻叹一声:“人生在世,总是有些身不由己之时。”
 “身不由己......”闻萱宜低眸,语气凉薄,“我早已习惯了。”
 她说着,显然不愿再提此事,道:“姜妹妹,多谢你告诉我三殿下的事情,待我得了空,定会去拜访他一番,只是不知三殿下是否愿意割爱。”
 “三殿下性情疏朗,亦醉心诗书,我想他一定会将闻姐姐视为同道中人,很乐意将冯老先生的真迹借给你一观的。” 姜清窈道。
 闻萱宜点点头,唇角轻轻捺出一道微小的弧度:“多谢。”
 她轻轻一笑,语气多了几分玩笑的意味:“我虽自小长在宫中,却与三殿下不甚熟悉,几乎没有来往,没想到今日却也有需要麻烦他的时候了。”
 姜清窈笑了笑道:“我也是小时候跟着三殿下一道念过书,后来年岁渐长,便也没了什么碰面的机会。其实我对三殿下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但我想,即便过去了这么久,但人的脾性应当不会轻易改变。”
 闻萱宜的眸子闪了闪,那弯远山眉略略一蹙,随即舒展开来。她嗓音清淡,只尾音带着些异样的意味:“世事变幻犹如沧海桑田,许多事情往往并不似所显露出的那样。”
 她说着,看了姜清窈一眼:“人也一样,亦真亦假。当局者常常难辨是非,只能选择相信自己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
 姜清窈面上神色微微一滞,尚未思索出她的弦外之音,便见亭子外又不知不觉飘起了细雨。不多时,一个嬷嬷自远处撑着伞快步走近,踏进了亭子里,语气略显急促地向着闻萱宜道:“郡主,长公主正找您呢,快随奴婢回去吧。”看模样,正是昔日春猎时,在宴饮间隙对着闻萱宜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劝导之人。
 闻萱宜见了她,面色归于冷淡,没有多说,只将那本书收好,向着姜清窈颔首示意,随即踏着满地潮湿离开了亭子。姜清窈转头看去,见那嬷嬷微躬着身替她撑着伞,姿态十分谦卑,但那絮絮低语声还是飘散在了雨雾之中,虽听不清内容,却能辨出其中的说教意味。
 而闻萱宜脊背挺直,一言不发走着,周身萦绕上一层朦胧水汽,仿佛与那嬷嬷隔绝开来,对她的话充耳不闻。
 她的背影看起来格外孤独而伶仃。
 姜清窈怔怔瞧着,思绪却依然停留在闻萱宜的那番话上。以她那少言寡语的性子,轻易不会多言,因此破天荒地说了那几句话,一定暗含深意。
 可她的话太过隐晦,究竟指向何事?难道......姜清窈心弦一震,闻萱宜素日喜静,并不爱四处走动与人交际,也从不会主动探听旁人的秘辛,因此她所能了解到的,必然是宫中人人皆知之事。
 莫非,当年的事情,她是知情人?想到这里,姜清窈霍然站起身,伸手按在了湿漉漉的亭柱上,手指微蜷,指尖用力抵着柱子表面。
 可闻萱宜并未明说,两人的交情也很淡淡,她根本没法直截了当去问。
 姜清窈明白,如今的情势之下,她必须将所有的疑问和探查深埋心底,不能轻易让人知晓,否则若是传扬出去,一定会被太子察觉到。
 她心头笼罩着愁云,不由得轻叹一声,看着愈来愈大的雨,有些发愁,盼着微云能尽快赶过来,否则真不知该如何回宫。
 姜清窈看着远处,有些懊悔为何自己出门时没有记得带上一把伞,以至于此刻只能被困在这一方亭子里。
 眼看着雨有转小的势头,又迟迟没有等到微云,姜清窈犹豫片刻,还是打算冒着雨回去。她抬手拂了拂鬓发,提起裙角,小心地迈了一步。
 刚刚踏上亭子外的石子路,姜清窈便觉得眼前一暗,一双绣着暗纹的靴子停在了面前。靴子上方是墨蓝色的衣袍,袍角有小片被雨水濡湿的深色印记。
 她呼吸一窒,缓慢地抬起头。视线内先出现了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稳稳握着竹制伞柄,将伞面向她的方向倾了过来,为她挡住了头顶幽暗的天色和不断飘落的雨丝。
 ——便如那年除夕雨夜,她义无反顾地为他撑起了伞,遮蔽了漫天风雨一般。
 微热的吐息扑面而来,夹杂着他身上熟悉的清冷气味。少年带笑的嗓音猝然响起,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传入她耳中。
 “窈窈,我回来了。”


第66章 隐秘 “你知道,到底是谁救了我吗?”……
 历经月余, 这场涝灾终于被遏制住,朝廷的赈灾慰抚来得很及时,待范绍一行人准备回京时, 被洪水席卷后的江南已经恢复了往日景致的十之七八。
 重归平静的江南犹如缓缓展开的山水画卷,白墙黛瓦,流水潺潺, 然而谢怀琤却无心停留。他一路风尘仆仆, 终于赶在天尚明时回到了京城。
 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向皇帝复命。在此之前, 户部赈灾的相关文书一直准时上奏,皇帝一早便知晓了此次的差事办得着实不错。因此, 谢怀琤前去启元殿回禀此事时, 他并未过多追问此事,反倒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谢怀琤适时开口道:“父皇,此次儿臣前去江南, 按照父皇的嘱咐去了母妃昔日的旧居。”他说着, 慢慢抬起头,对上了皇帝刹那间变得幽深的眼睛。
 他忍住心底的讥诮,语气恭谨而柔和:“多年过去,院墙和屋舍已经变得破败不堪, 唯独那棵梨树,依旧生长着。”
 皇帝灰暗的眼底迸出微弱星芒。他一瞬间变得恍惚,喃喃道:“果真?”
 谢怀琤隐去唇角冷冽的笑,面色平静:“那小院中的梨花,已经开了。”
 皇帝放在御案上的手猛地攥紧,好像抓住了什么可以依仗的物事一般用力:“开花了吗?”
 “是,”谢怀琤道, “虽只有零星几簇,但梨花盛放如雪,映着那灰色的墙,显得格外洁白温柔。”
 皇帝的目光缓缓一沉,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层雾气。听着耳边的叙述,他的神情变得似悲似喜,口唇微动,无声地呢喃着一个名字。
 谢怀琤没有再所言,只安静地垂眸。
 许久,皇帝恢复平静,那怅惘而怀念的目光扫过眼前的少年,最终化作一声出口的叹息:“琤儿,江南此行,你办得不错,没有让朕失望。想来你匆忙赶路,定也疲累了,回宫歇着去吧。”
 谢怀琤俯身:“谢父皇。儿臣告退。”
 他离开启元殿,站在阶前出了会神,便马不停蹄地回了长信宫。
 “殿下回来了!”刚踏进殿内,福满便迎了出来。他早已备好了干净的衣裳,服侍着谢怀琤整理了一番仪容,又简单用了些点心。
 谢怀琤刚饮下最后一口茶水,门外便传来了内侍的声音。他意料之中地扯了扯唇,理了理衣摆,迈步出去,恭恭敬敬地领皇帝的赏赐。
 皇帝对于合心意的人,向来是不吝啬的,对此时此刻的谢怀琤亦是如此,赏下了不少绸缎衣物和金银珠宝,将冷寂了多日的长信宫也映照得明亮了起来。
 送走内侍,谢怀琤冷淡地瞥了眼那些赏赐,面无表情地丢在了桌案之上,独自进了内室,对着铜镜理了理鬓发,迫切地想要出门去见她。
 “殿下,”福满欲言又止,“您不在的这些日子,宫中发生了一件事。”
 谢怀琤动作一顿,看向他:“何事?”
 福满低着头,似在犹疑,最终还是义愤填膺地抬起了头,语气难掩怒气:“如今宫中人人皆知,当年姜姑娘不慎在烟波池畔落水,是太子殿下奋不顾身出手相救,事后却又未曾声张,而是默默保守了这个秘密。直到前些日子,才被东宫一个多嘴的宫人随口说出,进而
为人所知。”
 谢怀琤面色一凝,原本正在捋顺袖口的手腕一顿,缓缓放了下来。他唇角抿成一条冰冷的线,眸光也顷刻间变得寒意森然。
 福满见他不作声,忍不住又道:“太子殿下分明是在胡言乱语,颠倒黑白,这样擅领了此事,对殿下太不公平了!殿下,您得想法子说出真相啊!”
 然而谢怀琤却并未顺着这话往下说,而是沉着嗓音开口道:“如此一来,窈窈定也知晓了?”
 “那是自然,”福满恨恨道,“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对太子殿下赞不绝口,听说姜姑娘今日还特意同少将军一道备了礼去东宫道谢。殿下,此事已经在太子的谋算下变得......变得板上钉钉,人人认定,我们该如何是好?”
 谢怀琤抚平袖口,伸手按在桌案之上,眸色变得晦暗:“太子在此时揭露此事绝非偶然。他一定是有了什么不可告人的谋求算计,只是不知是对姜家还是对......窈窈?”
 他凝神思索片刻,脸色渐渐变得阴沉:“只怕是想要对窈窈做什么。”
 难言的惊惧和慌乱如狂风骤雨掠过心头。谢怀琤克制地收紧了拳头,说道:“我要去见她。”
 福满忙点头:“殿下说得是,当务之急是让姜姑娘知道当年的实情。”
 “不,”谢怀琤面上如罩寒霜,“我要问问她,有没有察觉到太子那边的异常。倘若真如我所料,那么太子一定还有后手,我要提醒她小心提防。”
 “殿下!”福满急了,“难道您不该先告诉姜姑娘,当年究竟是谁救了她吗?”
 谢怀琤浓眉一蹙,一时间却沉默了。
 福满深吸一口气:“姜姑娘落水后,是殿下毫不犹豫地跳进池中,任凭自己被水呛咳到几欲窒息,也奋力将她救上了岸;殿下又担心被人瞧见,怕自己当时处境不堪会连累姑娘,便在姑娘尚未清醒时便匆匆离开;回宫后,您又因在冷水中浸泡了太久而发起了高热,足足烧了三五日才勉强好转。那场病让殿下几乎瘦脱了相,嗓子更是哑了十数日无法开口出声。”
 他哽咽道:“难道殿下只肯默默做这一切,却不愿让姜姑娘知晓——”
 “好了,”谢怀琤打断他,神色并无丝毫波澜,“她知不知道又有什么要紧?我并不在意这些。只要窈窈平安无恙,又何必再用这些旧事去乱她的心神?”
 “可是殿下——”福满还想再劝,却被谢怀琤骤然转冷的嗓音慑住,“如今事实已成定局,难道你觉得,我真的能在此时重提旧事?”
 福满呆住。
 谢怀琤道:“太子既然能够让这个弥天大谎这般顺利地落地生根,那么就说明他做了万全准备,人证物证一应俱全,不会被任何人发现端倪。若我此时贸然质疑,不仅无人会信,旁人还会觉得我一定是神智失常了才会行事如此荒谬,竟胆大包天敢冒领太子之功,实在太过恬不知耻。如此一来,此举岂不是成了一场闹剧,如蚍蜉撼树,无济于事?”
 “我自然不在意背负什么骂名和斥责,可我不能连累窈窈,”谢怀琤眼眸一黯,“我若真的闹上这么一出,落在旁人眼里会怎么想?他们定会觉得窈窈别有所求,对待有救命之恩的太子竟还心存疑虑,妄图百般试探。”
 他攥紧拳头:“我绝不能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所以福满,”谢怀琤看向他,语气严肃,“此事你不能对任何人提起,更不能让窈窈知道,明白吗?”
 “殿下......”福满心有不甘,却也知道其中利害,只能低声答应,“奴婢记住了。”
 谢怀琤看了眼暗沉的天色,面色一缓,随即疾步离开。
 *
 “你......回来了?”
 亭外,姜清窈看着近在咫尺熟悉的面孔,接连数日一直绷紧在心上的弦蓦地松开,无尽的欣喜涌上心头。她眼底一阵酸涩,不假思索地上前一步,整个人倾身靠了过去,抱住了他。
 直到脸颊贴上了他的胸膛,嗅着那令人安心的气息,姜清窈才真真切切意识到他此刻就在自己身边。她双手揪住他的衣裳,将头整个埋进他怀里。
 谢怀琤眉眼低垂,柔和如新月。他轻轻抬手,搂住她肩膀,低声道:“嗯,我回来了。”
 许久,两人才各自分开。姜清窈看着他肩头的湿润,又将伞向那边推了推,问道:“你怎会来这里?”
 谢怀琤道:“半路上遇到了微云,她说你午后便独自一人出来,往韶园这边来了。”
 他说着,身子略侧了侧,姜清窈这才看见几步之外还站着微云。微云十分乖觉地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对方才的一切只做不觉。
 她有些赧然,道:“我一时忘了时辰,才会在此久留。”
 谢怀琤看着她:“该回去了。正好,我也要前去永安宫向母后请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君夺姝色(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