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4:04
  看到远处驶来三条渔船,陈红并没有急着再下竿,只在钓孔上插了一根手抛竿。
  先观察一下那三条渔船上的情况,再决定是留在这里再钓一会儿,还是离开这里。陈红泡了一杯茶,悠闲的看着鱼竿喝起了茶。
  不一会儿,三条渔船开到附近就停住了,他们并没有急着往陈红的船边靠,而是在附近慢慢转着找钓点。
  忽然有一条船,慢慢调整方向靠近了。甲板上站着一个魁梧的渔民,冲着陈红挥手大声喊,“闺女闺女,你是于家村的吧?我是你大叔,你老卢大叔,海事局考试时候你帮过的老卢大叔。”
  哦!陈红一拍脑袋,想起来了,怪不得看着有些眼熟呢,这不是在海事局考试的时候,她第一个帮的那个卢大叔吗!
  “卢大叔,上午收获怎么样?这三条船你们都是一起的吗?”
  “闺女,他们是我们一个村的,碰到了就一起组队了,怎么这里只有你一条船呢?”
  “哦,就我自己,我一个女人也不好意思和别的老爷们儿组队,再说我出海的时间也不合适。大叔,这个点没口,上来喝杯茶吧,我带了茶上船。”


第40章 海上遇故人
  “好,我上船和你聊聊天,老长时间没见你了,前几天我们几个在一起喝酒,还说起过你呢!没想到今天在海上遇到了,稍等一会儿,我告诉那两条船上的老家伙。”
  陈红看到老卢大叔冲着另外两条船喊着话打着手势,一会儿三条船都慢慢的靠近了陈红的船,等到了安全距离搭了一条长木板,走上了陈红家的渔船。
  陈红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一个小方桌和几个小马扎,茶杯茶缸船上也有,暖水瓶里有开水,茶叶准备的是山上采的。
  等人都上了船,陈红发现都认识,有一位是卢大叔的邻居杨大叔,另一位是卢大叔的表弟李叔。
  等他们上了船,他们船上的人又都开着船去周围找钓点去了。三位大叔坐在陈红准备的马扎上,接过陈红递给的茶杯。
  喝了口茶水一起聊天:“闺女,你这船上收拾的真是干净利索,看来还是你们女人厉害,走哪都弄的利利整整的。”老卢大叔上来先一顿夸。
  杨大叔起身看了一下鱼舱,:“哎呀妈呀,你俩快点过来看,陈红这马上要爆仓了,你这是钓了多长时间了,咋钓上来这么多鱼呢?”
  老卢和表弟都拥过去伸头一看:“哎呦我的乖乖,这都是你钓的?你这些鱼,我们仨合一块也比不上你的多啊!除了这3箱鲅鱼,你这都是大活鱼啊,怎么一条小杂鱼也没有呢?”
  陈红笑着说:“太小的鱼我都给放生了,杂鱼我都做了鱼饵了。就只留下这些好点的鱼了。”
  三个人都说:“这可没法比了,我那船上,三个人才钓上来100来斤鱼,我这还觉得今天收获不错呢。这和你一比,我们三条船捆一块也比不上你一个人呀!”
  老卢更是厚着脸皮请教陈红:“闺女,你是不是有什么诀窍,能不能告诉大叔?”
  “我也没什么决窍呀。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比别人舍得花钱买装备,我船上有两个电绞轮两根海钓竿,手抛竿我买的也是快2000块钱一根的好竿。
  再就是我开船走的远点,不爱和人聚一堆。”
  听了陈红的话,又看了看陈红的鱼竿。
  三人对视了一眼,老卢说:“我两套鱼竿才1000多块钱呢,上次绷断了一根,你婶唠叨了我一天,才给我又买了一根新的。
  那根新的我看着质量更次,不超过500块钱,你婶还心疼的不行。你这海钓竿一看就好用,这根你花了多少钱?”
  陈红看了一眼老卢手里的那根鱼竿:“叔,你老眼光真好,你手里那根是我船上最好的,碳素竿4000,电绞轮3000多,一套不算鱼线鱼钩7000多块钱。
  李叔手里那套便宜点,鱼竿加电绞轮一共5000来块钱。最便宜的是杨叔用的这根手抛竿,鱼竿加纺车轮不到3000块钱。”
  听了陈红的话,老卢吓得一哆嗦,赶紧用力抓紧鱼竿,生怕手一松给掉到海里去。
  “你这光三根鱼竿就15000块钱了,这也太贵了,别说你婶了,就是我自己也舍不得花这么多钱去买呀!”
  正说着话,杨叔手提鱼竿一刺,有鱼上钩了,老渔民钓鱼的技术是绝对厉害的,花了七八分钟,老杨钓上来一条6斤多的青石斑。
  老卢和表弟都围着他,看着他和下面的鱼对攻,直到石斑鱼露出水面,老卢才把海钓竿交给陈红,拿起抄网帮着把鱼抄上甲板。
  看着这条大石斑,三位大叔都很兴奋,:“聊个天的功夫,还能上条大鱼,太好了,这条鱼300多块了,一天能上这么五六条,就很有赚头了,我都半个多月没上过这么好的鱼了。”
  老杨却摸着鱼竿激动地说:“回去我也买一根这样的鱼竿去,比我那根好用多了,这条鱼要用我那根竿,钓上来都费劲。石斑鱼劲多大多猛,这鱼竿钓起来太省劲了。
  陈红,你在哪买的,把地址给我发一下,太贵的买不起,3000来块钱咬咬牙还是可以的,大不了半年不喝酒了,省下酒钱买鱼竿。”
  李叔也上前接过竿试了试,:“手感非常好,这也是碳素竿吧!”
  说着从桶里拿了几只海蚕挂上鱼钩,姿势优美的甩钩入海,调整鱼线下水的长度:“陈红,下面几米有鱼?”
  “李叔,我都是放线十七八米,再长容易挂底,下面是条大水沟,你面前的位置水深在20米多一点。”
  边说着话,鱼线已经下到了18米,李叔第一次在这个钓点钓鱼,心里没谱,保险起见,就摇动纺车轮又收回一米鱼线。
  刚锁死卸力,手里的鱼竿就有了动静。李叔稍一停顿立即提竿刺鱼,凭手感就知道中鱼了。
  边和海底的鱼周旋着,边对大家说:“感觉不对,好像是石斑也好像是鲈鱼,重量不轻,得有小20斤,看来是条大货,表哥来帮我一下。”
  李叔一边大力摇动纺车轮,一边间或停顿一下,等下面的一轮挣扎甩腮就抽竿打断节奏,五分钟才收回2米鱼线。
  终于收收放放几轮对攻以后,水下的鱼挣扎的不太剧烈了,李叔开始收线。他把鱼竿在肚子上,左手持竿,右手吃力的摇动纺车轮。
  看到他青筋暴起,满头大汗,等在他身边的老卢赶紧接过鱼竿,替下了他。
  上手一收线,老卢就说:“不对,这一竿最少两条鱼,挣脱的方式象有石斑,也有鲈鱼,它们劲没往一处使,不然更费劲才能拉动它。”
  陈红偷偷往水下一看:还真是一条石斑,一条鲈鱼,还有一条一斤重的鲻鱼(乌头鱼)。
  老渔民几十年的经验是真没说的,人家一上手光凭鱼挣扎游动的力道和方向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鱼。
  自己却是凭着视力好作弊直接看到鱼了,如果是晚上光线不好,自己的视力就无用了,还是老渔民厉害,闭着眼睛人家也不防碍钓鱼。
  随着大家在旁边鼓劲加油,一会儿一串鱼就被拉出水面,李叔拿抄网一抄,满抄网鱼被抄到甲板上。
  “我就服老卢这本事,还真是石斑和鲈鱼,还有一条小鲻鱼。这下面是不是来了鱼群呀,中午一般鱼都不开口的?”老杨高兴地说。
  老卢放下鱼竿,看了看陈红的活饵桶,也是普通的海蚕海虾和小鱿鱼这几种活饵,应该不是鱼饵的原因。
  可是吃钩又多又快也不是鱼竿好用能做到的,鱼竿确实好用柔韧又敏感,还不怕被大力拉炸竿,很可能是人家陈红运气好。
  也就只有这一个原因了,不然没法解释,他们三个上船才十几分钟,一根鱼竿就上了4条鱼,得够30斤了,这也太快太多了,让人做梦都想不到,却当着他们三个的面发生了。
  陈红把鱼竿收了,和三个大叔坐下喝茶。给他们挨个续了杯,聊起了这段时间发生的趣事。
  老卢说,他们村自他们以后都学会了变通,有好几个人找人代考拿到了船长证。现在他们村里的渔船也正在统计登记中,不统计不知道,光他们村就报废了8条过期渔船。
  平常老百姓是能省就省,只要船还能动,不漏水,就敢开着出海。现在国家把过期渔船给强制报废了,一开始村里人都不愿意,想不通。
  通过政府宣传教育也都想通了,海上作业无小事,一条渔船少则三四个人,多则十几个人,万一因为船的质量在海上出事,谁都没法交待。
  国家能给报废船一部分补贴,咬咬牙自家再添点,就能重新买艘新船了,再出海家里人也能放心。
  就是不再买船,也可以拿着补偿款干点小买卖,也比以前开艘破船出海,家里人提心吊胆强。
  聊完国家政策几人又聊到现在的鱼价上,现在还是休渔期,出海钓鱼的船少,鱼的价钱很高,等再过半个多月就出了休渔期,价格肯定回落很多。
  不过休渔期后就可以用网捕鱼了,延钓也可以用了,虽然价格低了,可量也大了,和现在比收入也相差不大,甚至收入还会增加。
  陈红询问老卢大叔:“大叔你们的鱼获是卖给鱼贩还是自己零售呢?有没有好的渠道?”
  老卢说:“鱼贩给的价太低了,比市场价每斤要低差不多10块钱,我家本来每天的鱼获也不多,一天也就一两百斤鱼,家里人多都是去市场,集市零售的,这样还能多收入1000多块钱。
  要是给鱼贩也就能卖两三千块钱,去了油钱渔具损耗,船上伙食费也就剩下不到2000块钱,我船上三个人,平均才人手能分六七百块钱,还不如人家鱼贩赚的多。”
  李叔接话说:“我家也是自己卖,不过大头都送到饭店去了,我同学家在市里开了家饭店,好鱼他先挑,给的价格也不错,他挑剩下的我家再拿去集上零卖。
  有时候卖不了的就做成鱼干卖出去,算下来也比卖给鱼贩合算。”
  老杨笑着说:“我这就省事多了,我三姐夫不是开水产店吗?我的渔获基本上都卖给他家,价格给的不错,比鱼贩多个六七块,比零售少个三四块,可是省事省心,要是鱼获多,还能打电话让他自己开车来拉,量少就得自己送去。
  陈红,他要的量大,你要是有鱼卖给他,我给你留个联系电话,他那是现货现结。现在他的店规模不小,自己今年还弄了冷库,鱼再多也能吃的下。”


第41章 海底石头鱼
  陈红高兴地记下电话号码,“谢谢杨叔,我就一个人出海捕鱼,都是晚出早归,还得照顾孩子,没办法只能卖给鱼贩,少赚些也没办法。可是这几天运气好,每天都能收获300多斤,再卖给鱼贩就很心疼,可一个人又没办法去赶集。
  这次水产店这条路要能成,一次就能多收入1000多块钱,这可不是个小数。要是成了,我请你吃饭,老卢叔李叔你们一起。”
  “好,肯定落不下我们,以后咱们常联系,有事需要帮忙,陈红别不好意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个诸葛亮,说不定就能帮上你呢!”老卢说着起身。
  “咱们茶也喝了,天也聊了,鱼竿也看了,鱼也该开口了,得回船了。开始干活了伙计们。”
  陈红开船把三个大叔分别送回船上,又慢慢开船围着这片海域重新找了个钓点,停船抛锚钓鱼。
  下午刚找到的这个钓点不如上午的钓点好,下面鱼也不少,就是海底礁石比较多,地形复杂,如果潜水应该收获不错,钓鱼却容易切线。
  旁边有三条船在,陈红没再打算潜水,下午对付着钓点鱼就行,也不能太出格了。今天刚和这些大叔见过面,也不好直接开船离开,打算下午就耗在这里了。
  陈红撒了饵料打了窝,在海里中上层下了鱼钩,等了十几分钟,附近的鱼渐渐被吸引过来,陈红开始慢慢上鱼。
  一开始钓上来的都是一些鲻鱼,梭鱼,黄姑鱼,鳀鱼中上层海水的小型鱼,过了半小时,附近中上层的鱼差不多被钓完了。
  开始上花鲈,真鲷鲅鱼,鲳鱼,金鼓鱼,红甘鱼。还上了两条红瓜子石斑鱼。
  越到后面鱼越大越值钱,多宝鱼,海鲤,大个石九公,红雕,点带石斑还上3条。
  看到钓上来的鱼越来越大,越来越值钱,陈红不敢再撒饵料打窝了,说好的低调的,怎么弄成大鱼赶集了?
  做贼心虚的看了看周围的船,咦,只剩下李叔一艘了,老卢和老杨什么时候离开的自己压根没发现。
  可能他俩也是追着鱼群越走越远也没发现自己的情况吧!
  看着李叔的船离自己也越来越远,陈红想了想,还是装没看见吧!不去打招呼了,渔民只要一开始工作,眼睛就只会盯着鱼群走,其他什么都会忘了。
  自己钓起鱼来不是也没发现卢叔和杨叔什么时候离开了吗!
  陈红不再撒饵料打窝,看准海底礁石旁边的螃蟹,陈红给手抛竿挂上了昨天收进空间的海参肠子,一甩鱼线带着鱼钩上的特殊饵料慢慢接近了海底的大螃蟹。
  本来在船上看到了一只螃蟹,诱饵一到,吸引了好几只大螃蟹来抢食。
  看到螃蟹已经抓稳吃到了海参肠,陈红快速平稳地把它们拉上来,一出水面,螃蟹立刻要松手回家,可是来的时候容易,回不去了,一个大抄网正在身下等着它们。
  这一竿钓上来3只大青蟹,每个都有两斤重,看到废物海参肠发挥了作用,陈红非常高兴,看,空间的产物,即使是下脚料,也是有大用处的。
  陈红用一包海参肠在这片海底钓上来大螃蟹60多只,龙虾40多只,还意外钓上来17只2斤多重的鱿鱼。
  这还是陈红第一次白天钓上来鱿鱼呢,这玩意一般是昼伏夜出,有趋光的特点,一般都是晚上容易钓鱿鱼。
  看来还是得归功于空间废料海参肠的功能强大,把鱿鱼给大白天的引诱出来。
  通过老卢他们三艘船来这个钓点,陈红明白了这里是个很多人知道的地方,不能划作自己的秘密钓点,只能偶尔没人的时候来这个海沟上钓点鱼,是不能作为潜水地点的。
  看看时间还早,这里也被自己薅的差不多了。陈红调转船头向李叔他们行驶的反方向慢慢开去,这个方向再向南就是南海了,转悠了一个小时终于又找到一个好地方。
  看了看罗盘,这里远离航线,已经很少有船过来了。水深才十来米,海水清澈,可以看到海底的鱼虾们在礁石之间来往穿梭,连螃蟹也不甘落后的在海底横行霸道。
  在阳光的折射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漂亮鲜艳的各色海贝和海螺在干净的沙地上慢慢地移动。
  在船上陈红就已经看到礁石上有很多鲍鱼生蚝,中心位置的沙地上散布着很多海参和海星,有几个象拔蚌藏在水草边猥琐的探头偷袭随水流经过的小鱼虾和微小的食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7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