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天天短信来回,好像彼此都在身边,心与心贴得很近。
她对眼下的恋爱方式很满意,不远不近,彼此牵挂,也不影响各自的生活工作。
经过这么多天的近距离接触,不仅周易父母了解了她,她也了解了几位老人。
周易没有骗她,他的家人都很开明大度,不是事多的人。
虽然有些贪吃贪玩,但是童心未泯,灵魂有趣,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和他们相处,陈红感觉不到压力。尤其是现在她和彼此间的关系没有挑明,彼此相处特别愉快。
至于以后的事情,陈红表示她没有想过,她想保持现状,不想改变。
等孩子们开学,她又会去济南陪读,跟着儿子照顾他。
要重新在济南开始生活,肯定事情很多,她也想趁着有时间,学点东西充实自己。
她终于过上了前世向往的生活,有钱有闲,还有一副好身体。
她要把握机会,活好这得来不易的一生!
周易妈不知道陈红的打算,这几天除了开蚌挖珍珠,就是找人聊天探听消息。
这天,小豪妈妈刚好来打扫套房,换洗床上用品,老太太积极帮忙,不停的套话。
“小豪妈妈,你娘家也是当地的吧?我来了这么长时间,怎么没见过你对象呢,他在外面上班吗?”
小豪妈妈本来就爱说爱笑,和老太太也熟悉了,说话根本不设防。
“我娘家是隔壁村的,您可别给我们脸上贴金了。孩子爸哪有上班,他在外地打工,就是你们城市人说的农民工。
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地址,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打工。
都是卖力气下苦力,也挣不着多少钱。一年活凑手,能挣个两三万块钱,也就够家里日常花销,人情往来的。
要不是陈红开了这个旅馆,我们一家五口,除了种着十几亩山地,全都指望他一个人挣钱花。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除了花销,一年存不下几千块钱。”
“打工可挺辛苦,也没有什么保障,确实不容易!你们怎么不找个厂子上班呢?”
小豪妈妈呵呵笑:“大姨,我们当地没有什么大厂。
有几个厂子招工,光城镇人口都安排不过来,招工、也轮不着我们这些没文化的渔民。”
老太太有点着急,话题怎么越绕越远了呢?
“小豪妈妈,你们怎么都在当地找对象呢?好像你们村里就陈红一个外地媳妇,这是怎么回事?”
小豪妈妈:老太太咋还关心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习俗呢?
不过人家问了,反正她上午也没有别的活了,也就耐心的和老太太讲古。
“我们农村人,也没怎么上过学。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能上完初中的都很少。
女孩子上完小学,会写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十三四岁家里就给订了亲,一般也都是附近的几个村互相结亲。
毕竟都是村里的老户了,亲戚连亲戚,都知根知底。
订了亲就是有主的人了,到了年龄就结婚,一辈一辈的都是这样过的。
陈红她是例外,不过我听说她和于洋爸爸也不是自由恋爱,也是于海托熟人上门求亲。
换了好几个媒人,说了好几个月,这门亲事才成。当年有好日子,赶在腊月里就结婚了。
那个时候,于海可稀罕陈红了,直到陈红怀了于洋,家里老人身体也不好,陈红才回老家待产,照顾老人和孩子。
再好的感情也搁不住两地分居,这不,最后于海在外面打工,搞上了一个单位的女同事,两人这才离婚。”
老太太可不赞同这话,“离婚和分居两地可没太大关系。
你们夫妻不也一样分开了吗?我听说你们农村,大多数男人都在外面打工,也没几个抛妻弃子的。
说来说去,还是人品有问题!”
第218章 妹妹带客人来了
小豪妈妈一想这话也没说错:“也是于海爹管不了他,才让他轻轻松松的离婚了。
要搁我家,同样的事不可能发生!光两边父母和两家的兄弟姐妹都不让。
我们两家结亲十几二十年,三姑六婆红白喜事都走动。
一方毁婚,牵扯好几个家族。小豪爸爸要在外面胡来,这个于家村他以后也别想回来了。
最少十几个家庭断了亲,是个人都会骂他,吐他口水。他父母家族也不允许!”
老太太纳闷,“这话咋说的呢?”
小豪妈妈说:“从订了亲,两个大家族就连在一起了。
我娘家那边,男方这边,姑姨舅叔,包括表亲,有红白喜事就都走动了。
这村连村,族连族,亲戚连亲戚,一年到头,事不断,分也分不开了。
要是毁婚断亲,牵扯的面儿可太大了,不是实在过不到一块去,这些人情世事不都得考虑吗?
谁好意思再出门见人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戚变仇人,那可不利于家族和谐。
要不说农村人有事抱团呢,这也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
老太太这时候忽然明白了,农村男女的结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结亲,更重要的是两个家族势力的结合。
农村中的家族势力,长期盘踞往往会维持一个家族几十上百年不倒。
视力越旺,人就越多;人越多,就越气盛。大部分的农村都是家族势力,控制着村子。
虽说现在村干部的选举,都是公正、公开、公平现场投票,按老百姓的选票多少确定村干部的当选结果。
可是在农村,一个村里就十几个姓氏,当然大家族,人多占优势。
当选的干部多,在村子里掌握话语权,像是村里招工,招兵,分土地,宅基地等等好事,肯定会向自己人关照倾斜。
在农村日常生活中,人多拳头硬,再有村干部撑腰,那就能横着走,没人敢招惹,也招惹不起。
只要谁的家族势力大,弟兄多,拳头硬,那谁在这一片就是爷!走路都能挺胸凸肚,举着巴掌走。
谁的家族势力小弟兄少,就得处处让人。说话办事处处装孙子,在村里就没有发言权!
以前农村法治观念淡薄的时候,打群架很常见,经常出现打的头破血流,伤残致死的也不少见。
大家族团结有凝聚力,遇到家族成员,遇上官司或麻烦事,组里的人一致对外,共同维护家族利益和家族权威。
这样的家族让外人不敢惹也惹不起,家族势力团结,家族成员就不会被外人欺负。
有的地方,有些家族会仗着家族势力强大,排挤欺负其他家族势力,惹是生非,称霸一方,甚至助长滋生了黑恶势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婚姻关系的稳定,确实牵扯的方面太多,任何一方都不敢随便破坏规矩。
这是千百年来,农村老百姓积累的生存智慧,虽然也有一些陋习存在,但是还是有很多大益处的。
起码农村的离婚率就比城市低很多!在农村找对象,比较知根知底,农村人相对纯朴很多,善良很多。
饭饱生余事,饥寒落安然。挣钱少有挣钱少的好处,出轨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有这几方面的原因,所以农村的离婚率相对比较低一些,婚姻关系更稳定!
周易妈又打听了农村订亲的详细流程,小豪妈妈不由的疑惑,“大姨,你咋对我们这儿的结亲风俗这么感兴趣呢?
是想往我们胶东嫁闺女还是娶媳妇啊,难不成,你想和我们胶东人做亲家?”
这话可说到周易妈心坎上了:“我还真是想做你们胶东人的亲家呢!不过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好命呢!”
小豪妈妈可高兴了,“哎哟,大姨,还是你有眼光,和我们胶东人结亲家,以后有吃不完的海鲜。
吃不完的花生,看不完的海景。我们胶东人可好了,热情好客,为人大方,成了亲家以后肯定错不了。
你们要有了目标,可以托村长老两口当媒人。郭婶酒量好,村长叔为人厰亮有威信,肯定能办好。”
周易妈笑的露出了二十四颗牙,这话说的可真好,主意真不错,到时候就请村长夫妻出面提亲,这事肯定能成。
她却不知,陈红马上就要离开于家村,要去济南陪孩子读书了,她的儿媳妇梦还很远。
这天,陈红接到了妹妹打来的电话,她们已经放了暑假,准备来于家村住一段时间。
陈红赶紧开始添置床上用品和卫生用品,这次来人可不少,她得提前做好接待准备。
中间隔了一天,北京的客人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于家村。
陈红本来想去机场接机的,金园长却坚决拒绝了她。
他们来的人不少,连孩子加大人一共六个人,一辆车肯定坐不下,反正也需要打车。
小芸也知道她家的位置,一伙人索性直接在机场多打一辆车就行了。
小芸按照姐姐在电话中指引的位置,直接让出租东停到了别墅门口。
陈红接到小芸的电话,带着于洋正在大门口等着他们。
两辆车上下来六个人,有金园长和方小颖母女,关处长的儿子和夫人,妹妹小芸和外甥女母女。
陈红一看就到她们下车就笑容满面地迎上来,接过行李把家属团领进家门。
金园长一进院子就忍不住称赞:“陈红,你这院子可真不小,比北京的四合院还要宽绰。
住在这里,感觉心胸都开阔不少。怪不得你每次去北京都行色匆匆,停不下脚步呢。
看来不光是挂着孩子和打鱼,也是觉得北京不如村子里的住房更舒适吧?
哎哟,这小海风一吹,吃着海鲜,喝着小啤酒,你这日子过得可真让人羡慕!”
陈红笑笑说:“在海边住习惯了,出门就想家。
再说了,买的房子再好,也觉得住着不亲,老话说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我结婚后就住在于家村,早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一群人簇拥着进了别墅,陈红先领她们上楼看了房间。
房间很多,她们都有选择的空间。三楼有四个卧室,一直没有住人。
金园长看了看,三楼不但所有卧室都有配套的卫生间和衣柜空调电视。
而且还有一个大客厅,书房,多功能厅。把门一关,私密性非常好。她们母女就选了三楼的大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