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鸦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42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14:31
  周邈则与西域联军中的楼兰国队伍一道,向西前往楼兰。
  当周邈在浩如大海的蒲昌海(罗布泊)西北岸,扼南北两路西域城郭诸国的东西关隘,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楼兰国出使,然后将原路东返时。
  大秦的十月岁首新年,也早已如期而至。
  时间回拨,在收到灭乌孙的家信兼战报之前。
  二十七年最后一天,九月廿九。
  首届科举考试在历经县试、郡试、会试和殿试之后,终于迎来揭晓殿试排名的‘制名大典’。
  制,天子之命曰制。
  制名,天子宣制排名。
  章台宫矗立高大台基之上,气势恢宏,有覆压天地之威。
  皇帝的卤簿大驾设于章台宫外台基之上,乐部的黄钟大吕陈于檐下两旁。
  宫殿之前、高台之下的宽阔广场上,穿袍服、佩彩绶的百官公卿,分文、武、法,各戴进贤冠、武弁大冠、獬豸冠,着大朝礼服,按官阶高低,竖分两列。
  来自曾经的战国七雄、现在大秦各地的群英贤能们,身着朝廷赐发、统一制式的玄衣红裳礼服,百余人也分两列,整容肃立于百官之后。
  一切就绪,礼官出列,高唱:“奏乐!”
  于是黄钟大吕奏响,庄重宏大之音兴起。
  礼官再唱:“跪!”
  台前广场上的百官及科举考生跪下,行跪拜大礼。
  “拜!”
  “再拜!”
  “三拜!”
  “起!”
  “再跪!”
  “拜!”
  “再拜!”
  “三拜!”
  在周礼早已崩坏,大秦帝国新生的当下,一切都是新兴的,礼制自当与时变化。
  这‘二跪六拜’大礼,正是叔孙通所修‘秦学’的小小成果之一。
  二跪六拜大礼既成,礼官又高
  声道:
  “始皇帝二年,九月廿九,分明法、明算、明字、进士四科,试士于天下,试分县、郡、会、殿四场。
  今皆已毕,于是开榜以论高低,等分一甲、二甲与三甲。
  今日始皇帝陛下躬亲、制名先后!”
  始皇帝二年①,是在天下一统、仙使降秦的重大意义之下,形同改元的新年号称呼。
  至此嬴政执政期间可分两个阶段,秦王元年至二十五年,那里是旧日创下的无上功绩。
  以二十六年为始皇帝元年,开启的未来,这里是光明希冀与无限可能。
  今年二十七年即始皇帝二年,今天一过、明天一到,便是始皇帝三年。
  ——这也是叔孙通所修‘秦学’的附带成果之一。
  始皇帝嬴政立于高台之上,手执一卷黑底玄鸟纹的‘玄榜’。
  乐声已歇,天地肃静。
  嬴政亲自开始宣读名次:“一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内史(咸阳)章台里东南、陈普!”
  高台两旁卫士,随即齐声传名高呼:“一为明法科,三甲十三者,内史章台里东南、陈普!”
  嬴政:“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东、孟忱!”
  卫士亦是再次传名高呼:“三甲十二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东、孟忱!”
  “三甲第一者……”
  “二甲第十者……”
  “二甲第一者……”
  “一甲第三者,内史章台东里西、李由!”
  “一甲第二者,陇西郡狄道县城东里西、卫津!”
  “一甲第一者,颍川郡颍阳县东乡南、荀炅!”
  在始皇帝嬴政宣布‘玄榜’名单时,宫前广场上的明法科考生们无不紧张万分!
  从三甲最后一名宣布,越是往前越紧张,既希望迟些听到自己的名字,如此就意味着有更佳的成绩。
  又希望早些听到,因为生怕一直听不到,最终是未能上榜。
  这种挑拨折磨人心绪的法子,真是叫人牙痒痒!
  (仙使周邈:嘿嘿~叫公元前的考生们见识一点综艺悬念的震撼!)
  但等到揭晓了二甲第一名,又念到一甲第三名时,众
  人突然意识到:始皇帝在殿试一关中,竟未曾黜落一人!
  明法科参加殿试者,合计二十六人。
  而刚才揭晓了三甲十三人、二甲十人,此时一甲既为三人,那么合计正好就是二十六人!
  也不知是四科都是如此,还是仅明法科特殊——毕竟大秦以法治国,法家在大秦享有格外殊荣。
  宣读完明法科,嬴政换过一卷明算科‘玄榜’,再次开始宣读:
  “二为明算科,三甲第五者……”
  下方的考生一听,纷纷心中默算:明算科总共十八名考生参加殿试。若是固定一甲三名、二甲十名,那么三甲正好余五名……相加正好是十八名考生!
  殿试一轮之中,始皇帝果真未曾黜落一人!
  这个结论一出,应试考生们心中顿安。既然殿试不曾黜落,那他们就都榜上有名,只是名次高低之分而已。
  ——始皇帝竟果真恢宏大度,能识人容人。
  应试考生心中不约而同地,又一次生出对始皇帝的好感,以及感恩。
  虽已确定自己多半榜上有名,而凡是殿试得中者,都有授官资格,官肯定是能当上了的。
  但名次和官阶也有高低之分,谁都不会想落入三甲,皆许愿二甲,甚至一甲!
  于是,这会儿就又都开始在心中默念:别念到我,别念到我……
  晚一会儿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有更高的名次啊。
  “三为明字科,三甲十六者……”
  “一甲第一者……”
  宣读完毕明字科共二十六人的排名,嬴政最后再换进士科‘玄榜’:
  “四为进士科,三甲廿四者……”
  “二甲第三者,陈郡陈县北里北、陈馀!”
  “二甲第二者,砀郡陈留县高阳乡西、郦食其!”
  “二甲第一者,陈郡陈县北里北、张耳!”
  “一甲第三者,三川郡阳武县户牖乡南、陈平!”
  “一甲第二者,南郡竟陵县南里南、陆贾!”
  “一甲第一者,……”
  到进士科时,若周邈在场,就会发现好几个汉初名人,其他的就都是不曾听闻过的。
  这
  是因为汉初‘黄老七十年’,也唯有儒家同为显学,才有许多儒生名留史书。
  而法家没落,史书之上罕见法家名人。
  明算、明字又不受重视。于是竟似乎是儒家名士们占领了进士科。
  只是被尊为汉朝第一儒者的陆贾,都只得了进士科一甲第二,便可知儒家倒也没占到进士科的半壁江山。
  法家、道家与兵家,还有墨家等家,虽稍显弱势,却也能算是平分进士榜了。
  ……
  嬴政亲自宣读完毕科举四科的名次,放回玄榜。
  之后将有奉常衙门博士部抄录榜单,张贴于章台宫的宫墙大门外。
  这一份始皇帝亲笔落下的榜单原稿,将会收藏保存于咸阳宫书馆。
  嬴政又道:“今日擢选野之贤才,明日授赐朝臣、郡县之官,还望诸位莫忘初衷,谨守本心。
  为国之富强,为民之安乐,为己身留名青史!而勤谨、清廉、奉献,奋斗余生。”
  “唯!”
  一百零八名参加殿试,由始皇帝参与阅卷,亲自排名并书写榜单,亲自宣读名次,名符其实的天子门生,皆齐声应道。
  礼官出列,高唱:“跪!”
  “拜!”
  ……
  此次两跪六拜之礼,是拜君,亦是拜师。
  跪拜既毕,‘制名大典’主体上就已经完成。
  只在最后,始皇帝嬴政赐下恩典:“今岁首届科举取士,宜当特有恩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3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2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