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鸦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42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14:31
  天下兵权都在始皇陛下手中。
  被始皇陛下定定地盯着,周邈:“好吧,大秦的太尉、廷尉等上卿都不单称为‘尉’,单称为‘尉’者,大约是都尉、郡尉一类中等军官。”
  李斯冷笑一声:“区区一都尉、郡尉,何德何能可领五十万大
  军!”
  即便是当初的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发攻楚前,也多次‘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这类举措,表明他的忠诚本无‘大志向’。
  王贲:“阿父率六十万大军出征,已经是‘空秦国甲士’,倾尽全国兵力。
  何来轻飘飘五十万大军,就南征百越?”
  “若说是阿父曾率领的那支大军,征战五年,五十万大军都陷在了百越战场,又何来大军灭燕齐二国?”
  大秦一统大业从何而来?
  兼并六国的战功几乎全出自王家父子,王贲论城府心机或许稍逊,但军事一道是他吃饭的看家本领,此时竟是最敏锐之人。
  “况且仙使开始言语中,用了‘塞’、‘守’、‘处’、‘结’字眼,这五军难道并非分兵进攻,而是分五路防守?”
  “况且言语中的‘番禺之都’,根据仙使舆图及曾所言,不是在离水的入海口——珠江口?
  秦军不是去南征百越之地吗?怎么就又已经打下来,并能直接驻兵以守了?”
  怎么去的?渡海游过去,凌空飞过去吗?
  王贲:“还有,镡城在黔中郡外以南,余干在闽中郡外西北,南野在庐江郡南端,九嶷山亦在湘水源头。既是南征,为何此四路大军会在大秦边境,采取守势?”
  连番追问之下,王贲更加疑惑至极:“五路南征大军,四路陈兵边境防守,另一路却孤悬南越腹地的番禺——且不论这路大军是如何去的。”
  “这样的布局,难道不诡异至极?”
  作为典客的冯去疾,对大秦周边势力也颇为了解。
  “百越似草原胡人生于丛岭,部落聚居,茹毛饮血,棍棒为兵,松散如一抔河沙。”
  “无牢关以据,无高墙以守。进亦无长枪利兵,试问要如何杀秦军三十万?”
  “当然,百越是瘴疠之地,深山密林多蛇虫毒蚁,行军确实艰难。”
  冯去疾理性思考,只觉荒谬至极,“即便如此,难道百越是什么无边沼泽,只要踏足就会陷死其中?
  秦军也曾出征荆楚南地,一样也是虫蛇瘴疠、泥泞沼泽遍地!”
  确实,此时的长江以南、闽越一带,与欧越之地一样,几乎都是
  不曾开发的深山老林。
  周邈:或许有些人觉得,百越人人均蛊王,挥手就是嗡嗡簌簌一片遮天蔽日的毒虫毒蛇,分分钟灭万千秦军呢![狗头]
  冯去疾但也承认:“后勤粮草补给艰难,这倒可以预料。”
  大秦君臣破防的模样,让周邈的恶趣味得到满足。
  便也稍稍收敛促狭,先从最近的冯去疾的问题开始解答:
  “正如冯上卿所言,秦军南征百越,克服后勤问题的难度,远胜于战争本身。”
  “秦军最大的敌人不是百越部落之民,而是艰难的后勤,以及瘴疠之地的恶劣自然环境。”
  “后勤上的极大困难这一点,无论在《淮南子》还是《史记》中,都有所描绘记载。”
  周邈再次插播解释:“《淮南子》是一本汉武帝皇叔淮南王及其门客所著,诸子杂说的汇编,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
  ——并非一本史书。”
  “我刚才所说,就是《淮南子》一书中对秦南征百越的论述。”
  #给大秦君臣一些野史被当作正史的震撼(荒谬)体验!#
  大秦君臣:……哈。
  #大秦君臣生来就不爱笑#
  ……
  章台宫中,大秦君臣被气得或冷面如霜,或怒火熊熊。
  周邈终于乖乖巧巧地,道出实情。
  “真实情况是,《淮南子》成书于汉武初年,通武侯所言诡异至极的军事布局,恰恰就是汉王朝南方边境的布局。”
  “汉武初年,汉王朝对南方东越、南越等国,正是采取的守势。”
  “《淮南子》对大秦南征百越的记载,更可能是在借古讽今,把汉武初年的防御局势照搬到了秦南征百越之战中。”
  “秦末天下大乱时,南海郡郡尉任嚣临终前将自守一方的任务,交给时任龙川县县令的赵佗。赵佗于是据守三个对外要道,并诛杀不服从自己的‘秦所置长吏’。”
  “之后秦国灭亡的消息传开,赵佗吞并桂林郡和象郡,占据岭南全地,自称南越武王。”
  “番禺之都,就是南越国的首都。在秦南征之前,百越之地尚无大城市兴起,又何来‘一军处番禺之都’一说?”
  章台宫中,大秦君臣想要大秦绵延长久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
  #王朝不能强盛长久就连历史都会被随意涂改!#!


第135章 #你要悄悄苦练‘穿越必备技能’,然后惊艳所有人!#
  因历史线上的大秦历史被涂改,激起这个时空的大秦君臣们壮志熊熊,瞬间燃了起来!
  这不比博燃.jpg
  挑动大秦君臣们的情绪,周邈乐子人本性得到满足。
  良心发现,揭晓事实真相:
  “综合《史记》之中,‘秦始皇本纪’、‘王翦列传’、‘主父偃列传’和‘淮南王列传’等相关记载,关于大秦南征百越一战,可以尝试着作出推测性总结——”
  但话到嘴边,周邈临时又事先声明:“我本身并非历史考古学的官方专家,何况历史佚失,许多事情都属于不能证伪,也不能证实。
  我就只是根据我所知史料,浅说点简陋见解,陛下你们听一听就罢。”
  库库叠厚甲.jpg
  嬴政:“你说。”
  周邈:始皇陛下允准,那他就说!他有一百二十个胆子!
  (作者:……借我一个。
  周邈:借你借你!)
  周邈尽量客观地措辞:“大概是这样的:在王老将军灭楚一战后,大秦针对南方又有后续战事——秦军都尉或者郡尉屠睢,率领万余楼船之士,走长沙郡经湘水南下。”
  楼船之士,就是走河流前进的水陆两栖军队。
  大秦君臣闻言,脸色逐渐有些微缓和。
  屠睢既不可能是国尉或太尉,也不是廷尉,自然就是可单称‘尉’的郡尉。
  郡尉所率兵卒,也就万余。
  再者按照他们的想法,也确实打算派遣楼船之士,走水路进攻。
  故楚南地湖泽广布,舟船出入才是寻常。
  对于兵力数据的得出,周邈也稍作了补充:“《史记》在‘淮南王列传’中记载,赵佗曾上书秦始皇,请求派三万寡妇或未婚少女,让岭南的秦军得以娶妻成亲。秦始皇最终答应了一万五千名妇女。”
  “由此可以大约推测,秦军南征百越后驻守当地的兵力约为四五万,其中包含有民夫和移民。但正规军当为一万五左右。”
  补充解释完毕,周邈重回正题:“屠睢推进到桂林——也就是长沙郡以南,湘水上游源头一带,其间杀了西瓯部落联盟的国君酋长‘译吁宋’。但
  越人部落或许确实没有当即屈服,而是藏到山林里去,游击偷袭秦军。”
  虽然野史荒谬,但九分假里也还能推测出一分真。
  秦军遭遇越人部落的游击战,这是有可能的。
  “屠睢所率秦军,因越人游击而疲于奔命,加上湿热的恶劣气候、瘴疠之地的自然条件,以及路线过长的后勤补给,而遭受严重消耗。
  将领屠睢也在某次战役中,战死或病死于瓯越前线。”
  “然秦军仍旧成功立足于湘桂走廊——也就是现在的湘水与离水上游源头之间,狭长的平原地带,并在此开始修建灵渠。”
  “小几年之后,灵渠建成,大秦战船便可从江水(长江)直达离水,穿过五岭横亘的重重山岭,进入珠江水系——南越(离水)水系。
  行军和补给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此时,大秦再派任嚣、赵佗率领更多正规军,以及‘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沿水网行进,沿途在适宜耕种的地区建城定居——因而有‘番禺之都’。”
  “至此任嚣、赵佗平定百越,设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
  周邈补了一点后续:“在历史上的秦始皇驾崩后,秦末大乱时,南海郡尉任嚣病中采取自守一方的策略,时任龙川县令赵佗践行。
  在秦灭亡之后,赵佗又吞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
  等到汉武帝时,南越又重回中原王朝。
  周邈最后还补充一点:“根据我看过的一些正经历史学者的推论,秦南征百越的兵力,顶多十万人。”
  “《淮南子》的记载,发卒五十万,实在是不足采信。”
  还举了一个例子:“《淮南子》还有记载,蒙大将军‘发卒五十万’北伐匈奴呢!可实际上《史记》记载是‘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
  而这个时空的蒙恬,只率兵十万,便完成北驱匈奴的任务。不过其中起初就有两万新锐骑兵,战力可观——以一当三,应该是有的。
  说完,周邈心里先嘀咕着:虽然《史记》是正史,其实也有一些记载有所失实。
  可在没有考古实物佐证时,也只能采信正史了。
  否则岂非历史都不可信?那不就成
  历史虚无主义了吗。
  另一边,大秦君臣神色已经大为缓和。
  不约而同心道:这样就合理多了。
  什么五十万大军,五年苦战,耗死大秦!
  简直荒谬!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3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2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