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_分节阅读_第237节
小说作者:鸦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42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14:31
  “第一种,是烈酒提取法。”也就是有机溶剂提取法。
  合适易得的溶剂也就只有酒精,酒精又没有现成的,那拿六十度以上的烈酒也能平替。
  “先蒸馏出烈酒,再将大蒜切碎捣烂,然后加烈酒浸泡并蒸馏淬提大蒜精油。后续同理。”
  最后,周邈事先提点一句:“对了,提前说好,若是参与提取大蒜素,那么或许明年会出差在外。”
  大蒜素的保存难度较大,保质期不长,徐福他们学会提取大蒜油之后,就得随军去,以便即制即用。
  不说在战场一线,至少也要在三天以内路程的地方。
  “这样的话,有谁要退出吗?”
  “臣等愿为仙使驱使!”一众方士异口同声道。
  笑话,能得仙使重用驱使,谁会选择退出啊!
  “那行
  !少府赵瓷令很快会烧制出部分需要的器皿,萧左丞也很快会拿来所需鲜蒜,你们先回去琢磨琢磨,心中演练几遍。”
  “大蒜珍贵,尽量一两次就提取成功,然后再验证一两次,可没有那么多浪费的。”
  “唯!”
  ……
  重新活跃起来的周邈,一边推敲青霉素的制取——
  神神秘秘地在内室写写画画,涂改、揉团的稿纸一天能丢满一篓子。
  一边督促大蒜素的制取——
  验收烧制的陶瓷器皿是否可用,检验大蒜质量,监督徐福等人先学蒸馏纯净水和烈酒。
  只是还没等进行到提取大蒜精油那一步,仲秋八月初,周邈就要离开咸阳出差去了。
  还有最后一月,万里长城预计工期就结束了,也即是还有最后一轮赐福大典。
  而且在大典结束后,他还要立即前往诸郡,将积攒的工餐口粮卸货在各郡,让役夫归家时再去支取。
  “步骤也都写明了,就按照我说的往下试验吧。”
  “希望一个月后我回来时,你们能给我一个已经成功的惊喜。”
  相比青霉素,大蒜素的提取方法堪称简单。
  “唯!”


第137章 徐福等人:名留青史!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若有太空视角俯视中原大地,便可见十万长城魏巍,横山越岭,如龙腾飞。
  龙尾垂于哈密北坂,龙须飘在东夷腹心。
  从草天一色的苍茫西域,覆压无际草原、险峻山岭,到莽莽密林的辽东。
  视角拉近,可见这一条十万里长龙化成的城墙,高三丈,底座厚二丈余。
  其上墙背宽二丈,两列将士巡逻来往亦不局促。
  内侧起四尺宇墙,以防士卒跌落。外侧设六尺垛墙,上有望口,下有射洞和擂石孔。
  间隔数里不等,又建烽火台与城台。
  城墙过平原带,则烧泥为砖,越山领段,则割石为砖。砖石垒砌,水泥河沙混凝土粘接。
  建得墙体直滑如削、平整无缝,坚牢如铜墙铁壁,千年不朽亦非难事。
  城墙内侧,百里一堡,险地关隘处又垒关城,两界重地又建镇城。
  城墙据敌,城台盯防,烽火台传递敌情。
  内侧百里一城堡,屯兵聚马。险隘建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界重镇,屯兵镇守,互市贸易。
  长城不只是一堵雄伟城墙,更是集防御、屯守、互市于一体的立体防御体系。
  在防御战中,若无内奸策应,若无军备废弛,几可立于不败之地。
  长城雄伟坚牢,绵延十万里。
  建成之后,将守大秦江山八百年。
  ……
  时间回拨,视角转换。
  八月中旬。
  自咸阳至诸郡,再至郡中各县,经大秦驿传物流系统层层分发。
  终于,役夫们住宿补贴中的最后一匹布,也发放到了他们亲眷手中。
  一名驿传士伍言行严肃,按例询问:“这是马季住宿补贴的最后一匹布,除他本人留用一匹外,累计九匹,是否已经全数签收?”
  役夫马季的妻子身旁,还站着十四岁的儿子,喜悦地接过布匹:“对对,加上眼前这一匹,累计九匹仙布,都已经全数签收,确认无误!”
  驿传士伍于是拿出递件的签收册子,并掏出随身携带的朱砂印泥。
  “老规矩,签收人签字、指押,确认签收。”
  役夫马季的儿子竟是个识字的,闻言也娴熟地找到对应地方,签上他的名字。
  食指满指饱沾印泥,然后将一指按下,将三节指节都清晰地印在签收列,覆盖住前后的字迹。
  三节指节对比长短粗细和纹路,再有签名,加之难得的朱砂印泥,极大地降低了冒领之事。
  签字画押,签收完毕,驿传士伍颔首示意过,收起册子和印泥就利落地翻身上马。
  哒哒哒!疾驰离去。
  村口原地,马季妻子抱着仙布,珍爱地缓缓轻抚。
  “诚啊,这最后一匹仙布终于也拿到了,这次也不去换给县中富户了。自家留着,等你到时出发去府试前,做新衣裳穿!”
  她的儿到时定然能考过县试,赴考府试的!到时离家出门,总要穿得鲜亮些才不叫人看轻。
  马季一家随庞大的族群自赵地迁来此地时,家中是一穷二白,但马诚生于贫穷却不堕志气。靠着附从侍奉县中的一名士人,而得以识字学文。
  若仅仅如此,原本也不会有多大前途可奔。但咸阳颁旨天下,科举取士擢选人才。马诚也便有了出人头地的盼头。
  之后高产仙粮陆续推广种植,田地也相继丰收,交上赋税后终于吃得饱饭了。
  但买笔墨纸砚,供他正经读书,也还是天方夜谭。
  可接着又逢阿父中选为仙使役夫。据说将会有三套工装,每月两石半的仙粮,十匹仙布。
  工装仙粮先不说,十匹仙布他们已经拿到九匹。
  之前的八匹,一换三、一换二,已经换成普通麻布,家中也一朝富裕起来。
  剩下这一匹,就留着吧。
  “好。”眼下市易已经不再划算。
  但留着过几年,或许又能换得高价。若非家中需要金布钱财,其实全囤积下来,以后拿出来市易或许更值钱。
  马诚提醒起另一件事:“乡啬夫不是传信?道是估摸九月初,阿父他们就要完工归家来。到时还会顺道去郡中粮仓,支取应役时积攒的每月一石半的仙粮。”
  “对啊,乡啬夫还建议若亲眷方便,最好去接应。”马伯妻子左右不定,“但家中就我们母子二人,况且你人小力弱……”
  马诚早有
  决断:“我已与张公说好,阿父的口粮玉米种将按市价——以二易五,优先换给他家。他则借我五名强壮隶臣,与我一道去郡中接应阿父。”
  仙粮玉米可做种一事,早就传开,就连播种诀窍都已下发至县中。
  而他曾侍奉的县中士人即张公,家中有数百亩田地,正想下季就播种玉米,却又无种子。
  在知道他阿父中选为役夫后,便约定把玉米换给他家做种子。
  “张公也太好心了!”马季妻子惊喜不已,“那你去带着人去郡中!阿母就守在家里,有族人相互照应也放心。”
  好心?各取所需罢了。
  张公派五名隶臣,去帮忙运回玉米,是为保证玉米种子不出意外。
  他则正好有人陪伴护卫,敢于去郡中接应阿父,并且也不必担心随着役夫归乡,仙粮玉米剧增,日后一时滞销。
  得仙使之幸,阿父中选役夫,家中一朝富裕。
  那他就要把握一生难得的机遇,最大程度地兑现这份财富,为来日计谋。
  像马诚母子一般者,大秦诸郡县之中,还有许多。
  陆续地签收了应役亲眷住宿补贴中的最后一匹布。也得知役夫即将归家,并在郡中支取十五石仙粮的消息。
  家口众多的,就决定几个亲人一起去郡中接应。
  亲眷稀疏者,或商议族人,或联系县中其他役夫的亲眷,结伴前往郡中。
  也有像马诚一般,提前许出去玉米归属,然后让买家一道去接应他们的玉米种子。
  而有那住得近的,或者赶到郡中早的,还见证了一场仙使赐福大典!
  三丈登仙台上,仙使迎着金风而立,仙逸翩然!
  叮铃仙音,神轮如月!
  而后金灿灿仙粮,汇成金瀑,似倒悬九天!
  因为仙粮太多,还不得不分成两次,等高台下仙粮运走后,又继续第二次。
  如此才不至于仙粮淹没高台,得以顺利赐发完毕。
  “原来役夫积攒的工餐仙粮,竟是由仙使亲自送到郡中的!”
  “仙使体贴又心善啊!为给我等家中役夫省些气力和麻烦,竟然送来郡中!”
  ……
  似马诚一样
  的心思通透的许多聪明人,自然知道仙使送粮入郡之举,是为确保仙粮不失,能够如数发放到各人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3页  当前第2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7/2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