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云芳忍不住自己问自己:我自己都已经到这份上了吗?必须让人家搀着才能坐起来?
随后就扶着蘑菇的手在屋子里面转了几圈,转圈的时候行动极其缓慢,让云芳明白过来,不是自己老的动不了了,而是刚才睡觉没翻身,压的半边身子都麻了。
云芳一边慢慢的行动一边跟蘑菇说话,把宫里面的事跟蘑菇说了一点。
“唉,甄太妃……我听说这位老太妃生前与人为善,在宫里面人缘挺好的,可没想到临了最后还弄个这样的结局。”
没子嗣倒也罢了,还拉了这么多的仇恨,这已经不是普通僭越那么简单了,里面还有着老皇帝最后的疯狂。
说到底这位太妃倒是挺可怜的,不过宫里面的那些女人这时候还觉不觉得他可怜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当云芳看到身边的蘑菇,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皇家规矩大,闺女以后受苦的日子还多着呢。
“唉,也幸亏没让你赶上这一场,要是赶上了你就知道多难受了。”
蘑菇笑了笑没有说话。就是没有这一场,也有下一场,靠躲是躲不了的。
外边那些男人们好一些,相对而言,他们一晚上还有动一动的时候,比诰命夫人们强多了。
贾赦这个时候算是醒了酒,坐在椅子上整个人萎靡不振显得很没精神。旁边贾琏和贾瑭商量:“哭丧可是个体力活,就老爷那个样子……”
两个人转身看了看贾赦,贾赦听见了,但是没搭理他俩,打了个哈欠油腻腻的接着发呆。
这德性……贾琏和贾瑭同时转头,当做没看见。
贾瑭说:“还得让老爷去,老爷不能不去。别的事儿能应付过去,既然是国葬了,老爷是咱们家的当家人,身上还有爵位,不去说不过去。”
贾琏只能转身回来跟贾赦说:“你老人家听见了吗?到时候别再弄得醉醺醺的,要是您在葬礼上捣乱,咱们全家都要跟着倒霉。”
贾赦掀开肿胀的眼皮儿看了贾琏一眼,从嗓子里面挤出一声冷哼,贾琏当做没听见,反正话都已经说了。这老东西要真的是闹起来了那也没办法,天要下雨也要嫁人,他要是弄出什么事儿来,全家获罪。
旁边贾琮问:“这葬礼要办几天?”
“绝不是三五天六七天就能完事儿的。我估摸着要奔着七七四十九天去了。”
贾琏说完之后看着贾瑭问:“你听说了吗?要办几天?”
贾瑭摇了摇头,昨天都去了好久才知道是太妃没了,整个宫里显得很乱,太妃的丧事太后的规格,总之处处显出违和。可见宫中对这次的葬礼态度根本没达成一致。
虽然这种葬礼拖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眼下已经三月份了,四月结束之后就是五月份,五月六月就要夏收,随后就要播种。
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靠农业立国的封建王朝来说接下来这段日子真的很重要。以贾瑭对皇帝的了解来看,他是不会让朝臣们花精力去参与这场葬礼的。
就在贾瑭想要开口说话的时候,门外突然通报,说是珍大爷来了。
贾珍这个时候进来,大家看到有一边脸已经红肿了起来。
都吓了一跳,贾琏他们赶快站起来让他快坐下。
贾琏就问:“大哥哥这是怎么了?”
“果然是好人不能当啊。刚才出宫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商量去劝劝太上皇别那么费劲了,让人家走的安静点吧。而且他一把年纪了也别跟着上蹿下跳,多保养几天,多活几日不好吗?我们一群人就去求见太上皇,开始的时候大家说的也挺好的,结果石家那个大傻子说‘太妃必然不希望看到眼下之事儿,太妃生前最惦记的是您和她娘家人,若是因为她的后事导致甄家的人被迁怒,太妃在泉下难安’。
这句话说完,太上皇就跳起来把这大傻子左右开弓给打成了猪头。因为我离他近,也被迁怒,我们几个都挨了打。”
说完叹口气,摸了摸自己肿肿的脸,觉得就冲着眼下这一巴掌的劲头,太上皇还有些日子可活呢。
贾琮问:“然后你们被赶出来了?”
“你想的少了小兄弟。”贾珍接着跟他们说:“把我们打了一顿之后,太上皇往后退了几步坐进了椅子里,就说石家那大傻子说的也对。太妃确实是对娘家一直惦记,临死了都还念叨。然后他老人家就开始乱点鸳鸯谱,把甄家那几个姑娘一顿猛塞,塞进了他们几家。
然后下令把甄家嫡枝的那些男人给免了死刑,改为充军流放,那些不成年的男孩女孩跟随他们的母亲在金陵生活,太妃生前的那些东西赐给他们做生活之资。其余人等没有免死,还是该死的死该埋的埋。只有甄应嘉这一支算是留下了点香火。”
这话说完之后,大家忍不住面面相觑。
贾琮松了一口气,带着几分窃喜问几个哥哥:“那我就不用娶甄家的姑娘了是吧?”
贾珍拖长了声音点了点头:“是呀,不用你辛苦了。”
贾琮听了赶紧低下头。
贾珍接着说:“出来之后大家都怨石家的那大傻子乱说话,不过石家也挺倒霉的,他们家和北静王府莫名的成了亲戚。”
贾琏就忍不住说:“石家的大老爷这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贾琮看了贾琏一眼:“难道就不应该问一句甄家这算是又要死灰复燃了吗?”
几个哥哥没搭理他,甄家很难死灰复燃了。
关注江南的事还不如关注眼下的事。反正眼下这件事儿办得特别的别扭,用太妃的身份享受着太后该有的待遇,哪怕是老皇帝将太妃追封为皇太后呢!反正这葬礼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老皇帝肆无忌惮的干预皇帝对甄家的处置,父子两个能和平相处那才是邪门儿呢?
贾瑭都想不明白老皇帝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作出这样的决定。然而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百官连同各家的诰命夫人在凌晨都要起床,急匆匆的赶到宫里。
百官们先去磕头哭灵,随后去参加大朝会,对于这些人来说也就是比平时麻烦了一点,起的早了一点。
大家磕完头之后该干嘛干嘛,有活的干活,没活的就去灵前守着。这个时候自然是没活也要给自己找活。所以平时那些闲的蛋疼的官员这个时候努力让自己忙起来,让别人看着自己很忙很忙。
这时候也就剩下贾赦这样有爵位却没职位的倒霉蛋们在灵前守着。
贾赦是个不经常出来的人,大家见他的时候比较少。等到太阳升起来了,一群人被太阳一照忍不住打哈欠,于是就放松了下来。
贾赦和前后的人开始说起话来,重点是向人家显摆自己大孙子聪明伶俐且贴心。
一旦说起自己大孙子的好,贾赦的话那是如滔滔江水一般绵延不绝。在贾赦的眼里,孙子就是打个喷嚏也是极其可爱的。
就在他向着人家滔滔不绝显摆自家孙子各种优点的时候,他后面的人就逗他:“恩侯呀,不如咱们结成亲家,你看,我孙女儿和你孙子年纪大的差不多,要不然……”
“滚蛋,我孙子才不娶你们家的胖丫头呢。”
“胖了好,胖了有福气……”
前面的人提醒他们快别说话,因为太上皇的仪仗来了。
老皇帝对于太妃的死确实是很伤心,来了之后先去灵前哭了一会儿。先不说他这会儿哭的声泪俱下合不合适,一旦老皇帝开始哭,下面的这些人也要陪着哭,现场一片哭声。
然后哭着哭着老皇帝对着下面看了一眼,发现人数不多,颇有种稀稀拉拉的感觉。
一时间他只觉得怒火中烧,脸上的泪痕还在,就问左右,那些官员哪儿去了。
左右太监回答说官员去衙门里当差了。
太上皇就说:“天下就是我家的,我家的事儿他们不来偏偏要去衙门,这是什么?这是本末倒置。他们那些人都是点人精,哪个不是聪明人,做出这种事儿岂不就是故意踩朕的脸面对太妃不敬。
来人,去把六部各衙门的官员拉出来,拖到宫门前,一人打二十棍。”
这话一出,满场惊讶。
就有人忍不住提醒老皇帝,六部当中有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都是老头子,别说二十棍了,就是十棍打下去也要了他们半条老命呀。
这话说完之后老皇帝冷哼了一声,自觉自己非常仁慈,才打了区区二十棍而已。要不是让他们过来接着给太妃哭灵,非要打他们四五十棍才算是解气。
眼看着这人不仅糊涂,而且还渐渐有了点残暴的倾向,治国公家的家主给他出来个折中的主意……这主意也是损到家了。
“……万岁,不如这样,那些年老的官员让他们挨五棍,壮年的官员挨上十棍,年轻点儿的就挨上四十棍吧……”
贾赦一听想骂姓马的八辈祖宗,因为贾瑭就属于年轻且有资格挨棍的那批人。贾赦想爬起来,他前后左右的人眼明手快的摁着他。
看他的眼神都在示意:贾恩侯,你丫的别再说话了,事儿都成这个样子了,你还想说什么?
老皇帝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跟身边的太监说:“你们去看着行刑吧。”
第381章 逢国丧 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官员被拉出去之后直接在衙门口扒裤子噼里叭啦的打了起来,不少文官气的当场辞官。
十年寒窗是为了给百姓请命不是为了给你们家小老婆哭灵的。
不伺候了!
当时六部官员闹辞职的占了三分之一。
贾瑭被打的整个人都想晕过去了。打他的时候,一棍没少,真的是结结实实的挨了四十下,尽管看在他是太子老丈人的份上打的不严重的,也达到了皮开肉绽的效果。
最侮辱人的是打的时候还要把裤子给扒下来,自从他两岁不穿开裆裤,到现在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都被没人扒过裤子了,他羞愤的想晕过去。
然而巨痛提醒他根本晕不过去。
各部的衙门前哀嚎声一阵接着一阵,年轻的都是些小官儿。有资格挨打的都是有品级的,那些没品级的看着眼前惨烈的场面都忍不住庆幸能够逃过一劫。遇到别的事儿羡慕那些当官的,但这种事是真的不羡慕。
都被打成这个样子了,就是想哭灵也不能抬着去,于是贾瑭被他的长随们抬着回家去了。
贾赦邢夫人不在家,贾琏在衙门里,贾琮去学里当一天的学生混一天的课,家里只有老太太和李纨王熙凤在,后院的姑娘们也在,但是姑娘们都在大观园,收到的消息更迟一些。
贾瑭被直接抬着去了东院,院子里几个力气大的婆子抬着他进了里间,棉桃赶快找干净的纱布让几个婆子给他盖上。
没一会贾瑭的乳母周嬷嬷来了,刚进门就开始哭。
贾瑭就说:“我这还活着呢,哭什么啊!”
周嬷嬷赶快擦眼泪,但是眼泪一个劲的往下掉。忍不住带着哭声跟贾瑭说:“三爷自从生下来哪里受过这样的罪?这要是伤筋动骨了可怎么好啊?!可千万别留下了残疾!”
这哪儿跟哪儿啊!
消息传到了老太太的院子里,老太太唬了一跳,“瑭儿怎么被打了,他差事干坏了?”
贾瑭一向是稳重可靠,老太太也想不出来贾瑭到底是哪儿惹了祸事?而且今年秋季自家的重孙女就要进东宫了,这个时候打了太子妃的父亲到底是几个意思?
她嘴上问着贾瑭是不是干坏了差事,其实在心里面想着八成又是贾赦在宫里面惹事了,结果板子就落到了他儿子身上。要不然凭借着贾瑭的本事,是绝不会落到被赏赐了几十棍的下场。
下面的丫鬟说:“不只是咱们三爷,听说连同其他衙门的官儿都被打了,有的不严重,有的严重,听跟着的小子们说,咱们三爷是属于最严重的那一拨里的。”
老太太听了之后,松了一口气。听着这意思似乎不是自己家的人惹出来的事儿。
于是立即说:“赶紧抬轿子,我要去看看瑭儿。”
不管是朝廷里面的事还是其他什么事儿,也不能把贾瑭打成这个样子,已经被打的抬着回来了,属于很严重的伤了。老太太是真的想不到能有什么事儿在这个节骨眼上让贾瑭也跟着挨了打,觉得还是要去看看才行。
她一边等着轿子过来一边嘱咐人赶快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儿,也不能跟个瞎子似的两眼一摸黑什么都不知道。
老太太在等着轿子的时候,蘑菇和桂哥儿也知道了。桂哥儿来的最快,他本就在东院读书,是最先赶过来的人,进门就问:“爹,这是怎么了?你疼不疼?难受不难受?”
贾瑭从背到腿火辣辣的疼,咬着牙跟桂哥儿说:“太上皇说我们哭灵不诚,藐视皇威,直接拉出来打,我也不知道是得罪谁了,其他大人是挨了五下十下,就你爹倒霉,挨了整整四十下!”
这也真够倒霉的。
“不会是有人故意的吧!为什么挨打还分五下十下,说到底大家都没去,凭什么要分出这么一个轻重缓急来?”
桂哥儿刚说完,周嬷嬷在外面哭着说:“就是故意的,就有那起子小人眼红咱们日子过的好……”
桂哥儿心想这老嬷嬷在这里就是添乱呢,就转头跟外边的周嬷嬷说:“辛苦您老人家看着人给我爹弄点吃的,别放发物,去吧去吧。这不是什么好事儿,别声张了,也别哭了。”